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古往今来,怎样通过作品去营造“意境”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然而在关注“意境”的同时,把它与“境界”这一概念相混淆或等同使用的情况仍较为普遍,周晚峰《“意境”与“境界”》一文,针对当今行文作画者常讲“意境”而不讲“境界”,甚至将之混为一谈的倾向,分别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明确指出“意境”易获,“境界”难得,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裨益。
某仲夏,终于有了一次徒步云游泰山的经历。
但泰山游完了,却没有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及“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迈景象。
天奇热,看着一路焦灼急于到达“极顶”的游客,我不断告诫同游的学生:咱不要着急,路边的风景要靠自己去发现,你越急着到达目标,最后可能越容易让你失望。美景应在途中,不在极顶;应在心中,不在外物。即使再美的风景,你若忽视了行进过程中的心境体验与情识积累,这“极顶”的味道也一定是索然无味的。我虽如是说,然而游完了泰山之后竟也心中平平,也无法从泰山本身找到古人那种博大空灵的崇高境界,只见一路的拥挤和热闹。我们的感觉为什么和古人的差别就那么大呢?……我想这大美主要还是出自于古人的境界和胸襟,而非山之本身。大境界、大胸襟与大自然的相撞相合油然而产生大“意境”。因为大境界、大胸襟都是建立在“慈悲博爱,仁义和平”和“知足常乐,心无挂碍”的基础上的。
于是我想到了“意境”和“境界”的关系,当今行文作画者常常讲“意境”而不讲“境界”,有人竟将之混为一谈。看了很多人的解释似乎也没有说清楚过。“意境”和“境界”其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鱼鳖有鱼鳖的意境、蚂蚁有蚂蚁的意境、大雁有大雁的意境、鲲鹏有鲲鹏的意境,个自意味,各不相干。于是说,“意境”是一种审美情趣的延伸。若基于情趣,它自然是一种小东西、是涵盖在不同生命境界中的联想思维和分别执着。是很局部、很主观的“小我”观照,是对极其有限的感性情景的营造与生发。就好比这登山,在移步换景之间驻足审视,有限的经验和联想都可能使之产生“意境”。但这“意境”往往也可能是错觉和谬误,邪知邪见甚至都可以构成“意境”,也即西方美学常讲的“有意味的形式”。这“意味”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拙劣的、粗浅的、下流的。因为这“意味”是由个人的知见而产生,是“小我”的、自私的、迷情的、欲望的、感官的、表面的和不深刻的。而“境界”呢,好比登上某一相对高度,登上极顶,飞入太空或宇宙之外,他是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的,往往是通达而“无我”的、超脱而觉悟的,是趋向于正觉而诉诸于理性的。是千帆过尽,经受了无数砥砺与生灭重塑的,是广大而细密的,是高尚的。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然后再“游于艺”的。因之“意境”常有而“境界”不常有,“意境”有时难免是杂念和妄念的幻现,是移情作用的暂且驻足,稍移时空可能就烟消云散,甚至觉得荒诞可笑毫无意义。而境界却是坚定的、隽永的,不可轻易转移流变和更改的怀抱。大“境界”更是扎深了根,长足了干再开出了花,是突破时空,泯灭人我,包容净秽,息心绝恋,远离杂念、妄想、执着、分别,志念恒定,并入虚空、独与道合的究竟真理,能通天地万物之灵,能顺四生九有之情的。“境界”虽亦有大有小,但它往往都已具备了某种先验的智慧与深远的相续性,是可以持续发展、延伸的,是指向永恒并照亮他人和一切众生的。它好比登天云梯,空中平台,到不了那个高度、广度、深度你是无法展望和想象的。
因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泰山而小天下”其实质也就是俯瞰天下,包容天下,悲悯天下,兼济天下的一种大胸襟与大境界。以其“大”而见其“小”,这个大其实已经与泰山毫无关系了,泰山只不过是充当了那个“天梯”与“平台”,若非此,何雄之有?
“境界”是难行道,“意境”是易行道,“意境”易获,“境界”难得,当今的作家画家常讲“意境”而不讲“境界”,此理同也。“意境”过尽则灭,境界通往永恒。即使“意境”能够堆砌和积累也永远不可能构成“境界”,大境界中自然有大意境,但“意境”和“境界”之间却并没有必然联系,更不能混为一谈。至于那些连“意境”也不想懂、不想要的人,只求“刺激”、“花样”、“噱头”、“图式”、“肌理”、“材料”的人,均不在我所谈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