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物鉴定究竟谁说了算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韧韧 点击 :

本周,“河北奇葩博物馆”事件持续发酵。就在当地文物部门表示已要求“几乎集结了中国瓷器史所有年代瓷器”的冀宝斋博物馆闭馆整顿之后,自称“中国第一家实名制收藏门户网站”的中藏网却正式发表声明,谴责藏家马伯庸断章取义、河北省文物局诽谤污蔑,力挺冀宝斋。“三英战赵云、十二生肖分公母”等“一眼假”的瓷器,为何却得到“中藏网”的力挺。“文物”是真是假,究竟谁说了算,藏家到底该听谁的?

相信鉴定证书吗?在信证书之前,不妨先看看下面这张价目表“口头鉴定一件200元,开一张鉴定证书500—1000元,鉴定单位名头大的2000元……”所谓文物鉴定,几乎成了明码标价的买卖,再加上鉴定费已从按件收费变为按价收费,鉴定的东西越值钱,提取的“鉴定费”就越高。利益驱动之下,权威性何存?目前,国内最权威的文物鉴定机构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但该机构主要从事馆藏文物鉴定和司法鉴定,并不对外开具鉴定证书。当前市场上泛滥的证书,多由民间鉴定机构和鉴定专家提供,而这些所谓“专家”,很可能仅仅在培训班学过几天就拿到了“结业证书”,既不权威,更不可信。

如果人不可信,相信机器总可以了吧?近年来,不少高科技开始应用于文物鉴定之中,通过检测文物材质的成分和元素组成信息,再依据数据库进行比对,原则上可确定文物的产地和年代。可是,在造假者面前,机器有时也很无奈。“碳14测定”往往在样品底部取样,造假者就把真品的有效成分粘在样品底部,让人难辨真伪。如果是用“热释光”来鉴定陶俑,则采取原来墓葬中的砖土碾成粉制作,不经烧结,只在瓷土中加入高能固化剂,测出来和真的一样。此外,再加上数据库不完善、信息难共享等因素,仅凭仪器鉴定,目前还不可行。

既然谁都不靠谱,那藏家到底该信谁呢?遗憾的是,没有答案。

从法律角度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规范文物鉴定市场的法律法规。即使相关部门发现了鉴定造假行为,也苦于无法判定行为人是否“主观故意”,而很难对其进行处罚。

文物鉴定,自古有“眼学”之说,靠的是眼力,凭的是业界良心。可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道德的约束显得苍白无力。尤其是在全民收藏的热潮下,受金钱、人情、面子等诸多因素影响,鉴定往往变得“不确定”。

在这样一个浑水摸鱼的收藏圈子里,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也都不足为怪了。

文物鉴定,既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为什么业内通常认为“实战型专家”比“理论型专家”更靠谱?就因为“实战型专家”是从市场里打磨出来的,对各种造假手段了如指掌,才能明辨真伪。

一件藏品是真是假,属于哪个年代,如何传承,款识怎么看、笔法有什么讲究,藏家听的,都是“专家”的一句话。问题是,普通藏家难以分辨哪个专家更靠谱,往往只能花钱买教训。而“专家”一句看错了,不但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更让藏家有苦说不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的文物鉴定始终缺少一套清晰明确的标准,更缺少一系列科学、严格的考核机制和监督体系。要想正本清源,一定得在根子上下功夫,出台有关文物鉴定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设置一条不敢触碰的“高压线”。

这方面,他山之石值得借鉴。在欧美发达国家,对文物鉴定行业的管理非常严格,只要造假立刻逐出行业,同时追加巨额罚款,严重者甚至要入狱。此外,具体监管措施应加以完善。比如,在严格准入的同时,退出机制可否实现量化。由于鉴定的主观性太强,如果无法明确其是否涉嫌虚假鉴定,则可予以扣分,累计到一定分数即取消其鉴定资格,终身禁入。客观而言,收藏圈的如斯乱象,藏家也有一定责任。现在很多藏家都是把收藏当成投机,拿到藏品,不问文化、不谈历史,开口就是钱。此时,你就是说他假,他也不承认了。因为,他还等着下一个“接力者”呢。收藏圈,到了该好好洗掉铜臭的时候了。

相关文章

  • 刘会群的蛋雕艺术[图文]
    刘会群的蛋雕艺术[图文]

    蛋雕刘刘会群蛋雕刘,本名刘会群,号品蛋居主人,中国著名蛋雕艺术大师,现居辽宁省本溪市,中国多种蛋雕艺术形式的开先河者,其工作室品蛋居,为世界鸸鹋蛋雕,鸵鸟蛋雕等精品蛋雕艺术的创作源地。雕刻刀磨出的茧1998年11月28日,随着辽宁电视台国际部《中国辽宁》节目在国内外的播出,本溪的蛋雕大师刘会群,以精湛的蛋雕技艺被国内外蛋雕欣赏者所认识。二十分钟的专题报道中,观众无不为其精彩的蛋雕作品所感染,在...

    69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当代剪纸艺术新维度 或将细腻唯美发挥到极致[图文]
    当代剪纸艺术新维度 或将细腻唯美发挥到极致[图文]

    当代剪纸艺术剪纸利用视觉的正负空间,提供的是一种想像的维度和张力。如果仅仅按照地域划分的话,剪纸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从民间到宫廷,以镂空、雕、刻、剪、剔、拼等技法创作出的窗花门神,以至于近几十年才衰落的皮影戏,都是剪纸艺术的延伸。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在展示古人们丰富想像力和精湛技法的同时,或许也承载了传统禁锢创新的惯性框架。近年来除了少数艺术家在创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外,我们尚未...

    106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关于艺术模仿与抄袭的思考[图文]
    关于艺术模仿与抄袭的思考[图文]

    仿照伦敦水晶宫而建造,被称为缩小版的马德里“水晶宫”的外景兰翔钟媚摄以钢铁为骨架的玻璃建筑,阳光下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暖房程国政文新闻背景话题缘起:模仿还是抄袭,这是个问题。近年来,建筑设计、公共艺术的抄袭问题一直是缠绕在中国创意产业领域上空的乌云,有媒体称朗香教堂本是法国孚日山区的一座教堂,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被郑州抄袭,后被拆;北京望京的&...

    170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全国美展油画展:真正撞击我们心灵的油画还有吗[图文]
    全国美展油画展:真正撞击我们心灵的油画还有吗[图文]

    何红舟《桥上的风景》获全国美展金奖提名,画面描绘林风眠、吴大羽、林文铮三位先贤青年时代在塞纳河边驻足的情景九月末的杭州,一场体量宏大的架上绘画展览“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展区”在浙江美术馆启幕。油画展区素来是全国美展的重头戏,也被许多青年画家看作“进身之阶”,因而异常主流而热闹,从中不难一窥架上绘画在当今的流变趋势。近600张油画覆盖展馆接近6...

    135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从台北故宫坠马髻颈枕火爆引发思考[图文]
    从台北故宫坠马髻颈枕火爆引发思考[图文]

    台北故宫坠马髻颈枕最近,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又在网上掀起热潮,网友纷纷被其独特的创意吸引,关注起这种始于汉代的发型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前有康熙亲笔“朕知道了”胶带,后有“坠马髻颈枕”,原本被动等待参观和了解的历史文物得到了新的生命力。自从有了社交网络,人们更喜欢以调侃的方式看待事物。台北故宫博物院抓住年轻人...

    47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张凡凡:清新女王的清新之梦[图文]
    张凡凡:清新女王的清新之梦[图文]

    张凡凡近些年来,在中国文化界崛起了一个流派--清新文化。清新文化倡导人们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思想认识上都要秉持"清新"二字,激扬正气,清除污垢。所以,这个文化导向不仅适用于文化领域,更适用于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范畴。这个文化主题的提出,在中国文化界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中国"清新文化"的浪潮。出人意料的是,"清新文化"的创始人竟然是一个30多岁的美丽女孩--张凡凡。张凡凡,系...

    154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写实油画:相机永远不可能代替绘画[图文]
    写实油画:相机永远不可能代替绘画[图文]

    杨飞云作品这个圈子里,没有人把自己叫做写实画派。这些画家在绘画时,并没有想自己属于哪种画派。比如要画一个长得并不漂亮、但很善良的女人,画家的目的是把她的本质提炼到画布上,只有完全写实、一点不走样地画出来才能达到画家追求的效果,完全是根据对象的需要。比如画螃蟹,如果很写实地画出来就已经很漂亮了,完全写实画出来,比写意画更有表现力。画家往往是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而选择表现手法的,并不是机械地追求某种...

    109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从马奈画中走出的裸女[图文]
    从马奈画中走出的裸女[图文]

    马奈的画作《奥林匹亚》《化名奥林匹亚:一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美]尤妮斯·利普顿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8月版,16元维多琳·默兰,作为印象派画家马奈及其同时代画家的模特,也许是19世纪最著名的面孔和身体。在马奈的画作《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中,默兰或裸身躺在床上,或裸身坐在两个男人之间,目光坚毅、淡定还夹杂着些许傲慢,俨然不是被看者,而是一个以反维纳斯...

    79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夏国:耐人寻味的霓虹世界[图文]
    夏国:耐人寻味的霓虹世界[图文]

    夏国《霓虹灯》系列作品霓虹灯与LED灯的组合,以“光雕”的形式展现出相悖的物象与物形,这就是艺术家夏国为公众展现出的霓虹世界。艺术家试图借由工业美学的产品为媒介,在当下语境中探求艺术表达的可能性,也藉此展开对各种问题的投射。夏国《霓虹灯》系列作品夏国生长于新疆阿勒泰,是一位沉静、态度锐利且观念前瞻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对非物质化时代的物质性本身展开持续而彻底的反思,通过霓...

    14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宋永进:浙派人物画为后人留下什么?[图文]
    宋永进:浙派人物画为后人留下什么?[图文]

    去年9月顾生岳刚刚离去,今年5月23日宋忠元又走了。我在就读浙江美术学院期间,宋忠元先生是母校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更是我们敬仰的学术前辈。今天,从书架上找出当年的毕业留言本,上面就有宋忠元先生题写的寄语和签名,工整而圆浑的笔迹一如其为人,又翻开当年的学位证书,宋忠元的红色签章赫然出现在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的位置上。一幕幕往事恍如昨日,宋先生朴实谦和的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宋忠元与李震坚、周昌谷、方...

    95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广东印学:既很新又很雅[图文]
    广东印学:既很新又很雅[图文]

    易大厂:屯老守愚二十世纪广东美术观察系列之十一采写信息时报记者冯钰摄影信息时报记者陈文杰中国传统艺术进入二十世纪后,都曾受到西风东渐和新文化运动不同程度的冲击,而作为最具中国传统艺术特征的篆刻艺术,却在晚清篆刻艺术高度繁荣的基础上步入了其成熟期,并发展成中国篆刻艺术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广东印学的发展深受江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名家辈出,发展出一方面精工求雅、一方面具有现...

    16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神奇之手”让建筑从图纸到现实[图文]
    “神奇之手”让建筑从图纸到现实[图文]

    ■日本结构工程师小西泰孝谈与建筑师的协作小西泰孝和建筑师石上纯也合作的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端着三角器和尺子不停地在现场做着测量,拿着纸和笔埋头进行复杂的计算,这也许大多数人对于结构工程师的最初想象。正是结构工程师用他们的“神奇之手”,让建筑师的诸多奇思妙想从图纸变为了现实。7日,“大师之旅——新锐建筑师”讲演会系列第...

    31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下还有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吗(图)
    当下还有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吗(图)

    汪曾祺画作,题画中的“煮面条等水开作此”极有趣味。文学与书画自古相通,中国历史上的大文人如王维、苏东坡等同时也是一代书画大家,现当代作家鲁迅、沈从文、台静农、汪曾祺等也有深厚的书画修养,而在当下,也有一些擅长丹青的文人,前不久在京成立的中国作家书画院便汇集了不少诗文书画兼长的文人与作家。中国作家书院副院长张瑞田、斯舜威前不久就“文人书画”生存的土...

    100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2012“艺术时尚大联合”盘点[图文]
    2012“艺术时尚大联合”盘点[图文]

    艺术与时尚不分家,这句话我们已经听过和见过不下百遍了!但是每一次艺术与时尚的跨界合作仍然令人惊喜,充满期待。仅2012年,这一年间我们就见识到了很多重量级的艺术家与各大时尚大牌的精彩合作,包括草间弥生,AnselmReyle,杉本博司,JonathanMeese等这些在艺术界如雷贯耳的名字染指时尚,使得跨界合作再也不是之前的小打小闹,而是一种全新的,深入的合作方式。对我们而言,在选择这些联名系列时...

    21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祝帅:现代设计中的书法资源[图文]
    祝帅:现代设计中的书法资源[图文]

    鲁迅先生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今天提出“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这样一个论断,大概已不会引起多大的争议。但在强劲的西风吹袭之下,书法在20世纪曾经一度成为最令中国人感到“两难”的一种文化形态。一方面,在整理国故的运动中唯独“书法”这种东西在西方的范畴中没有恰当的对应物,因而并没有像“国画”&ldquo...

    90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