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赞助人盐商与扬州八怪们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常平 点击 :

在艺术史上,艺术赞助人是一个特殊的角色,他们不是艺术创作者,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艺术发展的进程。他们不仅仅是艺术家的提款机,他们更是艺术家的伯乐、知音,以及精神伙伴。

谁赞助了艺术,谁就赞助了历史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天下的月光一共被分成了三份,其中的两份都照在了扬州城里,而其他的地方则只能共享剩下的那一份了。此等惊艳的诗句,让当下的中国人对旧时的杨州城充满了憧憬。其时其景,大概也只有生活在那时杨州人可意会吧。

隋唐以来,扬州一直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清康、雍、乾三朝政局稳定,扬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作为面北东西的水陆交通要道,又是两淮转运使的驻地,漕运与盐运成了扬州经济文化的支柱。当时两淮盐商大多聚居在扬州,他们垄断盐运,大发横财。“百货通焉,利尽四海”,可见扬州盐商是非常富有的,当地的八大盐商拥资都在数百万乃至千万。皇上没钱了,也会向这些盐商们借。大盐商江春,曾奉旨借帑三十万给皇帝,盐商豪富由此可见一斑。

扬州的盐商主要来自陕、晋和徽州地区。这些盐商在“贾而好儒”的风气之下,对古玩书画十分爱好。他们不仅喜欢收藏艺术品,并还积极地对画家进行各方面的资助,尤其是对扬州八怪等画家的艺术赞助,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画风,从而掀开艺术商业化的帷幕。

附庸风雅的盐商

富起来的盐商,为了攀附官府,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便寻求“贾而儒”的途径,兼商人与士子于一身,融厚利与高名于一炉。一些开有店铺的盐商更是为了吸引顾客,托名风雅,不惜一切代价求购名家字画联匾,张挂于厅堂装点门脸,争一张面子,使轻视商人者改变看法,提高了富有所不能换得的社会地位。

如此一来,一个奇特的现象出现了,在盐商的作用之下,扬州对字画的需求量大增,吸引了大批画家来扬州定居,“扬州八怪”也就是其中声名显赫者。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或称扬州画派。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还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由于画法独特又有名气,他们的书画作品无疑是盐商们收购的目标。盐商不仅购买书画,还以雄厚的资财给予资助,让他们能安心地创作。这促使杨州的社会风气大为转变,众多的盐商们经常邀请著名书家题写匾联,如素莲斋茶肆请郑板桥书联“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人爱斗茶。”伍少西毡铺也请杨法写匾“伍少西铺”。

附庸风雅的盐商礼贤养士,主持诗文活动,以雄厚的资财活跃了扬州的文化空气,扬州艺术品市场也随之繁盛。

发达的市场促使了扬州八怪也参与到艺术市场中来了,并靠以卖画谋生。如金农把书画“和葱和蒜卖街头”;李鱓“穷途卖画”;边寿民以画“持去卖钱”;李勉以作品“入市卖钱”等等的入市景象了。

郑板桥、金农、高凤翰、李鱓等人的字画“笔租墨税,岁获千金,少亦数百金。”在当时,一个从三品的盐运使,除去禄米之外,年俸银也不过一百三十两。宫廷书画家在食住之外,一年的俸银最多者也不过一百多两而已。由此可见,十八世纪的扬州八怪收入已是很可观的了。

既然书画可以当成商品交易,那么书画家为了确保作品价格的稳定,按质收取润笔也是理所当然了。于是,郑板桥在他的“笔榜”中,突破了画家按质求价的世俗观念,开出了以尺寸大小论价的先河。他的润笔这样写道:“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如此的大胆直接,这也难怪叶廷琯感叹:“此老风趣可掬,视彼卖技假名士……其雅俗真伪,何如乎?”然而,更让人惊奇的是,郑板桥的这种做法也被推崇,刻于石刻上并作为仿单。

扬州八怪诸家字画的标价虽高,但颇为抢手,罗聘《一本万利》、黄慎《渔翁得利》等一类作品更是大商小贩们孜孜以求的,因而收入也颇为可观。罗聘乾隆四十九年(1784)重宁寺请他画画,就付给他数百金润笔。但罗氏视金钱如无物,便“狂挥卖画钱”。而向高风翰求画的人就更多了,连郑板桥都感叹“短札长笺都去尽,老夫鹰作亦无余。”可见其作品的畅销程度。

扬州八怪等画家一向是清高的。那么,他们为何会甘愿以卖画为生呢?穷困潦倒,或许是他们被迫从事此业的最终原因。汪士慎“乞米难盈瓮,担书竟满车”;黄慎“匣有千金砚,囊无一酒钱”;李方膺常饥寒交迫,其《冰花雪蕊图》说:“十日厨烟断未炊,古梅几笔便舒眉。冰花雪蕊家常饭,满肚春风总不饥。”即使像做过宫廷画家的李鱓和做过乾隆书画史、任过县令的郑板桥,也不能在官场上“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终于只得每日“聊以卖画佐朝餐”。在艰难残酷的现实面前,本来对盐商没有好感的扬州八怪,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不得不面对现实,和盐商相互依赖,携手共进了。

盐商艺术赞助的方式

盐商富贾积极与扬州八怪结交,并给他们多方面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如文酒雅集、提供食宿、古玩字画的借阅、出资印刷诗文集、出游路费和购买字画等。

这时期,“扬州八怪”及其他画家在徽商园林里吟诗作画、把玩名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当时来往或寓居扬州的文人画家很多,仅书画家就有150余人,盐商们常邀约“八怪”到其私家园林举行文酒之会和书画雅集。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切磋唱和,无形之中也提高了个人的技艺。

当时雅集的园林以大盐商马曰琯的小玲珑山馆最为活跃。马曰琯的为清代前期扬州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喜爱写诗、藏书和结交文人。马氏和八怪交往甚密,他曾写诗称赞高翔:“举世兢纤靡,惟君摈浮俗;举世尚夸毗,惟君务腌挚’。雍正年间,他在扬州建造小玲珑山馆,广交天下名流。著名学者全祖望、厉鹗、郑板桥等都是小玲珑山馆的常客。李斗称:“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筿园与郑氏休园为最盛。”

除了“小玲珑山馆”外,还有其它众多的私家园林,如陈撰曾至徽商程梦星的“筱园”,后又馆于江春“康山草堂”。在这些活动中常写诗写作提写匾额。

他们不仅题字赏玩,还时常居住在这里,盐商为他们提供食宿。陈撰初住銮江项氏,项氏中落,又馆于筱园主人程梦星。黄慎不仅曾客贺园,也曾是美成草堂李氏的住客。在黄慎的心目中,他与这些园主的关系是养士者与士的关系,他曾在诗歌发牢骚道:“稀楚楼中稀纵酒,冯驩座上漫歌鱼!”这种以诗文书画为纽带的儒官、儒商与文人画家的交往,以及相互间建立起的友谊,亦是“扬州八怪”诸画家能多次或长期寄寓在扬州的一个重要原因。

附庸风雅的盐商不惜重金地收藏大批书法字画、古书文物以供“八怪”直接借阅和研究。当时的扬州盐商大多有丰厚的古玩字画收藏。徽商巨富姚际恒的藏品曾著录于《古今伪书考》与《好古堂家藏书画记》中,都是希世珍品。盐商安歧是个大鉴藏家,所著《墨缘汇观》是其藏品中的集中体现。徽商马曰馆兄弟的“马氏丛书楼”和汪楫的借书楼都堪称是藏书籍最多的。他们非常喜欢把藏书向文人们开放。小玲珑山馆除有供游览的亭台池榭而外,也有专门用以藏书的“丛书楼”。藏书百橱,达十数万卷,除图书之外,马氏还收藏金石碑贴与法书名画,以供“八怪”直接借阅研究。这些收藏既为文人学者提供阅用的“图书馆”,也为书画家提供了得窥真迹的“博物馆”。

另外盐商还赞助“八怪”刊印著作。过去文人要出书,雕版印刷的费用很高,八怪们常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刊印,幸而得到盐商的大力支持。金农的《画竹题记》即由徽州籍大盐商江春镂版行世。他在《冬心画竹题记》序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汪士慎的《巢林集》,由马氏小玲珑山馆刻,李勉《啸村近体诗选》也是他逝世后由盐商资助出版的。

从盐商那里得到馈赠也是扬州八怪的生活来源之一。郑板桥有一位叫程子剑的盐商朋友,他在一次旅途中看到郑板桥写的一幅对联非常喜欢,于是就到扬州拜访郑板桥。不巧那时候郑板桥去了京城,直到过了一年才回到扬州,才和程子剑相见。程子剑看板桥落魄,于是赠送一千两银子给他,从而彻底改变了郑板桥的生活,还使他得以娶了饶五姑娘。郑板桥曾有文写道:“余江湖落拓数十年,惟程三子剑奉千金为寿,一洗穷愁。”

盐商还重金收购珍藏扬州八怪诸家作品,增加画家们的经济收入。马氏藏书楼中就藏有陈撰、高凤翰、郑板桥、金农等八怪诸家的作品。此外,盐商还会提供随船旅行游览的机会,让书画家们开阔视野,增加创作灵感。

盐商礼才养士,文人画家们当然也会给他们以回报。他们赠送书画供他们玩赏和收藏,以作为报答。金农曾多次为江春作画,乾隆二十四年(1759),他画了《梅花图》赠江春,这幅画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是一幅十分精美的作品,从题辞到画幅,更多柔美的感觉。金农的题款也是很婉约的风格:“玉女窗中,有人同梦,梦在水边林下。此余五年前为华亭沈君沃田画梅花帐子题句也。时沈君方纳姬金屋,有诗纪事,朋侪多艳称之,今余又用妆台胭脂螺黛写此小幅,将欲以赠明珠十斛之人耶。”还有郑板桥、李鱓等人赠送的字画,且多为珍品。

除此之外,扬州八怪也热心教授盐商的子弟,使他们的许多子弟后来或成为书画名家,或科举及第,登上仁途。画家陈撰与其女婿许滨等一批文人画家,在积财千万的盐商江春家,为其教育子弟,扶植后进,结果族中名流辈出。除江春本人成为亦商亦儒登上仕途外,其弟江必亦工诗词,著有诗文集多部;其侄江振鹭诗词亦颇有建树;族人江恂、江昱诗文书画金石皆精,收藏的金石书画甲于江南。一些盐商后代科举及第,以才入仕成为翰林尚书者亦不乏其人。

同时,扬州八怪还可以帮助盐商鉴定字画。富商们喜以搜求文物骨董名人字画为尚,作伪者亦应运而生,需作鉴别。陈撰、金农即是鉴赏家。马氏所藏《华山碑》宋拓本,就是经金农鉴别而入藏的。郑板桥称赞金农“九尺珊瑚照乘珠,紫髯碧眼号商胡”。

八怪对诗文造诣皆深,他们除了平时与盐商切磋艺文,帮助提高盐商的文化素养,还在酬酢中帮助盐商。盐商喜交文人,但苦于自己才疏学浅,酬酢中难免遇到尴尬之事,金农便从中帮助解围。牛应之《雨窗消意录》有这样的记述:“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延致。一日,有某商宴客平山堂,金首座。……其实乃金口占此诗,为盐商解围耳。商大喜,越日以千金馈之。”故事生动地反映了盐商与文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赞助对扬州八怪画风的影响

清代的绘画艺术是以“四王”为宗的,皇家的艺术趣味是要求他们能够继承画院主流派的画风。而扬州画派的画家生逢“康乾盛世”,清代最高统治者在文化领域不断强化专制,哗众取宠的媚俗之风笼罩整个文坛。但扬州八怪这样一个非主流的文人群体,却大力倡导“笔墨当随时代”,与他们意识理念相悖,在扬州城里高扬起一面创新大旗。这在当时的画坛上刮起一股清新之风。

扬州八怪这种思想和画风的产生,是既有着时代因素,更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因为他们处在与盐商等富贾割舍不断的扬州,应该说盐商聚集的扬州,为锐意创新的八怪绘画提供了大好机遇。换言之,他们之所以敢于冲破牢笼,不受古法的限制,以标新立异为特色,创造出民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是以适应商品市场和盐商的需求为目的。

在这一时期的扬州,盐商们喜欢新奇的事物,有独特的审美观。因为盐商属于新兴的市民阶层,在思想文化上与别人不同,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加上商业经济的特点,他们在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上,都有异于一般的地主官僚。扬州八怪正是接受这种双重要求应运而生的画家群。为了生活,他们需要从商人的手中获得一点资金,并以文人画家的面貌出现。因此,盐商们以自己尚奇的审美取向左右着八怪的创作风格。比如,商家为了生意上的经营,就要在自己的店铺中张挂某书法名家题写的匾额,并力求与别人不同。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了一个大盐商求新求奇达到极致,竟以丑为美的例子,反映出了盐商的审美特点。但聘请这些画家书写牌匾,显然更迎合一般商人的口味。无论是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成乱石铺街之状;还是金农的漆书楷隶、黄慎的狂草、高凤翰的章草等等,对于传统的审美观而言,均称得上奇形异貌。很显然,他们书法的新奇感,正是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扬州时尚新奇的盐商需要。他们在创作上受到商人对艺术喜好的影响,也必然会去有意迎合商人们的审美心理,这就导致书画家们在创作中追求“新、奇、异、怪”的现象,其作品才能更加受到商人们的青睐。

扬州八怪的艺术趣味取材不仅有花卉,也崇尚写意。这种着意于花鸟画的情调,与扬州盐商的审美爱好和艺术赞助有着直接关系。当时商人好尚肖像画,喜闻乐见的画种是花鸟,写意花鸟易于抒写性灵,善于表达情感,体现独特的审美意识,满足他们相应的心理要求。这就探索出一条兼顾本人旨趣与欣赏求索者意愿的雅俗共赏的路子,弃故而就新,一改传统的画风和题材,欣然讨好盐商巨贾及市民求索者的心意书联作画。这正是“不循索画者之意,亦不固执己意”。看似很好地把握了自己的旨趣,但终究还是不能坚持己见,按自己的原意去作画。

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的书画,他既有《兰竹石图》之类的抒发情性之作,也多有高扬知识分子品格的作品,还可看到同情下层劳苦大众的书画,如《逃荒行》、《孤儿行》等。除盐商外,扬州的市民习俗、徽商的社区文化也对板桥的艺术创作有一定的影响。郑板桥为了卖字画以谋衣食,在与商人的交往中,受到盐商们生活准则的影响是很自然的事情。郑板桥的笔榜润例可以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人书画家所具有双重品格,亦正反映了书画家普遍存在的商人化倾向。其实,我们看郑板桥在晚年挂出了他的笔单,“大幅六两”的定价也知道,一般人家负担不起,由此判断买主多是富商,尤其是盐商们。艺术商品化所带来的结果确实让郑板桥匪夷所思,为什么“板桥仍是板桥,兰竹仍是兰竹’,但是二十年前无人问津,二十年后肯出大钱收买呢?于是他只好解释为“想是众人说了好,眼里看来也觉得好了”。这段话固然有谦虚的成分在内,但也说明了在社会商品化的浪潮下,对于艺术品的已经不仅仅是文人画家群体内部的事情了,市场的需求和众人的爱好直接影响到画家的绘画,无论是题材还是产量。

同样,盐商们的赞助行为也影响了李鱓的创作风格。李鱓曾任过宫廷画师,专画仿古山水,他自称:“以画为娱则高,以画为业则陋”。他离开宫廷,回到扬州为民,创作观念也发生变化,开始创作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蕉鹅图》等,因此已经是“不循索画者之意,亦不固执己意”。而罗聘、黄慎更有吉祥如意之类的作品大受商人青睐。在扬州盐商和文人画家携手营造起来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为适应商品经济的需求,扬州八怪诸家作品,自成一家,出现勃勃生机,给十八世纪的画坛带来一派新风。

让我们再把目光在投向“八怪”中另一大家金农的身上。大家都知道,金农也画过竹,由于他书法的功底很厚,所以他手中之竹非常古朴厚重,也曾成为扬州人追随的对象。然而到了乾隆二十一年,金农画竹的数量急剧减少,而梅花小品类等主题的创作大量出现。且与其他舞文弄墨的上流文人不同的是,在他们题画的诗文题跋里,也采用了很多盐商阶层容易理解的口语。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金农绘画主题发生变化的?究其原因恐怕还是适应盐商的收藏赞助有关。

可以说扬州八怪能够在扬州活动这么长的时间,有如此雅俗共赏的画风,盐商的确是起到了很大作用。正是以盐商为代表的市民阶层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他们才积极赞助和扶持扬州八怪等画家。同时又希望有诗人、书画家为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提高他们的地位声名,提供观赏鉴定书画、教育子女的机会,作书画诗文装点园林等等。这些为八怪艺术特征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绘画风格和创作题材。一言以蔽之,没有扬州的盐商,就不会有扬州八怪。反过来,这些文人也赋予了盐商相当的艺术品味和文化含量。

相关文章

  • 朱德群:国立艺专的最后一位剑客[图文]
    朱德群:国立艺专的最后一位剑客[图文]

    朱德群本报记者蒋肖斌朱德群在国内并不是耳熟能详的名字,相比于他的老师林风眠、他的同门师弟吴冠中,朱德群只能说是名声在外——他是法兰西学院艺术院200多年来第一位华人院士。他的名字最近一次出现在国内媒体,是因为3月26日傍晚,“胡润艺术榜”发布了2013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排名前100位的中国在世艺术家,其中油画家朱德群排名第二。然而,当...

    53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再探[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再探[图文]

    家在青山齐白石先生出生在农民家庭,而且是比较贫困的家庭。贫困的农家背景使他自小就得以接触到农村的劳动生活,这一方面在他的心灵里种下了生活必须靠自身辛勤劳动的认识,一方面孩提时代的劳动生活,给他未来的艺术生涯储备了鲜活的具有农家意趣的艺术创作素材,同时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勤俭的品德。家庭虽然贫困,但对于这样的家庭,他却有着深刻的眷恋之情。乃至到了耄耋之年,在他的心里尚有风木之叹,惋惜“祖...

    2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文物和文化不是地产的婢女[图文]
    文物和文化不是地产的婢女[图文]

    玄奘埋骨千年古刹遭拆迁媒体报道,虽然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由于埋葬着大唐高僧玄奘灵骨而在世界宗教界占有重要地位,但西安兴教寺这座始建于唐朝的古刹正面临被大规模拆迁的噩运。当地政府解释称,这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联合申遗名单上只有兴教寺里的玄奘塔,并不包括寺庙内其他建筑。按照申遗方案,兴教寺2/3的建筑将要被拆除。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建筑多为完整的建筑群,丢掉这种完整性,历史文物的价...

    11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孙良:“绘画艺术是单独存在的”[图文]
    孙良:“绘画艺术是单独存在的”[图文]

    孙良精卫鸟红豹画展开幕2012年5月15日晚间,“悬丝--孙良个展”在新加坡MOCA当代艺术馆拉开帷幕。这次个展较为全面地回顾了孙良的创作历程,从上世纪80年代的表现主义到现如今的魔幻现实主义,孙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均有展出。开幕当天,孙良接受采访时说,他年轻时以为没有人会喜欢他的画。对这位当时还是叛逆前卫的年轻人来说,作为艺术家而不被人们喜欢,是非常自豪和骄傲的。不...

    25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意思与作画[图文]
    意思与作画[图文]

    薛邃人物画(局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邵琦前不久与年已八旬的老画家薛邃就文与画进行了对话。薛邃习诗、书、画六十余年,平常极少抛头露面,其个展月初在上海壹号美术馆举行,而前不久在北大举行个展的邵琦对传统文人画理论有深入研究,其作品也有理论追寻的痕迹,多以元季大家为楷式。邵琦:画要有意思,所以有表意、达意、写意……说法不一,宗旨却是一贯的,就是要有意思。画如此,诗...

    121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齐白石《枇杷》真伪鉴别[图文]
    齐白石《枇杷》真伪鉴别[图文]

    真迹疑伪枇杷是白石经常画的一个题材,有诗句“五月枇杷满树金”,这金黄的色泽非常吉祥。对比真迹,这幅疑伪作品称得上所有疑伪作品之中的一朵“奇葩”:真正的枇杷,它是长在树上的,地球有吸引力,果实要低垂下来。而疑伪作品这枇杷是“冲天枇杷”。这件疑伪作品的作者,不熟悉枇杷,可能根本就没见过枇杷树,以为枇杷就是像庄稼似的,从地里长...

    102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齐白石有无媚俗[图文]
    齐白石有无媚俗[图文]

    ■齐白石的虾图。(资料图)■朱绍正(加拿大著名华人艺术家)近日从老朋友处因获齐白石早年《白石草虫》袖珍册页而感,细观之下,不论草蜢、蜻蜓、飞蛾……无不大小与实物肖似,连足上的细毛、羽上的纹脉、身上的粉茸,无不纤毫毕露。难怪在北京展出时,画幅旁专门放置放大镜让观众仔细鉴赏:几可乱真,太似了!我的脑海中当即蹦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

    114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文]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文]

    何镜堂近照。资料照片连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在多个场合呼吁人们重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认为,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应当以人为核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充分重视新型科技成果的应用与青年人才的培养。建筑设计两大错误倾向“当前社会上存在两种错误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的倾向,大部分城市都有这种毛病。”何...

    181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陈丹青:我就是江湖画家不过是在意淫[图文]
    陈丹青:我就是江湖画家不过是在意淫[图文]

    可怜梵高从未见过他的画册,要是见到黑白版,他会生气吗?好看极了,梵高的魅力丝毫不曾丧失,且被赋予新的。我画左侧自画像时,从他眼神发现他很爱自己,画右端的光脑袋自画像时,那眼神变得自弃而自信。中国人永远画个老头站在瀑布前,西洋人喜欢画杀头。中国历史砍了多少脑袋,每一个画出来,直到有了照片,我们才看见义和团员凝着血污的首级,还是西洋人拍摄的……西洋人还喜欢画美少年,卡拉...

    109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花甲艺术家在裸模身上挥毫号称行为艺术[图文]
    花甲艺术家在裸模身上挥毫号称行为艺术[图文]

    花甲艺术家在裸模身上挥毫号称行为艺术北村精神病院院长:为啥行为艺术就必须贴两片硅胶?就必须脱光光?你们确定这是艺术?一看背景的“国际行动”,我笑抽了。窗外花正开:这是艺术吗?是艺术的话姑娘们为什么还要遮着脸?冠彭Bodhisattva:难道纸上还不够画吗?蜜蜂家的红茶馆:噱头廉价、恶俗以极、极品闹剧!元芳的同学:我们都是艺术家,每一把毛笔消灭一只狐狸。萧尧_天白...

    198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陈丹青:我们处于一个可以接受负面信息的时代[图文]
    陈丹青:我们处于一个可以接受负面信息的时代[图文]

    关于美:只要是好的我都喜欢中国青年报:你在《荒废集》里写到惊艳美女范冰冰;在《谈话的泥沼》中,有一篇《时尚与模特》,也写到了模特的美。你对美的观察和感受很独特,尤其是对女性。也有人称你是“中年版韩寒、知识版王朔、美术版崔健”。陈丹青:我对俊男也会“审美”啊,画画的,好色嘛。其实遇见漂亮女子,男人都会多看两眼吧。中国青年报:你曾说,你的上海基因...

    155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李人毅和他的意笔线雕人物画[图文]
    李人毅和他的意笔线雕人物画[图文]

    五岳丰碑144x366cm2010年那一日,与人毅专程去韶山冲、花明楼送画,画作是印成年历的《五岳丰碑》,画的是开国五大领袖,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车沿湘江行驶,至橘子洲头,忽地一尊毛泽东雕像拔地而起,山峰一样的构思,巨人一样的造像,令人想起了美国塑有总统形象的圣像山。于是我瞥了一眼手中的年历《五岳丰碑》:山峦,云境,五大领袖石雕一样的造型——人毅以画笔...

    123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艾敬:去纽约寻找艺术梦[图文]
    艾敬:去纽约寻找艺术梦[图文]

    艾敬撰文/有泉摄影/晨曦艾敬的艺术足迹20世纪90年代的艾敬曾经作为歌手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是中国内地民谣的领军人物之一。代表作《我的1997》《艳粉街的故事》《追月》等。1999年,艾敬师从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后定居纽约,逐渐淡出乐坛。开始一心从事绘画创作,将绘画从爱好提升为自己的事业。从2007年开始,艾敬以视觉艺术家的身份参与到国内外重要艺术展览中来,曾经在北京、上海和纽约举办过3...

    50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将军本色是书生[图文]
    将军本色是书生[图文]

    研讨会现场2013年11月20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解放军书法创作院和兰州军区政治部主办的王文杰少将书法作品展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成功举办。当天下午,来自业内的评论家和书法家召开了王文杰书法作品研讨会。研讨会内容实录如下:一、王文杰发言王文杰(右二)发言总结自己十多年来练习书法的历程:1、小时候和父亲学魏碑有几年,1980年首都首届青年书法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钢笔字,当时国内还很少有毛笔字大...

    85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范迪安:美术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图文]
    范迪安:美术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图文]

    ▲范迪安说,我们要走出去,但关键是要走到人家的主平台上去。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田朝晖摄一下午的采访,范迪安馆长几次说到美术馆的展览,“你们没去看看展览?”“我们的展览还是挺好看的”;采访结束时,他看了下时间,“你看你看,展厅都关门了,你们本来可以看看展览的”;我们离开前,他又叮嘱“以后有好的书法美术展览,一定要来看...

    163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