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周乾松:加强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京京 点击 :

历史村镇是祖先馈赠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的血脉,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也是我国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与实践难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历史村镇及其乡土建筑保护、乡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显得尤为紧迫,意蕴深远。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健全法律法规,明确保护责任。一是完善我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体系。尽快修改《文物保护法》,制订《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明确历史村镇保护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及其开发利用的审批程序;明晰各级政府的保护责任以及建设、规划、文化、文物、旅游部门的职责权限等;并对保护的规划、机构、责任人以及管理监督的制度、队伍、经费来源等作出具体规定。二是建议省级政府尽快开展“历史村镇保护开发整治工作”,对如何保护开发作出政策性、规范性、可操作的意见和措施;人大、政协可组织专家检查团,不定期进行巡回督察。三是地方政府应改革“政绩考核”方式,改变保护利用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历史村镇管理者应探索“保护前提下适度开发、合理利用、促进发展”的“多赢”新路。

完善保护管理体制,加大保护监管力度。一是建议国家文物局改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局”,以改变目前文化遗产分别由文化、文物、建设、规划、旅游、教育等部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效能低下的体制弊端,促进我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实现科学、高效、统一的保护管理。二是增强县级文保管理机构和配齐历史村镇文保员。切实加大保护执法、监管力度,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玩忽职守,造成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破坏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三是强化“历史村镇保护管委会”依法保护、监管的职责,切实改变目前古镇管委会与旅游开发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名分实不分,实际上旅游公司“老总掌实权、逐利为目的”,而古镇管委会处于弱势、从属地位的现状。

制度安排科学化,实现规范保护有效性。一是科学设制国家、省、市三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标准制度。对获得称号的名镇名村,要划定保护区域范围,规定禁止性项目;做好“四有”工作:即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以加强名镇名村保护的规范化和有效性。二是实行名村名镇称号等级“上下浮动制”和“濒危撤牌制度”。对申报获得称号后不积极有效保护,并造成历史村镇遗产严重损害的,应列入“名村名镇濒危名录”;对在限定期限内不能及时采取挽救措施的,应撤牌取消称号,并依法追究当地政府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三是应建立跟踪监测、预警系统和评估体系。对已获得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的村镇,建设规划、文物管理部门应建立跟踪监测体系及其预警系统,实行“年度评估制和成效测算制”。历史村镇应每年提供保护管理情况报告,由专家评估委员会考核评估鉴定级别称号,实现以制度规范历史村镇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科学编制保护规划,严格实施保护方案。一是建议地方政府编制《历史村镇遗产保护规划》及《实施办法》。严格保护历史村镇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对重要历史建筑要按照文物古迹的保护办法严加保护;规定历史村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保护的限制性条件。二是省级政府及其建设规划、文物部门严格执行保护规划的审批核准制和开发项目公示听证、监督制度;强化审批许可旅游开发和建设项目的严肃性。历史村镇保护规划和建设项目应依法按程序报批;要有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有必要手段确保规划方案的落实。三是人大、政协对地方政府执行规划进行定期督查,对地方领导执行规划的随意行为,要进行责任追究。

充分发挥专家保护和社会监督的作用。一是建议地方政府建立“历史村镇保护专家委员会”。充分吸收专家学者保护建议,发挥多学科专家的研究保护作用;历史村镇整治和历史建筑维修,必须通过专家论证,并严格执行专家的整治维修方案;其中涉及古民居、拆除旧建筑、建造新建筑,应进行公告公示和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注重发挥社会民众的保护作用和加强文保队伍建设。聘请专家学者和兴趣爱好者担任“文保志愿者”、“业余文保员”、“开发监督员”、“兼职管理者”,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保护、管理等工作,使民间自发的保护意愿通过有效途径转化为具体的保护行动,形成全民重视历史村镇保护管理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强文保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传统工匠队伍的建设。

借鉴国外保护经验和探索“社会化保护”新路。一是坚持“以古为本”、“以民为本”的保护理念,果断停用“旧城改造”、“旧村改造”开发模式,实施“新旧分开、有机更新”保护模式。学习借鉴西欧、日本对历史建筑采取“凝固保护法”和“保存保全法”等保护措施;允许历史建筑“居民自保”,由居民负责维修、管理和使用;政府可适当进行政策性补贴。二是探索历史村镇“社会化保护”新路。地方政府在逐年加大财政保护资金投入的同时,可采取政府补助、社会赞助、个人捐款等多种方式筹集保护管理资金;通过土地、房屋产权的置换或租赁等方式,吸纳民营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民间集资、使用人出资等资本参与历史村镇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和管理。但切不可采取以牺牲历史村镇遗产和周围环境为代价来获得保护开发资金;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承包或变相出让历史村镇文化遗产资源。

相关文章

  • 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庸俗化阻碍水墨发展[图文]
    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庸俗化阻碍水墨发展[图文]

    京华时报记者潘之望摄近些年,在经历了西方当代艺术的冲击后,水墨再度成为中国艺术中的热点词汇。数据显示,2003-2013年十年间,全国范围内有关水墨主题的相关展览已举办过619个,今年就有98个相关展览举办,占10年总体量的1/6之多。除了国内,国际上对水墨的关注度也日渐升高,除了博物馆和美术馆,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也纷纷举行中国水墨的展览。8月16日,《京华时报》专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

    170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张劲松作品赏析——植根于传统 广采博学[图文]
    张劲松作品赏析——植根于传统 广采博学[图文]

    张劲松张劲松,字:熔之,斋号:思齐轩。幼承家学,酷爱绘事,既长,毕业于潍坊学院艺术系油画班,得受西洋大师之熏染,于西画略有浅涉,后对中国画产生浓厚兴趣,时常浸淫于大师典迹之中,又得沐中国美术学院刘国辉、吴山明、吴宪生、冯远先生雨露,亲聆教诲,始识门径。劲松于西画、国画、雕塑均广泛涉猎,撷取众长,经意匠经营,初具面目。其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兼擅,人物尤精,作品注重"高古"、"简约"、"文气...

    133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从漫画到占领运动符号[图文]
    从漫画到占领运动符号[图文]

    “这张面具之下的不只是肉体,而是一种精神,而精神是防弹的。”——12月14日,这一别具意味的V字面具终于不再零星出现在报纸新闻的图片中,而是直接登陆央视电影频道——当晚,CCTV6完整播出了这部由美国知名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编剧的电影《V字仇杀队》。随后,片中的经典台词如“人民不应该害怕政府,政府应该害怕人民&rdq...

    82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靳尚谊:基础最重要,画得好就是好[图文]
    靳尚谊:基础最重要,画得好就是好[图文]

    靳尚谊作品《坐着的女人体》1949年考入北京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时,靳尚谊只有15岁。从艺半个多世纪,靳尚谊以大量肖像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家。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他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与欧洲古典油画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他创作的《塔吉克新娘》、《青年歌手》、《晚年黄宾虹》等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代表...

    67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一切来得太快了,但艺术永久的价值一直存在
    一切来得太快了,但艺术永久的价值一直存在

    1945年,新婚的苏立文夫妇在成都。世纪之末,正当西方艺术似乎被成功地吸收、传统艺术再生的时候,从西方舶来了一个关于艺术自身性质的全新问题……这将导致对自1900年以来的全部舶来品的质疑。一切都来得太快了,以致无法谈论这些艺术本质和目的的新观念将植根中国有多深,或者会多持久,但它们肯定将变成一种不稳定的力量。苏立文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间,西方...

    16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说临习元画的感悟[图文]
    浅说临习元画的感悟[图文]

    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随笔|张德宁学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要宗法宋、元,这现在已经为大家所共识,所遵奉,但在实践中,目前学宋画且有相当成绩的不乏其人,而学元画的却不多。虽然宋代和元代同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高峰时期,但从绘画风格而言,两个时代是迥然不同的。从绘画观念上看,宋画写实,山水画讲究气势。五代荆浩开创的“全景山水”,至北宋初的关仝、范宽、李成,已臻于完善。郭熙...

    90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凝聚大家之力 绘就大爱之风[图文]
    凝聚大家之力 绘就大爱之风[图文]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向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赠送吴长江先生熊猫作品看当代著名书画家吴长江做画,就能深刻领悟一种洒脱之境、唯美之境和雄浑之境:一支如椽巨笔在他手中挥舞,一刷,一滚,一勾,一抹,一点……时许,一朵娇姿欲滴的牡丹跃然纸上。能书能画,能篆能诗的吴长江,被业界称为“四艺兼通”的青年才俊。他将淳朴本色和丰厚底蕴融于其作品中,使...

    105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童真世界中的文化呈现[图文]
    童真世界中的文化呈现[图文]

    题记:思想融化在精短的文字里,以深刻的洞悉发现艺术的真谛!孙鹏的古装童画,在当下中国画坛,也许并不多见。孙鹏的立意,被他那轻灵活泼的画面所掩盖,被孩童的烂漫天真的情趣所裹挟。动感十足的画面,让人的眼球无法顾及其它。孙鹏弹奏的,是一阕遥远的童谣,它滑过我们的耳际,飘落在我们的心湖,柔风吹皱春水,一时间,仿佛找到了自己摇曳在波光中的童稚的面影……孙鹏的立意,显然不只是为了描...

    50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一个民间老太 因何成国际当代艺术明星?[图文]
    一个民间老太 因何成国际当代艺术明星?[图文]

    郭凤怡的作品艺术国际网发了一条艺术评论人彭德文章的微博,彭德的这篇文章矛头直指长征艺术空间热捧的民间画家郭凤怡,这篇质疑“郭凤怡现象”微博的内容是这样的:【彭德:郭凤怡现象】郭凤怡被请进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无异于嘲弄中国当代艺术。用郭凤怡的图画印证中国,意味着中国艺术界没有思想,没有文化,也没有当代。如果策展人误读了郭凤怡的作品,那就只能证明他浅薄…&h...

    174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治史罕人 书画大家
    治史罕人 书画大家

    编者按:王伯敏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杰出带头人,他撰写6部美术专史,有的编著填补了我国以至东方美术史研究的空白,多部著作被国外学者翻释,出版外文版本,他出史入画,也成就不凡。2013年11月29日,王伯敏在杭州逝世。为怀念这位一代美术史论大家,此文从一个美术史论后学的角度,深入阐述了王伯敏的学术、艺术人生。1991年,我考到浙江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读大学时,王伯敏先生是美术史论系...

    160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2012“艺术时尚大联合”盘点[图文]
    2012“艺术时尚大联合”盘点[图文]

    艺术与时尚不分家,这句话我们已经听过和见过不下百遍了!但是每一次艺术与时尚的跨界合作仍然令人惊喜,充满期待。仅2012年,这一年间我们就见识到了很多重量级的艺术家与各大时尚大牌的精彩合作,包括草间弥生,AnselmReyle,杉本博司,JonathanMeese等这些在艺术界如雷贯耳的名字染指时尚,使得跨界合作再也不是之前的小打小闹,而是一种全新的,深入的合作方式。对我们而言,在选择这些联名系列时...

    21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圈的自我修养[图文]
    艺术圈的自我修养[图文]

    中国艺术市场最近五六年的迅猛发展,大大拓宽了艺术行业的深广度,职业种类和从业人员都越来越多,对各个岗位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拍卖行、画廊、美术馆、媒体等机构,还是策展人、经纪人、收藏家等角色,都在朝更加职业化的方向演变。本刊推出《艺术圈的自我修养》系列专题,旨在通过采访和分析,探讨和明晰艺术圈各种关键职位的职责和要求,推动艺术产业朝更专业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作为占整个产业最大交易量的拍卖行,...

    116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香港漫画的另一张面孔[图文]
    香港漫画的另一张面孔[图文]

    香港漫画的另一张面孔本报记者程丽仙与香港漫画的创作繁荣相比,漫画研究则显凋零。近10年来,除《路漫漫——香港独立漫画25年》之外,罕有其他,欧阳应霁[微博]说这对香港漫画发展史而言是个很大的欠缺。虽然麦兜的知名程度不弱于《风云》等武侠漫画,但麦家碧仍被港漫界视为独立漫画人,这缘于港漫界对“独立漫画”的认知:更讲求创作者个人关注的题材,体现具有...

    109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蔡影茜谈变化中的策展[图文]
    蔡影茜谈变化中的策展[图文]

    变化中的策展研讨会的现场从7月2日到7月4日,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了关于策展实践的研讨会《脚踏无地:变化中的策展》。该项目由蔡影茜和卢迎华共同策划,研讨会讨论了当今策展实践的不确定性和应对的方法。在此,蔡影茜讲述了研讨会的起源和举办研讨会以后所得到的新的调查力。我和卢迎华在2010年开始在《当代艺术与投资》上启动了一个名为“策展问题”的栏目,形式是其中一方推荐一篇译文,...

    83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我们为什么欣赏抽象画[图文]
    我们为什么欣赏抽象画[图文]

    2005年4月22日,奥地利新抽象绘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东方早报—IC/图)一个人在欣赏抽象画杰作时,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科学家发现画作能够启动人脑中的多重感觉区域,让人体的其他感觉被连接起来。历史上,无数的艺术家和评论家都曾对绘画作品的美感做出解读。研究人脑的科学家们从十几年前开始,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现在,尽管还存在大量的未知,这个所谓“神经美学”...

    32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