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博物馆是城市精神动力机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团团 点击 :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动力机,是地方文化积淀最直观的表现。据统计,全国已有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等向社会免费开放。一些私人博物馆如同一颗颗散落在民间的珍珠,闪烁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注】博物馆:城市的精神动力机

5月1日,巴金故居即将对公众开放。在这里,参观者可以持免费参观券看到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深夜燃灯、奋笔不息的书房,创作部分《随想录》的太阳间……这座小院见证了一代文学巨匠后半生的生命历程和中国文学的风风雨雨。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动力机,是一个地方文化积淀最直观的表现。据统计,全国已有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等向社会免费开放。一些私人博物馆如同一颗颗散落在民间的璀璨珍珠,闪烁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私人博物馆凝结了收藏家们毕生的心血,同时也丰富和补充了博物馆群类,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姿添色。

深入发掘整合区域文博资源

地方文化是根植于当地的深层文化,它凝固了一个地方心灵史,是一个地区发展历程当中最鲜明生动的标志。上海徐汇区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深挖和整合区内文博优质资源。近几年,区域内的国家、行业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发展很快,目前已增加到20多处。

上海徐家汇南部,有一个曾经的上海重要地标——土山湾。虽然当初只是为了接纳孤儿工作习艺而设立的工场,却无意间为封闭的中国开辟了通往世界的渠道。曾受土山湾绘画影响的一代美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直言:“土山湾亦有可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

2010年6月12日,第五个国家文化遗产日,通过徐汇区文化局历经一年多的筹建,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开馆。而镇馆之宝——黄杨木雕牌楼,也终于在海外颠沛流离近百年后,于世博会来到上海的时候回到了久违的故土。截至2011年底,上海土山湾博物馆接待社会各界人士66000余人。

在徐汇区文化局副局长宋浩杰看来,“上海都市的发展,需要整体的协调与个性的张扬,保护好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守住文化的根脉、精神的家园。因此,保护近代建筑、延续都市文脉是当务之急。”

民间资本助力公共文化服务

哲人言,“艺术全部的美和伟大,就在于非凡的形式,地方的风格,各种各样的特征和细节。”展现浙东丰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宁波骨木镶嵌陈列馆——紫林坊艺术馆,是宁波第一家免费开放的民间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接待参观人数近5万人次。

“从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床,浮雕上的人物像是在和我说话”。来自河南的刘女士在艺术馆镇馆之宝“万木工床”前驻足观赏时,忍不住感叹道。刘女士已经来宁波务工5年了,适逢婶婶60岁的生日,陪伴从未离开老家的婶婶来一次“博物馆一日游”,在她看来是一个非常朴素而有意义的庆贺方式。

行走在极具江南水乡韵味的艺术馆中,由现代风格与传统元素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每一位参观者。紫林坊艺术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明伟向记者介绍,2008年,经过一年多的筹建,投资2200万元,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紫林坊艺术馆落成开馆。在筹建过程中,政府部门在用地、建设费用等方面均给予了补助。“尽管如此,我们每年仍旧要自补近50万元,因为除了日常的开销,展品内容也是需要不断循环更替的。但是,艺术馆以博物馆为平台,通过以骨木镶嵌为主要元素的工艺品设计创作,形成并带动了文化创意经济。”陈明伟说。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悄然兴起了博物馆建设热潮。自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年接待参观者约200万人次。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各类博物馆共有19座,其中民间博物馆11座。总投资约7亿多元,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

“如今,鄞州区平均每4万人一座博物馆的水平,不仅遥遥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超越了发达国家平均每5万人一座博物馆的水平。”鄞州区副区长夏素贞自信地说。

鄞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之一,有着博物馆“生长”的历史和人文基础。除了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短时间内形成政府和民间互动的博物馆建设格局。

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国新认为,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对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扶持与培育,使社会民间力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主体,能够有效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优质化。

免费开放私人收藏“众乐乐”

在上海市康健街道的玉兰园小区里,有一个仅14平方米的私人博物馆——鸿康体育文化收藏馆。而这家收藏馆的“馆主”便是77岁的“体育奖章奖杯全国第一人”陈鸿康。曾在上海体育系统从事运动赛事工作的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收藏与体育有关的奖杯、奖牌、纪念币等总计13104件。

自2004年3月18日博物馆正式创办并免费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经接待了200余批参观者。虽然自己三分之一的退休金都用来投入收藏,但陈鸿康却乐在其中,他说:“热爱体育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我希望将体育中所蕴含的精神通过收藏品这种介质传递给大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无独有偶,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商标大痴”左旭初和他的商标博物馆。在这个不足百平方米的普通民居里,却保藏着百年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图解史。“我们家用商标装饰房间,与众不同。”左旭初经常引用女儿的这句话。这位徐汇区工商分局的普通干部在30余年里共收集了1000多件商标史料及实物。在这里,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各式年代悠久的知名商标,如最早的“马利”颜料商标、“自强图”布匹商标、五四运动期间的“无敌”牌牙粉商标等。

在这里,记者不仅看见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国经官方正式批准使用的第一件注册商标——1890年上海燮昌火柴公司使用的“渭水”牌火柴商标;更吃惊地发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商标法规——由清政府制定并颁布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来到这里最多的,就是大学研究人员和新闻媒体,”左旭初说,所有前来参观的人只要提前电话预约,左旭初都会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为公众免费开放。

据上海市徐汇区文物文化管理办公室丁永坤副书记介绍,对于这些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私人博物馆,基层文化部门通过艺术展览推荐和参展资金的补贴等方式,让收藏品能够被更多的公众所熟知。

据统计,如今徐汇区已发现的各种类型的为公众免费开放的私人博物馆有近10家,如陆汉斌打字机博物馆、石库门家庭博物馆、中外旅游门票博物馆等。这些私人博物馆如同一颗颗散落在民间的璀璨珍珠,闪烁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凝结了收藏家们毕生的心血,同时也丰富和补充了博物馆群类,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姿添色。

相关文章

  • 朱凡:艺术家法律意识需提升[图文]
    朱凡:艺术家法律意识需提升[图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改革开放30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的法制建设逐步走向健全,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法治环境相比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上逐步加码要求中国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中国的著作权法几经修订,今年又是处在大规模修订过程中,此时正广泛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目前已经公布了第二稿,这说明版权保护已经是中国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当前中国美术创作...

    193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的山寨文化对于建筑意味着什么[图文]
    中国的山寨文化对于建筑意味着什么[图文]

    上海的泰晤士小镇,仅仅从建筑外观细节上考量,与泰晤士河畔建筑几可混淆高剑平图不断生长的教堂尖顶,淡色的小屋和璀璨的湖光胜景,哈尔施塔特怎么看都是一派阿尔卑斯山脉间经典小镇的风景——母牛的颈铃和岳得尔调回荡在山间,雪绒花在窗下花盆中绽放。但这并非是那个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而是中国南部城市惠州克隆的一个小镇。去年,当小镇被“秘密克隆”的消息在奥地利...

    46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真正成功者寥寥[图文]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真正成功者寥寥[图文]

    唐·怀素自叙帖(局部)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改革开放以来,书法由冷渐热,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加温,于今已趋炙手可热之境地。当下书坛,热闹非凡:不仅学书者趋之若鹜,多如牛毛;号称“书家”者亦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各种书法展览更是目不暇接,层出不穷。如今书坛,多种书体竟相媲美,各展其姿,各臻其妙。比较而言,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包括行楷和行草)等,均不乏登...

    159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图文]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图文]

    图喜报丰收叶问:收到这么多函电,有何感想?张答:读者对我创作和经历的兴趣这是预料之中。但是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好奇者的函电,可见《美术报》的宣传力度。凡是亲笔来信的,由我自己复函。叶问:有人要求登门拜访学画,你的意见如何?张答:我画速写,兴致一来,随时可画。我画国画,退休后习惯于晚间创作。此时夜深人静心怀开畅,酝酿构思幡然有悟,充满激情流露腕底,放笔大胆得意忘形,往往能取得意外的艺术效果。...

    18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借古开今[图文]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借古开今[图文]

    赵孟頫饮马图卷(局部)元纸本水墨纵25厘米、横59.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特邀撰稿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亦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釆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頫...

    112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荷由心生——读韩志冰先生的水墨画[图文]
    荷由心生——读韩志冰先生的水墨画[图文]

    翻阅韩志冰先生的荷花作品,有种清清池水边凭栏四顾的感觉。但见那满池青翠,或傲然出尘,或顾盼着,如语如诉;或恣肆如瀑布式的倾泻于丽日朗照之下;或轻盈地飘摇在清风中,其墨叶,浓的蓊然沉郁,淡的洒然飘逸,浓浓淡淡间,纯粹得恍若天地鸿蒙,中锋粗壮而不涩滞,侧锋空灵而不枯扁,亭亭的荷茎和荷芰生机勃勃地滋长蔓延着,支撑着生命的绚烂绽放。粉黛出水.天生丽质似亭亭玉立的仙子在碧波中美目流盼。草下游动的小鱼.掠过...

    56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音乐书法招致“作秀”争议 笔墨如何随时代? [图文]
    音乐书法招致“作秀”争议 笔墨如何随时代? [图文]

    书法向来有“凝固的音乐”、“无声的音乐”之美誉,当有人把这种凝固、无声给活化、有声之后,一种全新跨界艺术——音乐书法便由此诞生,但同时也招致“作秀”、“杂耍”的批评。这个人就是书法家李斌权。在质疑声中,他已经连续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维也纳皇宫上演了“中国书法音乐会&...

    134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文]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文]

    今天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实践行为的特定称谓,也不仅仅意味着相关实践的具体产物,在当今社会它也早已不仅仅限于“一门实用型的专业”这样的称谓,作为一个系统科学视野中最具典型性和历史感的内容,设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与其相伴,并对于自身进行着不间断的改造——一个设计词汇逐渐从“想”到“做&rd...

    57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慎为:笔墨写心色彩写意[图文]
    刘慎为:笔墨写心色彩写意[图文]

    《星城月色》欣赏刘慎为的作品,会发现鲜艳的色彩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很多人会有疑问:“传统的中国画似乎更加素净些,这么艳丽的画还是传统的中国画吗?”对于这个问题,刘慎为严谨地表示:“我们所说的传统的中国画不仅仅是写意画和文人画,在唐宋以前,中国绘画的色彩是非常丰富的。文人画、写意画在现在看来离我们近些,我们接触得更多些,但是在中国美术的历史中,大部分还是彩色的...

    105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从李如《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谈起[图文]
    从李如《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谈起[图文]

    《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李如作品画面尺寸2米*2米,创作于2008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具有独特气质和特殊意义的油画,画的题目是《马克思与马克思的一次约会》,作者是历史画家李如。画面中出现的两位马克思,一位身着中山装,脚上穿着中国人当年崇尚的三接头式皮鞋,就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中马”);另一位则身着西装,手中端着一杯红酒,代表着原来的马克思(“...

    138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薛晔:古风吹尽新气来[图文]
    薛晔:古风吹尽新气来[图文]

    和气图136×68cm2007年竺庆有1936年出生于浙江奉化的一个叫后竺村的农家,在砍柴牧牛和读书写字兼而有之的童年生活中,他从小就感受到“儿时牛背笛,归去弄斜阳。三里壕边路,藤花喷异香”的美好意境。初中毕业后,竺庆有到宁波读高中,这段时间里,他对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高中毕业时,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受业于陆抑非先生。美院毕业后的竺庆有就留在杭州,...

    8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别样的山水——丁雪峰画展印象记[图文]
    别样的山水——丁雪峰画展印象记[图文]

    历来画坛鱼目混珠鱼龙混杂,跳梁小丑不鲜。于今文艺空前繁荣而乱象更烈。所以更要鉴赏者放出眼光,烈火精金,辨别真伪。中秋前夕,“江山如画”——丁雪峰山水画展在江阴市展览馆开幕,慕名前去。丁雪峰先生,祖籍山西原平,1958年3月生于内蒙固阳县。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虽工科出身,而诗书画濡染则从蒙童始,而立后客居津门,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并兼任《...

    82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潜心研究金石书画的李清照[图文]
    潜心研究金石书画的李清照[图文]

    李清照画像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词人,后世公认的“婉约之宗”,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其父李格非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清照虽出身名门,但身世飘零。她1岁丧母,46岁丧夫,生逢金兵南犯、北宋灭亡的乱世,晚年遭遇盗贼,财富散尽,且膝下无子,凄苦无依。我们读她的婉约词,总能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rdq...

    174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谢稚柳与陈佩秋的书画艺术[图文]
    谢稚柳与陈佩秋的书画艺术[图文]

    陈佩秋-竹林棲禽谢稚柳和陈佩秋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艺术伉俪,有“当代赵管”之誉。谢稚柳先生与赵孟頫相比,地位上,都是当时艺坛领袖;艺术理念上,都可以说是“复古派”的一代宗师。而在复古的同时,他们又都将文人的气质与修养融入其中,并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绘画。谢稚柳,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书画家、书画鉴定家之一。自小就迷恋绘画,并倾毕生精力於此...

    14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庞茂琨:用画笔绘出有色生活[图文]
    庞茂琨:用画笔绘出有色生活[图文]

    《含花的女孩》7月21日,“浮世·游观——庞茂琨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上周,庞茂琨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展出的新作选取了日常生活场景,通过色彩的变化,给人以一种舞台感和荒诞性。《老鹰茶的滋味》180cm×280cm布面油画2013年作>>展览十年间女儿油画交相辉映此次个展以“浮世&m...

    159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