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黄君壁与中国水墨画[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小迅 点击 :

黄君壁与中国水墨画 | 艺术杂谈黄君壁与中国水墨画

20世纪过后,中国文化又面临着新的问题,而中国水墨画在20世纪所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黄君壁与中国水墨画

“渡海白云贯古今——黄君璧黄湘詅父女作品展”于上周六在上海美术馆揭幕,此次展览除了展出黄君璧各个时期的佳作50余幅外,还有其女儿黄湘詅的作品20余幅。看似一个来自台湾父女两代艺术家的展览,其实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黄君璧在中国美术圈内并不陌生,但对圈外人士提及,似乎要费点口舌,除了经常出入拍卖会的主,一般都没听说过。不过说起张大千,大家也许会“哦”上一声,那么对黄君璧的介绍,恐怕就要借力于这位响当当的名士了。在两岸现今的当代美术史论中,黄君璧与张大千,还有那个“旧王孙”溥儒(溥心畲),并称“渡海三家”。渡海者,1949年江山易帜之际不约而同去了台湾。故而“渡海”二字,其实铭刻了中华民族一段不能回避、未免惆怅与伤感的历史记忆。

踏浪渡海,接通中国美术的命脉

在20世纪中国画史上,黄君璧是一个与时代难以剥离的特殊个案。

这一个案的特殊性在于:黄君璧出生在19世纪末期,在他差不多百年的人生历程中,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画的历史变化。在上世纪初,黄君璧率先接受了新式教育,但没有像同时代许多精英那样,通过负笈海外而获得留学的身份或西学背景,而是恪守传统的观念与方式,通过苦心孤诣地临仿古人墨迹来夯实了自己的艺术根基。但是黄君璧又是具有世界眼光的,他没有像清初旗帜性画家“四王”之一的王石谷和历史上的那些仿古派那样泥古不化、踌躇不前,而是像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那样遍游名山大川,用水墨感受四季的风晴雨雪,风云际会中的情势变化。

从上世纪20年代起,黄君璧先后在广州美专、中央大学、国立艺专等院校任职,教授中国画,与张大千、黄宾虹、徐悲鸿等共事、结友。渡海之后,台湾的战时生态对知识分子而言也是一个前途难卜的运程,但黄君璧自觉肩负文化使命,远离政治而一心投身教育,他发现台湾在日据时期实行文化殖民,在美术教学和创作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就旗帜鲜明地指出:“本省受日本统治有年,所有画风都受到日本熏染,尤其是画体画法画迹画论,以及中国画家应有的思想观念等,在政府方面应该随时提倡中国画,当渐渐能使彻底改革,自行归宗。”

纵观此后数十年黄君璧的亲身实践,可以发现他不仅延续了在大陆的教育生涯,重要的是与张大千、溥儒等美术大师一道,接活了中国美术的正统血脉,使中国传统水墨在台湾这个被殖民者称为福尔摩沙的土地上,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建设与文化的拓展,凸现了像黄君璧这样来自大陆的画家所特有的历史地位。再从创作追求上看,“渡海三家”以及同时代画家在一个陌生的时空中追根溯源,在画理与技法上获得正宗的确认,同时以历史的观照与眷顾,表达了对身份的确立,对家园情结的寄托。

黄君璧担任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22年,以中国文化艺术的正脉,驱逐殖民文化,特别是系统地把国立艺专的教育体系和一批艺专的著名教授、校友引入了台师大,为台湾培养了大批美术师资和新一代深谙中华文化的美术家,桃李芬芳,成绩卓著,刘国松、刘墉等实力派画家都是他的学生。宋美龄也跟黄君璧研习国画,在他70岁生日时还送了一幅自己画的山水以示祝贺。

黄君璧晚年更是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频频到欧美讲学,荣膺世界各国多个大学的荣誉学位。黄君璧后半生为“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鞠躬尽瘁。

白云苍狗,不可假设的历史

黄君璧年谱编写者、中国美术馆研究员陈履生认为:如果黄君璧固守在南海故里,或局限在广州一隅,那么,他就有可能像国画研究会的诸多同仁那样,终其一生只是一个传统绘画的守护者,只是一个组织或一个类别中的一员。不同之处在于,他融入到了新的社会之中,在广泛的交游中,又进入到现代艺术教育的体系内,从而在完成身份的转换之后,艺术上也出现了新的气象。在新学的体系中,黄君璧鹤立鸡群的旧学才智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价值,所以,他受到了新国画与新水墨的宠爱和礼遇。

在“渡海三家”中,与张大千和溥儒相比,黄君璧寿命最长,执教时间最久,学生范围最广,所获殊荣最多。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君璧最小的爱女、从小跟他学画的黄湘詅女士透露:黄君璧与徐悲鸿私人关系极好,1927年在广州与徐悲鸿订交,即成莫逆。抗战军兴,他与徐悲鸿一起在迁往大后方的中央大学任教,接触更加频繁,他们一起策划办全国美术展,互赠画作。徐悲鸿还为黄君璧画过像,并题诗:“天下何人不识君,黄君到处留清名……”1940年中国美术会在重庆成立,黄君璧与徐悲鸿同为理事,合作相当愉快。抗战胜利后,曾协助徐悲鸿随中央大学返回南京参与重建。

因此黄湘詅说:如果我父亲1949年后仍然留在大陆,徐悲鸿先生一定会聘他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她对大陆的情况所知不多,礼聘是可能的,但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就难说了。她又天真地认为:“以徐悲鸿美术界祭酒的显赫地位及他与中央领导人的良好关系,一定会在大陆历次运动中,保全我父亲平安无事的。”

陈履生也认为:“黄君璧如果不去台湾,那么黄君璧的历史将和许多同时代的内地画家相似,他会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受磨难而演绎九死一生的悲剧,因为他在1949年前的那段复杂的人生交游将是命中注定。黄君璧在历史的拐点上没有跟随徐悲鸿,这也就为50年代的两岸画坛分设了不同的标杆。”

事实也是如此,新中国初建后的50年代,在黄君璧留守内地的同人及同时代画家努力探讨传统国画如何为新政权服务的时候,当“新国画”不知不觉偏离传统文人的方式的时候,黄君璧不仅可以依然如故地画自己所想画,并开始建构“瀑畔幽居映白云”的新格局,而且享受着像齐白石在内地一样的崇高礼遇。同时,黄君璧能够远游欧美进行文化交流,填补了这一时期中外美术交流的一段空白,同时广开眼界,也拓展了他绘画表现的题材和空间。

陈履生还对记者强调:20世纪过后,中国文化又面临着新的问题,而中国水墨画在20世纪所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当带着诸多疑问的内地艺术家与黄君璧这样的艺术伟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所产生的共鸣,为新的时代提供了历史的借鉴。黄君璧的学术意义正好像他画中的白云一样——横贯两岸。

相关文章

  • 我眼中的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图文]
    我眼中的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图文]

    艺术家ElisabettaBenassi在意大利馆的作品马琳图国家馆的设置,是威尼斯双年展区别于其他众多双年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自1895年威尼斯双年展创立以来,各个国家指派艺术家入驻代表国家的场馆这一传统就一直沿袭了下来。在威尼斯双年展创办的头50年,参与国家不足20个,而在1950年之后,参与国家的数量开始迅速增长,自2011年的休整翻新之后,军械库扩大了它的容纳空间,因而能够为国家馆提供更...

    39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父亲叶浅予的速写与人生[图文]
    父亲叶浅予的速写与人生[图文]

    1949年,叶浅予、戴爱莲和叶明明于北平住所叶浅予认为艺术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在叶浅予女儿叶明明的回忆里,他经常讲:“我认为光靠速写不行,那会被速写拘束住,约束了想像力。速写的同时,一定要讲感受。”方法问题也是如此。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方法不行,但创作不能光靠方法。叶浅予于1990年代授画谢春彦叶明明父亲叶浅予经常讲:“我认为光靠速写不行,那会被速写拘束住,...

    61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王建勋:徜徉在线条世界里的智者[图文]
    王建勋:徜徉在线条世界里的智者[图文]

    在纷繁喧嚣的中国当代书坛,时时都会传来一声声刺耳的尖叫——肉麻吹捧者有之、意识盲从者有之、感官颠覆者有之、审美混淆者有之、矫情张扬者有之、思想偏激者有之、体格自恋者有之、认知浅薄者有之、夸张无度者有之、媚俗迎合者有之、权威伪善者有之……致使我们的每一次解读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失度”的尴尬当中。正是因为如此,军旅书法家王建...

    118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吴理人:巧以六法绘西湖[图文]
    吴理人:巧以六法绘西湖[图文]

    孙志刚千秋寒月系列二179×210cm什么叫六法?六朝南齐时谢赫早就提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中国传统绘画的“六法”,是千百年来指导绘画创作的不二法门,也一直是我创作的指针。我画杭州西湖已有几十年了,出版了《钱塘里巷风情》、《运河杭州风情》、《跨越钱塘》和《西湖四时幽赏图》、《西湖赋图》等几十本书画集。我自己归纳,就是...

    135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吴山明人物画的新境界[图文]
    吴山明人物画的新境界[图文]

    吴山明中含太古不尽意,笔墨超然绝畦径。画家安得论三尺,身世生缘俱堕甑。在我读书的时候,吴山明先生的作品就饮誉士林,被争相传摹,成了许多青年学子的习画典范。近十几年来,他精进不懈,风格幡然而变,大江南北,翕然而从者益众。我有幸几次拜读他的作品,印象强烈而深刻。这种印象,姑且概括为6个字:体正、气长、格清。先说体正。我们知道,吴先生作为浙派水墨人物画的健将之一,具有扎实而牢固的造型基础。现...

    111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东昌木版年画作坊减少 部分版式面临灭绝[图文]
    东昌木版年画作坊减少 部分版式面临灭绝[图文]

    精美的东昌府木版年画东昌府木板年画曾卖全国“中国民间木版画,唐以前未发现有文献记载,宋代开始流行独幅版画,当时叫纸画。”聊城市东昌府区文广新局局长李炳泉介绍,得京杭运河漕运之便利,东昌府木版年画有过300余年的兴盛。民国时期,东昌府与潍坊杨家埠是山东的两大民间画市,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很早就在国内享有盛誉。东昌府木版年画人物突出,构图简洁,整体感强,线...

    18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禅林戏墨 浅唱清欢[图文]
    禅林戏墨 浅唱清欢[图文]

    赵邦尧-水墨荷花作品文/楚寻欢青年画家赵邦尧长于水墨写意,他笔下的荷叶墨色干、湿、浓、淡、焦润色丰富多变,时柔软婀娜,时遒劲而富张力,简约而空灵,竹兰花草逸趣盎然,柔缓而不失苍劲。其山水荒寒萧疏、劲松倔傲,怪石崚峋,笔墨简朴豪放,仰塞之情溢于纸素。他的画有几分含道映物的斑驳古意,又有几分朴拙自性的清凉之韵,纵横排宕,自成天地。赵邦尧-水墨花鸟作品赵邦尧自幼浸淫在传统文化与水墨之间,虽然大学...

    164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夏硕琦:心象重彩山水 江爱松的艺术世界[图文]
    夏硕琦:心象重彩山水 江爱松的艺术世界[图文]

    江爱松江爱松,1943年12月出生于福州琅岐岛。独创“心象重彩”现代山水国画,福州画院专职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北京中联翰墨书画院院委会主席、福建海天书画院名誉院长、纽约国际英格伦艺术院名誉院长、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职,五十年来,江爱松先生潜心研究、探索与创作,成功地将东方艺术的“静”和“净”与西方艺...

    92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画西化:是把马养好还是培育骡子[图文]
    中国画西化:是把马养好还是培育骡子[图文]

    中国画是在写意、传神中表现笔墨情趣并将诸多文化形态(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独特画种。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和重在写意的艺术表达,是中国画之所以为“中国”画的根本所在。目前,在一些受西画风格影响严重的“海归”画家中,很多人都在以西画的创作理念来营造画面。比如,有的运用“焦点透视法”并效仿水粉画和水彩画的画法,有的还效仿木炭画...

    49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摄影师王志刚传授经验:如何通过读书改变人生[图文]
    摄影师王志刚传授经验:如何通过读书改变人生[图文]

    人民网海南视窗4月25日电(谢文相):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由海南省广播电视台科教青少频道和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联合主办海南著名肖像摄影师、励志偶像王志刚《读书改变人生》演讲报告会暨媒体见面会在海口举行。王志刚从底层的奋斗者成长成为著名肖像摄影师,获得“新劳模”、“励志偶像”等多个荣誉,全靠自己一路坚持不懈的读书,共写下近百万字的读书笔记,聆听...

    129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七探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七探

    可以确切的说,任何一位画家都是从临摹他人开始进入画坛的。看来临摹他人,或说临摹前辈画作对任何一位画家都是必要的。齐白石的绘画生涯中也临摹了许多其他画家的作品。那么临摹对于画家起到什么作用呢?简单的说临摹大抵分为初学临摹和成为职业画家后临摹两类。它们的目的和意义显然也不同。前者目的在于学习,而且是技法性的学习;后者目的虽然也在于学习,但显然其目的并非局限在技法上,主要在于拓展自己技法,用某种风格丰富...

    130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坠马髻颈枕火爆引发思考[图文]
    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坠马髻颈枕火爆引发思考[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厅上的玻璃顶,行云流水的书法都能被阳光投影在地上,很有中国味最近,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又在网上掀起一阵热潮,网友纷纷被其独特的创意吸引,关注起了这种始于汉代的发型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前有康熙亲笔“朕知道了”胶带,后有“坠马髻颈枕”,原本被动等待参观和了解的历史文物得到了新的生命力。自从有了...

    9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留苏热潮与新中国美术[图文]
    留苏热潮与新中国美术[图文]

    全山石小提琴手77×59cm油画195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祖国的美术事业,当时国家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两种方针政策。从1953年开始派学生到苏联学习,1955年又请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来办油画训练班,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一批美术专业人才。自1953年至1965年间,由文化部、教育部派往苏联的美术专业(包括绘画、雕刻、美术史论、戏剧与电影舞台美术等)留学生...

    77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王兴华:以物拟人,以画传情[图文]
    王兴华:以物拟人,以画传情[图文]

    以物拟人,以画传情,情随画生,画随情动,是作者表达情感作品的独有的手法——江苏淮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兴华。画家王兴华近照我第一次踏上江淮流域的土地,就被这里的无限风光所深深吸引,一望无际的稻田,平缓无声似一条条玉带般的河流在落日的辉映下波光粼粼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舒缓、自然,绝无黄土高原的苍凉险峻,正是在这如画般的美景里,从古至今不知孕育出了多少的佳人才子,王兴华眉清目秀...

    36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刘玉来:论书画的创新[图文]
    刘玉来:论书画的创新[图文]

    图1吴石仙从理论上讲,书画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大都明白要根据这门艺术本身的美学品位去进行创造,以及要通晓这门艺术的语言形式和艺术程序,在此框架上进行的创作才能符合这门艺术的规则和审美要求。所以遵从这门艺术创作的法度对于艺术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说对于书画者来说虽然明确不过了,但并非所有的搞书画的人就真的明白了。因为在现实中,许多搞书画的人在谈论起书画时大都言之凿凿胸有成竹,似乎已经清晰的...

    113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