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创新,当代艺术的美丽陷阱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柠檬 点击 :

创新是20世纪以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20世纪的关键词。在20世纪初,“新”“旧”之争更是社会、文化之核心。“戊戌唯新”要“唯新”,“新文化”运动要的也是“新”。最有冲击力的杂志叫《新青年》。而中国文化人也分成了“唯新派”与“守旧派”。著名文化人黄远生1916年在《东方杂志》上撰文《新旧思想之冲突》称,“现时吾国民思想之冲突,概由与西洋思想相接触而起”。可见洋为新中为旧。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上撰文,亦直截了当以《新的!旧的!》为题,批判“新旧不调和”的生活。故新就好,旧就不好,西方的就好,中国的就不好。这个20世纪初期的文化定调一直影响到今天。“新文化运动旗手”之鲁迅1925年时说得更彻底,““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有人说,鲁迅要踏倒的,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既然是“新文化运动旗手”,当然也就是西方文化旗手。所以也是在1925年,这位“旗手”干脆彻底否定了中国文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总之,“新”就时髦了起来,这一“新”就新了一百年。

与“新”直接相关的“革命”是20世纪又一关键词。所谓“革命”,即由旧致新的突变性的手段激烈的变化。中国人崇奉“革命”也崇奉了一百多年。我们只看到“革命”的新变,而忽视了“革命”的破坏。“破旧立新”是革命,破坏、砸烂、打倒、摧毁,这些可怕的概念在中国人心中竟然都有褒义的性质!“文化大革命”把一国的文化砸得稀烂,一国的人又都心满意足!

这些就是创新的世纪渊源。创新在别的物质科技领域中自有其用,姑且不论;但在艺术创作中却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既然新就是好,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已习惯于把“创新”当成艺术创作的最根本的标准。傅抱石有方章就叫“其命唯新”。所以不论画家,评论家,或画展评委,见着从未有过的新样式,就会叫好。为了新,大家也就变着法子去逞怪炫奇,弄出若干见所未见的怪样子。而见着怪样子,整个美术界的人又都会一起喝采。其结果,就是美术界中人整天去发玄思奇想,或实验于斗室,或沉缅于玄思,或采异国之奇风,或发惊人之臆语,一个美术界被弄得奇形异态光怪陆离,或誉之为新意盎然,或毁之为怪象丛生。

其实,艺术为心灵的流淌。“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此之谓“诗言志”。可见心灵为艺术之源。唐人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只认“外师造化”,以为“唯物”;而弃“中得心源”,以为“唯心”。殊不知,无此心源,则“外师造化”将毫无意义。大美学家宗白华把“整个中国美术的精粹”浓缩在“因心造境”一句话里,他是懂得心灵在中国艺术中的根本性作用的。而心灵是“创新”创得出来的么?心灵是在现实中体验感悟生出的,是“破万卷书,行万里路”陶冶出的。《乐记》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所以“中得心源”与“外师造化”缺一不可!生活与感受,是心灵得以丰富的根源,是艺术所以创作的根本动力,这岂是脱离生活的“创新”所能替代的?中国风格系统中最高之格为“自然”。唐人张彦远说,“自然为上品之上”。何为自然?随心所欲,自然而然,不造作,不扭捏,真切,真诚,这又岂是“创新”创得出来的么?

其实中国古代反倒尚古。当时尚古之时髦决不亚于今之“创新”。古人崇尚的“古意”,是一种中国文化中本质性的恒久的核心因素。唐人有“古文运动”。其领袖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古道”者,民族文化之根本也。文学史上早已公认“古文运动”之文学变革性质。元人赵孟頫也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其实大家都知道赵孟頫是元代画坛变革的领袖,黄公望是赵孟頫的学生,王蒙是赵的外孙,他们的艺术又何曾古起来?此叫“托古改制”“变古则今”。“四王”曾被“新派”骂得一塌糊涂,因为他们“复古”。他们不是自己都言必称“仿”吗?仿董源,仿巨然,仿大痴(公望),仿叔明(王蒙)……但你真要去比较一下,讲笔墨,讲“干笔渴墨”,讲“下笔如有金刚之杵”的“四王”,与这些讲意境讲造理的前辈追求完全不一样,手法也大相径庭。须知,今天被奉为中国画圭臬的“笔墨”可是从董其昌、“四王”们才开创的一个新传统!这又是“托古改制”。不言新而新自在其中;甚至,专言古,而新仍在其中!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新旧之辩。比之专言“创新”而脱离生活脱离情感脱离艺术本质的今人,我们的古人显然高明得多。

相关文章

  • 意思与作画[图文]
    意思与作画[图文]

    薛邃人物画(局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邵琦前不久与年已八旬的老画家薛邃就文与画进行了对话。薛邃习诗、书、画六十余年,平常极少抛头露面,其个展月初在上海壹号美术馆举行,而前不久在北大举行个展的邵琦对传统文人画理论有深入研究,其作品也有理论追寻的痕迹,多以元季大家为楷式。邵琦:画要有意思,所以有表意、达意、写意……说法不一,宗旨却是一贯的,就是要有意思。画如此,诗...

    121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图文]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图文]

    赵孟頫行书秋声赋卷元纸本纵35.7厘米、横182.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特邀撰稿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5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初学书法以王羲之《兰亭集序》、智永辑王羲之《干文》为宗,后学王献之、钟繇、李邕、宋高宗等,泛览百家,而一直以二王为本,追溯东晋之风。在赵孟頫的大力倡导下,宋代以来苏、黄、米、蔡&...

    25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书画家:汉字草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正脉[图文]
    书画家:汉字草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正脉[图文]

    《中国草书艺术史》本书作者田旭中系知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任四川省书学学会会长、四川省草书研究会会长。他以10年心血撰成《中国草书艺术史》,本着“溯其源流,理其脉络,论其得失”和“言之有据,论必有理”的原则,对两千多年来中国汉字草写历史的发展和演进,书法家的流派、传承关系和风格特点作了详细介绍,图文并茂,资料丰富。他在书中提出了“汉字...

    78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吕胜中:没有书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图文]
    吕胜中:没有书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图文]

    最近9年来吕胜中把央美实验艺术系当成了自己的作品,即便是没课的假期,他也待在学校办公室里为学生查资料、看书。桌上的线装书都是学生论文。文、图/kk正值暑假,中央美术学院教学楼的过道里一片死寂,每间教室都打上了封条,实验艺术系的也不例外。不过细细一看就会发现,虽然挂着金色的大锁,封条已经被撕开过了。“你提问还是我自己讲?还是我自己讲吧。”吕胜中刚坐下来就笑呵呵地来了一段...

    61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一种停滞时间的方式[图文]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一种停滞时间的方式[图文]

    安塞姆·基弗作品是什么吸引你从德国迁入法国生活?不同的景色,还有不同的语言。事实上我在孩提时代便对法国十分熟悉。我在莱茵河畔长大,法国就在河的那一边。作为一个孩子,我看到河水就像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你休想穿过,这便使我神往。当你来到这屏障跟前,你可向左或向右,但除非在想像中,你绝无法向前。为什么水的主题总是频频出现在你的作品中,比如《多瑙河之泉》系列?泉是一种深邃而神秘的东...

    188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山水画家杨永茂:壮伟之象莽然之气[图文]
    山水画家杨永茂:壮伟之象莽然之气[图文]

    山水画家杨永茂杨永茂先生是天津山水画坛的实力派画家。他的作品有气势,有想法,个性突出,笔墨讲究,气韵生动,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观杨永茂先生的画,首先会被他的大气势吸引。他的山水画给人以壮伟之象,莽然之气,深得庄子关于“天地有大美”的美学精髓。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北宋壮伟派画家范宽对他的影响,这也恰恰符合了杨永茂先生高大朴实,热情豪爽的北方汉子的气质。正是因为这种真情个性的...

    187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说说艺术这张牌[图文]
    说说艺术这张牌[图文]

    资料图片得到大量一线品牌垂青的英国新锐插画家JulieVerhoeven说:“艺术是完全的自我放纵,你不用为他人着想。时尚则不同,你不能完全地荒谬。”时装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几乎成为了一个悖论,此事古难全。尽管近年来T台之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概念化时装,然而面对“市场”这个时装产业永久首要的生命力,大多数的设计师们必然会选择前赴后继的实用下去。而艺术品则...

    130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周明智——墨舞神韵 自出一宗[图文]
    周明智——墨舞神韵 自出一宗[图文]

    周明智周明智先生为人诚实,质朴中透着睿智,不张扬,不唯上,平和之中却才气横溢。在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中,历来讲究画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人品不高画品也高不了,因而修养、品格、素质等有形无形的会在其作品中显现出来。周明智先生远离喧嚣的都市,隐居在京郊,用其平淡天真的心态,默默耕耘在纯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那片自留地,从不问亩产多少,却让我们品尝到新鲜别样的绿色食粮。周明智作品周明智作品先生尤擅牡丹和梅花...

    63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睡着比醒来更让人迷醉[图文]
    睡着比醒来更让人迷醉[图文]

    睡着的维纳斯乔尔乔内是十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著名画家,他来到这个世界,只度过了三十二年的短暂光阴,不幸死于鼠疫。乔尔乔内留下的作品不多,可以肯定为真迹的只有六件。然而,对威尼斯画派,对世界美术史而言,乔尔乔内的名字是辉煌的、不朽的代称!《睡着的维纳斯》是乔尔乔内的巅峰之作,但这幅画没有完成他就过世了,背景的风景部分是另一位大师,也就是乔尔乔内的师弟提香续完的。或许受了这幅画的影响,提香后...

    192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崔健:摇滚没有末日[图文]
    崔健:摇滚没有末日[图文]

    早报记者高征图崔健为自己的这场全国巡演起名“蓝色骨头”。用他的话来说,“蓝色代表未来,黄色是迷失的感觉,伤感,而红色是我的颜色,充满理想、反叛、愤怒。”这次他选择了蓝色,为智慧、为自由、为无限广阔的蓝色未来。昨晚,崔健“2012蓝色骨头全国巡演”来到上海大舞台。平安夜,全体起立昨晚大概是今年上海最冷的一天,加上逢周一和平...

    36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广东连环画曾引领了全国连环画风气[图文]
    广东连环画曾引领了全国连环画风气[图文]

    《民间奇案选》,子筠改编,孟庆生等绘画50年代广东连环画的兴起主要缘于政治宣传早在上世纪之初,上海连环画就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了。1924年上海亚光书局就出版了朱润斋的《天宝图》,据说当时青年工人和小学生甚至把买早餐的钱省下来看这套连环画。抗日战争结束后上海的连环画进入一个兴旺的时期,那时上海连环画作者加起来有一两百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形成了四大派,这四大派的主角被读者和出版者称为&ldq...

    18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周春芽:蓝顶是一种精神[图文]
    周春芽:蓝顶是一种精神[图文]

    周春芽蓝顶不是一个组织,不是一种风格,不是一个流派,也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区。它可能相当于一个地区概念,这个地区还在变化,在不断地扩大;它更是一种精神,许多愿意从事当代艺术的人,因此聚集到一起来了,这里面的人的风格也是各异的,大家对艺术的观点也不一样,但都不影响大家在一起,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一种共同的当代艺术精神;它还是一个现象,这很有意思,蓝顶其实有三个方面,艺术家是一个主体,蓝顶的开发者...

    165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文]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文]

    何镜堂近照。资料照片连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在多个场合呼吁人们重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认为,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应当以人为核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充分重视新型科技成果的应用与青年人才的培养。建筑设计两大错误倾向“当前社会上存在两种错误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的倾向,大部分城市都有这种毛病。”何...

    181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陈履生:当代艺术不都是晦涩难懂[图文]
    陈履生:当代艺术不都是晦涩难懂[图文]

    艾敬个展现场一排排流淌着民谣的音乐CD碟片,一幅幅以“爱”为主题的油画,和一件件展现乡情的装置艺术,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同一个空间里。今起,“ILOVE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亮相国家博物馆南二、南三展厅,从歌手跨界为视觉艺术家的艾敬,交出了她在10年里创作的近200件当代艺术作品。展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本次展览也是国博自...

    81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体味精髓——品读张兆羽古典人物画[图文]
    体味精髓——品读张兆羽古典人物画[图文]

    我一直在观察兆羽先生的笔墨走向,感觉他那行于笔下的线条,似乎越来越趋向于一种内敛,或者说,一种心灵的自制。兆羽先生的大写意,有自己的主观倾向,尤其是他的那一幅幅古典人物画,如果我们不细加审视,也许你会忽视其蕴涵在笔墨中的精彩。兆羽先生的古典人物,不是外形的舞蹈、躯壳的表现,透过墨色的浓淡,你会在近乎狂放的线条中,捕捉到一种精神的张力,一种影影绰绰的苍劲之美……兆羽和我...

    184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