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错金银鸟纹虎子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错金银鸟纹虎子 |
时代 | |
门类 | 青铜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43899)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错金银鸟纹虎子❖图片
错金银鸟纹虎子
错金银鸟纹虎子局部
错金银鸟纹虎子❖简介
错金银鸟纹虎子,战国后期,高13.6厘米,宽22.6厘米,重1.7kg。
器扁圆,大腹,管状流,有鋬。通体饰金银丝镶嵌纹饰,腹部以鸟纹为主题纹饰,口部、腹下部饰V形连纹。器底部饰涡纹。
相关知识科普
错金
古代金属的细工装饰技法之一,出现于春秋时期。因多用金银丝,故也称金银错或错金银。通常的做法是用金、银或铜等金属丝、片嵌入玉器或青铜器表面预先留好的凹槽中,形成图案或文字,然后用错石(磨石)错平磨光。
错金银
金、银有美丽的色泽,并有良好的延展性,且属贵重金属,故在先秦时代即被贵族镶嵌于青铜器上作为装饰物,此种工艺通称为“金银错”,近世亦多称“错金银”。其工艺是先在铜器表面预铸出浅凹的纹饰或字形,然后在凹槽内嵌入细薄的金银片或金银丝,再经过打磨使器表光亮,从而利用金银和青铜的不同光泽映衬出各种色彩辉煌的图案与铭文。在青铜器上施以金银错工艺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
虎子
水器或溺器。因形似伏虎而得名。最早发现的为新石器时代的陶质虎子,以后又可见到青铜虎子和瓷虎子。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涡纹
亦称火纹。《周礼·考工记》有“火以圜”之记载。火纹是太阳的标志,因此其特征是圆形的,中间略有突起,沿边有4到8道旋转的弧线,表示光焰的流动。在青铜器上最早的涡纹见于二里头文化期的斝腹部。从二里头文化期直至战国都可在器物上见到涡纹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