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近日介绍,全国受重度腐蚀的文物数量目前是230万件,占馆藏文物总量的16.5%。作为馆藏文物的保护,其保护措施第一位还是改善其保存环境。馆藏文物修复工作面临瓶颈制约。(2月25日《北京晨报》)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230万件馆藏文物重度腐蚀非同小可,修复面临瓶颈亟须突破。假如损毁文物不能得到有效修复,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或将化为云烟,我们以及子孙后代回望历史倚栏凭吊将会“无枝可依”。
众多馆藏文物遭受重度腐蚀的现状,折射文物保护不力尴尬。一则表明维护资金、技术不够雄厚,专业人才非常薄弱;二则凸显文物维修专业仍属“冷门”,尽管国内已有近三十所大学开设有文物修复专业课程,但实际上生源难招,这从其录取分数线偏低而报考者稀少可见一斑,亲朋好友、邻居、同事及其子女鲜有听说谁报考此专业。
文物修复遭遇困境甚至受冷落的深层次原因,一为政绩浮躁症。主要表现为掌握公共资源者对那些显性的或彰显形象面子的工程,表现出强烈追逐欲望,而对那些即便做了上级不察、民众不知的事情了无兴趣。文物修复与维护虽是不朽功业,终归只是不容易显山露水的东西,投钱再多也没有多大响动,于是管理者缺乏青睐它的原动力。二为社会功利病。“一件在泡水状态的青铜器从脱水到定型一般要一年半到两年半,而尺幅比较大的丝织品的修复就要更长时间”,在急功近利的商业化时代,没有多少人可以忍受长久寂寞心无旁骛经营如此“慢工出细活”。我们显然不能将文物修复不力怪罪于文物修复人员未能宁静致远,毕竟他们“修复也为稻粱谋”,当现实很是骨感,即便丰满理想也会逐渐消瘦下去。
文物修复保护是一项恒久工程,必须要有可持续人才支撑。当前文物修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高等院校文物修复专业显得冷门,难以吸引“科班人才”矢志不渝;而民间掌握修复技艺的老艺人许多年事已高,部分技艺面临失传风险。要做好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很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实施文物修复人才“抢救战略”。一方面,应将已经取得权威资质认证的现有民间文物修复技艺传承人,纳入文物修复特殊人才范畴,从特殊贡献劳务报酬、专业人才津补贴等方面给予善待优待,使其摆脱“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窘迫状态。另一方面,加大高校文物修复专业人财物投入,定向培养各类文物修复专业人才,使文物修复后继有人。此外,还应总结记录当下文物修复遇到新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与时俱进对高校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教材予以修编,使它能够更好指导文物修复实践。○龙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