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与爱情放在一起讨论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琼琼 点击 :

把艺术与爱情放在一起讨论是颇有意思的,也是颇为复杂的。它们那么相同,却也那么不同。相同的是,它们都是这个世界上引起人极致的情感的、极具精神性的东西——伟大的艺术令人长久地驻足、怀想,美好的爱情令人神往、沉醉;不同的是,人与艺术的关系(如简单地从传统理解来说)是主客体的关系,人创造了艺术;而爱情,则是两个相爱的主体从情感、到性、到精神的共谋。

能够同时作为艺术与爱情的主体的人,是艺术家。艺术家的爱情往往和他们创造的艺术一样,充满了奇幻的浪漫色彩。当爱情中两个相爱的主体同为艺术创造的主体艺术家时,情况就变得更为复杂,也更为奇妙。当男女相爱时我们说他们在谈恋爱,那是谈爱情;想必艺术家与艺术家恋爱时,不仅要谈爱情,更多的还得谈艺术。艺术成了他们谈恋爱时最好的谈资,恋爱也让他们更坦白、更深入地交换对艺术的见解。在相爱的艺术家之间,可以说艺术成就了爱情,爱情也成就了艺术。

你是我的缪斯与知音

爱情开始之时和艺术创造之初的情况很相像,相爱初期的热恋和创作灵感迸发时的激情都那么可遇而不可求,而且都带给人高潮般的人生体验。当相比常人更敏感、内心更灼热的艺术家相遇相爱时,有着不凡的艺术才华的爱人在艺术家眼里往往有着慑人的魅力,恋爱的美好情愫也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比如美国画家欧姬芙和摄影家史迪格里兹。

20世纪10年代的美国,在欧姬芙与史迪格里兹没有相遇时,史迪格里兹便对欧姬芙的画怦然心动,在他看来,那是“最纯粹、最精致、最诚挚”的绘画。而当欧姬芙刚刚来到纽约与史迪格里兹相见时,她立刻成为了他的缪斯——她的身体呈现着和她的画一样令他着迷的特质。于是在那段日子里,史迪格里兹不分昼夜地拍摄着欧姬芙的各种神态以及身体的各个部分。镜头后的史迪格里兹狂热、专注、时而暴躁,那是艺术家创作时独有的魅力,于是欧姬芙也欣然接受了他。这组照片成为1921年2月史迪格里兹在纽约安德森画廊那次重要的个人摄影展中的重中之重。

那以后,很快史迪格里兹便结束了与自己那个对艺术毫无兴趣的妻子的婚姻,与欧姬芙结合。从此,他开始利用自己在纽约艺术圈的人脉资源热情地帮助欧姬芙建立自己的艺术事业,情不自禁地向所有人盛赞欧姬芙,并为她在安德森画廊策划个人画展。而后的几十年里,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才逐渐了解并认可了欧姬芙。可以说,是史迪格里兹首先为艺术史发现了欧姬芙这朵奇葩。

相伴近30年中,尽管期间也有过争吵和分离,欧姬芙和史迪格里兹终究是彼此最好的知音。1946年史迪格里兹去世,之后的3年里,欧姬芙放下了画笔,将他留下的数万封书信、照片、底片、图片和摄影器材一一处理,复制了其中最好的作品,捐赠给美国各大美术馆。史迪格里兹作为摄影家身后的声誉也越来越高,人们说,正是由于欧姬芙眼光独到,把他们放对了地方。

在爱的痛苦中升华

爱情的甜蜜可以带给艺术家激情与灵感,而爱情的痛苦也可以在另一种层面上成就艺术。那是由悲怆抵达人生的另一种高峰体验,它能升华艺术,更能升华爱。最好的例证是命运有如荆棘鸟一般的墨西哥画家弗里达。

弗里达一生狂爱着壁画家迭戈·里维拉,而里维拉——不论是他对弗里达的爱还是伤害,都成就了一个艺术家弗里达。他们相识之初,里维拉是弗里达的良师益友,与里维拉相遇之前,弗里达只能算作一个业余画家,是与里维拉的相爱让她开始以一种新的自信和专注来画画;弗里达还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里维拉各个方面的影响,从墨西哥本土精神到马克思主义,这些随着时间逐渐沉淀于她一生的创作风格之中。

然而美好的琴瑟相合只存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他们结婚后不久迭戈·里维拉就开始无节制地不停追逐各种性伴侣,这让弗里达心碎不已。她曾经说,她的一生有两次严重的事故,“一次是路上的电车将我撞到……另一次是迭戈”。身体上的疼痛加上迭戈带给她的精神上的伤痛让她只能通过绘画寻求解脱,因此她不断地以自画像自白。那些画面即使看起来多么荒诞以至于普吕东等人将其看做超现实主义创作,事实上都是弗里达内心感受的真实记录。这伤痛的极致表现我们可以在《稍稍掐了几下》中看到,这是当里维拉将他的禽兽之爪伸向了弗里达的亲妹妹的时候,弗里达画的一幅画。一个样貌酷似里维拉的裸女身重十几刀,旁边站着的是一个微微带笑手持匕首的男人,有着里维拉的样貌。“稍稍掐了几下”正像里维拉深重地伤害了里维拉之后,不以为然的辩解。

伤痛的结果是短暂的离婚,然而终究不只是弗里达爱着里维拉,里维拉也无法离开这个独立的、对艺术有着极高的才华和眼光的弗里达,一年之后他们又复婚了。在那之后弗里达对里维拉的爱升华了,她与他约定不再有性生活,从此她也不想再计较其他女人,而更多地扮演里维拉母亲的角色。1949年,她创作的《宇宙之爱》阐释了她和里维拉超越男女之情的永恒爱情:弗里达如同圣母玛利亚一般,怀抱着赤裸的婴儿里维拉,里维拉的额头有着如同极度的死亡与复活的智慧眼;他们身后,般流淌着血与奶水的印第安奶妈似的女子怀抱着他们,象征着墨西哥的传统文化;背景是自然与宇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弗洛姆在他的爱情心理学专著《爱的艺术》中说道:“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是的,弗里达在她47年短暂的有生之年里,通过爱里维拉而爱这个世界,爱艺术,也爱她自己。

最默契的同志

不论是爱情的甜蜜还是痛苦所引发的情绪,都可以是创作灵感最好的来源。然而创作的长久延续和爱情的长久维持,除了灵感和激情以外,更需要的是理性的坚持与责任。

以“包裹艺术”闻名的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夫妻搭档,无论在生活还是艺术上,都是彼此最好的搭档。相遇之初,克里斯托只是一个一贫如洗的艺术家,而让娜则是一个法国陆军上校的女儿。他们相遇时迸发的激情让两个门第相差悬殊的爱人挣脱亲人的阻力走到了一起。在遇到克里斯托以前,让娜并从未做过创作,但为了克里斯托,聪明的让娜不仅开始学习创作,并且逐渐成为了克里斯托最默契的艺术搭档。

在遇到让娜以前,克里斯托已经积累了不少“捆扎艺术”的作品,包括以帆布、塑料布、绳索为材料,包裹桌子、椅子、自行车以及他自己的绘画作品,甚至捆扎人体本身。让娜的加入,不仅激发了他更多的创作灵感,还帮助他建立了包裹巨型的户外艺术的宏伟雄心。1962年,两人合作创作了第一个户外大型作品“铁幕”——用油桶将塞纳河边一条名为威斯康辛的小街堵塞了数小时。前一年,柏林墙刚刚建起,而作为“反柏林墙”宣言,该项目一下子使他们名震法国。

随着他们完成的艺术项目越来越大,这两人的组合越来越显示了无坚不摧的力量。1995年的《包裹帝国大厦》让他们在世界的声誉攀上了顶峰。事实上,为了这件作品的实现,他们前后的努力花费了24年之久。在这期间,克里斯托夫妇不厌其烦地修改作品方案,锲而不舍地游说包括德国三大政党的190位议员在内的662位代表。最终,德国国会在1995年以292票对223票(其余为弃权票)通过了该项目。

让人惊讶的是,克里斯托夫妇为实现这一项目,耗资1300万美元,并且全部自费!这是他们长久以来坚持的原则: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赞助,包括艺术基金会的资助以及义工的加入,全部费用靠他们出售早年的小型包裹作品以及作品准备阶段的草图、习作、拼贴、缩小模型、版画等来筹集。作品展出期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500万名游客,而旅游收入夫妇二人分文不取。

这是克里斯托夫妇的信仰和选择——从不直接通过作品赚取收入。直至老年他们一直生活在纽约一栋没有电梯的公寓5层,就在家中工作,不请助手,也不买车。如果坐享其成,这对夫妇的财产早已超过数亿美元,让娜说:“你知道这些钱能买多少部电梯吗?但这是我们选择的生活。我们是自己的老板。”

这几乎是只有他们两人才能相互理解并坚持的生活和创作方式。直到2009年,让娜·克劳德逝世,这对不可撼动的组合才遗憾地就此终结。他们夫妇曾经达成一项协议:虽然两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他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果有一人去世,另外一人要坚强地活下去,以一人之力完成两人的共同创作。因为他们的艺术项目的实践难度和耗费金额之大,让他们真正实践的艺术项目在他们思考的方案中所占的比率少之又少,还有太多的方案等着他们去实现。50多年间,他们由年少时激情的爱恋开始,逐渐建立了一种类似同志一般的革命情感,它超越了世俗的诱惑,穿越时间,缔造了永恒。

相关文章

  • 两会上的美术家声音[图文]
    两会上的美术家声音[图文]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范迪安:让更多的藏品与公众见面“作为一个老委员,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今年会风的转变。大家用更加朴素、务实的精神来参加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对《美术文化周刊》表示,“这种新的会风在不久以后,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我们一方面要提倡朴素、扎实的作风,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国家建设,...

    47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方绮画虎:神中取韵[图文]
    方绮画虎:神中取韵[图文]

    赏读方绮笔下的虎,犹如走进一个充满磁力的场中,人的心神被控制、被拽住,而这种震惊,却又不同于生理上的胆怯、恐惧,它是磁力在场中的作用,是艺术张力的扩展。此时,那些线条,仿佛构成了一种生命的弹跳与伸缩的韧性,它们在力量的收放中,释放出一种幽游浮动的气息,让你逮不住、抓不着,但你能明显感觉到那种劲道和力度的存在……方绮笔下的虎,有着浑厚的气韵,这是写意上的功夫。当下有不少...

    9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文]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文]

    校园涂鸦近日涂鸦艺术在各大校园创新、漫延,甚至向世人发出一种声音:涂鸦也是一种艺术!据说各大校园涂鸦的起因是,因为两位同学在校园合影,其背景是三得利沁柠水部分海报。第二天他走过拍照的地方,发现海报上被涂成复仇者联盟的形象。于是他拿来自己前一晚的合影VS涂鸦海报,并传到社交网站上。没多久又有大学生在自己的校园里发现了,被涂鸦成柠檬家族并带有会话的三得利沁柠水海报。一下子各大校园以及社区出现了涂...

    177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刘小东:我不那么重要[图文]
    刘小东:我不那么重要[图文]

    白胖子新疆和田,艺术家刘小东以现场写生的方式,追问当地人的生存状态钱梦妮“沙尘很大,画布上有沙,颜料像在沙纸上调和,运笔不畅。”艺术家刘小东在工作笔记上歪歪扭扭地写道。这是个需要与环境不断抗争才能画画的地方,新疆和田,2012年6月至8月,刘小东与其团队在这里展开现场绘画计划“刘小东在和田”。通过田野走访,刘小东找到采玉工人,以玉龙喀什河的...

    162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王玉平:没有比画画更好玩的事[图文]
    王玉平:没有比画画更好玩的事[图文]

    王玉平曾说:“我画画是由我生活的态度决定的”,而影响他生活态度的并非某位艺术家,而是张中行、汪曾祺两位作家。“我画画是为了好玩,如果有一天我找着一个比画画还好玩的事儿,那我就不干这个了。”但现在,他还没找到一件比画画更好玩的事!我问王玉平如果不画画你会干什么?他绕过这个问题,给我讲了个他曾经做的梦:“有一天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进了监狱,我...

    49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艺术考量:废物装置作品用行动质疑环境问题[图文]
    艺术考量:废物装置作品用行动质疑环境问题[图文]

    这件名为《山色》的大型装置在高楼林立的陆家嘴显得有些突兀,但它就是以这样的姿态直指向每个人:你为环保帮倒忙了吗?梁依云文姜锡祥摄这个星期,上海饱受大范围雾霾天气的折磨,市民出门都不得不全副武装,这污染从何而来?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艺术解决不了,但却能给出最现实的艺术考量,正如不久前出现在陆家嘴的一件旧电脑制作的装置作品就向人们发问:废旧电脑去哪儿了?它们是否也成了“环境杀手&r...

    80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绘画的态度[图文]
    绘画的态度[图文]

    非时6油彩水性颜料亚麻布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中古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之后,正在或者已经步入了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在整个精神理念和时代风气上有着强烈的“解构”特征:反一元、反宏达叙事、反精英甚至反崇高。后现代社会又是个娱乐和机遇的时代,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好玩”的方式获得各种文化的享受。然而正如徐晨阳所说的:在这种时代的变化中,...

    91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中国当代艺术为什么不受待见[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为什么不受待见[图文]

    德国艺术家西格玛尔·波尔克的绘画《抄写者》。作品创作于1982年,在画布上使用清漆呈现出分光效果。本报记者范昕中国当代艺术甚至是全球的当代艺术都面临这样的尴尬:名声并不怎么好。一提当代艺术,直言“看不懂”的人算是客气的,更有人认为它们“乱来”得“招人厌”。这年头,当代艺术简直泛滥成灾,确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

    88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熊广琴:画画不仅是技术更是学问[图文]
    熊广琴:画画不仅是技术更是学问[图文]

    女画家熊广琴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专职画家,熊广琴的艺术作品清新淡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人文情怀,画面沉静中弥散出江浙才女多思敏感而又偏执一端的特性;笔墨里更多凝炼和圆厚,简约高华中透着几分现代意韵。熊广琴的写意花鸟作品蕴藏着很多中国文化元素,在对自然物象的描述中,追求更具人格的象征意味和精神性的东西。北京商报:您与郎绍君、薛永年等理论家有过一些交往,在您看来,艺术理论的提升对创作有怎样...

    37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扬州八怪:浸染人间烟火的职业画家[图文]
    扬州八怪:浸染人间烟火的职业画家[图文]

    所谓“职业画家”,往往正是一些失去了正式职业的画家。现在如此,古代更是如此。只不过,在古代,想要选择当一名“职业画家”,需要更多的勇气。因为自唐宋以来的文艺传统便是:“以画为娱则高,以画为业则陋。”黄慎《赏花仕女图》扬州八怪是清代在扬州地区卖画为生的一群画家。他们的画不仅蹊跷古怪,而且明码标价。说来也怪,这几位画家不仅没有...

    158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高科技破解蒙娜丽莎微笑之谜[图文]
    高科技破解蒙娜丽莎微笑之谜[图文]

    蒙娜丽莎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西班牙两位科学家通过神经学和光学分析,对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进行了新的解读。两位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系视觉误差所致。她的笑容之所以时有时无,是因为我们在注视她的时候,眼睛会向大脑输送不同的信息。意大利著名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肖像画杰作。画中蒙娜丽莎的妩媚笑容具有一种如梦似幻的千古奇韵,被美术史家称为&ld...

    165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邵大箴谈胡永凯:学院情结与自由创造精神[图文]
    邵大箴谈胡永凯:学院情结与自由创造精神[图文]

    胡永凯胡永凯君是一位受过系统艺术训练,带有学院情结,但又有自由创造精神的画家。学院训练与自由创造精神本来并不相悖,但是不少在学院受过教育的人,只学到了造型的规矩和法则,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终不能独步行走,更不用说自成局面了。我说胡永凯有学院情结,主要是指他尊重造型规律与原理,珍惜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技巧,但又不为之所束缚。走出校门之后,他善于结合工作实践,深入领会艺术奥秘,寻找适合发挥自己...

    177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靳尚谊:我是如何画彭丽媛的[图文]
    靳尚谊:我是如何画彭丽媛的[图文]

    《青年女歌手》创作背景:《塔吉克新娘》的完成标志着我运用古典形式,突出体积感的方法已初步达到西方造型体系的审美要求。但是,塔吉克新娘是塔吉克族,有欧洲人种的特点,面部线条的凸凹与西方人很像,表现西方古典美是自然的。而中国人面部线条比较平,在运用西方造型的明暗方法时不容易表现出造型的力度,那么在中国当代人物肖像中如何凸现体积感和层次感,这是我研究的新课题。为了尝试表现中国人物的特点,我准备画三张...

    109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复活的青铜[图文]
    复活的青铜[图文]

    李慎让我刮目相看。这在一个大师、泰斗、学者犹如芳草一样疯长的年代,李慎让我感到了一种真实、一种扎根在土里,有着自身的强壮的真实。李慎让我刮目,不是他头上的“画家”头衔,这个头衔在时下,似乎正在泛滥和贬值。我是在他的画中,发现和找到了李慎这个人:他在敲打着他的青铜,那是有节奏的敲打。他神情专注、陶醉乃至迷恋,嘤嘤嗡嗡的叩响,仿佛从远古传递而来,带着强劲的精神召唤&helli...

    145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艺术世界的传统边界都被打破[图文]
    艺术世界的传统边界都被打破[图文]

    图片资料原标题:边界模糊的艺术世界(文/张艺)不久以前,拍卖行的注意力似乎一直在公开拍卖上,而展览和私下销售一直是传统艺术经纪人的领域。而近年来,传统艺术世界的边界似乎在逐渐消融,诸如苏富比和佳士得之类的拍卖巨头为了进军艺术零售业,开始增加其私下交易业务。一些大的画廊也跟上了时代变化的步伐,在世界各地开设多个空间,开始提供和拍卖行一样国际化的作品,也会邀请一些一流的前博物馆策展人和学者组织...

    89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