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法有法带给我们的思考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Edinburgh° 点击 :

书法家孙晓云的《书法有法》一书,写于1998年,先后四次由华艺出版社、未来书城出版社和知识出版社在大陆和台湾出版发行40000余册,仍供不应求,成为近年来受读者欢迎的书法读物之一。从这部著作中,我们看到了作为书法家的孙晓云对传统书法艺术研究和创作的认真和执着,看到了她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试图解决人们司空见惯,却有悬而未解的书法之“法”的诸多问题”,从而为书法界同仁带来许多思考。

《书法有法》这本书的写作选题和书名皆很有特点,颇具挑战性,令人思索,发人深省。书法是什么?书法的“法”怎样解释?书法有“法”,“法”自何来?这些问题是古今许多书法家都司空见惯,却不以为然的问题。没有一个书法家不承认书法有“法”,但书法的“法”具体指什么?包括哪些内容?书法的“法”与书法创作实践有什么关系?古代的“法”与今天有什么变化和异同等等,这些问题许多人都司空见惯,没有去认真思考,更没有与自己的艺术实践结合起来研究和探讨,孙晓云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到位,非常具有前瞻性。她作为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中青年书法家,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的复兴与创造发展全过程,以自己的亲身艺术创造实践,为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她的思考、探索、研究和成功具有典型意义。正如孙晓云书法展览前言所说:“孙晓云以书法的笔法为轴心,以自己的学书经历和独特的叙述手法,释解了书法史的演变,对当今书法创作的审美取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他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所要彰显的是中国古代人文和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

一直以来书法界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书法理论只有书史和书论,而没有技法理论。认为书法技法只有艺术实践,而没有理论研究和总结概况。即使古代有关于技法的论述,但也只是片言只语,无足轻重,成不了气候。因此,当代书法界只重视书法艺术实践,而轻视书法技法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我们究竟如何从古代书法理论著作中探寻出有用的技法理论,来为我们的学习和创造实践服务,这是书法界多少年想要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书法技法问题,看似简单,貌似平常,但却不容易深入,要把错综复杂的理论问题用简单平易的话语说明白更是困难,若要与当下的书法艺术实践结合起来更是不易。作为具有长期书法艺术实践经验积累的当代实力派书法家孙晓云,经过多年的思考,开始了对书法的法度、规律的认真探索。她在《书法有法》一书的自序里说“我不想作书法史论家,也做不好,我的所有研究都与实践有关。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这才是我研究的最终目的。”鉴于这样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态度,孙晓云的这本书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因为她不是什么高深的书法理论,不是什么抽象的说教,也没有套用西方的艺术理论,读起来那么轻松、愉快,就像讲故事,犹如写日记一样。文笔细腻、秀丽、清逸,不慌不忙,娓娓道来。一个个严肃而高深的书法理论问题,到作者这里,就成了与读者拉家常,语气平和、朴实无华。

《书法有法》一书的内容十分丰富而有趣,既有学术探讨,也有知识叙述,更有经验总结,还有情节故事,作者所设计的60多个写作题目,囊括和包含了许多书法理论、书法史、书法技法的重要问题和线索。作者从书法技法的核心笔法开始探索,对书法的工具、材料以及对工具的使用、书写的环境、状态等等,都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大胆的推理。她认为书法学习要“请寻其本”,不要“盲人摸象”,甚至“怀疑‘永字八法’”。作者对古代流传的经典笔法如“屋漏痕”、“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等进行解密,为“意在笔先”正言,指出“指实掌虚”的传讹”,并对流传广泛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进行答疑解惑。作者通过自己几十年的书法实践,为读者解惑答疑,将许多抽象复杂的书法技法问题,用十分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叙说,朴素平和。书中随文插入了大量的书法图片,特别是能够说明和解决问题的珍贵图片,使许多复杂的理论问题迎刃而解。书中作者引用了大量古代书法理论文献,并逐一进行解析,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孙晓云写《书法有法》一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昭示当代书法界:古代流传几千年的传统书法艺术是有法可依,有法可寻,既有其实践积累,亦有其理论概括和总结,学习传统,尊崇传统,领悟传统,才能认真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文化。但古代流传下来的所谓“法”,也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感悟、实践,并分析、消化,切勿囫囵吞枣,盲目实践,要在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如邹方锷在《论书十则》中所言:“作字不可无法,然法无一定,到自然处便是法。……唐人欧、虞、颜、柳各自成家,各有法度,要其功力所到,自然法立,非先立一法度于意中,勉强就之者。学书不能得古人用笔之意,刻意形模,以为其法在是,误矣。”又如晃补之《鸡肋集》所云:“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我们认为书法学习和创作必须尊崇古今大家约定成俗的法度和游戏规则,自有法来,由无法生;从有法变,随无法新。有法而无法,不为成法所限,变法出新,才是书法家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

读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孙晓云书法作品集》,我的眼前一亮,我感到孙晓云的书风有了些变化,在她多年来所依守的典雅清秀的小楷、行草书风格之外,又多了一些朴拙和大气,大字有了气势和韵味。最让我感到亲切的是她用赵宧光草篆笔意临写的秦诏版和权量铭文,以及处于巧拙之间的隶书,写得生动活泼,笔势灵动,让读者耳目一新。因此,我期待着到中国美术馆观看孙晓云的书法原作。孙晓云书风的变化说明她一直在探索,正因为有了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思考,有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她获得了新的灵感和创造精神,《书法有法》一书让她圆了梦,解了秘,了了愿。许多热心的读者给她写信、打电话,向她请教,与她交流,读者和出版社都希望孙晓云再写《书法有法》的续集,我们期待着孙晓云新的思考和探索,希望她的研究面再拓宽一些,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再深入一些。

相关文章

  • 诗情画意汪国真(图)
    诗情画意汪国真(图)

    夏荷(中国画)汪国真作林贵春对于汪国真由诗人成功转型,一举成为诗歌、书画、音乐三栖艺术家,大家都颇感好奇,甚至感到不可思议。一个曾经能令“洛阳纸贵”的著名诗人,为什么突然一下子喜欢上书法和绘画?并且像当年他的诗一样很快一举成名,红遍大江南北。对此,汪国真的回答却是如此的坦诚:“1993年诗歌出名后,自己经常出席一些社交场合,经常会有人找我题字、写贺词,甚至...

    9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克平:木性与人性[图文]
    王克平:木性与人性[图文]

    王克平和他的木雕作品。王克平,一提到这个名字,一系列历史词语立即会窜出来:星星画会、游行、口号、标语、传单、西单民主墙、改革开放……,但一看到他展览中的作品,所有的历史思绪又立刻安静了下来。以艺术家本人命名的展览“王克平”正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展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早的雕刻家之一,王克平几乎将全部的创作精力投注于他所选...

    117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做职业画家的利弊[图文]
    做职业画家的利弊[图文]

    做职业画家的利弊做一名职业画家是有特定条件的,这要包括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你的机会和运气。地利:是指你所在的地方是否有作为自由职业画家的客观条件。人和:那就看你的人脉和能力了。有了上述的条件,才会有成为一个职业画家的可能。也就是说你得有生存的条件,靠卖画能维持你生活和绘画所需的费用,这样你才有生存的可能和空间。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怎么去画画。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据我所知,只有一个画...

    130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李人毅和他的意笔线雕人物画[图文]
    李人毅和他的意笔线雕人物画[图文]

    五岳丰碑144x366cm2010年那一日,与人毅专程去韶山冲、花明楼送画,画作是印成年历的《五岳丰碑》,画的是开国五大领袖,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车沿湘江行驶,至橘子洲头,忽地一尊毛泽东雕像拔地而起,山峰一样的构思,巨人一样的造像,令人想起了美国塑有总统形象的圣像山。于是我瞥了一眼手中的年历《五岳丰碑》:山峦,云境,五大领袖石雕一样的造型——人毅以画笔...

    123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青年艺术100:重复创作的困境[图文]
    青年艺术100:重复创作的困境[图文]

    青年艺术100:重复创作的困境时下关于青年艺术的推广项目甚多,扎堆出现。每年一次的“青年艺术100”号称以选拔和推介青年艺术为己任,力求发掘青年艺术家们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作品。2014年度“青年艺术100”于8月15-18日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和798艺术区举行。笔者发现,青年艺术奖除了让人审美疲劳之外,是否存在重复创作、模仿之作过多的情况...

    96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以不知道怎么拍的方式拍电影[图文]
    以不知道怎么拍的方式拍电影[图文]

    导演李玉李玉早年曾经做过主持人,拍过纪录片,其作品《姐姐》被纪录片大师怀斯曼称赞为“摄影机能像趴在墙上的苍蝇一样观察生活”。从2001年反映女同性恋生活的电影处女作《今年夏天》开始,李玉的导演之路开始慢慢一次又一次转变,从最初的小众、地下、边缘,到现今的票房“亿元俱乐部”会员。李玉一边走在社会批判、直面内心的创作刀刃上,一边游走在红线边。李玉和制...

    40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图文]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图文]

    图为著名人物画家遂岩先生近照。祖力航摄影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郝红波实习生虞政)“铺一张纸,一定不要吝啬,你一定要画透,画出劲儿来,情感和力度都体现在这张纸上。一位画家在当代文化中占什么位置,是很重要的;一位真正的画家对当代文化一定要有贡献。”正在北京举办“大道无极--遂岩画展”的著名实力派画家遂岩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中经书画记者专访时表...

    47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章津才:近现代书画仍在调整[图文]
    章津才:近现代书画仍在调整[图文]

    章津才张大千、谢稚柳、吴湖帆《红树室图》手卷流拍中国嘉德恽寿平《载鹤图及致王翚信札》流拍中国嘉德本刊记者马怡运阮富春每一幅好画都有故事。有的画家会把故事告诉你。吴冠中就曾在2007年至2010年间撰写了很多篇画作诞生记。那些精制美文,如其画作一般惹人喜爱。而多数画家没有这么做,因此我们只能从作品去体味、学习,或者请教专家学者。对同一幅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与感悟。对文物艺术品而言,还...

    149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曼文近期作品的心理分析[图文]
    刘曼文近期作品的心理分析[图文]

    刘曼文作品刘曼文的性格成分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组合。我想这可能跟她自己的经历,或者跟超乎她自身之外的父母的经历有关系。实际上,我在以这种方式开头来写关于她的作品的评论的时候,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宿命”式的人生意义。刘曼文的父母都是南方人,因为命运的安排,他们却远在东北工作、生活。所以她的出生、成长不可避免地要同时面临着来自血缘遗传中的南方的婉约和作为生存环境中北方的粗...

    110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文物变身豪宅并不出人意料[图文]
    文物变身豪宅并不出人意料[图文]

    著名民国建筑、南京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变身豪宅。著名民国建筑、南京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曾因2007年被屋主“非法拆除”、2008年被违规重建而颇受公众关注。近日,有媒体报道,开发商将新建的两幢小楼,正在打广告以6400万元的高价挂牌出售。在2007年,该文物未毁损之前,曾被叫价3000万元。(6月24日《中国青年报》)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被产权所有人“拆除&rd...

    93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观陈有杰先生画马: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图文]
    观陈有杰先生画马: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图文]

    神驹泣风图子木公元2014年,岁逢甲午。性喜画马的陈有杰先生嘱我为他写一篇“马说”。人类从懵懂走向文明,几千年来,一路有马相伴,可以说:马用四蹄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因此,马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易经》一书中就认为“乾为马”,代表着刚健、忠诚、热烈、高昂、勇敢、昌盛、不屈的精神。并引申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47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书画百杰谈艺录——王隽如艺术[图文]
    书画百杰谈艺录——王隽如艺术[图文]

    在中国古代,艺术并不若今天之社会地位,从艺者们有被尊为“艺术家”之荣幸。在过去,从艺之人不论对书画,演戏,乐音等之掌握的技艺再高超,也只不过是伶人画工而已,并没有占据更重要的社会地位。故古人之“十年寒窗”苦读,实为“学而优则仕”,入仕被认为是安身立命的正道根本。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宁夏固原一个书香世家的王隽如老先生,本也想秉承...

    47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画不能转基因[图文]
    中国画不能转基因[图文]

    并蒂呈祥陈大羽(中国美术馆藏)近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在“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重庆”的活动中直言,近年来以“新”作为中国画的价值判断,其实是一种浅见,阻碍了全面认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当前的中国画,大体呈现三种形态:一种是传统出新,一种是中西融合,两者共同特点是都没有离开具象;第三种是实验水墨,基本是...

    197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钟文:用书法传达别样的人文情怀[图文]
    钟文:用书法传达别样的人文情怀[图文]

    《春华秋实》钟文出生于江西赣州,自幼热爱书法艺术,六岁始习柳、颜,好古问古而不拘泥于古。赣州地区自清代以来人才荟萃,少长咸集,大批诗人、学者、政治家、艺术家均居住于此,书法作品触目皆是,所以钟文从小就耳濡目染,用他自己的话说,“华夏民族的血液中就有书法审美的遗传,历代书家赋予了书法别样的文人情怀”。汉字,之于中国人,甚至对整个东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书法是人类最早...

    132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陈履生:跨界之魅:艺术求之[图文]
    陈履生:跨界之魅:艺术求之[图文]

    陈求之作品陈求之的书法别开生面。他利用中国传统的文字和书写的传统,利用书画同源所延续的书法和绘画在审美上的联系,将两种具有内在关联的形式演绎成一种合而为一的现代的风格。中国传统艺术经过20世纪的发展,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面向国际、面向现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很多人包括最流行的当代艺术家都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的符号。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是一种最重要的、最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形式。很多人不管...

    49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