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许江:仰观绝顶上 犹有白云还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虎仔 点击 :

先生,北地熟语,江南一带亦常用。35年前,我们方进校,那时习惯将父辈的老师尊以“先生”。一代代的绵延,先生的尊称似乎并未延续下来。“先生”留在了历史的那一头,留在某种山高水长的历史叙事之上。今天,我们说“先生”,是以一国的教育史鉴来综览统论的。能对中国百年教育历史有作为和奉献者,谓“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生已成这种开创一代风气、创立不世的价值之观,并被新一代引为安心立命之归宗的先驱者。

于是,20世纪的先生立身历史的天幕。他们开创的事业,决定了百年中国教育的走向,提升了中国学人的形象高度,并直接与我们的学校、进而与我们每个人相关联。他们贴近群伦,引领世风,却又卓尔不群,善于在艰难中特立独行。在他们的身上,镌刻着中国的办学者的伟大品格,纠结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育人的千古命运。这种品格和命运的冲突,既让后来者嗟叹,又催我辈图强。

众先生中,蔡元培先生与我院最近。这不唯蔡先生是国立艺术院的创立者,他写于1929年的校名石碑仍镌塑在我院一个个新校园的核心处,作为横贯85年的见证和精神象征;更在于他的思想至今仍照耀着学院的教育和发展,每当我们追寻教育与美育的根源之时,总会与他的精神脉络相遇。蔡先生身上凝聚着一种学者的深刻的自觉。正如1919年,蒋梦麟先生对五四震荡之后留校学生演讲时将蔡先生的精神概括为:“一、温良恭谦让,具中国最好的精神;二、重美感,具希腊最好的精神;三、平民生活,及在他的眼中,一个个都是好人,具希伯来最好的精神。”集人类最好的精神于一体,这是“先生”贴近群伦的至高榜样。蒋先生接着又说:“然蔡先生恐怕不肯承认我的话,因为蔡先生自己不知不觉的……蔡先生的这精神哪里来的呢?是从学问来的。”这种不知不觉的自觉,这种由学问深处涌发出来的自觉,是伟大先生的第一品。

由自觉而自主,蔡先生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办大学者的自主意识。早在1917年1月9日,他在北大发表首次演说就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应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责,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一方面,他痛恨科举官吏的体制,心仪德国洪堡的办学理念,强调大学的独立,思想的自由,不希望过多的政治干预;另一方面,他认为学生在大学,研究学问是第一位,始终不愿学生涉足政治。这种强调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大学自主意识深刻而远播。同时,正是这种政治与书桌的纠结,使得他为当年的北大争得一片学术自由的发展空间;也使得他与变革的受益者学生之间,总存一份学理上的纠葛和感情上的疏离。1928年春,距蔡先生北大校长去职五年之后,当他听说亲手创建于“远离城市喧嚣之气”的西湖的国立艺术院刚刚开学就闹学潮,决意于4月8日从南京到杭州湖畔的罗苑,补行开学仪式,并发表演讲《学院只为研究学术而设》,竭力端平政治与书桌的难题。正是这个难题不仅成为那个时代中国办学者的心病,而且遗传给了后世的代代办学者,成为中国先生们无法跨越的命运鸿沟。

蔡先生大学自主的思想带来一系列办学自立的主张。针对当年北大存在的不良风气,他着重提出了三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他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广延积学与热心的师资,建立一支辉煌的名师团队,各种流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他强调教授治校,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注入北大。多年后,他积极扶持的国立艺术院,也以同样的思想,开创了建院十年的辉煌。重师资的活力,重学术的研究,重不同的脉络主张的共存,重学院社团与刊物的创办。艺院年轻的办学者们将蔡先生视为精神领袖,追随他的思想,创建了西湖美育的深刻的学术根源。直至今日,这种根源历85年而生生不息,令我们这个学院始终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活力,从教育的思想和情感上去贴近这种深刻而感人的使命和脉络。

先生们映现于历史天幕上的身影,闪耀教育救国的自觉、办学意识的自主、创立新风的自立,同时,他们又是秉承真实的自我个性,将大学视为求真之所的真性情者。1922年10月著名的北大“讲义风潮”,面对蜂拥而至的学生,蔡元培先生见耐心解释无用,愤然立起身来,捋起袖口吼道:“我跟你们决斗!”面对这场风潮而深感痛心,他于当天写下辞职呈文。蔡先生在任十年,数度请辞。有面对当局的腐败而愤然提出,也有因学纪无序而带来的深深的挫败感。赞成与非议,历史上多有评说,但蔡先生一方面以“知退”的不合作方式,维护人格尊严的“夫子”自卫,另一方面以他的人格魅力和政治资历来抗议和示威,“拿人格头颅去撞开地狱门的精神”,直令吾辈深深感佩。蔡先生执掌北大之时,已历诸多革命的洗礼与坎坷的磨练,形成刚柔相济的为人为师的方式。柔,他向校工鞠躬,面对对他的书法的揶揄,他淡然以还;刚,他亲自延聘诸位名师,坚定改革的宗旨,只身要与众生决斗,在重大问题上,蔡先生保存着他的“真”。在五四运动进入高潮之际,蔡先生不辞而别,留下一个启事:“我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他关于社会对青年的“捧杀”,早存忧心,对这种平民政治的弊端久有预感。先生倦了!他为之奋斗献身的事业的受益者,他们的回马枪,是蔡先生这种求真灵魂所难以承受的。无独有偶,他的忘年交和追随者林风眠,创立和执掌我院最初的十年,同样坚持学术自由的理念,同样面对纷杂的学潮,同样刚柔相济以对,最后,于1938年面对杭州和北京两所艺专合并的乱局,慨然辞职,留下著名的“为艺术战”四个大字,同样拿人格的头颅去撞开地狱之门。

2011年深秋,值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蔡元培研究会发起组织了蔡元培先生的祭祀活动。在香港依山面海的墓地,我作为发起人诵读祭文《自蔡元培始》。这篇祭文是我于当日清晨草就。在祭文中我着重提到: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近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自蔡元培始,北大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和到来创造了条件;自蔡元培始,中国兴起国民教育的积极主张,创立高等艺术教育,为“一个理想社会”的国民性而塑造精神基础。“元培,在民族的基元之处,培育未来和希望。一个伟大的名字,一个伟大的箴言。”我们环立在荒草萋萋的山冈上,向着墓碑鞠躬。与此同时,我又想到林风眠先生,他的晚年也生活在香港,最后也在此皈依仙山。他来过这片墓地吗?他的墓园今在何方?这种追随者的命运,让伟大的先生们归于一处,让历史于冥冥之中归于某种传奇和悲慨。

“仰观绝顶上,犹有白云还。”由于有了这些先生,中国的教育有了山壑,有了高度。这让后来者可以从芸芸碌碌中上升起来,不断地去登高与远眺,去与那种荒原上的创举、困境中的坚守及其深潜着的精神相往还。先生回家,他们的家不在那墓碑,而在他们的事业,在他们创建的学校,在这校园中一代代生生不息的受教者。当此中国美院建院85年纪念之际,我们清扫展堂,大开仪门,请先生回家。

相关文章

  • 莫言:我没有能力投身公共辩论[图文]
    莫言:我没有能力投身公共辩论[图文]

    《明镜》周刊拍的莫言照片■《蛙》在德国出版■接受德国媒体专访回应西方质疑“我是一个作家,不是演员。当我创作那些场景时,我没有想到要去打破什么禁忌。”莫言这样回应西方媒体对他不表达政治立场的批评。莫言说自己和君特·格拉斯这样一位和政府对着干的作家不同,也比不上他,“我敬佩他和其他有表述能力的作家投身公共辩论,但我没有这种能力。坦率地说,我害怕...

    123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王广义: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图文]
    王广义: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图文]

    《红色理性——偶像的修正》布面油画1987(局部)今日美术馆供图10月13日,“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任总监,黄专任策划人。在展厅旁的德咖啡,艺术家王广义接受了《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他表示,艺术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艺术就是...

    84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薛永珍:追逐·那颗执著的心[图文]
    薛永珍:追逐·那颗执著的心[图文]

    编者语:光阴如梭,今天是史春坡教授离开我们的日子,他的妻子薛永珍女士满怀爱恋与深情写下了这首《追逐·那颗执著的心》的诗来缅怀,来追忆史春坡教授。有些花朵不必结果,却不能不美丽,祝福他们!孤影倚窗思故人.蒙蒙细雨夜风吹;揽尽回忆空惆怅.思君之痛折断肠;荡漾清风沁心扉.墨香依旧绕梁逥;小笺细语浅浅思.千言万语铭心中;屈指离别已五载.旧时剪影常涌现;百花凋零留余香.犹如隔世梦一场;...

    195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抽象水墨的可能性[图文]
    抽象水墨的可能性[图文]

    图片资料千百年来,水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渗透在中国传统经典艺术的各个方面。犹如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一样,笔墨书写几乎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与生命状态。即便在计算机逐渐取代书写的现代化变迁中,笔墨渐渐淡出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然而笔墨依然是中国艺术家们汲取养分,立足传统的根本源头。在当代艺术空前多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及东方美学经典的继承、挖掘与创新始终是中国当...

    80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国画革命派创岭南画派:桃李满天下[图文]
    国画革命派创岭南画派:桃李满天下[图文]

    广州番禺高氏■策划:林波■文/图:侯鹏飞因为家贫,高剑父曾族兄依耕田放牛维生,后获族叔指导画竹。13岁,高剑父拜居廉为师,后走上改革传统中国画之路,创立岭南画派,并以春睡画院为营,培养了诸如黎雄才和关山月等的大批人才。毕其一生,浇灌了这一枝开在中国绘画史中光芒闪耀的花朵。在广州艺博院,一场书画作品展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以此纪念“岭南三杰”之一—&mdash...

    141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许仲敏的艺术场域[图文]
    许仲敏的艺术场域[图文]

    作品图片当我们面对着许仲敏的一件雕塑作品时,不禁要问:他是怎么做出这件作品的?这件作品又要向我们传达什么?事实上,许仲敏的作品已不单单属于雕塑,光的闪耀配合着机械的运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叹为观止的技术奇观。一个个运动着的小型人形、婴儿和骨架,或围绕着一个中心柱不断循环走动、或垂直向上爬行,都像是在进行一种运动式的仪式化劳动,向我们展示了肉体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整个过程。这些在过去七年中创作的机械...

    116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工艺美术是门时尚艺术[图文]
    工艺美术是门时尚艺术[图文]

    《水乡》(漆艺)乔十光文\本刊特约撰稿吴华15万钢针组合而成的兔子皮毛,丝线羊毛编织的造型各异的毯子,丝绵材质看上去“可餐”的土豆……展厅中展出的是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的优秀作品,200件艺术品每一件都让人垂涎,似乎哪一件放在家里都是不错的装饰品,令前来观展的人们惊叹当今的手工艺品能做得如此精致而有内涵。日前,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

    106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四川版画:中国美术史的明珠[图文]
    四川版画:中国美术史的明珠[图文]

    《巫峡》林军近日,“四川版画精品展”和“印象派版画真迹展”在重庆同时举行。有意思的是,尽管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画家创造了不同的作品,但是在黑白线条的世界里,观众却感到某种微妙的联系。无论是来自国内雄浑的《巫峡》,还是源于国外硝烟过后的《街垒》,他们都在传递着画家对世界的理解、对生命的敬畏,一种穿越时空的人文关怀。是的,真正的艺术是没有国界...

    75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当代艺术有待克服无知与歧视[图文]
    当代艺术有待克服无知与歧视[图文]

    当代艺术与生活并不遥远“作品想要表达什么?”4月23日,内地艺术家蒋志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主讲了一场“不会讲的讲座”。在讲座上,这位成长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实验艺术背景之下的艺术家只用投影展示了自己过去的一些作品照片,其中包括观念摄影、装置等,却鲜有为这些看似晦涩的当代艺术作品给出解释。除了其间穿插的行为表演,现场几近成了“不...

    137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王璜生:谈“独立”,太奢侈了[图文]
    王璜生:谈“独立”,太奢侈了[图文]

    从矶崎新设计的中央美院美术馆出来,不到五分钟的路程,有一家可以喝到粤式早茶的餐厅,那是王璜生的饭堂之一。王璜生是艺术界的风云人物,出生在广东汕头,留一脸络腮胡子,讲不标准的普通话,2009年7月从广东美术馆卸任后,受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的邀请,前往北京,开始执掌这所美术学院的美术馆。今年是他在北京的第三年。如今,他已将这家美术馆打造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公共美术馆,潘公凯用六个字评价他:果然不负众...

    113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笔墨 生活 理想:对话魏云飞[图文]
    笔墨 生活 理想:对话魏云飞[图文]

    文/姜彦文学习姜彦文(以下简称姜):小魏你好,平时我们交流的虽然比较多,但正式的交流这还是第一次。按照惯例,还是先谈一下你学画的一些经历。问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就是通常有很多人会觉得一个小孩子的文化课不好,才去学画画,你是因为这个才学画的吗?你小时候的功课怎么样?魏云飞(以下简称魏):呵呵,我应该不是这样。因为当时我的学习还不错,中学是当地重点中学的实验班,文化课很好。走上这条道路,确实...

    122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洪郡:相对中的笔墨[图文]
    刘洪郡:相对中的笔墨[图文]

    关于笔墨问题人们越谈越有意思,越谈越来文化,我理解的“笔墨”,笔就是韵律、节奏、力量、势的综合展现,“墨”就是“墨分五色”,“墨团团里天地宽”等,黄宾虹的“五笔七墨”已讲得透彻。近年我通过动笔体验,再咀嚼具有积极意义的理论阐述,我认为笔墨的“自性之美”与...

    72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画家贺成探索古代人物和仕女画[图文]
    画家贺成探索古代人物和仕女画[图文]

    贺成《贵妃醉酒》任愚颖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贺成一直在古代人物和仕女画方面做着刻苦的努力和执着的探索。他以唐诗宋词为内容,创作出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人物画作品。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贺成的古代人物和仕女画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面貌,线条酣畅,墨飞色舞,美而不媚,艳而不俗,如《唐人马球图》《剪春图》《共剪西窗》《晨曲》《晓妆》《贵妃醉酒》等等。他的老师,远在天津大学的王学仲,看了他的这些画...

    45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当代水墨:从穷途末路到突破超越[图文]
    当代水墨:从穷途末路到突破超越[图文]

    仇德树裂变综合材质刘国松法界纸本水墨设色60×154.5厘米1974年“当代水墨不仅是水墨创作的延展,当代艺术的冲击也打破了传统的水墨边界。”湖北美术馆副馆长冀少峰说。1985年,李小山在《江苏画刊》提出:“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然而,28年后,中国画并没有走入死胡同,而是与当代艺术产生交集,最具代表性的是呈现出多样化而富有生命力...

    146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80后漫画家邓秋婷:一本漫画闯天涯[图文]
    80后漫画家邓秋婷:一本漫画闯天涯[图文]

    邓秋婷(中)和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左)、大陆漫画家本杰明(右)。近年来,随着数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在贵阳的顺利举行,贵州本土动漫的创作实力正在慢慢崛起,并逐渐为外人所知。不少贵阳动漫人都拿起画笔,用自己的作品打开了通往全国平台的道路。而笔名叫“豚宝藤井樱”的80后贵阳漫画家邓秋婷,就是其中一个。彩色的自我2011年,邓秋婷连载于国内动漫杂...

    177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