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还原美术史上孤独的方尖碑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奕奕 点击 :

12月26日,李铁夫作品典藏与修复国际活动周暨“第一届李铁夫研究学术报告会”在广州美院开幕。李铁夫,一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名字,是中国油画史上一个绕不开的坐标——他被认为是最早出国学习油画并成熟掌握油画技巧的“中国油画第一人”。

对于李铁夫生前所创造的艺术成就,几乎是艺术界毋庸赘述的问题。有评论家认为,他的油画技巧比晚于他留学欧洲的徐悲鸿等人更纯熟,比林风眠等更早地开启了油画中国化的问题。但由于对李铁夫的作品整理、文物收集以及研究、宣传的缺乏,他生前创造的艺术价值与死后的评价认知仍留着巨大的“空白地带”。他的许多作品封尘在广州美院库房,不少斑驳脱落、亟待修复。如何进一步整理挖掘李铁夫所留下的艺术遗产?此次活动周及报告会不仅请来广东文博界专家,更引起了国际修复界的重视,请来了法国阿维尼翁美术学院修复系主任马克·梅赫等国际知名油画修复专家,南方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未被破解的谜样人生

1887年,年仅18岁的李铁夫离开故乡广东新会,赴海外谋生、学习艺术。至1930年回国,四十载客居海外。当时的孙中山曾赠李铁夫“东亚画坛第一巨擘”的题字,并与黄兴等联名在报章称赞他“足与欧美大画家并驾齐驱”。

然而,这些记录目前在美术史研究者看来,并不严谨。关于李铁夫的生平、求学经历及事迹主要记载于民国报刊及当时友人的回忆文章中,有诸多自相矛盾之处。“目前有关研究李铁夫的资料和学术积累十分贫乏,而且查找的线索少之又少,现在研究内容的依据主要是来自广州美院美术史论家迟轲先生十几年前的一篇前言。”广州美院美术馆馆长王见说。

“迟轲对李铁夫展开研究是比较框架性的。港台的学者虽然写过一些研究文章,但大多是道听途说的史料。北方评论家也没有条件研究他,因为他生前的主要作品都藏于广州美院。”广州美院美术馆研究人员李铁军向南方日报记者道出了李铁夫研究的“尴尬”现状:李铁夫人生轨迹不清晰,甚至连他父母、族谱都查不到,有人说他曾经出国结过婚,但也没有确定,而甚至连他的出生年月都有争议……

按迟轲的计算,1930年归国时李铁夫已年过六旬。然而,广州美院教师许以冠在博士论文中对此给予新的论断。他找到民国时期黄花考古美术院所创办的期刊《艺彀》,上面有一篇民国女画家谈月色发表的文章《李铁夫师事略》,按这篇文章的推算,李铁夫先生归国是只有40多岁。

“如果按这个说法,李铁夫不再是与马蒂斯等欧洲艺术大师同时期的画家,与他同时期的欧洲大师可能是毕加索。”许以冠认为,这一推断将让人们更多思考为何李铁夫在欧美学习时选择了偏古典主义的画法而非抽象主义。由于李铁夫晚年的狂狷性情,不修边幅混迹于市井间,几乎也没有朋友可以追忆他的准确年龄。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嗣,也几乎没有功成名就的学生……让李铁夫成了美术史上一个孤立未解之谜。

“不能说李铁夫是完全被湮没的画家。他只是一个方尖碑,立在那里并不显眼,但他并没有埋没掉。”广州美院教授、美术评论家谭天说,前几年国内举办“20世纪油画大展”时,把他放在第一位,所有评论家梳理中国美术史时必须要写到他,所以他没有被埋没,只是不够显眼。谭天提出,应该把研究方向放在李铁夫是“中国油画第一人”的位置上,充分、全面研究它,当务之急是要找到研究他的“源头”,比如对于年龄问题可以去寻找他的族谱、研究他的父亲。

谭天认为,对比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来讲,李铁夫缺少了公众意义,李铁夫没有从事公共教育事业,没有带学生,这是他先天孤傲的性格使然。“我们现在就算研究李铁夫也不能把他研究得显眼,不能说研究他,他就会盖过徐悲鸿、林风眠这些名家,他的成就像方尖碑这样是固定的、孤独的。”

亟待抢救的珍贵画作

李铁夫生前有两大志向,一为革命,二为艺术。1930年回国后,原本对革命抱有期望的他,因目睹当时民国政坛的黑暗现实,性情日趋桀骜不驯,与世俗不相容。他既不卖画,也拒绝为贪官权贵画画,这使得他的生活一贫如洗,晚年一度住在香港棚屋,落魄至极。

因此与许多大画家不同的是,李铁夫回国后留下的作品不多。“回国后,李铁夫对革命失望,视艺术为自己唯一财富,为躲避战乱,奔波途中他一直把油画带在身上,因为是卷起来的,油画是有厚度的,干了以后是硬的,卷起来用油布包好几层抱着走,每到一个地方再装框展出,所以几十年过去,画的保存状况很差。”李铁军告诉记者,尤其是他早年创作的一幅《女人像》颜料大范围剥落,只要立起来颜色就会脱落,如今它只能平放在广州美院的库房内,用玻璃(1316,-2.00,-0.15%)板压起来。

为了修复李铁夫的作品,广州美院十几年前成立了研究室,专门招两名有编制的教师从事李铁夫的油画研究和修复工作。时任广州美院副院长、广州美院美术馆馆长王韧回忆说,由于经费常年投入不够,李铁夫的作品修复工作进展迟缓,这也直接影响到李铁夫研究工作的大范围展开。

李铁军告诉记者,由于李铁夫的作品损坏情况严重,已经很难拿到国外去修复,只能把国际专家请过来,但修复所需的设备需要购买,修复名画的桌子、地板都有一定要求。但由于学校财力有限,光购买一张专业的桌子都要二三十万,其他设备短时间内更是望尘莫及。

如今,针对李铁夫遗作《鱼》和《女人像》的修复研究工作已经开启,而本次的“李铁夫作品典藏与修复国际活动周”上,法国阿维尼翁美术学院修复系主任马克·梅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IMBE、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修复工程项目小组负责人卡蒂·耶茨卡茨将对李铁夫的遗作展开修复前检测、取样,并制定详细的修复计划。

“这只是一个开头,李铁夫的作品修复和研究工作将全面开启。”李铁军说。未来,广州美院拟就李铁夫研究和作品修复制定“五年计划”,从广东乃至全国范围争取更大的支持和关注。

南方日报记者李培实习生刘培柳

相关文章

  • 黄君:张旭光的意义[图文]
    黄君:张旭光的意义[图文]

    在近几年的中国书坛,张旭光是一位受到广泛关注的代表性书法家。他在担任全国书协副秘书长和创作评审负责人期间,不仅提出“新帖学”、“激活唐楷”等创作理念,而且以一种宏阔大度的书法形式,诠释着自己的理念。笔者以为,象张旭光这样,既能有理性思考,又敢于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的书家,理应成为时代关注的重点。张旭光是一位对书法艺术抱有虔诚之心,立志要在书法创作...

    156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群峰起舞线作曲  “姚氏焦墨”又一峰[图文]
    群峰起舞线作曲 “姚氏焦墨”又一峰[图文]

    姚伯齐近照姚伯齐为人很朴实、特本分、懂感恩。为艺则很执拗、好钻研、喜创新。他的艺术作品有如下三个显著的特征:一:姚伯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学习研究和理解,尤其是对书法艺术有深度的钻研。在书法线条为国画创作服务时,他能游刃有余、出神入化的驾驭于广大粗犷与细致精微中的相互转换,能做到“心中有山、笔下有峰”的天人合一的创作境界。二:姚伯齐时刻以创新精神引领艺术创作。他的...

    149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文]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文]

    盖里·李作品采写信息时报记者冯钰摄影信息时报记者陈文杰正在红专厂E9艺术馆展出的《一半一半》展览有个长而佶屈聱牙的副标题——三位探索土著文化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家的展览。当我们看到“土著文化”这个词时,往往会预设看到一些符号化的原始风情——展馆门外燃烧着的带来“澳大利亚味道&rd...

    176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黑龙江漫画创作日渐低迷[图文]
    黑龙江漫画创作日渐低迷[图文]

    图为王俊平漫画《如此关注》。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黑龙江漫画会,后改名为黑龙江美协漫画专业委员会,由王大壮等一批老漫画家发起并组建,是全国成立较早的漫画组织之一。三十载的风风雨雨,她历经辉煌鼎盛,曾经人才济济;而今却日渐低迷,创作群体萎缩,高质量作品难产,失去了往昔的犀利与风采。曾经人才辈出精品纷呈黑龙江漫画会建会初期成员不到20人。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省漫画会主张大力开展群众性业余...

    69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小可:一味复古或丧失进步[图文]
    李小可:一味复古或丧失进步[图文]

    李小可面对镜头很腼腆。本报记者任峰涛摄7月20日,画家李小可(微博)“水墨家园”个展在中国美术馆闭幕。7月17日,李小可在接受《京华时报(微博)·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国人逐渐关注传统文化,这对艺术市场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他担心,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市场,一味地复古可能会丧失进步。■谈创作我与黄山有一种缘分李小可的工作室位于王四营,一张工作...

    15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瓷画创作:因形施画追求神韵[图文]
    瓷画创作:因形施画追求神韵[图文]

    香风十里(瓷板)钟振华钟振华艺术陶瓷创作是综合绘画、雕刻、金石、书法、化学工艺于一体的造型艺术,不但可以表现创作者的绘画美感,也可着重于材质的运用,展示陶瓷特有的工艺技巧,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艺术陶瓷创作要注意器形与绘画相结合,在选择坯体与瓷胎时,就应心中有画;在创作一件作品时,就应已经知道什么器形适合,这是一个陶艺家应该具备的素质。陶瓷艺术不同于国画和油画,它是三维艺术,把瓷瓶...

    52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新疆名家谈李长忠书法[图文]
    新疆名家谈李长忠书法[图文]

    李长忠,1974年出生于山东梁山,习书受外祖父吕继文启蒙,遂先后师从张沧、周静、刘文华、崔胜辉、陈振濂等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讲师、兵团书法家协会理事、天山书社社员、新疆军区军旅书画院书法、篆刻研究室副主任。曾多次入展全国展,出版《碑帖解读》系列丛书,作品论文多次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书法教育报》等专业学术刊物。闵荫南(...

    76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肖像画是美术史绕不开的“盆栽”[图文]
    肖像画是美术史绕不开的“盆栽”[图文]

    徐悲鸿泰戈尔像画肖像是一个画家的基本功,但也是最显功夫的试金石,看似门槛很低,实则是真正艺术精神的地平线。即使很多画家终身从事所谓造像工作,但真正能为人称道的代表作永远也就那么几幅或一幅,当然也有人仅凭几幅肖像画就青史留名,永载史册了。忻东旺朋友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肖像画多是写意的,但凡流传下来的皇帝像、将军像、祖先像几乎都还是道谜语,再如何生动传神也是点到为止,到底他们长什么样,后人一边看画一边...

    92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滑田友:泥巴里的灵魂[图文]
    滑田友:泥巴里的灵魂[图文]

    图片说明:圆雕《陈散原像》泥巴里的灵魂——雕塑家滑田友的斧凿人生本报记者柳青中华艺术宫“名家馆”专题陈列中,滑田友(1901-1986)是唯一的雕塑家。如果不是偶然得到徐悲鸿的赏识,滑田友也许会终老于苏北的小县城,做一辈子小学美术教员。1930年初的寒假,他在淮阴老家,用因陋就简的材料给三岁的儿子刻了只木雕兔子,看到孩子欢喜极了,他又找来一块...

    41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徐冰借光画中国山水[图文]
    徐冰借光画中国山水[图文]

    从正面(左图)看,徐冰的作品像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但是从背面(右图)看,则是用干枯植物、麻丝等现成物组成的。透过磨砂玻璃,观众可见的是东方韵味的“水墨”山水画,而画作背面则是干枯植物、麻丝、纸张、编织袋等构成,徐冰延续了10年的系列“背后的故事”近日在中间美术馆揭开了台前幕后。“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研究展涵盖了徐冰大型...

    128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艺术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图文]
    当代艺术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图文]

    王广义1988年作毛泽东近几年,当代艺术在海外市场上持续火暴,一批名望在徐悲鸿和陈逸飞之下的当代艺术名家异军突起,傲视群雄。以2007年为例,曾梵志的《协和医院三联画第2幅》在伦敦菲利浦斯以4116万元成交;蔡国强的精心之作《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在香港佳士得获价7424.75万港元,此价创下了当代艺术的最高纪录,并为其他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上升打开了巨大空间。而被媒体称为艺术界“...

    135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探访辽砚艺术和辽砚人[图文]
    探访辽砚艺术和辽砚人[图文]

    辽砚大师曲广勋(右)旧照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石砚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好砚具有观赏、礼品、收藏价值。辽砚独产于辽宁本溪,但并不因为产于辽宁而名,而是因为兴于辽代,故名辽砚,距今有上千年历史,辽砚与端砚、徽砚并称为中国名砚。一方上乘的辽砚,若将砚盒盖紧,其墨汁可经久不干。当年张学良将军与其蒙师白永祯合赞辽砚的绝句为:“关东山里奇宝开,蓝天红霞凝石材。能工巧匠雕辽砚,珍...

    109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文物变身豪宅并不出人意料[图文]
    文物变身豪宅并不出人意料[图文]

    著名民国建筑、南京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变身豪宅。著名民国建筑、南京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曾因2007年被屋主“非法拆除”、2008年被违规重建而颇受公众关注。近日,有媒体报道,开发商将新建的两幢小楼,正在打广告以6400万元的高价挂牌出售。在2007年,该文物未毁损之前,曾被叫价3000万元。(6月24日《中国青年报》)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被产权所有人“拆除&rd...

    93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李宝华《自画像》上世纪80年代末,我怀着憧憬,只身飞越大洋,开始了澳大利亚之旅。初到悉尼,由于职业关系,第一件事便是参观当地最大的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刚进美术馆就被大厅正中央其中一幅巨幅布瑞德·怀特雷的《画室里的自画像》所震撼。在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已经脱胎于他早年深受培根、霍克尼和马蒂斯画风影响的痕迹,作品比前辈们更富于流畅和音乐感,充斥着荒诞与不羁,灵魂随着色彩在画布上跳...

    116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图文]
    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图文]

    参展作品之一,王郁洋,《人造月》,400×400cm,节能灯、钢架、控制箱,2007南都讯记者黄茜发自北京任何先锋艺术,在被主流权力话语收编或者变身为主流之后,都会迅速丧失其批判性。今天的实验艺术是否也会如此?为体现官方美术机构对实验艺术的认可和重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于今年首次设立了“实验艺术展区”,并成立包括吴长江、刘健、谭平等艺术家在内的实验艺术委员会...

    20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