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戴卓群:当代艺术批评如何变法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小喇叭 点击 :

最近几天,在几家艺术网站上面都不约而同看到了一篇段君名为“告别老一辈批评家”的文章。乍看下去,便很诧异,细细读来更觉得有很大问题,内文里面的言论与文章标题的针对性明显存在偏离,论述的思维逻辑也略显随意和率性,以我最直观的判断,这应该不是段君最新所写的文字。

告别老一辈批评家这样的口径,不管是被指责为有弑父的情结也好,还是向权威发出挑战的信号也罢,都并不是问题的结症所在。既然是要告别,就要先弄明白为什么要告别,以及告别的对象、原因、方式和途径。段君这篇文字里面并没有直面上述问题,而仅只是率性地亮出了自己选择告别以后所要拥抱的结果。那就是“新技术”对当下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深度介入后形成的崭新视觉景观。他认为这是年轻批评家能够绝对确立自己的批评优势的最佳领域。

我想说的是,是否要告别老一辈批评家其实并不是真正重要的,如果要告别的话,我们需要告别的是一种极其陈旧的批评方法,不是要发动对老一辈批评家的话语权政变,而是要引领批评领域进行一次彻底的清风拂面式的变法。国内的美术批评环境已经烂透了,透到稍有操守的人已耻于为伍、耻于沆瀣一气的地步。批评的商业化是一剂毒鸩,肆无忌惮地侵蚀到主流批评家的肌体里面,从简单的利益交换开始,直到慢慢地将其腐化和吞噬掉。批评家“卖艺”是涉及原则和立场的专业操守问题,很多时候需要拿出“宁可卖身也不能卖艺”的精神。我想这种流风首先是年轻一代批评家需要保持警惕的,摒弃短利短视和江湖做派,非但不能主动迎合上去,还要彻底扫除,一骑绝尘。

批评变法,在我看来,主要是要改变批评家的工作方法,这是方法论。任何事情,只有方法切实,才能真正有效地面对问题,没有可靠的方法论,就无法形成可信的价值观。总体来说,做为现象的老旧的批评方法论是极其陈旧和僵化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是“赵括式”批评,是一种建立在自我中心主义思维引导下的纸上谈兵。这一体系下的批评家们基本很少有人认真使用深入第一线展开采访、调查等最基本的工作方法。这种躲在书斋里的批评模式,造成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他们的被批评的对象所展现的信息和线索,往往和批评家自以为是的批评有很大的出入,相信这不光是我个人的真切感受,而是一种普遍共识。这就造成在老一代的专业群体中,因循本位的理论家辈出,而能积极介入客体的批评家稀缺。但是做为真正力图接近客观、了解真相的批评家来说,不应以自我为主体和本位,而是应当尽可能地放下自我,去寻找,去聆听,去深度采访和调查批评对象,把原始解释权让给最准确的信息提供者,尽管寻找的过程可能会比较辛苦,但至少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

最后向大家郑重推荐一本双月刊杂志《艺术界》,由现代传播出版,我个人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敬意,这本杂志正在试图引导一种崭新的艺术评介方式,为国内的艺术评论界吹进一缕清流。

相关文章

  • 满涛:挥之不去的梦[图文]
    满涛:挥之不去的梦[图文]

    满涛:挥之不去的梦满涛的画里充满了各种梦境与回忆,艺术家将内心的敏感、恍惚用淡淡的彩墨或是铅笔表露无遗。亦如满涛喜欢独自窝在安静之处,独自描绘流淌在现实之外的美好与自由。满涛■个人简历满涛1982年出生于哈尔滨,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①《微醉的画师》109cm×110cm纸上铅笔2012年■展览2008年“满涛个展”光州无等画廊韩国“春...

    67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刘二刚:小品与大画
    刘二刚:小品与大画

    刘二刚荣宝斋近年出过好几集《中国画名家小品集》,厚厚的都是当代人画的。在其他坤物上也有许多貌似的小品画,其实够得上称小品的并不多。小品画不是大画缩小的小画,也就是说,能画大画的不一定能画小品,就像能跑“马拉松”的不一定能跑百米赛。寸铁匕首不是长枪大炮能代替的。写大字与写小楷也不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手段不同,功能也不同。小品多为性灵之作。小品画重意、重趣,我们所说...

    48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埋头钱堆痴心不改:走近收藏家王子华[图文]
    埋头钱堆痴心不改:走近收藏家王子华[图文]

    王子华与父亲王亚光人物名片王子华,1977年9月生于贵阳,为贵州省收藏家协会理事、贵州省钱币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收藏家协会理事。1997年毕业于原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油画专业,1999年到云南昆明世博园,建立世界钱币馆。2003年在贵阳举办“首届迎春牡丹花展”、“贵阳甲秀楼菊花展”,2004年在甲秀楼举办“中国纸币样钞展”...

    159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杨佴旻自述—关于水墨画现状的一点思考[图文]
    杨佴旻自述—关于水墨画现状的一点思考[图文]

    杨佴旻当今的水墨画现状和社会太不匹配。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实在不应该是眼下这样的水墨画。更甚至是︰很多人,似乎已经安于水墨画的现状,他们以为水墨画已经很现在了!鉴于水墨画目前的实际,我想到了“大水墨”。先生们有严格的规范,批评家有成套的理论,我不是文艺理论的研究者,我有的可能只是一点偏见。当今的水墨画现状和社会太不匹配。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80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刘慎为:笔墨写心色彩写意[图文]
    刘慎为:笔墨写心色彩写意[图文]

    《星城月色》欣赏刘慎为的作品,会发现鲜艳的色彩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很多人会有疑问:“传统的中国画似乎更加素净些,这么艳丽的画还是传统的中国画吗?”对于这个问题,刘慎为严谨地表示:“我们所说的传统的中国画不仅仅是写意画和文人画,在唐宋以前,中国绘画的色彩是非常丰富的。文人画、写意画在现在看来离我们近些,我们接触得更多些,但是在中国美术的历史中,大部分还是彩色的...

    105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留苏热潮与新中国美术[图文]
    留苏热潮与新中国美术[图文]

    全山石小提琴手77×59cm油画195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祖国的美术事业,当时国家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两种方针政策。从1953年开始派学生到苏联学习,1955年又请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来办油画训练班,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一批美术专业人才。自1953年至1965年间,由文化部、教育部派往苏联的美术专业(包括绘画、雕刻、美术史论、戏剧与电影舞台美术等)留学生...

    77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岳敏君:生活依旧荒诞 我仍一笑置之[图文]
    岳敏君:生活依旧荒诞 我仍一笑置之[图文]

    2012年作品《现代兵马俑》,185x90x60cm,玻璃钢丙烯。“笑脸人”符号让岳敏君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一路走来,对岳敏君来说却是荣耀和争议同在。曾经凭借“笑脸人”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扶摇直上,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崩盘说”、“重新洗牌说”一度甚嚣尘上。以股票形式分析艺术家...

    42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水墨 纷繁中的困惑[图文]
    当代水墨 纷繁中的困惑[图文]

    国色·端卢辅圣其实不只是这半年,在google里输入“水墨+展览”,你能发现近10年里,有关水墨的展览和名词、口号、主义,简直多得令人瞠目——水墨关怀、水墨原形、墨变、再水墨、水墨解构、墨测高深、观念水墨、实验水墨、水墨文章、水墨新维度、水墨中的水墨、水墨现场、水墨思维、水墨方向……水墨这一绘画题材和画...

    28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祝帅:现代设计中的书法资源[图文]
    祝帅:现代设计中的书法资源[图文]

    鲁迅先生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今天提出“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这样一个论断,大概已不会引起多大的争议。但在强劲的西风吹袭之下,书法在20世纪曾经一度成为最令中国人感到“两难”的一种文化形态。一方面,在整理国故的运动中唯独“书法”这种东西在西方的范畴中没有恰当的对应物,因而并没有像“国画”&ldquo...

    90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李象群:卸掉不值钱的面子[图文]
    李象群:卸掉不值钱的面子[图文]

    李象群这次参加政协会议是作为教育界的代表,他说这一届的政协令他感觉不一样了。关于这次的议题,李象群开玩笑称,其实提案写得还是很温和的,但若是受到重视,他希望能够做些更细致的工作。在他看来,其实很多问题的产生从上至下都是出于不必要的面子。在提案中,李象群主要关注政府在文化推广工作上的作为,希望政府在对待文化上以一种开放且兼容的姿态,而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谈及艺术教育,&ldq...

    74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朱光萍——棕编艺术的现代演绎者[图文]
    朱光萍——棕编艺术的现代演绎者[图文]

    朱光萍谣600×420×250cm在嘈杂而喧嚣的现今生活,有一股强而有力的自然之风,用它的亲切、温暖、质朴、纯粹和宁静的气息吹遍了我们冰冷的都市,带来了别样的艺术感受,这便是朱光萍棕编艺术蕴含的闭锁千年的力量。中国是一个名扬四海的织物大国,其织造传统悠久。现代纤维艺术已经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编织工艺,其审美价值已发生改变——由纯粹的技艺表现性超脱...

    170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万米书画长卷收藏策划者田太华——实干型艺术梦想家[图文]
    万米书画长卷收藏策划者田太华——实干型艺术梦想家[图文]

    万米书画长卷集成者--著名策划收藏家田太华我曾在上海博物馆看到过苏轼的真迹,想到这些作品穿越千年的时空展现在眼前,不禁感叹艺术的永恒。我也曾在世博园中国馆参观过中国书画展,那些水墨山水意境空灵,书法或遒劲或飘逸,想想眼下虽然已是电子信息化的社会,多少古文明已化为历史的尘埃,但中国的书画艺术却一直延续至今,不禁感叹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的瑰宝不仅需要有人来传承,更需要有人将其发扬广大,推向世界。毫...

    196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飘泊者的足迹:评杨劲松[图文]
    飘泊者的足迹:评杨劲松[图文]

    杨劲松如同不安煞车的飞行器,从一个点奔向另一点,从一个主题奔向另一主题,从一个兴趣中心奔向另一个中心。他行踪飘忽,天南地北地飞。他走路和说话比常人快出许多,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追求理想时的作风,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纷乱现实中生存的特征。他给我的感觉是做梦的时候也在四处奔波。不过当父亲去世时,杨劲松正在筹备一个自己主持的项目,抽不开身去奔丧,以致家乡亲友众口一词地骂他无情。我不想援引大禹治水而无视家...

    139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雷正民:品画家李丽山水作品有感[图文]
    雷正民:品画家李丽山水作品有感[图文]

    画家李丽李丽,笔名金书,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硕士研究生班,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著名画家苗重安先生入室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房山区美协副主席,中国水墨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创作院山水研究室主任,北京芥子园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北派山水高研班班主任,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作品曾被中央警卫局、中南海、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务院事务管理局、北京会议中...

    54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陈丹青:我们为什么要画油画[图文]
    陈丹青:我们为什么要画油画[图文]

    随着时空的变迁,在中国“油画”一词内涵显得丰富而笼统,如今人们可以通过诸多渠道进入它的领域。它既可以特指一种材质,一项技术,一个画种;又可以特指一门专业,一种文化,一段历史,或者一项产业,一个工具,一种权利......这些由它衍生出来的诸多角色连同它相关的经验谬误一起,干扰着我们的认知。如何回溯到油画的根源,捋清它的脉络,最后找到油画的当今位置而避免囫囵吞枣,就必须依赖完...

    38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