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透过肖像看中国当代艺术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甚甚 点击 :

导读:明天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迎来首个梳理中国当代艺术脉络的独立策划大展:“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展期至11月10日结束。参展的117位(组)艺术家、300件(组)作品以肖像为主线索,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和摄影等形态,全景式呈现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明天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迎来首个梳理中国当代艺术脉络的独立策划大展:“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展期至11月10日结束。参展的117位(组)艺术家、300件(组)作品以肖像为主线索,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和摄影等形态,全景式呈现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学界认为,中国当代艺术伴随着改革开放诞生,至今发展了不过三十余年。而在西方,艺术的当代化进程已逾百年。中国当代艺术借鉴西方,又或者说,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西方艺术叠加在了一起,在所难免。但是,人们却常常忽视了这样一点:中国当代艺术也在自己的时空中找寻着自己的位置,脉络已渐渐清晰,它们之中能够得到最多认可的,仍是在表达中国人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内核,仍是中国的文化。通过对过去三十余年来肖像作品的梳理,人们能够洞悉中国当代艺术的脉络。

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标准正在建立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告诉记者,在公立艺术机构大规模展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十分少见,上一次还得追溯至1989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他认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此次展览是在完成欠了多年的历史账。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了三十多年,伴随着从边缘到主流的一个过程,公立艺术机构早该给予正视了,甚至应该肩负起某种使命,输出中国当代文化价值观,树立中国当代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这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标准正在慢慢建立。

为什么选择肖像作为展览的切入点?李旭解释道,这指的是人的形象,生动并且直观,老百姓再熟悉不过。它可以是群像,也可以是个体的形象,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表现、象征的。以肖像窥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竞相活跃着的“星星画会”、“伤痕热”、“乡土热”、“理性绘画”、“八五新潮”、“新生代”、“玩世现实主义”、“女性艺术”、“新古典主义”、“新文人画”、“卡通一代”等思潮和流派,最能让尽可能广的受众洞悉艺术的这样一种流变,也最能呈现一个“人”的时代是怎样树立起来的。比如,改革开放初期表现人物的艺术方式以写实居多,罗中立的写实油画《父亲》即为典型代表,慢慢地,夸张、变形多了起来,甚至人成了抽象的符号。与此同时,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门类以外,摄影、录像、装置等新媒介也被更多地用以表现人物。尽管媒介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肖像的概念却都能被艺术家们诠释得异常生动。“这个展览是关于人的。人,永远是肖像的主题;人,也永远是艺术的主体。这个展览可能带来的议题,正是关于人,关于人民,关于人性,关于人格、关于人生,关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和人世沧桑的,这些有关人的话题,也必将与人类自身的历史同步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大芬油画村的60位职业画师将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的民间缩影,于此次展览上亮相,以自己描绘自己的面孔的方式。李旭说,“这是一群有着艺术梦想的人。他们中的很多都曾试着报考美院,有着很强的艺术表达欲望,最终却不得不劳作于各种复制世界名画的订件任务中,成为文化产业第一线的生产者,从未在大型专业展览上展出过自己的原创作品,自己内心真正想表达的东西。”他认为让专业的艺术馆在重点学术项目中第一次正式接纳来自民间的肖像创作,是能够为中国当代艺术拓展出新语境的。

以写实方式倾听个体的真实诉求

对于中国人来说,改革开放可谓历史性的重大转折。从那个时候开始,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被重新唤醒并确立,个体的真实诉求也开始为艺术家所正视和倾听。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伤痕美术”和“乡土绘画”可谓流行的艺术样式。两者秉承的均为写实的创作方法,却摒弃了针对文革写实主义“高、大、全”般的粉饰现实,强调人性与真实。“伤痕美术”是伤痕文学投射到美术领域的表现。何多苓绘于1984年的油画《青春》即是代表。画面上,身穿军装的女知青独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头发被风吹起,眼神中充满了忧伤与彷徨,身后,飞鹰掠过。这幅画当年勾起过太多人的情感回忆,有种莫名的感染力,画面虽取材于知青生活,却将个体的精神性从复杂的社会图卷中抽离开来了,只以一些朦胧的细节让人产生无尽联想。罗中立绘于1980年的油画《父亲》,则开了乡土绘画的先河。这是一位寻常陕北老翁的头像,用的尺寸和构图却是以往绘制伟人画像所惯用的,老翁饱经沧桑,脸是黝黑的,嘴唇是干枯的,烈日的直射使得他的双眼有些睁不开,额头上、脸颊上、端起旧瓷碗的手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最是触目惊心。美国照相写实主义当是《父亲》艺术表达的参照,可就是这样一幅极度真实的作品在问世初期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讨论。有人质疑,这难道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农民?作者却直言,艺术的良心,使我不得不画成这样。日后这幅画最为人称道的,正在于画中的人文关怀。

同样是写实,“八五新潮”以后,以刘小东、喻红[微博]、陈淑霞、毛焰等人为代表的“新生代”写实又呈现出新鲜的面目。1985年,青年艺术家发起的“八五新潮”又名“青年美术运动”推着中国当代艺术驶入快车道,西方美术样式被频频拿来。“新生代”的作品,体现出了在尝试过西方美术样式之后对于现实生活的某种回归。他们画人,无论造型手法还是构图方式均不见得严谨,其独特之处在于:他们往往强调一些真实的生活瞬间,而有意放弃对于视觉效果的人为修饰,哪怕这些瞬间并没有承载什么意义;他们作品中的人物面貌与特定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有艺术评论家认为,这恰恰是“新生代”绘画的前卫性所在。喻红1999年至2008年间创作的《目击成长》系列油画即将这类作品的社会性发挥到极致。她画1972年6岁的自己在北京航空学院的家中像个小大人般歪着脑袋若有所思,画1978年12岁的自己穿上粉红色的新衣服和全家人一同郊游,画1994年28岁的自己肚子微微隆起享受着怀孕的喜悦……从孩童时代画到青春期、上大学、恋爱、结婚、怀孕、孩子渐渐成长……这一系列作品像纪念照一样,将一年定格在一幅作品中,记录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有时代的微妙变化。

符号化图式探索更为隐秘的内心

事实上,写实走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已经悄然退出大张旗鼓的艺术思潮,那是都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在努力前行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理现状,成为艺术家们更为关注的部分。由此不难理解写实性图式渐渐向符号化图式的转变,形象上的似与不似,已经不再重要。

其中,“玩世现实主义”嫁接西方波普主义与自身熟悉的现实主义,缔造出的“中国肖像”最是鲜明。耿建翌创作于1987年的《第二状态》即为这类作品的代表。这幅作品画的是几张大笑的脸,聚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某种表情,某种内心情绪的外化。画中人没有身份,却有个性。这样的作品带有强烈的寓言性,强调生活中的乏味和沉闷。日后,岳敏君、方力钧、曾梵志等人的“玩世现实主义”作品则又将一张张人脸予以夸张、变形。比如方力钧创造的独特符号,是一系列光头形象,似乎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种种无聊、麻木、荒唐的情绪;岳敏君创造的独特符号,是一系列咧嘴憨笑的自我形象,通过自嘲对社会大众的集体调侃,使得这一形象成了大众的代言人。

张晓刚[微博]1993年起创作的《大家庭》系列,则又为中国当代艺术平添了另一种图像标志。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采用了平涂式的画法,画中的男女老少均为中性化的,似乎从一个模子刻出来,予以区分的只有发型和服饰。像拍标准化的“全家福”一样,画中每个人的表情都平静得近乎呆滞,成了一个个扁平的影子。有艺术评论家认为,他是在以特殊的精神体验来指证社会病态。个性的压抑导致的强烈的修饰感或者“伪装”表情,是这一系列作品触动人心的主要因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卡通一代”萌芽,画面中接二连三冒出图式时尚化、表现通俗化的人物形象。画下他们的,多为70后、80后青年艺术家。游走在艺术与大众趣味之间,可谓这类艺术的一个共性。在陈可创作于2005年的油画《一年一次的蓝色火焰》中,两个有着糖果般色彩的女孩颇有些似日式卡通人物,她们紧闭的双眼、忧伤的表情却让人感受到的不仅仅只有可爱,艺术家其实是想以卡通的方式传达对于现实的思考,刻画人在跨入社会时面临的困惑与迷茫。

为肖像赋予的表述空间愈加开放与不确定

艺术进入“当代”,早已跳脱笔墨的界限,甚至连绘画这一曾经绝对主流的艺术样式都在逐渐边缘化。借助摄影、影像、电脑甚至身体本身等手段,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热衷起传递某种艺术观念,为肖像赋予的表述空间愈加开放与不确定。

观念摄影出现了,不再将摄影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手段或者客观记录的方法,而是通过摄影表达个人美学观念,通过主观化的手段强化某种感受。摄影以外,组合各种物象以及通过电脑进行特效处理,同样重要。洪磊创作于2007年的数码摄影《竹林七贤》即为这样的作品。他让陈娟红等T台上的7位当红女模特出演古代的“竹林七贤”,以时装、道具、化妆等时尚元素的介入和扮演解构“竹林七贤”这一经典。看似荒唐,其实颇具深意。艺术批评家栗宪庭曾指出,这是一种态度,不是针对七贤,不是针对模特,而是对现代消费时代的一种心理表达。

缪晓春用3D动画技术重新诠释《最后的审判》,创作出灯箱作品《虚拟最后审判》。60块有机玻璃板拼贴在了一起,画面中400多个赤身光头的人物在扭打、争抢、吵闹。这是一场决定谁上天堂谁下地狱的“末日大审判”。他用3D动画技术创作了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后视图,提出观画的不同角度,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可能会调换,这幅画原先的意义也可能发生巨大的戏剧性变化。

一组数码打印的《身份互换》,则记录下苍鑫的一系列行为艺术。在这个系列中,艺术家几乎和社会众多身份阶层的人士进行互换衣服,包括厨师、大学教师、警察、精神病人等。据说苍鑫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艺术探讨人的身份问题。来源:文汇报作者:范昕

相关文章

  • 徐冰:当代艺术假大空 [图文]
    徐冰:当代艺术假大空 [图文]

    2012年4月,艺术家徐冰在“地书”上海展览现场。身处当代艺术系统之中,徐冰却对当代艺术持批判的态度:“我要是不参与这个系统,我也不能够批判。西方也在自我反省这个系统。”谈当代艺术徐冰:当代艺术里有假大空的成分他曾经创作出一部“无人能懂”的《天书》,而今,他带着“人人能懂”的《地书》来到上海。...

    35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黄专:当代艺术的尊严只能靠研究获得[图文]
    黄专:当代艺术的尊严只能靠研究获得[图文]

    图片资料编者按:2012年10月13日《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前,策展人黄专与艺术家王广义、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一同接受了媒体的群访,就展览的策划筹备、艺术家个案研究方法、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等问题加以阐述。99编辑特将黄专老师的解答整理成文以供读者更好的了解这一里程碑式的展览。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王广义是最有标志性的艺术家...

    152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皮力评“725大火”:整个中国信用破产[图文]
    皮力评“725大火”:整个中国信用破产[图文]

    皮力微信全文如下:“以艺术和玩笑的名义,我们以次充好,我们纵火,我们做假拍卖,我们在媒体上掩盖真相,我们鄙视五毛,但是我们雇佣网络水军。所有的一切的一切,今天的艺术家所作所为和我们要反对的那个政治的虚伪已经完全一模一样了,而自己却浑然不知的洋洋得意。”来自皮力微信的这段话正被艺术圈疯转,大概正是因为戳中了痛处。以艺术和玩笑的名义,我们以次充好,我们纵火,我们做假拍卖,...

    15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彩笔描绘好河山[图文]
    彩笔描绘好河山[图文]

    前年初春,停产后的首钢北京厂区没有了往日的喧嚣,贯穿厂区的铁路线上不再有火车的轰鸣,平坦的马路上少了往日的车流,偶尔能看到几个行人匆匆走过,曾经沸腾的钢城宁静着。宁静的钢城在迎接着春天的到来——月季园的小草悄悄地拱出地面,垂柳泛出淡淡的新绿,朵朵玉兰含苞待放,在碧波涟涟的群明湖上,不时有鸟儿从水面上飞过……曾经迷人的钢城依然美丽。迷恋这美丽钢...

    116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为什么人人都爱谈论博伊斯[图文]
    为什么人人都爱谈论博伊斯[图文]

    博伊斯展览现场如果博伊斯还活着,他依旧会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家,市场、资本和时尚都会喜欢他,品牌和媒体也会追逐他。如果博伊斯在中国,他会经受更大的历练,也会更伟大。文/孙琳琳已去世27年的德国艺术家博伊斯又成为中国艺术圈的热门话题,9月,很多人去央美美术馆看“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307件组装作品、照片、图片、明信片,开展第一天就迎客200...

    190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尚辉:后现代境遇的花鸟探索与发现[图文]
    尚辉:后现代境遇的花鸟探索与发现[图文]

    秋光(中国画)柯桐枝柯桐枝花鸟画的当代意义,首先便表现在他对于传统花鸟画当代生命主题的自觉转变上。在他的作品里,已完全看不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伤春感时、哀怨落寞、孤芳自赏,而是对于多姿多彩的花草世界的高歌赞美。他的《艳秋》《灿灿金杯》《欣欣向荣》《赏花欲趁春三月》和《万木霜天红烂漫》等,无不把花朵绽放的娇艳妍丽作为描绘的视点。在这些作品里,他择取南国热带亚热带的奇花异木、编织繁密茂盛的构图、厚敷...

    89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禅林戏墨 浅唱清欢[图文]
    禅林戏墨 浅唱清欢[图文]

    赵邦尧-水墨荷花作品文/楚寻欢青年画家赵邦尧长于水墨写意,他笔下的荷叶墨色干、湿、浓、淡、焦润色丰富多变,时柔软婀娜,时遒劲而富张力,简约而空灵,竹兰花草逸趣盎然,柔缓而不失苍劲。其山水荒寒萧疏、劲松倔傲,怪石崚峋,笔墨简朴豪放,仰塞之情溢于纸素。他的画有几分含道映物的斑驳古意,又有几分朴拙自性的清凉之韵,纵横排宕,自成天地。赵邦尧-水墨花鸟作品赵邦尧自幼浸淫在传统文化与水墨之间,虽然大学...

    163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明艺术天才徐渭 作品治好了藏家腹泻病[图文]
    明艺术天才徐渭 作品治好了藏家腹泻病[图文]

    徐渭《柳荫读易秋郊策蹇》手卷的两个主体部分除资料图片外,均为现代快报记者路军摄徐渭是个充满着传奇的名字。这位明代文豪才华横溢,诗文、戏曲、军事、书法、绘画皆有建树。明人袁宏道认为徐渭的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又评论徐渭的书法“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又评价徐渭“自负才略,多奇计,谭兵多中”,肯定其...

    71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岭南奇石的喜与忧[图文]
    岭南奇石的喜与忧[图文]

    奇石是天然生成的石头,所需时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是稀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随着第三个“全国赏石日”(8月30日)如火如荼开展,各地又迎来一场赏石文化热潮,相关展览近来也未有停歇。从这一繁荣的景象来看,大家都在谈石、赏石,不亦乐乎。然而,穿梭于奇石之间,有多少玩家能真正读懂它,这还真不好说。奇石二字,充满着各种神奇:它是天然生成的石头,所需时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是稀...

    74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小可:一味复古或丧失进步[图文]
    李小可:一味复古或丧失进步[图文]

    李小可面对镜头很腼腆。本报记者任峰涛摄7月20日,画家李小可(微博)“水墨家园”个展在中国美术馆闭幕。7月17日,李小可在接受《京华时报(微博)·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国人逐渐关注传统文化,这对艺术市场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他担心,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市场,一味地复古可能会丧失进步。■谈创作我与黄山有一种缘分李小可的工作室位于王四营,一张工作...

    15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赵无极把抽象艺术带回中国[图文]
    赵无极把抽象艺术带回中国[图文]

    赵无极与其作品著名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于4月9日因病辞世,享年92岁。出生于江苏南通书香世家的赵无极师从林风眠,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巴黎画坛崭露头角,此后蜚声国际,被誉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法国巴黎五月赵无极先后成为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并获法国骑士勋章。曾在世界各地举办160余次个人画展。在即将5月出版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

    96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乌克兰画家笔下的浓浓运河情[图文]
    乌克兰画家笔下的浓浓运河情[图文]

    小河安德烈·雅郎斯基潘明月杜峥艳无锡绿波美术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国家一级风景区——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占地3万多平方米,是一个传统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文化艺术机构。无锡绿波美术馆收藏“人民画家”雅勃隆斯卡娅等前苏联艺术大师作品700多幅,其中包括前苏联美协秘书长、现乌克兰中央美院院长、世界线条画大师安德烈·戚培...

    96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岭南画派世纪经典展呈现岭南画派创新精神
    岭南画派世纪经典展呈现岭南画派创新精神

    黎雄才《秋江放筏》为弘扬岭南画派,推动当代岭南艺术的发展,由文化部主办、广州艺术博物院承办的岭南画派世纪经典展将于2012年9月6日-11月6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据广州艺术博物院陈伟安院长介绍,此次展出的作品,除了“二高一陈”、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外,还有黎葛民、高剑父胞弟高剑僧、黄少强、方人定、何漆园、叶少秉等20多位二高一陈弟子们的佳作。题材上包容山...

    24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国有文博机构理应有担当
    国有文博机构理应有担当

    国有文博机构理应有担当对于上博研究者的这一报告当然还可以讨论,但《功甫帖》事件所带来的反思是多方面的,包括民间收藏的赝品困境、看不见的“资本之手”、公共文化机构如何发声、书法界人文素养的缺失等。上海博物馆对民间收藏品确实极少发声,买家刘益谦尽管此前认为上博专家对一件“拍品”发表学术意见,有助于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但在其后的公开声音中则表示:&l...

    159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水墨韵味与西画的完美融合--潜力的女性人物画家铃番[图文]
    水墨韵味与西画的完美融合--潜力的女性人物画家铃番[图文]

    铃番,1980年出生于北京,本名王霞。现为中国名家书画艺术院院士,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院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校期间跟随汪港清、韦红燕、王晓辉等老师学习。毕业后拜淮阴美协副主席王兴华为师,专注于中国人物画的钻研。王霞的写实风格的写意人物画,感觉像粉彩画,画中融合进了水彩和油画的技法。她的笔墨和色彩的很好地运用在作品中。不同于时常看到的国画人物,她的画富有立体感,非常的现代,时而给人一...

    158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