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国画也能像法国印象派那样现实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洋洋 点击 :

请到老百姓中采采风国画也能像法国印象派那样“现实”

◆梁依云

即将到来的九月,有70余件来自莫奈、德加、米勒、马奈、毕沙罗、雷诺阿、柯罗等法国印象派大师的作品将会在上海博物馆进行展出。大多数作品主题都是真实反映19世纪底层劳动人民的经典之作,历经百年仍然经久不衰,对当代艺术影响深远。相比之下,我们的民族瑰宝——国画艺术创作却总是和“底层”无关,像上海前两年有关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和丁筱芳的底层劳动者题材那样亲民的太少。

今天的国画艺术,尽管仍然是我国最拿得出手的经典艺术,但论及整个国画艺术的影响力,实在是排不到首位。扪心自问,古代的水墨经典要看山水、品花鸟,今天呢?我们能立刻想到的国画经典还停留在张大千、齐白石之作,鲜少有家喻户晓的现代国画作品。

这让人感到遗憾,也证明如今中国艺术发展还很不成熟:现当代艺术跟随着艺术发达国家迅速前进的同时,国画艺术却因保守传统而原地踏步,艺术形态多少有些青黄不接。对比今年九月将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法国印象派大师作品展,不但未展先热,其受欢迎程度大大超过了很多现代艺术展,充分证明了油画这种西方的传统艺术至今还是大有人气。

同是传统艺术,为何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关键就在于“现实”二字。国画向来讲究的是个意境,文人墨客为了彰显各自高远理想或是抒情达意,往往将个人的志愿投射到景物中;另有人物画则立意更小,如何画出人物神韵成了比较作品好坏的关键。至于改朝换代,历史更迭,从来就不是国画的“分内事”。

这怪不了画家们,这是自古小农经济、集权统治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利己主义造成的,反观油画艺术发展,虽然也不乏为贵族享乐的人物肖像和景物描绘,但每个时代都有坚持反映社会生活的反思之作。前不久来过中华艺术宫的米勒作品《拾穗者》就是刻画了19世纪底层劳动妇女赶在太阳落山前拾穗的画面,其中每个人物的刻画都真实自然,即便今天看来,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当时劳动者生活的艰辛与性格的坚毅。类似这样的经典油画还有很多,它们保留下每个时代、每个地区独特的文化,展现给我们的是过去的真实,这是今天艺术创作仍旧不可或缺的创作意识。

贴近生活,跟上时代,这就是当今国画艺术需要做到的,因为国画家同样需要肩负起引领时代的使命。丁筱芳用国画形式记录下无数奋斗在底层的劳动者辛勤的模样,在这个史上高温最猛的夏日,更具现实意义。他笔下有扛着木梯说笑的建筑工人,有湘西淳朴的剃头师傅,还有为登上太空而练习着失重的宇航员……丁筱芳的画风并不完全写实,带有国画独有的朦胧美,同时又借鉴了西洋画对人体构造的准确把握,再加上最真实、最质朴的题材,让人觉得平易近人又充满对劳动者乐观精神的敬佩。

当国画开始与日常生活接轨,与时代接气,那么它将不仅是艺术珍宝,而将是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股动力,如此一来又怎会遭遇“过气”的危机呢?

相关文章

  • 北京艺术区:我们现在还需要吗[图文]
    北京艺术区:我们现在还需要吗[图文]

    徐子林最近几年北京艺术区作为一个社会事件和舆论话题已经多次夺人眼球挑拨人们的神经了。从圆明园画家村到宋庄到798艺术区;从艺术区开创元老纷纷被挤兑出走到各色商贩蜂拥而至;从正阳艺术区的拆迁维权到798将建成世界上最大水上游乐园……雅昌艺术网、艺术国际网都专版专题开始讨论艺术区何去何从,众艺术人士则或义愤填膺,怒斥奸商兔死狗烹;或无奈叹息,诉说无知政府流氓当道;或恐慌...

    8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水墨画家李小可:我与西藏的缘分[图文]
    水墨画家李小可:我与西藏的缘分[图文]

    耳濡目染受父熏陶李小可画画,似乎是命里注定的事。他的父亲大名鼎鼎,水墨大师李可染。1岁多,李小可头回提笔,画了个圈;12岁,已经会画画的李小可画了一张水墨《千帆图》,在英国举办的一次国际儿童画展上得了奖;18岁,李小可参军入伍,开始画军史、师史题材的油画,画连队生活的黑板报、幻灯片;35岁,李小可进入北京画院成为职业画家,那时候他更多还是在给父亲做帮手。父亲,在李小可的眼中是“...

    48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满维起:石涛山水画艺术纵谈[图文]
    满维起:石涛山水画艺术纵谈[图文]

    石涛(1640—1718年),本姓朱,名若极,明皇室后裔。出家后,法号原济,又号石涛、清湘陈人、苦瓜和尚等。以其独到的画论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山水画艺术成为明末清初最具影响的大画家。石涛早期的山水画是深受新安画派影响的,此间的笔墨基本上是梅清一路,用笔恣肆放旷,用墨清新隽逸,凭借心情,或渴笔涩写、或润笔挥运、或清俊、或苍茫,各具风韵,显示出才情横溢的艺术资质。最能代表石涛山水画成就的是...

    2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水墨精神山川韵味从五代到宋元[图文]
    水墨精神山川韵味从五代到宋元[图文]

    图片来自网络[北宋山水画的布局代表了社会次序。高山堂堂,主山巍峨,象征着强有力的皇权。但到了南宋,却逐渐向“边角之境”发展,画风变得清淡]“五代、宋元是中国绘画确立典范风格、达到鼎盛的时期,明清时期的绘画风格基本上源于这个时代。”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而中国山水画也是在这400多年时间里,渐渐独立为一门画科,...

    110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朱敏:学画感想[图文]
    朱敏:学画感想[图文]

    山水画《山涧》读山水诗对画很有益处。古人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声诗”。一幅好画诗情和画意两者不可分。诗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作画也如此。绘画的“有我”之境,是指艺术品中突出地体现作者的个性和意趣,把对客观的感受高度地融于主观中,使所画主观成分多,对作品的形象塑造,多半是意象或抽象。绘画的...

    98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书法大扫除给苍井空消毒后续(图)
    书法大扫除给苍井空消毒后续(图)

    9月7日早,陕西书法院首届书法双年展在西安举行,展厅里用书法笔画构成的书法家简介本报记者王智摄将苍井空、赵本山等人的书法复制后,集中消毒并扫入垃圾桶……9月7日,风格相当传统的“风骨·陕西省书法院首届书法双年展”以行为艺术开幕,引来争议,被指“作秀”。昨日,陕西省书法院正式回应“作秀&rdq...

    75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建设文化强国:繁荣书法艺术[图文]
    建设文化强国:繁荣书法艺术[图文]

    图片来自网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再次吹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军号。中国书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优秀文化,如何当随时代,与时俱进,打造新经典,创造新辉煌,以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报记者丁元利带着这一话题采访了著名书法家、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兼常务副秘书长边保华先生,归纳其看法和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时代呼唤书法艺术大发展大...

    174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一探[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一探[图文]

    齐白石作品如今的人们在谈到齐白石的成就时,都会从他那美丽的画作中感受到一种平和自然之美。无论那秋风中的喇叭花、鸡冠花、葫芦、石榴,还是炎夏中的枇杷果、芭蕉、荔枝……抑或那些人们饭菜中平常的菜蔬红萝卜、南瓜、大白菜、豆角……。当然,人们更喜欢他笔下的鱼虾、螃蟹、青蛙。齐白石画作中山水、人物相对少,但亦如花鸟画都能给人一种清新愉快美好的感觉,...

    70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朱新昌:画聊斋先得接地气[图文]
    朱新昌:画聊斋先得接地气[图文]

    朱新昌作品《劳山道士》知名人物画家朱新昌历时两年潜心为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造像”终于告竣,120幅画作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聊斋绘本》,传神地勾勒出蒲松龄笔下的花妖狐魅世界。这些画作近期将先后于上海中国画院和蒲松龄家乡山东淄博博物馆亮相。这也是国内画家首次系统地将《聊斋志异》的故事以中国画方式呈现。近日,朱新昌就这一题材的创作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进行...

    186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2013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XI艺术中心古典油画[图文]
    2013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XI艺术中心古典油画[图文]

    多德雷赫特的日落2013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将于9月18-20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艺博会招展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目前已有多家画廊的多位重量级艺术家确定参展,位于北京798的XI艺术机构将带来17-19世纪古典印象派,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油画大师作品,是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河边的村庄XI艺术机构是一家位于北京大山子798国际艺术区,长期推广和销售著名画家的艺术作品原作的专业艺术机...

    192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西式中国风” 的大众化
    “西式中国风” 的大众化

    前言对日本人来说,上海是最具有亲近感的海外国际都市。从历史上来看,直到中日战争时期,最多曾有10万左右的日本人居住在上海,近年,从长期居住于海外的日本人数来看,上海又位居首位,2010年已超过了5万人再从到上海旅游的游客人数来看,日本人一直是最多的。比起中国的首都北京,日本人多有偏向游访上海的倾向,而且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倾向也是非常显著的。那么,日本人为何如此偏好上海呢?本文从日本游客看待上海...

    159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当代中国摄影的危机[图文]
    当代中国摄影的危机[图文]

    沃克-埃文斯作品纵观整个二十世纪,中国人经历了一场百年巨变。在这场巨变中,摄影为我们提供了中国社会最为丰富的视觉表征。近30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快速转型,各种问题和事件不断发生。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记录手段被更加的工具化。一大批具有使命感、责任感的摄影家用一种记录性影像方式,重新建构与社会的关系。他们用一种中国的影像社会学人文立场与话语方式,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具有社会、历史文献意义的视觉图...

    118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张复兴在一亩三分地里觅家园[图文]
    张复兴在一亩三分地里觅家园[图文]

    张复兴7月25日,“守望家山——张复兴国画作品展”在北京经典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张复兴个人画作32幅。当日,张复兴在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表示,他所创作的山水画是生活与心中酝酿的意境所结合而成的,描绘的就是自己心中的那一方天地。京华时报记者杨菁本版图片均由经典美术馆提供■人物小传·张复兴1946年出生,系文化部中国画学会...

    20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袁佐:坚持艺术的纯粹性[图文]
    袁佐:坚持艺术的纯粹性[图文]

    2月23日,“散漫的抽象”冯良鸿抽象绘画展在中间美术馆闭幕。中间美术馆馆长袁佐在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中间美术馆坚持纯粹的艺术,提倡学术探讨。提倡对绘画本身的讨论袁佐介绍说,中间建筑艺术区,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凯主持设计,通过旧厂区改造而成的。“在继承传统,做开放性平台的基础上,以主张学术探讨和创...

    115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图文]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图文]

    “读一篇古文,看一遍必不如抄一遍。画也一样,临摹一过,则其峰峦渲染,树石安排,乃至一点一画,都直接地予我们以新的启示,累积这时候的失败,即是他日的把握。”痴迷石涛,取名“抱石”就是因为深爱石涛的画作1904年,傅抱石出生于江西南昌一贫苦家庭。虽家境贫苦,但异常勤奋好学,后因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而被一个人赏识,这个人正是当时艺坛的大人物徐悲鸿。19...

    112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