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斥资1.72亿元竞得毕加索作品《两个小孩》。有网友问,万达称除了购买更多西方艺术品外,还将挖掘国内具有原创性的艺术家的作品,“原创性的艺术家”是否指当代艺术这块儿?万达收藏负责人郭庆祥的回答斩钉截铁:“中国当代艺术绝大多数都是抄袭西方,甚至被投机者所利用,毫无价值,我们绝不会收藏。”
当代艺术本身是无罪的
这个态度在当下的社会现实情境里,显然更像一个标志性土豪在艺术收藏领域的宣誓,同时还不忘恶心一下表象万般粗糙的中国当代艺术。一方面可视为万达通过投资世界级艺术品,切入文化产业投资领域的战略大布局高调前奏,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中国顶级本土财团对这些年观念“抄袭”起家的中国当代艺术的不信任。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万达可以不收藏当代艺术,但当代艺术本身是无罪的。我的观点是,资本对于艺术是一种显性的“硬暴力”,在资本话语下干预新兴艺术的行为,是给社会文化创新带来更大危险性伤害的“软暴力”。万达类型化的收藏并不代表着收藏的全部意义和当下社会艺术价值的体现,更多可能的只是一种实用型的投资。
被质疑成当代艺术常态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当代艺术不能像上世纪80、90年代以先锋性和观念性给社会带来新的信息和价值观输出的话,那么今天的艺术创新观念被不断地质疑或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当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常态的艺术表现方式,那么选择“毕加索”,与中国的当代艺术两者之间,可能更多的力量会投向毕加索们,因为当代艺术的意义得不到社会的有力支撑,这可能是一个极具危险的社会现实信号——在文化产业的投资格局和需求里,以社会利益的诉求最大化为最高原则,导致操盘手们一定会选择稳妥的路径,很快造成一团和气文化繁荣的假象。
假想一个场景:当中国的100个土豪都不再相信当代艺术的时候,可能当代艺术会以另一种形式和面貌出现。当代艺术的观念在市场现实当中的悖论导向总是那么明显,以致商人们很容易急功近利地利用,利用不了的时候弃之也不可惜。
不接受观念但也别诋毁
万达可以不收藏当代艺术,但是对于当代艺术所带来的社会观念的解放和可能性的探索,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成功企业所重视的领域,而不是不负责地一棍子打死。我更愿意理解为是郭庆祥如此高调自信的背后,只是对传统文化和理念保守投资行为的自鸣得意与条件反射,实际上背后是一种赤裸裸地刻意回避一种对争议性社会类型的当代艺术做出真实的回应态度。
当一种艺术无法抵达你的内心或者超越你观念接受的时候,我想你保持沉默更好,而不是趁机诋毁,别忘了当年毕加索也是从更多的观念抗争中起家的。我还是希望掌握购买大权的郭庆祥先生,去寻找这个时代更有价值的年轻艺术家,不完全把艺术只当作企业的投资行为。陈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