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写实手法与意境营造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小柿 点击 :

写实性表现是宋、明时期院体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与其后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对写意抒情的强调有所不同。荷兰小画派使西方的风景画臻于成熟,而与风景画在题材上相类似的中国山水画早在宋代就达到了顶峰。西方的风景画和中国的山水画都是以自然景物作为表现对象,虽然两者的表现技法与创作观念有明显差异,但在它们的成熟期,却都把写实性表现作为各自的主流性选择。西方的画家重视写生,而中国古代的画家也强调对自然主体的细致观察与悉心表现,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就记述了自己在山中观察写生的历程:“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

西方风景画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以求使观者产生逼真的空间感,中国的山水画则运用了三远法,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表现空间。宋、明时期山水画家对自然物象的观察与表现是力求深入与精确的,他们画作中的树木还很少后代文人山水画中概念化的点叶之法,所画树木体现了细节的真实性;活动于山水之间的人物也不是符号化的简笔人物,对人物的比例、结构、动态、神情等都有个性化的写实性表现。但这种写实性“不重视诸如光线明暗、阴影色彩的复杂多变之类,而重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整体境界给人的情绪感染效果”(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280页),这些画家在山水画中也注重表达一定的社会价值观,但并不妨碍他们对自然物象的审美观照与生动表现。他们重视对现实物象的真实表现,并且力求通过这种写实性表现调动观者的生活经验与审美体验,以增强画面主体的感染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山水情怀,表现为对自然山水之境的向往,由此产生的审美趣味影响深远,这种情怀的产生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现实需求。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关系;儒家甚至将人们对山水的审美趣味与人的道德智识联系起来。在漫长的以封建专制为政治体制的社会,无论他是官员士大夫还是黎民百姓,也常会遭遇到来自于现实世界的压力与苦痛。他们需要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与排解,于是寄情山水成为了文人士大夫阶层寻求诗意栖居的重要方式,对“桃源之境”的向往反映在许多文艺作品中,而山水画也就自然成为了这种心理需求的良好表现载体。这也决定了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几乎在发端之始就不会仅仅是对现实山水的真实再现,而更是一种意境的表现。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道:“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可居”、“可游”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对意识中人与自然构成的理想之境的向往,倒不如说是人类对一种理想生活环境和心灵归依的共同需求。因为无论现代还是古代,人们都会被来自于现实的矛盾所困扰,都需要一种精神上的他乡之境来安妥心灵,慰藉人生。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所谓意境其实并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虚之境,而是亲切可感的再造之境,它需要画家们运用具体的形象和笔墨语言创造出一种基于人们生活体验的艺术之境,这也是中国许多山水画家们共同的艺术追求。

在具体的表现方法上,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实例。西方绘画重视自然之美的发现与表现,虽然对表现对象也有取舍加工,但更重视忠实于实景的形体与色彩,观者面对西方风景画大体只是一个旁观者,而在优秀的中国山水画前,却能使观者有置身于画作营造的情境之中的感受,所谓“可居”、“可游”就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感受。所以,如诗歌中的“诗眼”,中国的山水画也有其“画眼”,观其“画眼”能窥见画作之灵魂,能由此出入于气韵生动之意境。不能妙设“画眼”的山水画则显得呆板没有生机,也会妨碍观者自由畅达的审美观照。“画眼”之处往往落实在点缀于山水树木间的人物、溪流、建筑等,它使整幅画显露出生机与灵性,由此可以贯通全境,自由出入于山水之间。故而,优秀的中国山水画常常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并且曲径通幽、险而不恶、远而不阻。而相对“画眼”而言,整体氛围的营造非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尤为重要。只有铺陈得当,渲染有致,“画眼”之处才可能成为点睛之笔。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写实性表现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古代画家对山水意境的追求在当下仍旧具有现实的人文价值,而如何在山水画创作中运用写实性表现手法营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意境,这依然是今天的山水画家们必须认真面对的命题。

相关文章

  • 书法与文化[图文]
    书法与文化[图文]

    书法一直关注着书写的传统,把书法放到整个大的文化背景下看,书法似乎对复归中国文化有莫大的启示。随着国家的繁荣,民族自信心的提升,近几年,关于民族文化的内蕴与断续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对于科技的发展,书法是一项向后看的文化,一直以传统的经典作为规范。让书写有一种根据和凭依。按道理书法应该是一根维系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但是当代书法整体上并不这样乐观。就文化而言,什么人群参与比从事什么行业更...

    118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梁章凯印象:优雅的先生[图文]
    梁章凯印象:优雅的先生[图文]

    《林则徐旧藏饲鹤图题跋录》和《艺友斋存名家印汇》人物名片:梁章凯现为:西泠印社社员西安碑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日本鉴古印社顾问《篆刻》杂志日本总编辑编著有:《战国古陶文五十品》《艺友斋存名家印汇》一函四册《印史留遗》一函十六册《怀玉印室藏印选》《美哉斯石-海内外中国印石精品集》《林则徐旧藏饲鹤图题跋录》等十余种《战国古陶文五十品》等印谱从来都尊称他为梁先生而不叫梁老师,原因无...

    178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童真世界中的文化呈现[图文]
    童真世界中的文化呈现[图文]

    题记:思想融化在精短的文字里,以深刻的洞悉发现艺术的真谛!孙鹏的古装童画,在当下中国画坛,也许并不多见。孙鹏的立意,被他那轻灵活泼的画面所掩盖,被孩童的烂漫天真的情趣所裹挟。动感十足的画面,让人的眼球无法顾及其它。孙鹏弹奏的,是一阕遥远的童谣,它滑过我们的耳际,飘落在我们的心湖,柔风吹皱春水,一时间,仿佛找到了自己摇曳在波光中的童稚的面影……孙鹏的立意,显然不只是为了描...

    49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陈连富雕塑漫谈:展现中国的人体美[图文]
    陈连富雕塑漫谈:展现中国的人体美[图文]

    睡莲(雕塑)陈连富孙振华陈连富作品的意义在于对身体的发现,他让人们发现了中国的身体。他的雕塑展现的是一种中国的人体美。这个工作过去我们一直没有做到家。而陈连富则一直坚持在做。在艺术史上,我们看到了无数优美的西方女人体;那么,站在中国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看,有哪些中国女人的身体可堪与之比肩?往深处说,这是一个“未完成的现代性”。在人体的问题上,中国还需要启蒙,还需要解放,还...

    68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意思与作画[图文]
    意思与作画[图文]

    薛邃人物画(局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邵琦前不久与年已八旬的老画家薛邃就文与画进行了对话。薛邃习诗、书、画六十余年,平常极少抛头露面,其个展月初在上海壹号美术馆举行,而前不久在北大举行个展的邵琦对传统文人画理论有深入研究,其作品也有理论追寻的痕迹,多以元季大家为楷式。邵琦:画要有意思,所以有表意、达意、写意……说法不一,宗旨却是一贯的,就是要有意思。画如此,诗...

    121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藏云堂主林建军的艺术化人生观[图文]
    藏云堂主林建军的艺术化人生观[图文]

    林建军,莆风竹社副秘书长,工艺美术师,藏云堂雕刻艺术创始人,林建军精微透雕工作室创作总监,雕刻代表作品《羿射九日》、《香山九老》、《坐观云起》、《林苑献瑞》,沉香作品《八仙系列之泛槎》、《十八罗汉引佛》、《观音》、《风吹浮世》。林建军精微透雕作品文/特约撰稿徐谦人物名片>>>林建军,莆风竹社副秘书长,工艺美术师,藏云堂雕刻艺术创始人,林建军精微透雕工作室创作总监,雕刻代表作品《羿射九日》...

    104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公共艺术更需要艺术家善于随机应变[图文]
    公共艺术更需要艺术家善于随机应变[图文]

    上海大黄鸭◆林明杰记得有一次在欧洲接连周游了两、三个大型的新潮艺术盛会,然后走在马路上见到垃圾堆都觉得是装置艺术。上海街头刚刚竖起的一件用无数“小黄鸭”沾覆的大型雕塑“大鸭梨”,被路人剥得光了下半身。这样的“非礼”事件,被方翔先生看成了“行为艺术”,大概也是因为他在艺术圈呆得时间多了些造成的。...

    51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建设文化强国:繁荣书法艺术[图文]
    建设文化强国:繁荣书法艺术[图文]

    图片来自网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再次吹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军号。中国书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优秀文化,如何当随时代,与时俱进,打造新经典,创造新辉煌,以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报记者丁元利带着这一话题采访了著名书法家、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兼常务副秘书长边保华先生,归纳其看法和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时代呼唤书法艺术大发展大...

    174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风雅名士金武祥的岭南生涯[图文]
    风雅名士金武祥的岭南生涯[图文]

    资料图片晚清的“风雅名士”金武祥一生仕途尽在岭南,先是在广东,尔后到了广西,期间又不时往来两地,招邀岭南岭北文人,形成以广州、梧州、桂林为聚会之地的唱酬活动,蔚为文宴之大观。其所撰著,往往以留意旧史陈迹而为时贤后人推重。在晚清岭南文化史上,一介寒儒微宦的雅兴,却分明折射出文运的兴衰之迹。初入仕途金武祥(1841-1924),字溎生,号粟香,常州府江阴县(今江阴市)人...

    115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徐冰:中国画在未来会变的越来越重要?[图文]
    徐冰:中国画在未来会变的越来越重要?[图文]

    2013年11月19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徐冰讲座: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听徐冰讲艺术,一向感觉实实在在,开门见山。不久前在微信广为传播的《徐冰致纽约年轻艺术家的信》中谈到的重点是:艺术家作为一种职业“你”可以给社会什么?11月19日下午,徐冰在央美讲座《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中讲到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而言,没有艺术概念和规范性,恰恰有助于找到艺术的本质,以及...

    53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萧海春:当代水墨画传承需具中华传统文化根基[图文]
    萧海春:当代水墨画传承需具中华传统文化根基[图文]

    图为萧海春今年初创作的大型水墨画《锦绣石壁》,该画长2.37米、高9.65米。由上海美术馆主办的“烟云自在——萧海春水墨艺术展”1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105幅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类题材的画作引起了2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的关注和赞誉。展览将持续至9月11日。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下午特意在开幕式前自带相机来现场一睹画作真容。走进上海美...

    79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黄专:面对当代艺术 最重要是观看的自由
    黄专:面对当代艺术 最重要是观看的自由

    8月8日,黄浦江,蔡国强“白日焰火”开幕式8月8日,黄浦江,蔡国强“白日焰火”开幕式。有评论说,当代艺术的构成中,观众也是创作的一环,并以“白日焰火”为例,说当黄浦江上的硝烟散尽之后,一切都得依赖于媒介的重构,无数的摄像和影像的记录,无数的叫好声、质疑声和抱怨声,共同并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建构和重构这个作品。“...

    18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再探[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再探[图文]

    家在青山齐白石先生出生在农民家庭,而且是比较贫困的家庭。贫困的农家背景使他自小就得以接触到农村的劳动生活,这一方面在他的心灵里种下了生活必须靠自身辛勤劳动的认识,一方面孩提时代的劳动生活,给他未来的艺术生涯储备了鲜活的具有农家意趣的艺术创作素材,同时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勤俭的品德。家庭虽然贫困,但对于这样的家庭,他却有着深刻的眷恋之情。乃至到了耄耋之年,在他的心里尚有风木之叹,惋惜“祖...

    2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行为艺术遭遇现实围剿[图文]
    行为艺术遭遇现实围剿[图文]

    李暐作品《撞入汽车》血腥、暴力、裸体,似乎是长久以来中国大陆行为艺术的关键词。在市场的喧嚣中行为艺术已被驱至边缘,偶尔作为“社会新闻”的形式见诸报章。当初叱咤一时的行为艺术家在当下已纷纷转行,只有当年开枪的肖鲁依然以行为艺术家自居。当极端行为走到尽头,行为艺术何为?朱洁树7月底,“以身观身”行为艺术文献展在澳门举行,举办的地点是中国南方的特别...

    49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青花居士收藏杂谈:关于收藏的“胡说八道”[图文]
    青花居士收藏杂谈:关于收藏的“胡说八道”[图文]

    收藏是需要理念的,一定的收藏理念直接影响收藏行为;收藏也是需要相互学习交流的,进而长知识、开眼界、增眼力,提高收藏水平。收藏也有不少年份了,也经手过不少罐罐坛坛,通过这个过程,渐渐地对在收藏界中流行的一些经验之谈有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现整理出来,与藏友一起分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权作“胡说八道”。上图为:清顺治青花松竹梅罐 高25cm,盖为康熙后配。一、“收藏靠的是眼力和眼光”眼力也就是...

    157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