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我在艺术的创造中的一些感悟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振振 点击 :

1.我和朋友及学生讲过一句玩笑似的话:起笔时风起云涌,收笔时灰飞烟灭,用来形容我经常的作画心态,虽然有点夸张,但对我创造中的快乐与痛苦表达得可谓淋漓尽致。而且,从大家的会心一笑中可知艺途的探索是何其相似。

2.表情是心灵的符号,就个体而言,表情可传达每个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大而言之,表情可以是一个族群、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当表情被赋予某种精神指向时,它具有的普遍意义和价值就被张显出来。

3.艺术应是源于心灵真诚的表达,并寄寓我们希望和梦想,她可以承载深刻的思想,令心智得到启迪;也可以表现为一种和谐,使人们安享单纯和愉悦。

4.画画是画家的自然选择,是画家激情澎湃时的自性流淌,也是感觉来临时的随性生发。从情感角度看,它没那么复杂,应该率真,直接,不虚张,不矫饰。好的作品无论大小、繁简,轻松亦或沉重,有感而发、情之所至才是至关重要的艺术品质,作品因此才具有了感人的力量。

5.我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创作的过程,相信每一位画者都会有切实的体验,那种感觉就像我们又经历了另一种爱情并相伴终生。结果应当是幸福的。当作品完成时,我希望,它散发的是我的精神气息。对于我的作品,比起自己的阐述,我更愿意选择倾听,我知道,作品由每个观者重新解读,其结果是会不一样的,甚至与我的初衷相距甚远。但无论你们认为作品深刻或者浅薄,有趣或是无趣,我仍希望你们能看到,我是真诚而充满热情地画下了它们。

6.水墨人物画中笔墨与造型是一对矛盾体,在具体的实践中,学习者往往顾及造型,就丢了笔墨,着眼于笔墨,则造型流于涣散。大量的实践是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途径,并最终能化矛盾为统一,从而做到心手相适,意到笔随,使得所绘的内容既是状物,又是表达。

7.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对同一幅画的解读不会完全一致甚至相反,每个人在读画的过程中都会受限或受益于自己的学识、经历、修养、品位、价值观等等,因此,画家唯一要负责的就是自己的作品而不是观众,当一己之意的作品在面对观众获得多意的理解时,作品的精神语义在不同个体的关照下被无限放大了,这种结果不可避免,但也使艺术充满魅力。

8.我们作肖像,可以尽可能的主观,却不能彻底的客观,作品或多或少都体现出创作者的情感和意志。有时,我们画中的“这个人”和实际的“那个人”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这恰恰是主观情感作用下的再创造,此种结果,使艺术更加符合我们的心灵。

9.老人总是令人感动的。肉体经一世则必走向衰老羸弱,心灵历苍生而终归于萧索淡泊,生活的哀喜荣辱总会给生命以重量,面对和关注他们,沉甸甸的关于生命的思索和叹喟油然而生。此命运与彼命运的殊途同归像是一种宿命,而个体的人生却演绎出各自曲折不尽的生命华年。

10.传统水墨重墨轻色,墨的运用已臻化境,而在今天多元开放的艺术格局里,对色彩的运用与探索使水墨画家们找到了新的兴奋点,许多有胆识的画家在这方面都做出了可贵的尝试。近几年,我着迷于不同灰色在水墨画中微妙的色彩关系,点滴的心得使我有理由相信,灰墨的成功运用将使画面在沉着里放出一片光辉。

11.坦白的讲,直到今天,我依然没能画出一张非常满意的作品。但这并不令我感到失望,我付出了努力与真诚,点滴的收获使我充实。也许,艺术本来就是让人体会遗憾的,这样,在艺术的创造中我们总会期待着下一张,期待着新的激情与灵感。我怀有梦想,艺术就还会在梦想中延续。这是我的未来,也是艺术的今生。

相关文章

  • 潘公凯对话克里夫•罗斯: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图文]
    潘公凯对话克里夫•罗斯: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图文]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2012年11月15日下午两点,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讲座“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主持,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以及美国艺术家克里夫•罗斯共同讨论他们的艺术创作。克里夫•罗斯此次带来他的最新录像及装置作品,这一系列作品是在多年前潘院长赠与他的一张...

    80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一种停滞时间的方式[图文]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一种停滞时间的方式[图文]

    安塞姆·基弗作品是什么吸引你从德国迁入法国生活?不同的景色,还有不同的语言。事实上我在孩提时代便对法国十分熟悉。我在莱茵河畔长大,法国就在河的那一边。作为一个孩子,我看到河水就像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你休想穿过,这便使我神往。当你来到这屏障跟前,你可向左或向右,但除非在想像中,你绝无法向前。为什么水的主题总是频频出现在你的作品中,比如《多瑙河之泉》系列?泉是一种深邃而神秘的东...

    18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艺术家威尼斯披麻戴孝哭孔子[图文]
    中国艺术家威尼斯披麻戴孝哭孔子[图文]

    中国艺术家威尼斯披麻戴孝哭孔子第55届威尼斯艺术节今年6月1日至11月24日在威尼斯举行,此前,各种预展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5月30日,中国独立艺术展“未曾呈现的声音”项目因为出现了几场惹争议的行为艺术一度引爆网络议论高潮。当代艺术家原弓的《空袭全世界》计划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还未表演完,其助手就被警察带进了警局。而在艺术家金锋《哭孔子》作品中,在孔子雕塑前有一男一女,...

    167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梅墨生:写生随谈[图文]
    梅墨生:写生随谈[图文]

    梅墨生四川巴中写生系列之十三:巴山青城2006年33.3×47.3cm写生的方式方法我们现在的写生方式和老先生们有很大不同,老先生们之间写生的状态也不一样,比如黄胄和李可染的写生不一样,李可染和叶浅予的写生不一样,叶浅予和徐悲鸿的写生也不一样。我认为20世纪中国画的写生大体来说受西方影响为主。我国古代的“写生”是特指花鸟画,宋代时,赵昌擅长画花鸟虫鱼,被称...

    148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尹吉男:平民时代的文化和美术[图文]
    尹吉男:平民时代的文化和美术[图文]

    2012年10月15日晚6点半,2012年度“直面名师”系列讲座第一场“尹吉男:平民时代的文化和美术”在中央美术学院5号教学楼F109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校团委学生会学习实践部主办,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先生为大家讲述中国进入平民时代之后文化和美术发展的特点及形态。首先,尹先生就“平民文化”的相关问题...

    52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黑定:定瓷中的黑天鹅[图文]
    黑定:定瓷中的黑天鹅[图文]

    图2带有墨书的黑定茶盏北京·王波这批民间新面世的宋代黑定标本,在深圳博物馆举办的“玄色之美”特展中展出,丰富了我们对文献记载与窑址出土的黑定种类的认识。黑定是一个重要的宋瓷品种,其中带有油滴、曜变、金银彩装饰的品种尤其珍贵。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制瓷始于唐,盛于宋,失于元,是受邻近邢窑的影响而以白瓷为主要产品的名窑。其地点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及东西燕川...

    69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诗人芒克:生活把我逼成了画家[图文]
    诗人芒克:生活把我逼成了画家[图文]

    芒克在另一诗人兼画家马莉为他画的画像前。中国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芒克,曾经是诗坛叱咤风云的人物。但现在,芒克对诗歌所谈甚少,“我现在基本上没有时间写诗了。”他考虑得更多的是怎么去画他的油画。芒克是2004年开始涉及绘画的,此前,他根本就不会画画。目前,曾经的著名诗人芒克又成了著名画家,他住在北京的宋庄艺术家村,在那里,他被称之为“芒爷”。穷诗人芒克...

    138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韩美林:不要再让国宝级老师吃没有开水的方便面(图)
    韩美林:不要再让国宝级老师吃没有开水的方便面(图)

    美术家韩美林(前)在追悼会上发言“黄苗子先生追思会”18日上午举行。著名画家韩美林在会上说,在怀念逝去老师的同时,要爱护仍健在的国宝级老师、前辈们。启功先生在去世前吃方便面,连壶水都没人倒。韩美林疾呼:不要让他们再吃没有开水的方便面。文化老人黄苗子1月8日去世。18日上午,“黄苗子先生追思会”在中国出版集团大厦举行,有关部门领导、黄苗子生前亲友...

    173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张瑞龄:艺术当为时代服务[图文]
    张瑞龄:艺术当为时代服务[图文]

    张瑞龄:艺术当为时代服务被誉为“中华楷书第一人”的著名书法家张瑞龄,年近古稀仍笔耕不辍。他6岁习书法、20岁起专攻楷书,几十年如一日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历经岁月沧桑却矢志不渝。他习汉临魏,追唐研宋,汲古而不泥古,博众家之长,舍传统之短,终成一派。他那被称为“折钗股”的书法艺术线条,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他的“张氏”楷书,大...

    27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介子平:年画岂能消失[图文]
    介子平:年画岂能消失[图文]

    麒麟送子图苏州桃花坞年画编者按: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逢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许多人的回忆里,年画是心中那份醇正的“年味”,不变的乡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些“墙上的风景”正离我们渐行渐远,现代住宅环境和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流水线生产方式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后继乏人等因素...

    138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徐刚:中国当代艺术家不矫情[图文]
    徐刚:中国当代艺术家不矫情[图文]

    当代艺术比古代艺术更能打动人文化汇:当代艺术与人的关系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徐钢:当然是越来越近。当代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自我表达,当然越是个人化的表达,与受众会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敏感的、受过训练的受众也还是会有共鸣感,当代艺术比古代艺术更能打动人,因为古代艺术就是美的,没有个人的触动。文化汇:那受众其实还是很少的。徐钢:这是一个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培养的过程。没有接触过艺术的人,看到罗斯...

    134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是时候“回看”传统了[图文]
    是时候“回看”传统了[图文]

    ■四人谈:于“当代”中的“山水、花鸟与人物”姜建忠作品《书童》中国当代艺术的自身建立该怎样行进,这是个大命题。关于中国画、中国文化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当代性,中国如何从传统中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如何摆脱西方的话语模式等问题,策展人李晓峰与三位艺术家进行了对话。孙良作品《闲趣》编者按:黄阿忠、孙良、姜建忠三位都是油画家,然而前不久三人却联袂展出了各自...

    58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贾方舟:艺术创作的四种归类你找到方向了吗[图文]
    贾方舟:艺术创作的四种归类你找到方向了吗[图文]

    王沂东寄语青石沟118.6×72.8cm2011年编者按:近日读到了贾方舟先生为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对象世界”小幅油画邀请展写的一篇序言,其中对艺术家归类有4种表述:一种是以再现客体为目标;第二种是艺术家把主体作为呈现的目标;第三种倾向是既不追求客体,也不追求主体,画家更在意的是绘画“本体”;第四种是前三种全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

    14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满维起:石涛山水画艺术纵谈[图文]
    满维起:石涛山水画艺术纵谈[图文]

    石涛(1640—1718年),本姓朱,名若极,明皇室后裔。出家后,法号原济,又号石涛、清湘陈人、苦瓜和尚等。以其独到的画论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山水画艺术成为明末清初最具影响的大画家。石涛早期的山水画是深受新安画派影响的,此间的笔墨基本上是梅清一路,用笔恣肆放旷,用墨清新隽逸,凭借心情,或渴笔涩写、或润笔挥运、或清俊、或苍茫,各具风韵,显示出才情横溢的艺术资质。最能代表石涛山水画成就的是...

    2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大为:无愧于时代精神[图文]
    刘大为:无愧于时代精神[图文]

    2011欧洲伦敦桥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鼓励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积极探索;我始终认为,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艺术发展史,其中始终贯穿着可贵的进取精神。当代写意花鸟画家谢天赐,其作品中的写意精神是十分突出的,他用笔大气、率意,用墨淋漓、酣畅,在书写中体现一种源于生命的元气、笔势的美感和墨色的韵致,在画面中营造了近乎抽象感觉的意象之美。在看似随意的挥洒中,一切都是成竹在胸的,一切都是空间结构的体...

    114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