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以绘画的方式关注饥荒[图文]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瑟焕 点击 :

以绘画的方式关注饥荒 | 艺术杂谈

目前收藏在都伯林大学的油画《爱尔兰出现马铃薯霜霉毒病》,为画家达尼埃尔·麦克唐纳于1847年所绘。画面中夕阳正浓,一位裤腿挽起的中年农民坐在一堆马铃薯旁,眼睛死死盯着画面左前方,仿佛在追问:这外表好看的土豆里面怎么会腐烂呢?

帅好

1739年到1741年,爱尔兰的马铃薯突然因某种原因短缺,形成饥荒,大约有240万爱尔兰人死亡。距这次灾难100年后,大约在1840年,爱尔兰人口为八百多万,主要靠马铃薯来维持生活。被马铃薯安全养活了近一百年的爱尔兰人,谁也没有料到,1845年9月,马铃薯真菌霜霉再次在东部出现,先是攻击叶和茎,接着攻击地下根块。一个月内蔓延到爱尔兰西部。

关于这次自然灾害,画家达尼埃尔·麦克唐纳于1847年绘制了题为《爱尔兰出现马铃薯霜霉毒病》的油画,从目前收藏在都伯林大学的这幅画作可看到如下场景:夕阳正浓,一位裤腿挽起的中年农民坐在一堆马铃薯旁,眼睛死死盯着画面左前方,仿佛在追问:这外表好看的土豆里面怎么会腐烂呢?

就在当时植物学家们作出“马铃薯灾害是爱尔兰潮湿的气候及夏天的湿度造成”的错误判断时,1848年病害卷土重来,马铃薯损失了一半产量。据《爱尔兰大饥荒》统计,除去移民,在饥荒中死去的人数达110万。

在当时,科学还无法马上探明马铃薯病害的原因。但在饥荒来临之时,画家们却像记者一样冲在最前面。仅就《爱尔兰大饥荒》一书提供的资料,统计如下:参与大饥荒创作、披露甚至报道的画家,在80到100名之间。涉及的画种有黑白版画、彩色石版画、速写、漫画、水彩画、木雕和油画,数量约计120幅;作品时间跨度,从灾害发生的1845年11月22日《泰晤士画报》的记载到1900年4月《自由爱尔兰》封面报道,跨度达55年。

“人潮不断涌向西部,其中大多数是农民和农业工人,在离开旧大陆赶往大西洋彼岸碰运气的人中,3/5是爱尔兰人,在饥荒和霍乱在岛上肆虐的那些可怕日子里,移民的数量不断增加,而爱尔兰人口不断减少。”1850年7月的《伦敦新闻画报》如此描述。

“任何羽毛笔、任何铅笔都无法描绘出斯基柏林的恐怖,在这里我看到垂死者、活着的人,一个挨一个横陈在冰冷大地上的死者,将他们隔开的只有他们褴褛的衣衫。”艺术家詹姆斯·马奥尼于1847年1月参观了斯基柏林地区,遂从2月20日开始在《伦敦新闻画报》上发表大量速写和笔记,向公众展示饥荒的可怕。他的速写展示出这样的景象:在卡尔拉一对瘦骨嶙峋、破衣烂衫的男女青年,在已经收走土豆的土地里找食;在迷尼恩斯村,石板搭成的茅草窝孤独空寂,野狗在村中吞食尸体……

用绘画的形式关注饥荒,不是一个施舍或者仁慈的再分配——爱尔兰的画家群体,以自己的才华,以有效的方式勇敢地闯入每一个可以实施人道救济并进行批判的角落:那么多人都在挨饿,怎能独自在温泉别墅享受绘画?

据调查公布的数字,从1849年到1854年,约有5万个家庭,约25万人被迫流离失所。“被驱逐的人走向哪里——走向不知名的地方,走向孤独,饿着肚子寻找能过夜的岩石或者沟渠。”阿森纳斯·尼克尔森在1850年出版的《爱尔兰的光与影》中描述。

画家艾尔斯金·尼克尔在9年内绘制了两幅地主驱逐农民的画作。创作于1853年的《驱逐》,现藏爱尔兰国家画廊。画面背景1/3被乌云遮住,阳光被压在左上中部乌云缝里,一束从画布之外某个不确定地方照进来的光线,投射在刚离开已拆毁家园的一家七口人头上。

年迈的父亲拄着一根树枝垂头丧气,老人煞白的秃头顶,哀怨的表情,是画中光线表达最为丰富的部位,透露出刚刚经历浩劫的野蛮和残酷。老人左边站着一个4岁左右的金发孙女,无辜懵懂地望着祖父。儿子无言地站在老人右边,一声不吭盯着画面左侧的萧瑟田野。儿媳妇抱着一个婴儿坐在儿子脚下,媳妇身后背朝画面跪着的显然是大孙女。画面的最右边暗影里,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女人爬在门前的菜地上,仰着因愤怒而扭曲的面孔——她明显是老人的妻子。

过了9年,可能觉得这幅画没能表现驱逐制度的残酷和血腥,艾尔斯金·尼克尔又创作了《驱逐布告》,把地主、警察也一并拉入画面,把罪恶定格在历史中供后人批判和思索。

饥荒加速着爱尔兰社会的急剧变化,很多领域面临失衡,尤以土地问题较为严重。农场主们扩大了自己的领地,而土地小租赁者随时可能丢失饭碗。面对此种情形,艾尔斯金·尼克尔画了《酒吧里的两个爱尔兰人》、《请求》、《多尼布鲁克的节日》,表达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从1851年画出《爱尔兰一家在窝棚中的景象》水彩画开始,到1871年画出《爱尔兰移民抵达利物浦》,20年、9幅饥荒题材的巨幅画作,艾尔斯金·尼克尔的洞察力、人格魅力及其直面现实的艺术表达,随着他不朽的绘画作品,成为一段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

在饥荒时期,画家心手不相欺,寻找并批判饥荒的原因,成就一种善,一种大美,也实现了对艺术伦理、理性和德行的最大尊重。

画家乔治·弗雷德里克·瓦茨,为表达自己对所处时代不平的愤懑,1849年、1850年两年内创作出《爱尔兰大饥荒》系列作品4部,他认为艺术应该“用线条和色彩的崇高去严肃地影响人的心灵”。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灾难,行动最快的是版画和漫画家们,而媒体的配合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泰晤士画报》1845年11月22日刊登了版画《部长的梦》;在饥荒再度复发的1848年9月,《泰晤士报》刊登了漫画《播种计划》。前者讽刺英国首相皮尔面对爱尔兰农民骚乱、《谷物法》存废争论与马铃薯病毒危机纠缠在一起的噩梦;后者讽刺新首相鲁塞尔曾提出的通过移民修港口工程、修铁路等政策实现对加拿大的殖民计划。“在爱尔兰人快要饿死时,鲁塞尔和皮尔还在播种他们的计划。”对此,画家们真是一针见血。

从绘画内容来看,除上面提到的饥荒、移民等引起的社会失衡外,还展现了宗教纷争、政局动荡、地主专横,以及司法问题、驱逐制度、集会起事等社会面相,几乎涉及饥荒的各个层面。爱尔兰画家们不仅自觉为饿殍招魂,而且为大饥荒留下更为形象的见证,为提升人类心灵、激发潜在的高尚,画下不朽之作。

阅读这样的画作,我感觉这些艺术家,其影响力抵得上敏锐的知识精英。他们通过作品促进了公众在饥荒中的自身觉醒,以及对饥荒引发变革的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场一百多万爱尔兰人死亡、两百多万人流落异国的饥荒之后,爱尔兰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和改革,终于在1922年成为自由平等民主的独立国家。此时,距离大饥荒只过去七十余年。

相关文章

  •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已不如从前活跃[图文]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已不如从前活跃[图文]

    《艾略特藏中国书法研究》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以美国最为蓬勃,然而近十余年来,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不如以前活跃了。方闻先生退休之后,接替他的教授虽然对书法也有兴趣,但毕竟不是专家。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史专业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培养以中国书法为论文选题的博士了。而在欧洲,随着雷德侯教授的退休,海德堡大学大概也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是欧洲中国书法研究的重镇了。由于西方并没有可以和中国书法相对应的艺术,中国书法的...

    63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书坛翘楚亦斵轮[图文]
    书坛翘楚亦斵轮[图文]

    我和占先是20多年的老朋友了。“占先”者,“登则占高峰,攻则做先行”之谓也。名如其人,业精于勤。受李占先事业成就和书法艺术的感染,曾口古绝句以赞之:“龙虎抖神韵,金农有传人。书苑连商海,翘楚亦斵轮。”这是我当年为他写的一首小诗,特取最后一句作这篇文章的标题。73岁的李占先,从一位优秀军人到成功的企业家,晚年又成为中国书坛翘...

    144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鉴定是一门科学[图文]
    鉴定是一门科学[图文]

    徐邦达像徐邦达先生鉴定古书画有很多传闻,一幅画打开才半尺,就能认出作者是谁,故被誉为“徐半尺”、“国眼”。徐老家中富收藏,自幼即接触大量古今字画,14岁开始学画,后求教于吴湖帆等多位名师,26岁在上海博物馆正式涉足鉴定。新中国建立第二年,由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推荐,徐老调京到国家文物局,后转至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书画鉴定研究工作。正如其夫...

    38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艺术批评家为何会出尔反尔?[图文]
    艺术批评家为何会出尔反尔?[图文]

    艺术评论家为何会在公开出版物中出尔反尔?人们普遍认为评论家具有一双慧眼,能够作出自信的判断,那他们如何又会改变自己的主意?时代的情绪是否影响了批评家的口味?他们是否会被其他评论者所影响?对艺术家的熟悉程度是否会影响评论者的判断?评论家改变立场是否会对其他评论家产生影响呢?克里姆特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引起了评论家在判断上的反复。如果一个政治家的立场左右摇摆,公众和媒体会群起...

    13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美术理论界研讨雷晓宁画马[图文]
    美术理论界研讨雷晓宁画马[图文]

    编者按“当今世间少神骏,唯有晓宁纸上马”,这是著名美术理论家左庄伟教授在雷晓宁画马艺术研讨会现场的题字。近日在宁的著名美术理论家左庄伟、周积寅、马鸿增、黄鸿仪、丁涛、聂危谷、樊波、王雪峰等美术理论界对雷晓宁画马艺术进行了深入高层次的学术研讨,对雷晓宁的画马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赞赏和殷切期望。现摘录他们文章中的部分章节(由于版面有限)以飨读者与之共享。韩徐画马...

    199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汪建伟:过度景观化后当代艺术如何呈现[图文]
    汪建伟:过度景观化后当代艺术如何呈现[图文]

    图片资料一,媒体策划展览是否是后台运营向前台操作的转换?在发布会上,艺术家汪建伟(微博)提及:“以前参加展览时,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都是认识的,这次听到一些关于此次展览的介绍,我突然有种感觉:这是一个由媒体发起,来策划的展览(此次展览由上海美术馆(微博)、99艺术网、SMG艺术人文频道、新闻晨报主办)。当然一种调侃的方式说的话就是,媒体以前是作为一种类似‘后台&rsq...

    20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黄永玉:我是不会丢掉自己的[图文]
    黄永玉:我是不会丢掉自己的[图文]

    黄永玉黄永玉,1924年生于湖南常德,湘西凤凰人,土家族。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诗书画文诸艺皆能。出版有《永玉六记》、《比我老的老头》等。本报实习记者梁毅如果要我说的话,我是青辣椒炒红辣椒。为什么?就是辣。我从不做梦,我干活干得很认真,晚上一觉睡到天亮。要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再过几天,黄永玉就要90岁了。比他老的那些老头大多活得...

    153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世俗化之旅:从扬州到上海[图文]
    世俗化之旅:从扬州到上海[图文]

    陈师曾《读画图》从高雅自适走向通俗普及、精神寄托走向情感抒发的世俗化进程,将文人画推向了日趋开放的境地。执着于精神理念追求的艺术品质越来越导向社会现实性,人与现实生活的直观感受成了艺术主体最重要的参照物和信心源。随着传统意义上的文人阶层退出历史舞台,艺术家被视为拥有独立身份和特定社会职业的承担者,文人画终于走到了尽头。新时代的崛起,向人们提出了与文人画时代全然不同的艺术课题,但文人画作为有待开...

    18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文艺界委员两会论“雅俗”文化 高雅草根不易分家[图文]
    文艺界委员两会论“雅俗”文化 高雅草根不易分家[图文]

    制图:王建明草根文化能否登上大雅之堂?推广草根文化是否需要“度”?观众喜爱是不是评价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文艺界委员联组会上,有关“草根”文化和“高雅”文化的话题碰撞出火花,引起赵本山和郁钧剑的对话。郁钧剑认为对草根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应该有度。赵本山则回应,他就是一个草根演员,...

    155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以不知道怎么拍的方式拍电影[图文]
    以不知道怎么拍的方式拍电影[图文]

    导演李玉李玉早年曾经做过主持人,拍过纪录片,其作品《姐姐》被纪录片大师怀斯曼称赞为“摄影机能像趴在墙上的苍蝇一样观察生活”。从2001年反映女同性恋生活的电影处女作《今年夏天》开始,李玉的导演之路开始慢慢一次又一次转变,从最初的小众、地下、边缘,到现今的票房“亿元俱乐部”会员。李玉一边走在社会批判、直面内心的创作刀刃上,一边游走在红线边。李玉和制...

    40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周春芽悼赵无极:受人尊敬的老艺术家 诚实的人 [图文]
    周春芽悼赵无极:受人尊敬的老艺术家 诚实的人 [图文]

    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涂颜料,就一无所惧,我只希望有足够时间完成手上的画,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赵无极@华西都市报:画作千金难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国际市场就高达三四十万美元一幅,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他的《10.1.68》以6898万港元被拍下……他就是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4月9日,...

    194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沈尹默的书法用笔论及地位论[图文]
    沈尹默的书法用笔论及地位论[图文]

    沈尹默《东坡居士书遵师诗》沈尹默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书法工正、行、草书,以行书著名。力学褚遂良,后遍习晋、唐诸家,晚年融会苏、米。他精于用笔,清圆秀润中有劲健遒逸之姿。他虽然不是书法美学家,但其有关谈书法创作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而重要的书法美学思想。在书法理论整体处于沉寂状态的20世纪中叶,沈尹默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写出并发表了一系列旨在引导人们学好书法的理论文字。这些文字后来又被人们...

    50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皮影的流派与收藏[图文]
    皮影的流派与收藏[图文]

    皮影的流派与收藏特约撰稿人牛双跃本报记者肖鸿皮影,即皮影戏所用皮制的人物、动植物及各种衬景的平面艺术形象。皮影是演出皮影戏的用具,又是可以独立欣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民间美术品。皮影最初用厚纸雕刻,以后普遍采用驴皮、牛皮或羊皮,经过削制刮平,根据角色和衬景的需要设计,经过雕簇、敷色、烫平、装订、罩油等工序完成,风格类似民意剪纸。南宋耐得翁《都城红胜》:“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簇...

    141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野口勇:雕塑是空间的艺术[图文]
    野口勇:雕塑是空间的艺术[图文]

    什么是雕塑?第一,关于雕塑的主题。今天的雕塑主题与生命无关,不管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意象的。答:让我们做的雕塑能够针对今天的问题,要使雕塑的形充满科学的、微观的和宇宙的意义,充满使生命从梦想到人类的志向、挫折、承受和成果的讴歌。第二,由于经常不是由艺术家亲自完成的,所以作品反映不出作者通过物质与空间的手段对作品的驾驭,因此也就从根本上说那不算真正的雕塑。答:我们必须通晓塑造与成型的当代方式方...

    107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后现代崇高与中国当代水墨
    后现代崇高与中国当代水墨

    谷文达《远古的遐想》纸本水墨68×137cm1985.jpg在纽曼的艺术及其艺术理论中,崇高被当成了艺术的唯一存在价值,纽曼打破了以往艺术中所谓康德意义上的崇高与优美的对立统一关系,将崇高当成了当代艺术的唯一属性,这种崇高迥异于传统意义上的崇高,它是利奥塔所说的后现代意义上的崇高。利奥塔哲学是深受纽曼艺术影响的,利奥塔提出的“后现代崇高”概念,便...

    187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