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建设文化强国:繁荣书法艺术[图文]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可可 点击 :

建设文化强国:繁荣书法艺术 | 艺术科普

图片来自网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再次吹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军号。中国书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优秀文化,如何当随时代,与时俱进,打造新经典,创造新辉煌,以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报记者丁元利带着这一话题采访了著

名书法家、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兼常务副秘书长边保华先生,归纳其看法和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时代呼唤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

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责无旁贷的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伴随着语言、文字渗透到中华文化的一切领域之中,以其独特的审美文化,铸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文明史,到如今依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至少包括创作、理论、教育、活动等诸多方面,而书法家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因素。一部书法史就是书法家的历史,而书法大家无疑又是书法史的灵魂。我们生逢盛世,赶上了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春天,书法所赖以生长发育的中华传统文化今天也面临全面复兴的大好时机。况且,近世以来书法文化的发展,大量书法资料的面世,新的美学观念的引进,表现手法的日趋丰富等等,无一不指向书法艺术,而近三十年来持续不衰的书法热潮,更是有力地证明了书法艺术在中华文化中深厚的基础和巨大的能量。新时代的书坛呼唤经典和大家,努力以经典和大家推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每个书法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因此,当代书法家要顺应时势,敢于担当,不辱使命,切实肩负起社会责任和艺术责任,积极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围绕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真正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经典和大家是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个时代是否出现影响后世的书法大家及经典之作,是该时代书法艺术是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书法经典的形成和书法大家的出现一定是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经典成就大家,大家造就经典。正确认识经典和大家,对于打造经典、推出大家、实现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书法界专家认为,书法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须具备高尚的艺术品格:一是具有开创性。它以一种创造性的书法艺术实践,承载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文精神和时代内涵,开辟了全新的审美境界,找到了一种全新的笔墨语言。二是具有规律性。它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完全符合历史和艺术发展规律,是时代和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三是具有唯一性。它是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技法体系和风格模式,甚至填补了书法史的空白。四是具有原创性。它是在规模前人、继承传统基础上大胆的、天才的变革创新,而且有其极高的开掘价值。那么,当今时代的书家如何才能成为书坛大家呢?首先,要审时度势,明确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当代书家有着古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学科建设的发展、研究方法的进步,使我们更容易高屋建瓴地认识和把握艺术发展规律,从而运用它为时代服务。其次,必须专注研习,做传统书法经典的继承者。几千年的书法传统,出现了无数的经典,像一座艺术的百花园,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营养,一代又一代大师们的成功之路,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启迪和艺术创造的广阔空间。其三,要树立“大书法”观念,敢于打破作茧自缚的门户偏见。站在时代的高度,高屋建瓴,把一切古代的优秀书法遗产和时代的表现手法都纳入自己的艺术视野之内,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其四,要增强创新的资质,掌握创新的方法。扎实打牢书法字内字外功,尤其提高书法鉴赏眼光,积极探索创临结合的新路子。其五,要敢于表现个性。艺术是个性和激情的产物,只有完美地表现书家的艺术个性,才具有经典的价值,这样的艺术家才能称得上大家。其六,要超越现实功利。远离世俗尘嚣,耐得住孤独寂寞,守得住精神家园,保持超乎寻常、自由探索的精神。

书法艺术繁荣发展必须走传承与创新之路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给“李铎诗词书法展”的贺信中讲到:“书法艺术的繁荣进步,一靠传承积累,二靠创新创造。”传承与创新是书法艺术否定之否定发展过程的内在机理,两者辩证地统一存在于书法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书法艺术正是在不断地传承、创新,再传承、再创新的螺旋式上升进程中得以存在、延续和发展的。传承是向由传统所积淀而成的“土壤”汲取养分的过程,创新则是书法艺术实现“新跨越”、“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三千多年的文化渊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的肥沃土壤。为此,书法艺术的传承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必须行进在前人书法艺术成就的路基之上,必须建立在夯实书写基本功的前提之下。主张继承传统,并不是要一味沿袭过去,而是要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进程中与时俱进,善于推陈出新。首先,要把“增强时代感”作为书法艺术创新的内在要求。“笔墨当随时代”,作为一个现代书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贵能“古不乖时”,在尊重书法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上,使书法作品既具有晋唐风韵,又有独特的个性风格,既具有民族特点,又具有时代精神,在古老的国粹艺术中注入新的血液,使之符合新时代文化的审美标准和要求。其次,要把“弘扬主旋律”作为书法艺术创新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追求“真、善、美”作为永恒的“主旋律”,做到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并以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为审美理想,努力创作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精品力作。再次,要把“风格多样化”作为书法艺术创新的主要途径。“综合融会”、“和而不同”是书法艺术风格形成的一般原理。在这方面,书法艺术始终向所有立志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书法家敞开大门。为了拓展书法风格的广度和深度,书法创新应牢固树立书法家群体风格多样化和同一书法家作品风格多样化的观念。后一种观念尤为重要,它要求所有书法家特别是已成名书法家也不能安于现状,而是应以“艺无止境”的态度不断“变法”,努力探索更高境界的新风格。

建设文化强国:繁荣书法艺术 | 艺术科普

图片来自网络

书法艺术在服务大局中必将大有可为

中国书法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独特的笔墨线条表现丰富的人文精神,成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典型代表。有理由相信,书法艺术在服务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这个大局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作用。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作为人们从古到今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一直起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等作用。可谓书以载道,薪火相传,使传统文化泽润人们的心田,也必将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强不息。二是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生命之源,书法更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艺术,它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自身的不断传承与创新,必然会对整个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随着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文化创新百花齐放、文化产业异彩纷呈,书法艺术在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三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高雅的东方文化精神,在对外交流中被世界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其感染力、影响力也日趋增强,有时起到“大外交”、“大外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书法“申遗”成功、“中国书法环球行”等活动,就充分彰显了中国书法文化的强大魅力。四是文化审美的引领作用。唤起美感、引领风尚是书法艺术重要特征之一,“书以载道”是历代书法家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当下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书法作为文化“国粹”,可通过多种形式,培育人们的审美情趣,引领国民精神的提升,以实现文化的审美本质与审美理想。书法家在此过程中也实现着敬畏传统、感恩时代、关爱民生的人生价值。

(此文发表在2012年《中国新闻》[两会特刊])

相关文章

  • 潘公凯:曾成钢对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的贡献[图文]
    潘公凯:曾成钢对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的贡献[图文]

    鉴湖三杰(雕塑)曾成钢曾成钢是我的老朋友了,他是从中国美术学院调到北京来的。我在杭州中国美院任院长时,他是雕塑系主任,我因此对他是很熟悉的。曾成钢的特点是人很率直,很坦荡,也很真诚,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性格。曾成钢对艺术充满了热情,为推动雕塑事业发展孜孜不倦。他到北京后在中国雕塑学会工作,随后又担任学会负责人,工作非常努力,成效显著。他对于中国雕塑事业在当代的发展做了很多努力,很有贡献。在雕塑创...

    85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在似与不似之间求神似[图文]
    在似与不似之间求神似[图文]

    王清建近照几日来,徜徉在王清建先生的“葡萄园”里,竟然有点流连忘返了。紫葡萄、绿葡萄、金葡萄,王清建的“葡萄园”里,珠圆玉润,硕果盈枝。这些葡萄可观、可赏,但不可以食。人在尺幅之间寻觅,恍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寻觅,显然已超越了一串葡萄意义,思想的行止,其实步入了另一个殿堂:那是意绪美与诗意美交织的世界。葡萄入画,在当下似乎成了一种时...

    136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七龙珠”之父因画画过敏隐退 漫迷:神龙快留他[图文]
    “七龙珠”之父因画画过敏隐退 漫迷:神龙快留他[图文]

    《七龙珠》影响一代人。@华西都市报:提到《七龙珠》,很多70后、80后都会想到自己青春时代。而这部作品的漫画原著鸟山明,近日却宣称,因画漫画出现过敏反应,计划隐退。其实,在中国,鸟山明的作品不光吸引普通读者,很多当下的职业漫画家也是深受其影响,甚至在其出道之前都模仿画过《七龙珠》。一代漫画大神隐退的消息传来,谁能不黯然?华西都市报记者昨日获悉,影响了几代人的全球最热动漫,曾被好莱坞改编为真...

    36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梅墨生:写生随谈[图文]
    梅墨生:写生随谈[图文]

    梅墨生四川巴中写生系列之十三:巴山青城2006年33.3×47.3cm写生的方式方法我们现在的写生方式和老先生们有很大不同,老先生们之间写生的状态也不一样,比如黄胄和李可染的写生不一样,李可染和叶浅予的写生不一样,叶浅予和徐悲鸿的写生也不一样。我认为20世纪中国画的写生大体来说受西方影响为主。我国古代的“写生”是特指花鸟画,宋代时,赵昌擅长画花鸟虫鱼,被称...

    148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栗宪庭: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图文]
    栗宪庭: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图文]

    栗宪庭近影2012年6月21日,西安初夏明媚的午后,曲江一处古雅的院落,水声鸟鸣中,在挂满嫣红梅李的果树下,栗宪庭侃侃而谈,态度是那样率真、谦和,话题围绕中国当代艺术,又超越中国当代艺术本身……栗宪庭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三十多年中,他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把握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变化,开创性地策划了诸多重量级的代表着重要艺术潮流和走向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对中国现代艺...

    187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观陈有杰先生画马: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图文]
    观陈有杰先生画马: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图文]

    神驹泣风图子木公元2014年,岁逢甲午。性喜画马的陈有杰先生嘱我为他写一篇“马说”。人类从懵懂走向文明,几千年来,一路有马相伴,可以说:马用四蹄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因此,马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易经》一书中就认为“乾为马”,代表着刚健、忠诚、热烈、高昂、勇敢、昌盛、不屈的精神。并引申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47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关注社会变迁的中国当代摄影最有意思[图文]
    关注社会变迁的中国当代摄影最有意思[图文]

    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主任、摄影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专访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主任、摄影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国内首个专注于影像领域的艺博会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Shanghai)刚刚在上海展览中心闭幕,诸多国际画廊所带来的大师作品以及成熟的商业社会所必需的规范的市场理念,激发了许多关于当代摄影的话题。尤其当镜头不再代表着一种权力,摄影作为最“民...

    2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朱青生:盲目追涨西方艺术品误人害己[图文]
    朱青生:盲目追涨西方艺术品误人害己[图文]

    爱德华·蒙克《呐喊》北京大学教授、当代艺术家朱青生提醒中国藏家——在万达以2816万美元拍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后不久,国际拍卖场上当代艺术又连创新高。11月12日的纽约佳士得夜场,弗兰西斯·培根的三联作——《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以1.424亿美元的价格成交,超过了2012年由爱德华·蒙克的《尖叫》创下...

    37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何怀硕:艺术的信念[图文]
    何怀硕:艺术的信念[图文]

    现代派把日常用品与艺术品的界限打破,被崔西·艾敏弄得乱七八糟的一张大床经炒作也成为成名作何怀硕当代对于:“什么是艺术?”、“如何给艺术下定义?”、“什么是艺术?什么是非艺术?”类似这些问题,不论是在艺术哲学、艺术理论与批评,或者美学中都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原来固然也是困扰着多少世代的艰难问题,但当今更加困惑...

    43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丰子恺漫画创作启示:要贴近民众不可故弄玄虚[图文]
    丰子恺漫画创作启示:要贴近民众不可故弄玄虚[图文]

    丰子恺的漫画较“亲民”王世国(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丰子恺受其父丰斛泉和老师李叔同的影响,笃信佛教。抗日战争前有一次他从住地苏州石门湾带一只鸡,要去杭州云栖寺放生。他为了不伤害鸡,就把鸡放在身着的长袍里面,外面用手兜着。这一路要乘船还要转乘火车,他的手兜着的长袍里面鼓起一团会动的东西,怪模样很是可疑。结果在火车站被一便衣侦探盯上,一路跟踪,同车到站。一出站门,丰子...

    134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从“四王”入手,敬畏传统[图文]
    从“四王”入手,敬畏传统[图文]

    上海博物馆藏王翚《重江叠嶂图卷》(局部)清初“四王”由于受明董其昌——扬南抑北理论的影响,一直以元四家为经典,对传统山水画的技法梳理、归拢作出了独特的理解与实践,对后世的山水画影响至今不衰。王原祁曾道: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火。曾记有人这样认为:当这个社会以文人为中心转动的时候,文人的审美就显得特别重要。清皇家对“四王”偏爱与...

    195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大为:无愧于时代精神[图文]
    刘大为:无愧于时代精神[图文]

    2011欧洲伦敦桥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鼓励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积极探索;我始终认为,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艺术发展史,其中始终贯穿着可贵的进取精神。当代写意花鸟画家谢天赐,其作品中的写意精神是十分突出的,他用笔大气、率意,用墨淋漓、酣畅,在书写中体现一种源于生命的元气、笔势的美感和墨色的韵致,在画面中营造了近乎抽象感觉的意象之美。在看似随意的挥洒中,一切都是成竹在胸的,一切都是空间结构的体...

    114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田家青:王世襄传奇之外的辛苦[图文]
    田家青:王世襄传奇之外的辛苦[图文]

    封面用图:王世襄夫人袁荃猷所绘《世襄听秋图》。在文博收藏界,王世襄是个说不尽的话题。5月25日是一代收藏大家王世襄诞辰100周年,古家具专家、王世襄弟子田家青前不久在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对话时认为:“如果要选12件全世界最好的明式家具出一套邮票,代表中国文化,那王(世襄)先生的收藏就占了5件。任何一个行业,比如瓷器、绘画、书法,不可能一人占其中半壁江山&helli...

    167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丹青解读毕加索创作:要了解他的朋友和敌人[图文]
    陈丹青解读毕加索创作:要了解他的朋友和敌人[图文]

    陈丹青讲解毕加索艺术胡晓芒摄“毕加索的画很经典,毕加索的画看不懂。”这两种矛盾的感受令很多普通参观者困惑。昨天下午,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做客《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对中国的策展人提出希望,希望他们为艺术普及多出力。陈丹青的演讲题目是《机会与困境——兼谈毕加索》,他以绘画艺术家的身份从专业角度解读了毕加索的创作和价值,为听众上了一堂精彩...

    29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图文]
    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图文]

    吴冠中作品美与漂亮我曾在山西见过一件不大的木雕佛像,半躺着,姿态生动,结构严谨,节奏感强,设色华丽而沉着,实在美极了!我无能考证这是那一朝的作品,当然是件相当古老的文物,拿到眼前细看,满身都是虫蛀的小孔,肉麻可怕。我说这件作品美,但不漂亮。没有必要咬文嚼字来区别美与漂亮,但美与漂亮在造型艺术领域里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漂亮一般是缘于渲染得细腻、柔和、光挺,或质地材料的贵重如金银、珠宝、翡翠...

    191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