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影像批评:景观摄影已成“摄影景观”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华华 点击 :

2009年5月18日,在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的策展陈述中,策展人蔡萌论述了中国当代摄影转型中,景观摄影的异军突起……

2009年11月20日下午4时,《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新馆建成后的第一个专业学术性摄影展,在美术馆拉开帷幕。《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探讨了“景观摄影”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2011年11月1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与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TOP20·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在浙江美术馆正式开幕,如同这次展览的推荐委员会委员、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老师在其博文中所述,20位公示名单中,“至少有8组作品属于景观摄影,占去近一半江山”……

2011年11月19日,第七届连州国际摄影节在广东省连州市盛大开幕,历来以学术见长的连州摄影节本届的主题也定为了《向着社会的景观》,总策展人段煜婷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景观摄影是这几年在摄影圈特别受宠的一个词……景观摄影潜力有待挖掘……”

而前几日我去老师办公室,恰好遇到两个已经毕业的师兄带着片子来让老师点评,图片打开,是一张张宽幅相机拍摄的城郊结合处:近景的废墟与远处的高楼并置、草莽中兀地伸出一截冷峻现代的混凝土大桥……

以上种种事实似乎都在向我们证明:当下中国,对于较为专业尤其是年轻点的摄影师来说,景观摄影已经成为大受追捧竞相跟风的摄影创作类型,而浏览各大摄影网站和论坛博客,景观摄影这一词汇也屡见不鲜频被提及,但当我们真正搜遍网络包括中国知网学术论坛数据库却会发现:较为系统地介绍“景观摄影”这一摄影类型的文章却相当少见,所能见到的文章也大都是策展人在策展前言或者接受记者采访时泛泛所谈的简介性文章,既不够全面也不够扼要,而如火如荼的景观摄影创作实践已经在神州大地病毒般蔓延开来,因此,对于“景观摄影”这一概念和摄影类型的系统描绘和梳理,就变得十分迫切起来,笔者作为一个课余时间相对充足的摄影专业学生,希望能在这篇小文中做出一点努力,试图捋一捋顺一顺景观摄影的前世今生和现存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理解景观摄影所要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风景风光与景观摄影、德国新客观主义摄影、类型学摄影、无表情外观摄影美学、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理论、宽幅与大画幅摄影——没错,景观摄影一词不仅说起来颇为学术而且实际上的确也比较复杂,它不仅有着不同于以往经典纪实摄影、风光摄影、艺术摄影的外观形制,而且摄影师在实施具体的“景观”拍摄时所秉持的摄影理念和价值诉求,也是与其它门类的摄影创作理念大异其趣,而最容易被人忽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景观摄影必须要放到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消费社会”建构进程中里,才能获得充分理解和讨论的前提。

正如经典纪实摄影所秉持的关怀人的生存境况的精神内核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雅各布里斯、刘易斯海因等人的摄影实践一样,景观摄影所秉持的冷静、客观的拍摄理念和一定距离外的“静观”拍摄态度,则可以在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新客观主义摄影实践中寻到精神领袖:德国新客观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有阿尔波特·兰格一帕奇(AlberRenger-Patzsch,1897-1966)、卡尔·布洛斯菲尔德(KarlBlossfeldt,1865-1932)以及奥古斯特·桑德(augustsander,1876—1964)等,三人分别以《世界是美丽的》《自然的艺术形态》以及《时代的面孔》三本影集,牢固确立了真正只属于摄影媒介的极端写实、冷静客观的语言特性,不仅如此,新客观主义摄影大师在具体的摄影实践中所采用的分门别类的拍摄方法,有意无意间也流露出相当的“类型学摄影“的意味。

由此可知,现在方兴未艾的景观摄影,虽然拍摄对象林林总总各不相同,但摄影家的拍摄立场却大都是冷静的、客观的、不加干涉保持中立的,他们对“呈现事物面貌本身”的重视远远大于通过摄影来提问、质疑和反思,他们大都用宽幅甚至大画幅相机进行创作拍摄,力图将摄影对场景的复制能力和对细节的再现能力彰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样的一种拍摄理念和作品形制必然会营造出一中独具特色的摄影美学风格,而这种如同不锈钢手术刀具般的冷冰冰的美学风格,被摄影理论家们恰如其分地称为“无表情外观摄影美学”。

“无表情外观”一词源于英文“deadpan”,本意是“没有表情的脸”,没有表情可以进一步引申为一种冷冰冰的没有任何情绪情感流露的自然状态,而这种状态无疑就是最为客观和真实的,而客观和真实通常又与我们所期望的摄影的本性最为密切,虽然我们现在都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客观,但毕竟拍摄理念、拍摄的方法以及最终的作品呈现形态还是有客观/主观的极大偏重的。如果摄影师打心底就想要追寻一种科学的、客观的、精确的、冷静的呈现效果,那么无表情外观摄影美学自然就成了拍摄首选。

而将“无表情外观”摄影美学发挥到极致的则是德国摄影家贝歇夫妇,贝歇夫妇不仅以类型学摄影闻名于世,而且一手开创了在当代摄影界如日中天影响日隆的杜塞尔多夫学派,在贝歇夫妇拍摄的那些黑白照片中,采矿塔、鼓风炉、粮食升降机等工业建筑犹如棋盘般整齐排列,不仅构图一致景别一致光位一致,甚至由于贝歇夫妇分门别类的拍摄,连拍摄对象的外形构造都趋于一致。贝歇夫妇的摄影实践,就这样将类型学摄影和无表情外观摄影美学历史性地天衣无缝地结合了起来,而且可能连贝歇夫妇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摄影观念和作品形制是如此地前卫,以至于当六七十年代观念摄影蔚然成风之时,贝歇夫妇立刻被尊为“观念摄影“的开路人和先行者。

由于贝歇夫妇对类型学摄影和“冷静客观”拍摄理念几十年如一日的贯彻推行,更加之两人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摄影系教师的特殊身份,在他们的影响下,其门下大弟子如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Gursky,1955-)、托马斯·鲁夫(ThomasRuff,1958-)和托马斯·斯特鲁斯(ThomasStruth,1954-)等则进一步将“类型学摄影”和“无表情外观”摄影美学推向巅峰并使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

他们纷纷以更大画幅的相机、更宏大无边的作品尺寸,对资本主义后工业化时代下的人类公共场域,比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证券交易所、超市货架等进巨细无靡的冷静复制,置身于他们的鸿篇巨制前,观者不仅会受到大画幅相机和数字技术珠联璧合带来的细节震撼,更重要的是观者会情不自禁地思考这些宏大无边人头攒动高楼林立商品满目的景观,究竟是从何而来又将往哪而去,进而会对全球化、市场经济、消费社会、地球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文明和资本运作有一个形象化认识。

如上所述,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新客观主义的摄影实践中,不仅有了“冷静客观如实呈现”的摄影理念,而且摄影师在具体的拍摄实践中,也已经运用了“分类拍摄,对比呈现”的操作方法,可以说类型学摄影已经初具雏形,而到了六七十年代,类型学摄影则被贝歇夫妇浇水施肥发扬光大了,并被贝歇夫妇培养出的一期又一期叫好又叫座的大弟子们运用得炉火纯青世人皆知。

那么,类型学摄影又和当下炙手可热的景观摄影有何关系呢?

这要从两个展览说起,这两个展览都在同一个地方既美国乔治伊斯曼之家举办,只是时间上相隔了10来年:一个是1966年内森莱昂斯(NathanLyons)策展的《当代摄影家:向着社会的景观》摄影展,另一个是威廉詹金斯(WilliamJenkins)在1975年推出的《新地形:人为改变的风景的照片》展览,这两个摄影展一前一后影响深远,第一个影展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社会景观”这一新概念,扩展了人们对于“landscape”的固有认识,这个影展使世人认识到个体、人群、高楼、街景等等都可以算作“广义的风景”既社会景观。

而第二个影展的颠覆性更是空前的,以前的风景照比如亚当斯的,就算不是内涵丰富的,起码也是赏心悦目的,但1975年的新地形摄影展展出的照片,却极力回避所谓的美感艺术感或情感内蕴,追求一种科考式的纯静观的摄影记录,而拍摄的“风景”也不是什么高山密林幽湖奇峰,而是一些工业景观和城郊结合处的日常场景,值得一提的是,策展人威廉詹金斯显然非常推崇贝歇夫妇的景观摄影和无表情外观摄影美学,以至于参展的10个人中,只有贝歇夫妇是来自于美国之外的国家。

就这样,在这个1975年的展览中,贝歇夫妇从欧洲带来了类型学摄影以及伴随而生的无表情外观摄影美学,而美国摄影师则将扩大了词义内涵与外延的“landscape”既“社会景观”概念也融入了进去,于是,景观摄影就这么诞生了。

但诞生其实只意味着一种存在,如果要解释景观摄影为什么这些年来如此流行,那么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就不得不提及,居伊德波认为: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已经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也不同于二战前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而是进入了大众传媒电子信息大行其道的后工业消费时代,据柯达公司粗略统计,在2000年数码摄影还未盛行的胶片时代,全球每年的照片产出量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50亿张,而后工业化消费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呈现为一种“景观的堆积”:我们整天被各种各样的视觉刺激包围着——电影、电视、灯箱、招贴、橱窗、装潢、商品外观设计、商品包装、杂志插图、书籍封面等。可以说,除了传统的视觉享受之外,连我们的味觉、嗅觉、触觉、听觉、感情、思想、好奇心和性欲,也越来越视觉化乃至被视觉替代了,总之一句话:我们生活的世界,已经是一个被大众传媒乃至我们自己意象化了的世界,是一个被拍摄被影像化了的世界。

意象化了的世界当然是需要批判和反思的,因为它并不真实,诚如居伊德波所说:“曾经需要直接经历的一切都转化为一个表象……但它并非只是影像的泛滥,它更是一种对象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以影像为中介而结成的社会关系”。

而景观摄影用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老师的话来说,“正是以影像来反对影像,以影像来批判影像。它将习以为常的景观从原有的背景里提炼出来,剥去其虚假的外观,以此让人们反省习以为常的世界是在按照逻辑常识运行还是已经神经错乱、病入膏肓?”。

在改革开放之幕拉开30年的当下,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正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相伴而生的信仰崩溃、价值观紊乱、人性异化、环境污染、利益冲突、贫富分化、社会冷漠、急躁冒进等等,简直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若论景观之繁多之离奇之荒谬之可笑,地球上的确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跟当下的中国相提并论。

正因为如此,在我们这个向来十分擅长“拿来主义”的国度,青年摄影师们像候鸟一样泱泱渭渭地转向了“景观摄影”拍摄,它全球流行、它尺幅巨大、它寓意深刻、它饱受青睐,据说它还既恪守了传统纪实摄影的纪实本性,同时又有了相当的观念摄影的观念因素,可谓博采众长不二之选。

但当太多太多的青年摄影师都手持大画幅创作出难以穷尽的“景观摄影”之后,我们是否关注过它对中国当下社会的实质性意义和作用?

有些人可能又要反感质疑:你怎么又扯社会意义和作用?你怎么说来说去总是纪实摄影的陈旧说辞?人家外国的景观摄影师都没怎么强调社会意义和作用,人家只是注重冷静客观地拍摄和呈现,你凭什么来扯社会意义和作用?

而我的回答是:就算外国的摄影师没有明显地强调,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作品产生了实质的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不仅是因为外国的景观摄影实践在时间上比我们长得多,而且西方的普通民众也具备相当的解读这种摄影作品的能力,换句话说:西方的景观摄影师也许是本着科学实证主义的态度去客观呈现冷静拍摄某一景观的,但促使摄影师选择某一拍摄对象的动机仍然是希望观者能够反思这一景观是何以形成的,而西方民众由于普遍教育程度和文化熏陶的历练,显然也具备相当的反思能力。

反观我们中国,具有明确的意识去系统化分类化拍摄某种景观的摄影师,比如曾力和罗永进,也只能追溯到1997年左右,而这批景观摄影的先行者也的确熬得住艰苦耐得住寂寞,一个专题可能要跟踪拍摄很多年甚至10多年,才能拍出了有力量有价值的非凡作品。

但是更多的80后甚至90后“新锐摄影师”们呢?他们不惜血本纷纷转投景观摄影,到底是因为他们对景观摄影有了一个深刻认知,对中国当下有了清醒判断,对景观社会有了切肤感受呢,还是因为景观摄影正流行,景观摄影更唬人,景观摄影更容易进画廊赚大钱爆大名呢?

更为重要的是:景观摄影也只是一种深刻的影像呈现方式和质问方式,虽然影像并不能被期许承担解决问题的重任,但起码它可以做出一定的刨根问底的努力,但我们在当下的景观摄影中看到的太多的只是问题的貌似严肃和宏大的罗列堆砌,却看不到任何的更进一步的反思甚至解决。

最后,我们还要问:就算仅仅是呈现和提问,你又呈现给了谁?向谁提问了呢?甭说那些为了这些“景观的诞生”而承受巨大牺牲的八亿农民,就连全国几千万摄影爱好者,又有几个说得明白景观摄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如果中国当下的景观摄影创作,仅仅是为了送去给一些摄影展、摄影节的几位专家评委看,那无疑这又是另外一种可笑的“摄影景观”。

相关文章

  • 台湾都市的公共艺术[图文]
    台湾都市的公共艺术[图文]

    ▲洪易在高雄捷运站三多商圈的作品“艺犹未尽-悠游”。对于台湾地区而言,从西方引进公共艺术的专业实践,已有将近二十年。在“艺术可以提升城市品位”思潮的影响下,公共艺术更被视为“都市更新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本文将简要介绍公共艺术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历程,并且通过呈现几位代表性艺术家参与公共艺术的事件,来讨论台湾公共艺术风...

    57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张演钦:百年关山月是否意味国画现代化[图文]
    张演钦:百年关山月是否意味国画现代化[图文]

    祁连牧居关山月展厅新论10月25日,“纪念关山月100周年诞辰艺术展”在广州美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前言说:“关山月是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中作出卓越贡献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中国画家。”从关山月诞生到今天,整整100年过去了,这100年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特殊位置。经过梳理,我们发现,百年后,以关山月为代表的数代中国画画家,业已形成新的国画传统...

    192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文革时山水画怎样画:画成壮丽山河[图文]
    文革时山水画怎样画:画成壮丽山河[图文]

    宋文冶《扬子江畔》由暴虐的红卫兵美术到乌托邦狂热的工农兵美术再到“红、光、亮”的伟人形象美术和山河壮丽美术,构成了整个“文革”美术的四大审美意识体系。但仍有一批画家以表现祖国“壮丽山河”之名,延续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传统。经历过“文革”并经历过“‘文革’美术主题性...

    89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璜生:美术馆免费开放需提供好展览 否则误导公众
    王璜生:美术馆免费开放需提供好展览 否则误导公众

    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理论家)中新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张中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18日表示,从中国现实来看,公众对美术馆的认知和兴趣还是比较少的。通过免费开放的方式鼓励大家走进美术馆,是一种重要的措施。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美术馆需要具有知识生产的能力,提供好的展览和活动,否则有可能会误导公众。据介绍,王璜生日前推出新书《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该书是《王璜生:美术馆的台...

    25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朱培尔:要刻好印,不妨多写上几笔[图文]
    朱培尔:要刻好印,不妨多写上几笔[图文]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篆刻)朱培尔我一向反对篆刻家以自己篆刻方面的名气,来谋求“诗书画印”四绝的美名。因为社会的发展导致的社会艺术分工日益精细,特别是当今各种艺术信息量的爆炸性增加,极大地拓宽了欣赏者选择的余地与回旋的范围。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当今传统艺术的参与者,达到清代诸大家“诗书画印”四绝之至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作为篆刻家,在纯化...

    11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徐刚:中国当代艺术家不矫情[图文]
    徐刚:中国当代艺术家不矫情[图文]

    当代艺术比古代艺术更能打动人文化汇:当代艺术与人的关系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徐钢:当然是越来越近。当代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自我表达,当然越是个人化的表达,与受众会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敏感的、受过训练的受众也还是会有共鸣感,当代艺术比古代艺术更能打动人,因为古代艺术就是美的,没有个人的触动。文化汇:那受众其实还是很少的。徐钢:这是一个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培养的过程。没有接触过艺术的人,看到罗斯...

    134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邵大箴评庄玉君的写意人物画[图文]
    邵大箴评庄玉君的写意人物画[图文]

    庄玉君人物造像系列庄玉君1957年生于广东海丰,字文璞、号一庄、真也、正也。“一庄”这个号是庄玉君的最爱,前不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逍遥•一庄——庄玉君国画展”在深圳福顺堂拉开序幕。庄玉君在解释展览名称时说,“一,是最小,也是最大,是始,也是归,天道归一&rdquo...

    60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图文]
    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图文]

    萧海春山水画新作《鹊华秋色图》上海的中国画受到西方美术的影响,但却又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上海的艺术家一直是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远离政治主题,画一些风景、静物、变形的人物,寻求一种个性的语言。这种温和的前卫也决定了它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回响,它就是一群艺术家的一个寻求创作自由的派对——但我觉得这更接近艺术的正道。张培成“上海美术进京展”去年在中国...

    56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晚期毕加索和晚期德库宁作品的历史修正主义[图文]
    晚期毕加索和晚期德库宁作品的历史修正主义[图文]

    在卡罗尔·沃格尔(CarolVogel)在《纽约时报》最近的报道中,宣布了高古轩将对10件威廉·德·库宁(WillemdeKooning)的作品进行展览——及未来的销售——策展人为JohnElderfield。报道中指出高古轩的这个展览有潜力对DeKoonings的晚期作品市场充电,方式类似于现代主义杰作在...

    15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何怀硕:艺术的信念[图文]
    何怀硕:艺术的信念[图文]

    现代派把日常用品与艺术品的界限打破,被崔西·艾敏弄得乱七八糟的一张大床经炒作也成为成名作何怀硕当代对于:“什么是艺术?”、“如何给艺术下定义?”、“什么是艺术?什么是非艺术?”类似这些问题,不论是在艺术哲学、艺术理论与批评,或者美学中都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原来固然也是困扰着多少世代的艰难问题,但当今更加困惑...

    43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盛葳:与胡斌的对话[图文]
    盛葳:与胡斌的对话[图文]

    图片资料胡斌: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媒介研究”的问题呢?你觉得现阶段,艺术家关于媒介研究方面有什么新的变化吗?盛葳:提出“媒介研究”是因为我之前一直在做媒体,做了大概有十年的媒体,这是来自于自己日常工作的一个实践性的概念,同时,这几年我也一直在收集一些资料,都是关于艺术创作和媒介关系方面的。当代传媒对日常生活和当代艺术的影响与侵入是难以估量的。...

    70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坠马髻颈枕火爆引发思考[图文]
    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坠马髻颈枕火爆引发思考[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厅上的玻璃顶,行云流水的书法都能被阳光投影在地上,很有中国味最近,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又在网上掀起一阵热潮,网友纷纷被其独特的创意吸引,关注起了这种始于汉代的发型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前有康熙亲笔“朕知道了”胶带,后有“坠马髻颈枕”,原本被动等待参观和了解的历史文物得到了新的生命力。自从有了...

    9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罗中立访谈:因材施教的马先生[图文]
    罗中立访谈:因材施教的马先生[图文]

    教学中访谈:王鹭被访:罗中立文字整理:颜宗忠、唐书婷王鹭(以下简称王):今天很高兴能够采访著名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老师,罗老师,您好!罗中立(以下简称罗):你好。王:感谢罗老师在百忙之中能够抽出时间接受我们采访。马一平老师的展览将在本月底举办,您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马一平老师是什么时候吗?罗:我考附中的那一年遇上三年自然灾害,附中停办了四年以后第一次恢复考试,我刚好赶上了,马...

    39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以不知道怎么拍的方式拍电影[图文]
    以不知道怎么拍的方式拍电影[图文]

    导演李玉李玉早年曾经做过主持人,拍过纪录片,其作品《姐姐》被纪录片大师怀斯曼称赞为“摄影机能像趴在墙上的苍蝇一样观察生活”。从2001年反映女同性恋生活的电影处女作《今年夏天》开始,李玉的导演之路开始慢慢一次又一次转变,从最初的小众、地下、边缘,到现今的票房“亿元俱乐部”会员。李玉一边走在社会批判、直面内心的创作刀刃上,一边游走在红线边。李玉和制...

    40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孙立新:靠写生积累画《广场欢歌》[图文]
    孙立新:靠写生积累画《广场欢歌》[图文]

    孙立新正在创作《广场欢歌》。本报记者李洋直达天花板的大铁架子上,整整齐齐排着许多40厘米×60厘米的油画写生作品,孙立新有些不好意思地把布帘子拉上说,这只是很少一部分——他原来的一间办公室已经被这些写生作品堆满了。孙立新是著名油画家、中国军事博物馆[微博]美术创作室主任。写生,是他自打学习绘画就养成的习惯。一开始,他并没觉得这有什么特别。从21岁由部队转...

    118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