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楚王酓胐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740 次 0 评论
中文名 楚王酓胐鼎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楚王酓胐鼎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290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楚王酓胐鼎❖图片

楚王酓胐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楚王酓胐鼎

楚王酓胐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楚王酓胐鼎铭文拓片

楚王酓胐鼎❖简介

楚王酓歬,通高59.7厘米,宽60.5厘米,口径46.6厘米,重53.8kg。

鼎圆体,三蹄形足,双附耳,有盖,盖上有三短足,盖正中一凸起可穿环。附耳、盖与鼎身饰细碎的,足上端饰兽

盖内、外,器口沿三处刻有铭文19字:

(盖内)仨集厨

(盖外)集厨『0044』鼎。

(器口)楚王酓胐作铸鐈鼎,以供岁尝。

铭文记楚王酓胐铸造此鼎,以供岁祭之用,置于集厨。

此鼎为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


相关知识科普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一种,原为食器,用以烹煮或盛放肉食,后逐渐成为祭祀、征伐、丧葬等活动中陈设的一种礼器。同时,鼎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所谓“钟鸣鼎食”,即指代贵族。此外,鼎也被作为王权的象征,《左传》宣公三年记楚庄王问鼎中原,即窥视中原王权之意。鼎数目的多寡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即铜镜背面中央的凸起部分,有穿,可系以丝带,便于把持和悬挂。

蟠虺纹

《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韦昭注:“虺小蛇大,是虺属蜥或蛇。”蟠虺纹即象许多小蛇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图案,多作为器上的主体纹饰,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小蛇。《国语》:“申胥谏曰:‘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剑茎末端圆形内凹的部位称作“首”。

集厨

古代供王之饮食酒馔的机构。

相关文章

  • 铜投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投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投壶,清乾隆,通高44.5厘米,口径6.7厘米。清宫旧藏。此投壶为乾隆帝御用器。通体凸雕花纹,头部主体为夔龙纹,两边饰回纹,双耳各有3道回纹,内有夔龙纹和莲叶纹。颈部两端为蕉叶纹,中间方形四面以篆书刻乾隆帝御制诗文,有“乾隆戊辰御制并题”落款(乾隆戊辰为乾隆十三年,1748年)。壶肩部有连珠纹、如意云纹和缠枝莲纹,寓意吉祥如意、富贵高洁。壶腹纹饰以夔龙纹为...

    508 夔龙 龙纹 回纹 蕉叶纹 缠枝
  • 饕餮纹钺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饕餮纹钺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商代(约公前17世纪——前11世纪)       通长17厘米 宽15厘米       1954年河南省郑州人民公园出土        钺前有弧形刀,两角外侈,身内缩,平肩,内扁宽,肩下两侧各有一长条形穿。钺中部铸一饕餮,双耳外耸,圆目突起,镂空的大嘴中兽牙交错,甚为狞厉。...

    902 青铜器 饕餮纹钺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兽面纹铜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铜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 年)高28.5厘米,口径17.2 厘米1954年郑州市白家庄出土 斝为酒器,用于受热温酒,形同于爵而无流尾。斝、爵类酒器口沿处一般都有双柱,有专家认为其与滤酒有关。先秦时期的酒多为醪酒,非蒸馏酒,较为粘稠浑浊,祭祀时需以苞茅缩酒,滤去酒渣,宴饮时则以柱系纱过滤酒液。又有认为其用于保持饮酒仪态,或者温酒时方便提拉,皆不如滤酒说...

    1103 青铜器 兽面纹铜斝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邓公”铜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邓公”铜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邓公”铜簋西周 通高21厘米,口径20厘米 198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出土 器上有盖,盖隆起,顶上有圆形捉手,器身敛口,鼓腹,腹上部两侧各有一个兽首衔环状耳,底部微圜,并有三个带兽面的长方形矮足。盖沿器口各饰窃曲纹一周。余饰瓦棱纹,圈足为斜角云纹。器盖对铭:“邓公作应嫚毗媵簋其永宝用”4行12字。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

    912 青铜器 邓公铜簋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错金银鸟纹虎子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错金银鸟纹虎子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错金银鸟纹虎子,战国后期,高13.6厘米,宽22.6厘米,重1.7kg。器扁圆,大腹,管状流,有鋬。通体饰金银丝镶嵌纹饰,腹部以鸟纹为主题纹饰,口部、腹下部饰V形连纹。器底部饰涡纹。...

    463 错金 错金银 虎子 镶嵌 涡纹
  • 镂孔几何纹提笼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镂孔几何纹提笼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汉代口径18厘米,笼高25厘米,通链高56.5厘米河南焦作嘉禾屯窖藏出土...

    678 青铜器 镂孔几何纹提笼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铜冲耳乳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冲耳乳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冲耳 乳足炉,明,高6.7厘米,口径10.6厘米。清宫旧藏。铜炉圆形,器表略呈黑漆色。唇边外侈,收颈,鼓腹,下腹圜收,三乳足。口沿上左右两边起冲耳。器外底有减地阳文3行6字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附云足铜座。宣德炉的造型多达数十种,其蓝本多源自古代青铜器或瓷器。如宣德炉中最常见的“冲耳乳足炉”之原型即宋瓷中的“哥窑双耳三足小炉”等。此炉1977年经杨伯达...

    1570 冲耳 乳足 阳文 哥窑
  • 乳钉三耳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乳钉三耳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乳钉三耳簋,通高19.1厘米,口径30.5厘米,重6.94kg。簋圆体,口沿外折,鼓腹,腹上有三兽耳,高圈足。颈部饰目雷纹,腹部以鞭形雷纹作衬托,饰乳钉纹。耳上兽首采用浮雕手法,雕刻精致,突出了装饰性,使三耳格外醒目。足上以六夔组成三组兽面纹。商代三耳簋较为少见。...

    416 目雷纹 雷纹 浮雕 兽面纹
  • 大明崇祯玖年潞国制铜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大明崇祯玖年潞国制铜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大明崇祯玖年潞国制铜鼎,通高21厘米,宽15.7厘米,重2.28kg。 此鼎为圆形,短颈,鼓腹,双立耳,四扁形兽足。器身饰花纹,以回纹、勾连纹为地,口沿下为一周对蝉纹,器腹主体纹饰为四组兽面纹,四足纹饰与造型相结合,形如上攀之龙。器外底有阴铸篆体铭文,字口填漆。方款为“敬一主人”四字,边款环以“大明崇祯玖年潞国制肆拾器”字样。作为仿古彝器,此鼎融三代礼器的造...

    1998 潞国 回纹 兽面纹 填漆 仿古彝器 三代
  • 错金银辕首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错金银辕首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错金银辕首战国(前475-前221年) 长22.5厘米,宽12.2厘米,高8.3厘米 1982年河南淮阳马鞍冢车马坑出土 辕首是装饰在车辕前端的铜车饰。该辕首为筒形,张口露齿,双目圆睁,前额有一方形穿孔,脑后颈部有两个长方形穿孔,用以固定在车辕上。颈部正中错“丘”形。颈面部多处错银卷云纹,鼻、耳部错金。此辕首出土时套装在战场车辕的前端,设计精巧,制作精美。错...

    1651 青铜器 错金银辕首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羊父丁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羊父丁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羊父丁方鼎,通高21.3厘米,宽17.1厘米,重3.12kg。鼎长方体,口沿外折,口上有双立耳,直壁,深腹,平底,腹下有四柱足。口下、腹部的四角及足上均有凸棱,腹部中央饰勾连雷纹,左右及下方各饰三道乳钉纹,口下和足部饰兽面纹。器内壁上有铭文1行4字:作父丁。羊。铭文记:为父亲丁做器。“羊”为族名。...

    1052 父丁 雷纹 兽面纹
  • 雷纹四足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雷纹四足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雷纹四足方鼎,清乾隆,高14.8厘米,宽13.3厘米。此鼎体呈长方形,平折沿,束颈,口上有双立耳,平底,四柱足。腹部四面均饰有雷纹和直纹,直纹居中,雷纹环绕于直纹四周。外底中央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书款。此器是清宫造办处仿照西周早期的青铜方鼎制作的,不过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西周早期的方鼎为直颈,而且这个时期的雷纹线条流畅。而雷纹四足方鼎则颈部内收明显,造...

    1482 雷纹
  • 嵌赤铜象纹五环带盖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赤铜象纹五环带盖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赤铜象纹五环带盖壶,战国前期,通高52厘米,口径14×12厘米,腹径37厘米。器直口,粗颈,鼓腹,器形硕大,有平盖,环形钮,是一种大型的盛酒器。壶身正面有一系环,另在肩部两侧及腹部靠下处铸有对称的两对系环。由于此器庞大,若盛满酒再加上自重必难移动,故设计了系环用以穿绳,以便于搬运携带。此壶颈部采用浅浮雕手法铸出一周突起的象纹,象纹简洁而抽象,通过庞大的身躯...

    1413 象纹 浮雕 龙纹
  • 十二生肖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十二生肖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十二生肖镜隋代(公元581-618年) 直径18厘米 征集 圆形,球状纽,圆纽座,内区饰四神纹,外区饰十二生肖纹,小斜平缘。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1...

    1895 青铜器 十二生肖镜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错金嵌松石樽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错金嵌松石樽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错金嵌松石樽,高15.3厘米,宽12.2厘米,重0.66kg。樽筒形,有环鋬,扳作鸟形,平底,三兽足,足上端为兽首。器通身以绿松石镶嵌成菱形、三角形纹饰,再以细线菱形错杂其间,细线菱形之上下角错金为饰。...

    1580 错金 镶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