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董邦达三希堂记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董邦达三希堂记意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董邦达三希堂记意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567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董邦达三希堂记意图轴❖图片

董邦达三希堂记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邦达三希堂记意图轴❖简介

三希堂记意图》轴,清,董邦达绘,纸本,设色,纵201.5厘米,横154厘米。


相关知识科普


三希堂

位于紫禁城西六宫之一养心殿内西暖阁,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房,名温室。因内府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乾隆皇帝视为稀世之宝,贮藏于此,并撰《三希堂记》,阐释“三希“之深意,遂易名为三希堂。至今仍保持原貌。

董邦达

董邦达(1699—1769年或1774年),字孚存,一字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乾隆二年(1733年)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善书画,书法擅长篆隶,颇得古法。山水宗法元人,善用枯笔。有评者谓其可与五代董源、明代董其昌并驾。他长年服务于宫廷,为乾隆时期著名的词臣书画家,参与《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等内府图书的编纂。卒谥文恪。

相关文章

  •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 (宋摹本) ,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本幅无款。前隔水存南宋人残题“熙載風流清曠,爲天官侍郎,……”20字。引首有明初程南云篆书题“夜宴圖”三大字。卷后有南宋史弥远“紹勳”葫芦印,清·宋荦钤“商丘宋犖審定真迹”一印。拖尾有行书“韩熙载小传”,后有元·班惟志泰定三年(1326年)题诗,又积玉斋主人题识。...

    1295 韩熙载 顾闳中 前隔水 隔水 天官 引首 宋荦 拖尾
  • 华嵒蔷薇山鸟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华嵒蔷薇山鸟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蔷薇山鸟图》轴,清,华嵒绘,纸本,设色,纵127.1厘米,横55.5厘米。华嵒作为活跃于扬州卖画的职业画家,其花鸟画创作善于捕捉自然界中最生动的天趣。图绘春光明媚的时节,一只山鸟栖于蔷薇枝头,引吭高鸣,其清脆的鸣声不仅令无声的画面声情并茂,且生动地图解了“花气晴熏日,鸟声娇战春”之诗意。此图笔墨松秀,设色清丽淡雅,造型自然传神,构图简约空灵,显示了画家在小...

    1725 华嵒
  • 董其昌延陵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延陵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延陵村图》轴,明,董其昌绘,绢本,设色,纵78.5厘米,横30.2厘米。本幅自题:“延陵村在茅山之东,有张从申碑。从申,唐大历时司直。赵子固称其书品在李北海之右。玄靖天师碑与延陵季子此碑皆在华阳,笔法类徐浩三藏法师碑。延陵碑萧定作也。略曰‘听乐辩刊国之兴亡,审贤知世数之存没,挂剑示不言之信,避国保无欲之贞,玄风可想,至德如存云’。旁有四贤,以祀董永、韦昭、...

    828 董其昌 茅山 张从申 徐浩 披麻皴
  • 李流芳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李流芳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扇页,明,李流芳绘,金笺,墨笔,纵18.5厘米,横55.3厘米。扇页有自题:“丁卯早春,为九万词兄作。李流芳。”钤“李流芳印”白文印。“丁卯”是明天启七年(1627年),作者时年52岁。此扇面构图是由近至远的平远法,笔法疏淡秀简,从中既可见追仿倪瓒高逸的画风,又可见他对倪氏画法的变格。作者在仿倪氏笔墨之余,亦注重创新,这正是他:“自谓稍存笔墨之性,...

    837 李流芳 平远 倪瓒
  • 邵弥松岩高士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邵弥松岩高士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松岩高士图》扇页,明,邵弥绘,纸本,设色,纵16.8厘米,横56厘米。自题:“颐堂无事,静坐焚香,作此松岩高士图以志兴。时壬午春二月也,邵弥。”钤“邵”、“僧”、“弥”朱白文联珠印。“壬午”是崇祯十五年(1642),邵弥时年50岁。图绘孤松垂萝,一红衣高士携琴坐于流云浮动的石台上,凝神远眺。此图是邵弥逝世当年画给自己的“志兴”之作,清逸劲秀的笔墨,淡雅清新...

    1818 邵弥 朱白文
  • 孙隆雪禽梅竹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孙隆雪禽梅竹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雪禽梅竹图》轴,明,孙隆绘,绢本,设色,纵116.5厘米,横61.2厘米。本幅无款署,钤“开国忠愍侯孙”印。其上有“无竟五十以后所得”印,右下角钤“山阴任氏珍藏”、“振庭古缘”印。花鸟题材的作品中,表现雪景的并不很多,因为四季中冬季景色最为单调,绘画受到限制。此幅独辟蹊径,画一枝古梅于雪中绽放,引来麻雀在枝头欢叫。几朵幽淡的梅花,几片尚绿的竹叶,几只活泼的...

    1655 孙隆
  • 袁耀九成宫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袁耀九成宫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九成宫图》轴,清,袁耀绘,绢本,设色,纵189.7厘米,横230.7厘米。本幅自题:“九成宫,甲午清冬邗上袁耀画。”钤“袁耀之印”、“昭道氏”印2方。此幅以对角构图为主,建筑在画面中所占比重不大,但作者有意将建筑物安排在观者的视觉中心,使其在山重水复的背景中颇为醒目。著名诗人杜甫曾有咏《九成宫》诗,袁耀即根据诗意想象而画成此图。袁氏父子所画的历代宫阙虽然各...

    896 九成宫 袁耀 杜甫 九成宫诗
  • 王翚秋山万重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翚秋山万重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秋山万重图》轴,清,王翚绘,绢本,设色,纵117.5厘米,横53.3厘米。本幅左上方画家自题七言绝句一首,款识:“仿黄子久秋山笔意,庚辰八月,海虞王翚。中秋日重加点染,寄赠帝锡道翁。翬又识。”钤“王翚之印”、“时年六十有九”、“畊烟外史”、“清晖老人”、“澂怀”印五方。此幅画作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王翚仿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笔意描绘秋日山林的而创...

    555 王翚 黄公望 虞山 博士 浅绛
  • 恽寿平蓼汀鱼藻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恽寿平蓼汀鱼藻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蓼汀鱼藻图》轴,清,恽寿平作,纸本,设色,纵135厘米,横62.6厘米。自题:“青山园池蓼花汀上得此景,白云溪外史寿平剪烛戏图。”钤“寿平之印”、“正叔”、“以当万舛”。收藏印“孙氏弘一斋印”、“煜峰鉴赏”、“麓云楼书画记”、“士元珍藏”。该幅是恽氏触景生情的写生之作。构图简洁无远、中、近景之分,仅绘青山园池的一隅:蓼花、翠竹与湖石构筑出典雅平和的意境,数...

    1748 恽寿平 没骨
  • 霜篠寒雏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霜篠寒雏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霜篠寒雏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8.1厘米,横28.7厘米。本幅无款。鉴藏印钤“宋犖审定”。裱边题签:“宋人画霜篠寒雏”。5只文鸟集于枯棘上,姿势各异,神态如生。枯棘下的竹枝色黄叶疏,点明了瑟瑟秋意。画家将聚集4只文鸟的重心着落于画面中心偏左的位置,而将另一文鸟绘于右侧高处的棘枝上以分散重心,但它回眸向下的眼神与另外4只相呼应,如此布局使画面既错落有致...

    1164 文鸟 渲染 双钩 双钩法 白描 石渠宝笈
  • 王宁甫《墨笔兰亭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王宁甫《墨笔兰亭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墨笔兰亭图》卷,明,王宁甫绘,纵21.7厘米,横404厘米。...

    1929 王宁甫
  • 樊圻举杯对月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樊圻举杯对月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举杯对月图》扇页,清,樊圻绘,金笺,设色,纵16.3厘米,横51.4厘米。扇页有自题:“一杯在手,世事等闲。乙酉清和月画,似石生先生正。秣陵樊圻。”钤“樊圻之印”白文印、“洽公”朱文印。“乙酉”是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樊圻时年50岁。图绘一高士举杯望月的洒脱之景。构图极为简单,创作主题鲜明,以不同的笔法刻画相应的物象。人物以白描造型,流畅的线条准确地...

    1565 清和月 白描
  • 沈振麟花卉蜂蝶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沈振麟花卉蜂蝶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花卉蜂蝶图》扇页,清,沈振麟绘,纸本,设色,纵17.5厘米,横52.4厘米。扇页有自题:“沈振麟恭画。”钤“振”、“麟”朱文联珠印。图中的花卉或直接以色彩点染,或先勾勒定形而后填彩,不同的表现技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表现出花团锦簇的绽放之美。图中添加的相对而飞的一蜂、一蝶,它们虽然体态巧小,但增强了画作的生活气息与艺术情趣。呈怀抱式构图的花儿成为蜂、蝶起舞的...

    1928 沈振麟
  • 张崟古木寒鸦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张崟古木寒鸦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古木寒鸦图》扇页,清,张崟绘,纸本,设色,纵18.4厘米,横56.3厘米。扇页有自题:“古木寒鸦仿李希古,右甫四兄先生正,张崟。”钤“张崟之印”白文印。在清中期政治的束缚和地域隐逸文化风尚的双重作用下,张崟形成一种逃世的心态。他在其山水画作品中,以刻画远离世俗,到自然界中寻幽探访的题材为主。此图表现了高士于轻舟上举目观鸦的景象。整个画面笔墨娟秀淡雅,表现出...

    1237 白水
  • 戴进三顾茅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戴进三顾茅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三顾茅庐图》轴,明,戴进绘,绢本,设色,纵172.2厘米,横107厘米。款署:“静庵”。钤“静庵”。画面描绘的是家喻户晓的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的故事。人物的描绘生动而细致,例如刘备恭敬的神态、张飞的深色面庞及武夫样的站姿都描绘得十分传神。人物的动态掌握得非常准确。画山石用大斧劈皴法,松枝颀长,明显继承了南宋马远的画风,用笔简劲。整体画面墨色清雅。在明...

    1416 戴进 斧劈皴 马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