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春辰:艺术史是一种文明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会会 点击 :

艺术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是从19世纪开始的。德国于1813年在哥廷根大学设立艺术史教授席位,开讲艺术史课程;普林斯顿大学于1831年开设罗马文物课程、1855年开设建筑史讲座,到1882年正式成立艺术史系;1874年,哈佛大学聘查尔斯·诺顿担任艺术史教授,诺顿谈到:“艺术史是一种最为神圣的文化传统。通过研究艺术,人们可以发现自身潜在的精神追求和美的理想,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文明。”哥伦比亚大学于1921年开始开设美术史课程,二战时大批德国艺术史专家、教授涌入美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艺术史教育和研究。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艺术史教育又逐步引入中小学课堂中。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艺术史课程包含了从史前、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亚洲与东方艺术到现代和当代艺术的完整脉络,时间排序,点面结合。现在,艺术史课程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中文科和人文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在全世界有800多所大学设有艺术史、中心或项目,全美和加拿大有226多所大学建立有艺术史系科[1],而美国的大部分高校和中小学又都开设艺术史作为通识课程的一部分。

那么,欧美为什么如此重视艺术史的教育呢?

在《艺术史与艺术教育》一书中,作者写道:“艺术史非常适合教学目的,因为这个领域不大可能有最终答案,只是提供机会让人自由探讨,得出各自的结论”、“艺术史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东西,使我们有机会步入艺术表现方式的整个领域:从史前到今天,从非洲、亚洲和欧洲到我们现在所在的城市、学校和家庭。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研究艺术史可能是探讨世界艺术文化的一种最令人感奋的方法。”[2]

在欧美的博物馆、美术馆里,经常是人头攒动,观众如潮;时不时你会看到老师带着学生参观浏览,或席地而坐,或环绕站立,聆听老师的讲解,将课堂教学直接搬进美术馆。也有学生手持资料,在对照作品观看,不时做着笔记,也有学生在那里临摹作品。在美国国家美术馆,甚至备有画架,任何人都可以预约在那里临摹作品。

事实上,这是因为随着世界的交往发展,使得人类了解到、发现了世界各地的文化的多样性和它们的价值,从而开始了这种多样性的文化研究、交流和收藏,对艺术历史的研究是历史研究的新角度,它不仅仅是为了艺术创作的目的,而是为了整体的人类文明,这可以从国外的历史博物馆的陈列看出来。国外被中文称作“博物馆”的地方,其陈列与展示的又多是艺术类物品,从大英博物馆到卢浮宫博物馆再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也都是按照着艺术历史发展的区域和时代来陈列,说是去参观博物馆,实际是领略着整个人类的艺术史。从此也可以说明人类历史与艺术史的重叠和互通。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理解和认识,也凸显了艺术历史的重要性。

甚至在当今国际上,普遍将美术馆、博物馆的发展当做现代社会新的信仰公共空间,而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是当做新的精神生活的。对于普遍的通识教育,其教学与教材肯定不同于专业的艺术史研究教学,它应该容历史的知识于视觉创造物中,将历史背景与艺术知识结合起来,对于艺术的阐释不仅有分析欣赏,也要有来龙去脉和背后的故事。所以,编写一部适合学校通识教育的艺术史教材是颇费斟酌的事情,国际上开展这类教学实践上百年,不断深入、不断革新,也不断扩展、改变编写的方法论和视角,从以前单一介绍欧洲发展到全面介绍世界的艺术,不再以欧洲艺术史为中心,而是全球视野下的人类艺术史。他们将教学与实地考察、参观结合在一起,不断加强学生读万卷书、促进艺术理解力,而且行万里路去美术馆、文明遗址参观、考察,增加现场感和体会,培养对文明的亲近。

这部《艺术简史》是美国大学艺术史教育的通用教材,享有盛誉,本书是第四版的翻译(第五版又刚刚出版)。它简明扼要介绍了世界各文明区域的艺术,以新的视觉通史角度来呈现艺术的演变和进程历史,取材丰富,叙述流畅,图片精彩,读来引人入胜,可以说,一册在手,世界的艺术知识和故事尽收眼底,甚至对那些计划去游历世界各地的读者,也不妨作为导游的预备读物,使他们不漏掉观赏那些重要的文明遗址和艺术作品。

我国目前正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除了艺术院系的学生在学习艺术史外,很多高等教育开始完善他们的教学大纲,增加艺术史课程,作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公选课,部分专业学生作为必修课,如历史、文学、美学专业正加大艺术史在其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计的比重,这既是增加一般的艺术欣赏,更主要是由此获知世界的文明历史,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人文素质,并借此促进思维的想象力和视觉领悟力,同时也助益于心智的发展。特别是,当我们已经熟悉优秀的中国艺术史后,再多了解一下世界的艺术史,会更加扩大我们的视野和世界知识,对于文化多样性价值的肯定也会因着艺术史研究的开放和探讨而加以深入人心,《艺术简史》让人感受到了这一点,它对我们自己的艺术史写作也富有启发的意义。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积极致力于艺术史、理论著作的出版,肩负崇高的人文理想,对推进艺术教学、研究厥功甚伟,也激励着国内学者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俾使艺术史研究、教学、传播成为一种社会常态,繁荣中国的文化事业。

相关文章

  • 评王浩山水艺术[图文]
    评王浩山水艺术[图文]

    因为习画与王浩先生相识于中央美院,他有着同龄人似火般的激情,同时又有超越这个年龄的持重,在央美研究生的光环下蕴含着些许内敛,在当下人心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流露着常人不多见的温和与从容。其画亦如其人,雄强不失秀润,浑厚不失灵动,质朴不失文雅。王浩的山水画在中央美院四年本科学习阶段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间他深究古法,精研画理,大量写生,细推物理。同时不断丰富学养,以求师古而能化。进入央美研究生阶段后,王...

    71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吴理人:巧以六法绘西湖[图文]
    吴理人:巧以六法绘西湖[图文]

    孙志刚千秋寒月系列二179×210cm什么叫六法?六朝南齐时谢赫早就提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中国传统绘画的“六法”,是千百年来指导绘画创作的不二法门,也一直是我创作的指针。我画杭州西湖已有几十年了,出版了《钱塘里巷风情》、《运河杭州风情》、《跨越钱塘》和《西湖四时幽赏图》、《西湖赋图》等几十本书画集。我自己归纳,就是...

    135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荷由心生——读韩志冰先生的水墨画[图文]
    荷由心生——读韩志冰先生的水墨画[图文]

    翻阅韩志冰先生的荷花作品,有种清清池水边凭栏四顾的感觉。但见那满池青翠,或傲然出尘,或顾盼着,如语如诉;或恣肆如瀑布式的倾泻于丽日朗照之下;或轻盈地飘摇在清风中,其墨叶,浓的蓊然沉郁,淡的洒然飘逸,浓浓淡淡间,纯粹得恍若天地鸿蒙,中锋粗壮而不涩滞,侧锋空灵而不枯扁,亭亭的荷茎和荷芰生机勃勃地滋长蔓延着,支撑着生命的绚烂绽放。粉黛出水.天生丽质似亭亭玉立的仙子在碧波中美目流盼。草下游动的小鱼.掠过...

    56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刘礼宾:谁是艺术家[图文]
    刘礼宾:谁是艺术家[图文]

    刘礼宾说起来我跟隋先生比较有缘分。2001年,那时候我刚来美院读书,我的舍友正好是隋先生的硕士研究生。我记得那一年美院刚搬到望京新校区,当时美院所有的室外空间都布满了雕塑,宿舍楼前边就放着隋先生的“恐龙”。当时我就和身边的朋友说:“这件作品有意思!”他问:“为什么有意思?”我说:“这是一个现成品的放大。&rdq...

    195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皮力评“725大火”:整个中国信用破产[图文]
    皮力评“725大火”:整个中国信用破产[图文]

    皮力微信全文如下:“以艺术和玩笑的名义,我们以次充好,我们纵火,我们做假拍卖,我们在媒体上掩盖真相,我们鄙视五毛,但是我们雇佣网络水军。所有的一切的一切,今天的艺术家所作所为和我们要反对的那个政治的虚伪已经完全一模一样了,而自己却浑然不知的洋洋得意。”来自皮力微信的这段话正被艺术圈疯转,大概正是因为戳中了痛处。以艺术和玩笑的名义,我们以次充好,我们纵火,我们做假拍卖,...

    156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用艺术的眼光看裸体艺术品[图文]
    用艺术的眼光看裸体艺术品[图文]

    图片资料中央电视台在新闻报道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时,将米开朗基罗(1475—1564)所作的大卫·阿波罗雕像的下身打上马赛克遮挡,在重播时又将马赛克抹去。这一挡一抹引起敏感的观众的强烈反响,去年在湖北美术学院门口悬挂何家英画展广告选用的全裸女作品也引发一场社会争论。关于裸体艺术品面世是一个永远会争论不休的问题,因为争...

    161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师造化·得心源[图文]
    师造化·得心源[图文]

    解安宁禹门古渡唐张躁有名言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言极简,意极深。“师造化”论可远溯至谢赫“六法”论中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以及五代姚最提出的“立万象于胸怀”及“心师造化”的理论。关于“心师造化,中得心源&r...

    114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周明智——墨舞神韵 自出一宗[图文]
    周明智——墨舞神韵 自出一宗[图文]

    周明智周明智先生为人诚实,质朴中透着睿智,不张扬,不唯上,平和之中却才气横溢。在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中,历来讲究画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人品不高画品也高不了,因而修养、品格、素质等有形无形的会在其作品中显现出来。周明智先生远离喧嚣的都市,隐居在京郊,用其平淡天真的心态,默默耕耘在纯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那片自留地,从不问亩产多少,却让我们品尝到新鲜别样的绿色食粮。周明智作品周明智作品先生尤擅牡丹和梅花...

    64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易中天:为大众服务的学术明星[图文]
    易中天:为大众服务的学术明星[图文]

    易中天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回忆起25年前的时光,他说,25年前自己在上课、写论文,跟其他青年教师没什么两样。资料图片易中天25年前,时为武大教师,41岁的易中天出版了第一本学术专著《〈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开始了自己在学术上的孜孜追求。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面对文化界、学术界的低潮,他转而追求学术和思想的公众影响力,走出象牙塔进行“学术冒险”,而《闲话中国人》等...

    96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汪建伟:不确定性是最吸引人的[图文]
    汪建伟:不确定性是最吸引人的[图文]

    对我来说,首先是如何理解“跨界”?跨界的理由?它应该是在一种知识整合的背景下展开的,比如,我在1990年代的时候,开始怀疑使用某种单一的知识系统所产生的可能性?以及它的极限?我开始尝试去了解我所不熟悉的知识,以及其他被我们惯常排斥在艺术认知以外的世界。然后我发觉,如果艺术只是人类全部知识的其中之一,那为什么不可以反过来想:我们可不可以用人类全部的知识来做艺术,或者是来思考艺...

    183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门外美谈——科学和艺术的美学比较[图文]
    门外美谈——科学和艺术的美学比较[图文]

    ◎古代的思想家把美与和谐画上等号◎二十世纪的科学与艺术引入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的量越来越大◎“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选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亚里斯多德说,完美的天上物质构成的天体的运动轨道,必定是完美的曲线。图为太阳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科学与艺术是很不相干的,否则为什么从中学起,就有文科和理科的分班呢?可是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在中学...

    59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张永和:我就是一个长僵了的文艺青年[图文]
    张永和:我就是一个长僵了的文艺青年[图文]

    张永和是中国建筑界的明星,第一个进入普利兹克奖评委团的中国人布展的时候,展厅被张永和弄成了一个建筑工地,泥沙进出,就地浇水泥,掀起的灰尘鼓鼓地往外冒,整个空间好像恢复了曾经作为工厂的前身。施工的工人说干这个活儿特别费劲,不像建筑不像装修也不像展览。直到开幕前半个小时,电钻还在响,师傅们拿着尺,四处找螺丝,调整模型的位置,还有人拖地、擦玻璃。正经的展品是张永和以及非常建筑事务所30多年来的设计...

    103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祝帅:现代设计中的书法资源[图文]
    祝帅:现代设计中的书法资源[图文]

    鲁迅先生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今天提出“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这样一个论断,大概已不会引起多大的争议。但在强劲的西风吹袭之下,书法在20世纪曾经一度成为最令中国人感到“两难”的一种文化形态。一方面,在整理国故的运动中唯独“书法”这种东西在西方的范畴中没有恰当的对应物,因而并没有像“国画”&ldquo...

    90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启功先生的坚与净[图文]
    启功先生的坚与净[图文]

    启功先生是我所崇拜的一位长者,而且我从不讳言这种崇拜。“崇拜”这个词的分量很重,在我到了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年纪之后,我几乎没有用过它,但用在启功先生身上我却毫不犹豫。是因为他那卓尔不群、隽永洒脱的法书吗?还是因为他那无所不容、博大精深的学问?要我说,这些都是令人钦佩甚至尊敬的,但还不足以构成崇拜的理由。我之崇拜启功先生,完全是因为他特有的人格魅力:谦和慈祥、淡泊名利、...

    108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何红舟:因为热爱所以不悔才会坚持[图文]
    何红舟:因为热爱所以不悔才会坚持[图文]

    他是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新具象工作室导师,他的多幅作品获得了全国性展览大奖,他生性温和,却常因被现实所羁绊而懊恼……他是我们今天走访的艺术家——何红舟老师。多年前何老师就把自己的画室定在杭州的老余杭,虽与自己城西的家有些远,但也不辞辛苦来回奔波。刚搬去的时候画室周围还很冷清,现在日益繁盛,渐渐热闹起来,画室前的路似也宽敞许多。童年的回忆...

    7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