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谈邮票里的的文化传承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盈盈 点击 :

中国传统的农历龙年还未到来,龙年春节的“味道”已经弥漫全球。全球已经有十余个国家发行了龙年邮票,中国传统的生肖文化已经浸染了五大洲。

多国发行

距龙年春节还有半年时间,美国邮政早早揭晓了将在2012年年初发行的龙年生肖邮票图稿,邮票的图案为一支舞龙队伍的色彩斑斓的龙首。邮票由居住在纽约的华裔艺术家麦锦鸿根据舞龙照片绘制。美国早在1993年就发行了第一套中国生肖邮票。

1月6日,为迎接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法国邮政总局在巴黎发售中国龙年生肖纪念邮票。华人艺术家李中耀在法国首都巴黎展示其设计的龙年生肖纪念邮票,邮票上金色的龙好似腾飞在蔚蓝色的大海上,邮票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希望体现龙的神奇形象。

加拿大中文网站在2011年12月中旬发布新闻说,加拿大邮政总局在2012年1月10日发行龙年生肖邮票,分为国内和国际版本。两枚邮票的背景均为红色,因为红色是中国传统在农历新年用来象征好运和幸福的颜色。加拿大邮政总局从1997年开始发行中国生肖邮票,每年按照中国农历生肖推出一套纪念邮票。此外,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发行了龙年邮票,英国将在1月24日发行个性化龙年邮票。

华裔设计

海外的邮政机构在设计生肖邮票时,纷纷让华裔设计师执笔设计,不仅深受华人及亚裔的欢迎,也可以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文化。

香港出生、纽约长大的华裔艺术家麦锦鸿已经多次参与设计美国的生肖邮票。他说自己在纽约华埠的个人成长经历,为他的艺术设计生涯提供过无数灵感。从小在中国城过春节的热闹场景一直都是他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他从灯笼、舞狮、舞龙、对联、爆竹、红包、贺岁果盘、倒福字、水仙花等众多中国年俗符号里得到启发。

法国今年发行的五连张整版中国龙年生肖纪念邮票,这是法国第八次发行中国农历生肖纪念邮票。邮票的图案与中国书法是华人艺术家李中耀创作设计,这是他继法国的“鸡票”、“狗票”、“猪票”、“牛票”、“虎票”和“兔票”以后,第七次获得生肖邮票的创作权。从邮票一开始发售,许多集邮爱好者赶到现场购买“中国龙年”的首日封和邮票,他们排起长队请李中耀签字,题写中国龙年的祝福。

多元文化

一张小小的邮票,方寸之间,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向世界,也是发行生肖邮票国家接受多元文化的表现。海外凡有华人的地方,都有生肖文化的传承。日本率先于1950年发行生肖邮票。据统计,到2002年,发行过生肖邮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90个,遍及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欧洲五大洲。

加拿大邮政总局发言人表示,发行生肖邮票突出了加拿大多元文化色彩,同时也是让身在加拿大的多元民族社区、家庭和个人度过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特别的节日。加拿大的“龙票”设计者不是华人,是62岁加拿大平面设计师路易·费舍豪,他说:“我不是中国人,但我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

在法国巴黎,生肖邮票不仅仅得到华人的追捧,法国人也同样喜爱。现在,很多法国人已经爱上了春节,他们也知道自己所属的生肖。一名获得设计者签名的法国老先生说,中国生肖的概念对于法国人非常新奇,2011年他偶然得知自己的女儿按照中国传统属兔,于是购买了一套兔年生肖邮票,他们一家都被漂亮的邮票设计所吸引,因此今年他特意赶来购买龙年生肖邮票。

相关文章

  • 朱非:内方外圆舞墨人[图文]
    朱非:内方外圆舞墨人[图文]

    笔者喜文好墨,更因职业原因在鲁中书画艺术圈浸润多年,见过些许名家大作,也追随过无数市井奇人,日久天长,渐渐熟稔了一句说辞:“全国书画看鲁中”。虽知其中多少有些地方主义,鉴于山东近几年书画行业的升温和市场的火爆,更有无数大师级人物或隐或市,也便接受了这种说法。直至近日,通过东方艺术媒体联盟偶得绍兴大家朱非先生一幅作品,才猛醒于井底之梦,自叹果然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艺术修为无...

    109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梵高语录[图文]
    梵高语录[图文]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我是什么呢?一个无用的人,一个反常与讨厌的人,一个没有社会地位、而且永远也不会有社会地位的人。好极了,即使这是事实,我也要以我的作品来表明,这样一个反常的人,这样一个毫不足取的人的内心是怎样的。这是我的雄心,它的主要基础是爱而不是恨,是冷静而不是热情,我时常陷入极大的痛苦,这是事实。但是我的内心仍然是安静的,是纯粹的和谐与音乐。在最寒碜的小屋里,在最肮脏的角落里,我发现了图画。...

    124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皮影的流派与收藏[图文]
    皮影的流派与收藏[图文]

    皮影的流派与收藏特约撰稿人牛双跃本报记者肖鸿皮影,即皮影戏所用皮制的人物、动植物及各种衬景的平面艺术形象。皮影是演出皮影戏的用具,又是可以独立欣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民间美术品。皮影最初用厚纸雕刻,以后普遍采用驴皮、牛皮或羊皮,经过削制刮平,根据角色和衬景的需要设计,经过雕簇、敷色、烫平、装订、罩油等工序完成,风格类似民意剪纸。南宋耐得翁《都城红胜》:“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簇...

    142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已极度虚荣[图文]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已极度虚荣[图文]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看似很繁荣,实际上已经变得越来越扭曲和虚伪,这种演变的推动力就是人们的虚荣。字画变成了商品,计价按平方尺,为了提高书画家的名气,各种炒作千奇百怪,各种各样头衔花样百出,各种拍卖弄虚作假,各种展览虚张声势,各种富有创意的骗术应运而生。字画的价格不按艺术水平的高低,而按画家的官衔而定。一时间人们买的好像已经不是艺术品,买的是头衔,买的是名气,买的是虚荣…&hellip...

    107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艺术家创造力从何而来?[图文]
    当代艺术家创造力从何而来?[图文]

    梵高自画像21世纪随着影像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开始图像化,每个人在一日之内可以接触和浏览到大量的图像信息,这些图像为每个人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感受。与文字信息有着极大的不同,图像信息带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感受性。在以前的文字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接收主要以时间的方式发生,比如阅读一段报刊文字必须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调动和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文字符号转换为视觉心象,而在图像时代人们可以在一...

    24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蛇文化的7大象征意义 包含情欲诱惑与智慧创富[图文]
    蛇文化的7大象征意义 包含情欲诱惑与智慧创富[图文]

    蛇盘兔(剪纸)2013年是中国癸巳年,癸属蛇,农历称蛇年。蛇类和人类一样,也经历了地球冰川期的考验,在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中自有它的地位和奥秘,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更有它的文化与价值。尤其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家、玄学家、巫师的眼里,蛇有着许多特有的意象——巴基斯坦蛇形灯具(木雕)第一象征意义:先祖图腾蛇在古代曾经是一种受到褒扬、膜拜的圣物。中国最大的“神物&...

    168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沈威峰书画:将传统花鸟画画出大境界[图文]
    沈威峰书画:将传统花鸟画画出大境界[图文]

    ▼沈威峰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在2013年的省美术馆“沈威峰画展研讨会”上,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代表感言:“我参加的研讨会不多、很少,今天,作为个人来讲主要是出于感动。第一个感动是沈威峰先生进步很快。我认识他很久了,最近看他的作品,进步神速,非常快,这令我感动。我知道这种进步的背后一定是充满艰辛与勤奋的努力。第二个感动是他的勤奋。拿...

    163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山水是齐白石最富原创性的作品
    山水是齐白石最富原创性的作品

    齐白石作品《雨后云烟》(局部)王云因脾气暴躁易怒而酿成恶果的最著名的例子,是与他的同代人齐白石(齐璜)有关的。齐白石曾短时间地与王云为北平艺专同事,据说后来因为王云的关系而不得不离开学校,也许仅仅是暂时不到校,尽管一位与他们两人都熟识的人告诉我,齐白石骄傲自负,难以相处。不管事实究竟如何,如果问题确实发生过,根据两人相遇的时间,齐白石那时已经出名了。齐白石起初地位卑微,186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

    137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李安和莫言的共同特质:荣辱不惊的温和与朴实[图文]
    李安和莫言的共同特质:荣辱不惊的温和与朴实[图文]

    梅开二度的李安再度令华人圈沸腾。台北最高建筑101大楼顶端当晚打上“李安!”两个大字。几天来,同样不停滚动他名字的地方,还有内地的网络。他在致辞里的一句中文“谢谢”,让所有华人与有荣焉。李安的获奖让人联想到不久前莫言的折桂。作为先后问鼎世界电影、文学领域最高奖项的两位华人,人们免不了把两人放在一起谈论。事实上,这种比较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两...

    13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曲磊磊:横跨东西文化 墨写光影年华[图文]
    曲磊磊:横跨东西文化 墨写光影年华[图文]

    曲磊磊作品:《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站在曲磊磊的画作前,一种力量直击心灵。七位造型各异的秦兵马俑,一字排开,手提钢枪,气势轩昂,中间有一位身着当代军服的士兵,高声呐喊,彷佛喊出响彻广场的号令,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坚不可摧的力量逼面而来。这样的跨越式组合,让人耳目一新,而其中传达出的力量,却直抵灵魂深处。细看画作的题目: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再看画材,竟是水墨宣纸,因为这幅画,咋一看,以为...

    127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艺术:概念股的涨停与崩盘[图文]
    当代艺术:概念股的涨停与崩盘[图文]

    对于一般观众而言,中国当代艺术确实是难以索解的谜团,1989年,中国第一届当代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在展览结束时,相当部分的艺术家甚至无法取回自己的作品——原因很简单,因为没钱。时过境迁,现在的当代艺术俨然成为近几年中国艺术市场的天之骄子。我们不禁要问:那些行为艺术家、装置艺术家靠什么谋生?天价当代作品背后,究竟谁在得利?安迪·沃霍创作了一系列波普风格的名...

    140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给当代艺术加点儿音乐[图文]
    给当代艺术加点儿音乐[图文]

    比格斯作品《盛放》文艺不分家,从路易奇·罗索洛到约翰·凯奇,音乐与艺术的跨界历史源远流长。而今的艺术家们同样利用音乐为自己的作品增添魅力、丰富形态,或者,圆自己的音乐梦想。从原始的巫咒,到婉转的歌剧,乃至街头的节拍,他们利用音乐的语言进行跨文化的交流。“这将是创意无穷的时刻。”肖恩·比德尔如是说。卡蜜儿·亨罗特的作...

    19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鼠首兔首回归 圆明园其他文物在哪[图文]
    鼠首兔首回归 圆明园其他文物在哪[图文]

    大水法石鱼在西城区西单横二条时的场景。2007年,这对石鱼回到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遗址上。图片来自《谁收藏了圆明园》,刘阳编著,金城出版社出版。圆明园鼠首、兔首回归中国,给这桩曾引发轩然大波的焦点事件画上句号。尽管这是件好事,还是要看到,圆明园十二兽首还远未聚齐。而其他流失在国内外的文物数量更是不能胜数。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的新书《谁收藏了圆明园》,就系统介绍了这些流散文物。借...

    132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盗墓:文学之热与现实之殇[图文]
    盗墓:文学之热与现实之殇[图文]

    2011年河南省平舆县盗墓案犯罪嫌疑人李红笛近日,小说《盗墓笔记》改编的同名网络电视剧正在拍摄中,预计2014年年底将在视频网站开播。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作品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这一消息却引起了广泛热议。事实上,近年来盗墓题材的作品人气不断高涨,已经引起了很多质疑。《盗墓笔记》《盗墓笔记》由笔名为“南派三叔”的80后青年作家创作,全文2006年开始在“起点...

    75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我从不冒充设计师[图文]
    我从不冒充设计师[图文]

    作为巴黎最负盛名的时装买手,玛莉娅·路易莎曾发掘出许多位天才设计师,她的同名精品店MariaLuisa一度是时装爱好者前往巴黎朝圣的第一站。如今,时尚品牌在世界各地竞相开店,绝大多数的设计师时装在网上就能买到,玛莉娅也顺势把她的店搬进百货公司,开到网上,甚至带到了中国。不论时代潮流和零售业态怎么改变,玛莉娅总是目光如炬,“我对自己忠诚,对真正的才华忠诚,我并没有因为要在...

    173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