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建中:当代紫砂应是有意味的形态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小宝 点击 :

在清华美院教授王建中的工作室中,一边饮茶一边欣赏他制作的紫砂壶,紫砂造型特有的那份神韵为人平添品茗之趣。王建中说:“紫砂壶能潜移默化的体现某些人文思想,因为人们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慢慢体会,这比直接地说教、陈设更亲切,人文气息更浓厚,可以说,紫砂壶完美地呈现了实用器皿温情、人性化的一面。”

翻看文集《炉火正红》,里面林林总总的结集了王建中几十年来在陶瓷和玻璃艺术领域的创作和理论成果。为何取名“炉火正红”?王建中说:“陶瓷和玻璃都是和火有关的艺术,当火的颜色呈现红将泛白之时,是烧制的关键,而且用英语语法中的现在进行时,也体现了我自己的创作状态,故取名‘炉火正红’。”

在学科交叉中感悟陶瓷艺术

1978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以前,王建中对陶瓷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至今仍然记得在王府井美术服务部买的骏马陶瓷雕塑,是在上大学以后才知道是磁州窑的花釉产品。大学几年的陶瓷课程学习让王建中对陶瓷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但真正开始创作和感悟陶瓷艺术是毕业留校任教以后。

1983年,王建中参与了中央工艺美院和江苏省陶瓷公司在宜兴开办的培训班,专门为工厂的骨干设计人员培训造型基础、设计、装饰等课程。吴群祥、江建祥、高振宇等陶瓷艺术大师当年都在此受过培训。“与这些偏重技术的学员沟通交流,让我的设计更接近紫砂的语言,而院校的设计语言、教学的方式和形式感对他们也很有启发。”

在设计实践中,王建中运用紫砂造型语言,从立意、造型形态、装饰方面进行整体设计。他设计的“涡线提梁”壶以一条绷紧的自由曲线为形体轮廓线,饱满的壶体从运动的曲线中流出,不多加任何多余的装饰,只利用线型线脚的变化丰富造型。壶式的创作灵感产生于指挥家在指挥演奏时指挥棒的运动轨迹,抛物线形所产生的视觉动感增强了茶壶这一静态物体的活力与线形的韵律美。“这是我1983年第一次在宜兴创作的紫砂提梁壶,受这件作品的影响,宜兴后来出现了不少基于这一形式理念的作品,这让我很欣慰。”王建中说。

“天柱壶”的设计取“玉柱擎天”之意,利用立体造型中水平线与垂直线给人们的不同视觉感受,壶体为扁方体,其中两边是向外张的弧线,以此打破常规方壶的模式。壶钮加长为一般方壶钮的三倍多,意在突出主题,壶盖四周的云纹图案则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石趣壶”的设计则利用人们容易对光滑、圆润的物体产生好感的审美心态,以稍加变形的大小椭圆形体为茶壶基本型,以变形草叶弯转成把,构成壶形的虚实空间对比。这一造型取自于自然形态,但不停留在模仿上,而是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寻求形式美和功能性。

可以说,王建中一直都走在陶瓷创作的第一线。2001年王建中又被安排到工艺美术系筹建玻璃专业,俗称“转行”,这意味着要放弃自己在国内外的陶瓷资源,尽管如此,王建中还是迎难而上,在没有任何前车之鉴的情况下,自己不断摸索,终于在专业上有了些眉目,他说:“我有一种感觉,一种悬念,感觉很新鲜,我做了一件事,迈过了一个坎。”

在中央工艺美院45周年校庆之际,王建中举办了个人玻璃艺术作品展,当时美术界对玻璃还很陌生,但展览却引起不小的反响。2004年,王建中撰写了《世界玻璃艺术》一书,梳理了现代玻璃艺术,介绍了全世界上百位玻璃艺术家。

在玻璃学科建设的过程中,王建中感悟最深的是学科交叉的好处,他常常把陶瓷的概念运用到玻璃制作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碰撞,新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交叉是一种思想方法,从不同的方向思考同一个问题,异曲同工,可以实现创新的目的。”王建中说。

曾经有学生问王建中,您的陶瓷做得那么好,为什么不做了?王建中说:我不是不做了,只是换了角度去看待陶瓷,我的陶瓷梦从来没有断过。虽然创作了多种艺术形式,但王建中强调:“我首先是个老师,如果只是做一种符号很容易,现在很多陶艺家都这样。我的风格特点就是对什么材料都不陌生,可以驾驭任何一种材料,因为我是个教师,如果自己不了解、不掌握好材料和工艺的特性,就没法去教学生,这就是我的风格。”

掌握紫砂语言才能谈造型创作

美术文化周刊:中国陶瓷中的紫砂陶造型多样,可以说是千姿百态,有些人甚至说:造型已经想绝了。您怎么看?您认为紫砂造型要创新发展需要注意什么?

王建中:这一论点带有普遍意义,即如何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去创新。我认为在设计创作中应该紧紧抓住三点:一是要深入了解紫砂造型艺术的文化背景,将造型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二是要牢牢掌握紫砂造型语言,这包含历代设计者表现在紫砂造型中的观念沉淀和紫砂泥独特的成型方法,特殊的材质、特殊的造型、特殊的成型方法构成了紫砂的造型语言,如同唱京剧必须讲普通话一样,说宜兴话是唱不了京剧的,只有用紫砂造型语言才能谈紫砂造型创作;三是要以现代造型理论为指导,采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创造新的形态。

美术文化周刊:当代紫砂壶设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是什么?

王建中:今天有很多人都在做设计,但其实大部分都没有理解紫砂文化的内涵,可以说,理解的都是表面。我认为,当代紫砂壶设计有两个趋势:一种是真正的为形式而做推广,既要好用又要好看,两者相结合,全面推广;还有一种是完全的个性化设计,设计出来的壶有的不能用,看着也没有美感,让人不舒服。我对这种趋势是持批判态度的,这样的设计做多了没用,只会浪费材料。有人说:“陶瓷由始至终是要做有意味的形态。”我很赞同这一说法,“有意味的形态”就是要有用,我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当然,今天有用的概念更宽泛了,有精神层面也有实用层面,精神层面包括一些陈设品,关键是现在有些作品陈设在那不美,很丑陋,对于陶瓷文化,我们坚守的还应该是真善美。

规范陶瓷市场保护知识产权

美术文化周刊:现在紫砂市场,大师作品动辄就上百上千万,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王建中:我曾在中国紫砂研究中心成立的研讨会上论述我对紫砂壶意义的理解,即实用性是第一要素,但有些收藏人士并不太赞同我的说法,因为有的壶已经卖到1000多万了,他们完全是从收藏市场的角度考虑,认为这么贵重的壶人们是不会使用的。我认为这是我们的收藏文化出了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一把壶绝对不值1000多万,这是被市场操作,被商人炒作起来的,是不正常的现象。买的人肯定不希望价格掉下去,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紫砂群体里有一些大师,有人号称一把壶可以卖到600万,但实际情况是没人去买,但价钱不能降下来,怎么办呢?价格虽然不变,但可能会补卖几把壶给买家,这样价格就稀释了,这就给很多不了解紫砂市场的人一种错觉。今后,通过多方努力,一定要把市场调整规范,让紫砂重新回归用的理念,可以贵,但不能超出合理区间。

美术文化周刊:上个月,您策划组织的首届中国当代设计陶瓷特展在唐山开幕。此次展览的目的是什么?在陶瓷艺术设计高峰论坛上,哪些问题是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王建中:举办此次展览的目的就是想推动中国的陶瓷设计,激发所有设计师、教师重视设计工作,因为设计和生活关系太密切了,但这方面我们国家还很薄弱。

其实,中国并不是没有原创,但是和陶瓷设计做得好的国家还是有差距,尤其是在理念和材料的设计上。我们的工艺和质量都不差,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品牌都在中国贴牌生产,已经有20多年了,如果工艺和设备跟上,很多东西都能做成。但是,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少量做能做得很精,一批量生产质量就没保证了,这是企业的文化、生产理念的问题,系统不完善,每个环节都容易出问题。我们推出展览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告诉大家什么是好的东西,好东西应该怎么做,逐渐把先进的理念建立起来。

现代设计包罗万象,更考虑人们使用的方便,以及对环境的美化,好的设计是可以引导或转换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我们希望把设计工作提高到更高层面,符合从制作中国到设计中国的转变。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知识产权保护,为什么大家没有积极性,我们组展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怕一展出来就被别人模仿了。这样就影响和扼杀了创作,所以很难看到中国设计的真实水平。我希望将来建立一种保护机制,而这种机制是在法律框架下形成的。

相关文章

  • 红楼梦中的书画艺术文化(图)
    红楼梦中的书画艺术文化(图)

    红楼梦中的书画艺术文化三十多年前,中国即兴起了全民性的“书法热”,预示着传统文化的逐渐回归,但在当时,“中国书画”并没有形成什么市场,更没有引起西方世界的太多关注。随着中国的经济情况日渐好转,以“中国书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世界各大拍卖行的“中国书画”价格一路走高...

    28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时光滋润的美 浅说辽三彩[图文]
    时光滋润的美 浅说辽三彩[图文]

    精美的辽三彩花卉盘子中国古陶器所独具的艺术魅力倾倒了中外收藏家,尤其是近年来,收藏品市场活跃,古陶器频频亮相于拍卖殿堂,不断爆出5位数以上的高价,并成为与古瓷相并列的极受世人青睐的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仿制的三彩工艺品也成为赠送国际友人的热门礼品。而这里我们要说的是真正的辽三彩古陶瓷器。契丹民族于公元916年,在我国北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在我国陶器史上占有很重...

    82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气势恢宏 格调高逸——刘国权的书法艺术[图文]
    气势恢宏 格调高逸——刘国权的书法艺术[图文]

    刘国权,归侨,中共党员,1941年7月生于新加坡,现定居北京。是著名的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现任世界书画家协会名誉会长、世界科教文卫组织专家、中国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理事、北京国艺东方书画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国书法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家联合会顾问、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新华网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世界刘氏联谊总会创始人、永久名誉会长等职...

    21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美人图与海上痴人书家乐心龙[图文]
    美人图与海上痴人书家乐心龙[图文]

    萧海春作品《易安居士图》李荣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数年前,在沪上某小拍卖会预展上,友人拉我,暗指一幅人物画:好东西,估计没人识货。我细瞧是六尺整张人物画,精裱立轴,画中女子端坐出头高椅,鬓发后系,面目开相美且饱满,双眸含烟迷蒙带愁,点唇似辩欲诉,手持诗卷,身旁置线装书稿,衣着宽袍,线条纯中锋,勾勒精准、遒健、干净,淡着色;画者落小篆款:海春作,盖“萧海春”白文缪篆印;...

    38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解读皇宫圈椅的精神品质:一个时代的主流象征[图文]
    解读皇宫圈椅的精神品质:一个时代的主流象征[图文]

    关毅编者按: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皇宫圈椅不仅在我国家具史上身份显赫,在世界家具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皇宫圈椅何以如此身价不菲?著名宫廷家具修复专家、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一言以蔽之:因不断迎合主流社会的传统时尚使然。一个时代的主流象征——解读皇宫圈椅的精神品质文/关毅编辑/蔡静琦图片提供/太和木作人物名片>>>关毅,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紫禁城学...

    39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蔡志忠:漫画是我的天堂[图文]
    蔡志忠:漫画是我的天堂[图文]

    蔡志忠日前,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带着新创作的111件作品,在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的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办了“水墨禅境——蔡志忠作品展”。25年前,同样是在王府井大街上,41岁的蔡志忠从台湾来到大陆,在新华书店举行签名售书,并与三联书店签约,成为了第一个与大陆出版社签约的台湾作者。借此次办展机会,《美术文化周刊》与蔡志忠邀约在其住处旁的咖啡厅...

    17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画家和画匠的区别仅在一步之间[图文]
    画家和画匠的区别仅在一步之间[图文]

    能无限复制自我的“齐天大圣”画家是目前一个十分热门的行当,不仅仅是因为画家本身位列受世人尊崇的上流群体之中,更是因为画家显露给外界的上流社会般的生活方式。每每看到或听到某某画家的作品在拍卖会上拍出破纪录天价,一夜之间便成了众人瞩目的千万富翁,这种诱惑力非一般常人能够抵御住的。仰慕之余大家趋之若鹜,纷纷一头扎进美术圈,刹那间便凭空多出许多画家来。但他们多数无暇去沿承前人艺...

    18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组图)
    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组图)

    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画种,发展到东晋日渐成熟,作品开始注重刻画人物神态。顾恺之用线把过去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如“背云浮空”、“流水行地”般舒展流畅。唐代工笔人物画达到鼎盛期,后来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逐渐衰落。明清时期虽然也出现了陈洪绶、任伯年这样的大家,但总体上仍是水墨山水画占统治地位。直到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才迎来了大的复兴,吸收了西...

    196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书坛领袖”是如何诞生的[图文]
    “书坛领袖”是如何诞生的[图文]

    某机构出版的《中国书坛四大领袖》封面“中国画×大家”、“当代×位山水大师”、“书坛×大领袖”……不知何时起,以大师、领袖命名的书籍、画册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时不时就会“冒”出一本。记者偶与几位艺术学院的教授聊天得知,大师泛滥的情况近些年早...

    33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量高质低 缺乏创意是软肋[图文]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量高质低 缺乏创意是软肋[图文]

    图为动漫愤怒的小鸟图为动漫《海绵宝宝》“你能不能给我画头会上树的猪?”浙江普达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敏有一次问一位动漫从业者。那人画不出来。郑敏说,如果这头猪长了两只奇大无比的耳朵,用来抱着树不就能爬上去了吗?“这就是创意。”日前在杭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郑敏对记者说。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去年,我国生产了26多万分钟动画片,大概是...

    72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当代艺术家创造力从何而来?[图文]
    当代艺术家创造力从何而来?[图文]

    梵高自画像21世纪随着影像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开始图像化,每个人在一日之内可以接触和浏览到大量的图像信息,这些图像为每个人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感受。与文字信息有着极大的不同,图像信息带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感受性。在以前的文字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接收主要以时间的方式发生,比如阅读一段报刊文字必须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调动和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文字符号转换为视觉心象,而在图像时代人们可以在一...

    24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李宝林:我与大山[图文]
    李宝林:我与大山[图文]

    李宝林近照1,山水蕴藏着人对大自然的深厚、宽广甚至悲怆的情怀。而我要追寻的,则是那亿万年屹立不动的大山所展现的无以伦比的永恒与博大,无可名状的沉默与悲壮。2,我爱山,爱其凸显天地之大,宇宙之无穷。3,我爱山,尤爱西部大山,爱其伫立于万古洪荒,任日出日落巍然不动之悲怆。4,我爱山,爱其外冷内热,爱其冰雪覆盖之外表下雪水消融,渐成生命之源泉暗流涌动,正是它们最终汇聚成我们的母亲河&mdash...

    144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长谷川佑子:人景互动是最美的公共艺术[图文]
    长谷川佑子:人景互动是最美的公共艺术[图文]

    长谷川佑子在首届国际公共艺术获奖作品展览现场寇聪图日本知名策展人长谷川佑子素以“强硬”著称,上海的公共艺术项目几乎没有一个在她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反而是市中心花园中的长椅上的人们,让她感动。作为独立策展人,她认为,策展人除了犀利的眼光、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社交能力之外,与参与展览的各方人士保持距离,维护一份尊严感,很重要。日本知名策展人、东京现代美术馆(MOT)馆长、总...

    153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林鸣岗追忆赵无极:他很反感缺乏情感的作品[图文]
    林鸣岗追忆赵无极:他很反感缺乏情感的作品[图文]

    林鸣岗近影著名画家赵无极的离去,震惊了整个华人艺术圈。由于近30年来很少回国交流,赵无极对许多人来说,就像他的抽象画那样,如同一个遥远而迷离的符号。曾旅法18年的香港油画研究会主席林鸣岗是赵无极的忘年交,本报记者赴港采访了他,听他讲述赵无极的故事。在封闭的画室里描绘心灵的世界林鸣岗上一次见赵无极,是在四五年前的一个艺术活动上,当时后者虽然反应有点慢,但状态尚好。“原本去年圣诞节...

    188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黎光成:好书画贵在有滋味[图文]
    黎光成:好书画贵在有滋味[图文]

    花鸟(国画)黎光成成文洛杉矶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华美协进社……2014年的早春,这些美国的学术与文化重镇,迎来了一位从巴蜀大地走出来的书画艺术家——黎光成。黎光成,生于四川省仁寿县籍田镇,别号浣花堂主,署红碑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精于行草,善治花鸟绘画,曾主编《走进金沙·首届全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大型书画册,著有《黎光...

    134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