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张弛山水画的精神还乡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xavier 点击 :

中国美协理事、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

以网络信息传输与便捷交通工具为表征的后现代社会生活,已使现代化都市中的人类彻底远离了自然生态环境。曾作为中国古代文人逃逸现实的田园山水画,于后现代社会再次获得了另一种精神栖居的审美诉求。一方面,山水画通过描绘自然让人们得到精神心理的释放,即使是画家笔下的这种自然已和现实所见的自然相距甚远,但山水画都作为高度物质文明的后现代社会一种想象中的理想境界,被重新赋予其存在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已使当代人逐渐习惯了虚拟世界的审美体验,通过虚拟山水的再造,探索人们在当代社会心理时空的表达,无疑也成为山水画现代审美转型的重要特征。张弛的山水画正体现了她对于这种时代审美的感悟与探索。

张弛的山水画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理想境界的田园山水,另一类是探索心理时空的虚拟山水。

在理想境界的田园山水画创作中,她试图穿越当下城市生活的审美经验,再造一个没有经受现代文明污染、没有遭受工业文明改造的农耕文明时代的自然景观。《春风致和》《溪山静泊》《水边暮愁》《草庵听泉》《山乡雪霁》和《峡江云霭》等,不仅是她喜爱的常画的山水题材,而且是她表达现代人文化回归与精神还乡的一种审美方式。这些作品所呈现的自然几乎远离于我们的生活视野,是我们现实生活难以体验的一种境界。画家对于这种自然意境的再造,固然有着诗人对于季节变换、人生无常的感伤,但对于生活在城市楼宇里的人而言,可能更具有压迫、紧张和焦虑心理的释放作用。

人们在这种山水里获得的,是精神的怡然和心理的舒畅。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山水境界的审美转换是由于不同时代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诉求造成的。也就是说,她描绘的这些自然山水在审美内涵上,已脱离了古代文人为实现精神解脱去营造高蹈冷逸的山水境界,而是为当代被现代化奴役的人亲近自然创造一种精神家园的山水情境。在这些作品里,她的画面总有房舍、渔舟和田园,不论骀荡春风还是碧翠盛夏,也不论是峡江烟云还是山乡雪霁,她描绘的自然都是可居的、具有人的生活气息的山水之境。在这些作品里,她运用的笔墨技巧非常娴熟,小斧劈皴略加勾斫,再施以小青绿,使山石的表现显得刚劲而内蕴深秀,北宗山水画法于她的笔下获得了苍中见润、奇中见平的融合。

在自然山水的描绘中,还有一类是大山大水、巨岩深壑与激浪澎湃的表现。如描写瀑布在巨岩深壑形成水的奇观的《深谷飞流》《九寨飞瀑》《飞瀑奔涌》和可以谛听激流水音的《清音》《流韵》等,如表现海岸巨浪拍石、浪花如雪的《洪波涌起》《碧海连天》《雪涛》和《涛声》等,如描绘崇山峻岭、烟云奇变的《雪峰夕照》《高原云雪》《峡谷激流》等,这些山水画大多追求山与水、与云、与烟之间的动态表现,她所捕捉的自然世界在瞬间幻化的奇观妙景,都显示了大千世界某种不可被预测的神秘力量。

一方面,她描绘的这种自然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奇观妙景的欣赏性;另一方面,她也试图通过这种没有人文痕迹的纯粹大自然的描绘,给人类展示自然生态的某种不可抗拒性。而人类生存的起点,恰恰是与这种大自然的生态合而为一的,人类从自然中同样可以获得内心世界的澄明之境。这些作品在表现方法上大多以纯水墨的素色去呈现,并广泛吸取了日本水墨画的特点。无笔痕的渲染,让画家能够深入于激流、飞瀑、浪花和云烟的描绘;丰富的渐变层次、幽深的空间景观、细微的水色变化,都通过这种无笔痕的水墨与水色的运用而展现出画家的高超技艺以及对于自然的深刻领悟。

最有张弛个人艺术特征的是她探索心理时空的虚拟山水。这些山水大多从丛林幽谷的自然生态变出,由巨岩深壑的幽涧、根系发达的灌木、似水若土的湿地和虚幻飘渺的雾霭等构成的画面元素,营造了一个时空交错的非现实情境的虚拟世界。这些山水元素的组合与重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某种心理体验的探索,画面呈现了现代人很难在现实中感受到的荒蛮、神秘、谲异、虚幻和幽微的心理体验。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无疑来源于画家对于原始森林的观察与写生,但更多的还是通过想象构建的心理情境的山水,作品回应的是后现代社会人们心理世界在高科技文明的现实社会经常感受到的某种陌生与孤独。也许,这些画面描绘的是山水,但通过画面元素重组所构成的审美体验,却和人们在后现代社会的心理体验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性。

富有意味的是,张弛在进行这些心理山水的探索时,并不限于图像上的时空错置以及虚幻空间的营造。她的这种艺术个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她在笔墨语言上的新变。作为一位多年在东瀛从事水墨画创作并在日本水墨画界享有较大影响的中国画家,张弛始终走在这两个民族水墨艺术探索的中间。她的山水画,一方面汲取了东瀛水墨画的养分,这就是对于水墨氤氲之美的追求。她的作品虚幻之境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水晕墨幛”的运用,反复渲染使她的作品形成了层次丰富而统一的调性,这是中国画不太具备的一种艺术品质。另一方面,她又继承了中国画讲究笔性的艺术特征,在大面积渲染的调性中,她通过繁复密集的点子皴以增强画面的质实感,而点子的枯渴温润、层叠渐变则显现了画家散淡静雅的创作状态与品性修为。显然,大块面的点子皴和她描写根须与坡石的折带皴,不仅与多调性的渲染融为一体,而且赋予了她的画面以幽深微茫的山水意境。

作为海派名家张大昕之女,张弛从小就接受了海派山水的正脉真传。但她却能在父辈基础上,将东瀛水墨艺术和中国传统笔墨有机融为一体,实现相邻民族的文化跨越。这或许是她独特的人生经历与深刻的艺术感悟使然。当然,她的艺术个性还不止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跨越,更在于不同时代的文化跨越。她所重现的田园山水与她所探索的心理山水,都让我们在后现代生活节奏与压迫中获得了精神还乡的体味与启示。

相关文章

  • 非凡气度,书行笔端——朱非老师及其书法漫议文[图文]
    非凡气度,书行笔端——朱非老师及其书法漫议文[图文]

    在惠州合江楼首层进门处,原有一块屏风,上面镌刻着苏东坡《寓居合江楼》诗“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是清人集的苏东坡字组成。细细品味,浩然之气直面而来,可想当年苏东坡展开纸笔,诗词句字如浩淼之水,奔腾于胸,运腕走笔,一气呵成。去年初秋,我第一次到鲁迅中路春波弄绍兴书画社,当我还未曾走进去,就即刻被大厅内悬挂的一幅对联&ldqu...

    56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蒙娜丽莎的手为何那么美?[图文]
    蒙娜丽莎的手为何那么美?[图文]

    从达·芬奇解剖手稿上发现秘密“达·芬奇的科学密码———蒙娜丽莎的25个秘密”大型展览,自今年8月底开始在广东科学中心二楼专题展馆连续四个月免费对外展出。展览中展示了当年达·芬奇留下的绘图手稿,其中一部分达·芬奇的解剖学手稿,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达·芬奇绘画手稿壹...

    119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吴味:出走的精神与方法[图文]
    吴味:出走的精神与方法[图文]

    图片资料在“漂移·当代艺术展”座谈会上的发言首先祝贺这个展览,酝酿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从去年底我们就谈论过,要做一个真正的,撇开架上的一个专题展,我们中间也交流了很多次,有一次还专门叫我一起去讨论作品方案。首先表示祝贺!起码来说,它呈现出来了,这个不简单,你想想,我们深圳有多少这样的展览呢?F518(艺术区)你看得到吗?这个老王(王志忠)最清楚的,最后大...

    81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黄永玉展览不讲排场是艺术界的楷模[图文]
    黄永玉展览不讲排场是艺术界的楷模[图文]

    2009年7月,86岁的黄永玉在家中作画。(资料图)新华社发黄永玉九十岁画展“不剪彩不演讲不搞酒会不搞研讨会”,策展人陈履生称:“按照老办法,开门就开幕。不剪彩,不演讲,不搞酒会,不搞研讨会。”8月16日,“黄永玉九十画展”在国博开幕,其简洁朴素的开幕形式,一时备受热议。而反观时下艺坛,展览此起彼伏,开幕式隆重阔气,主办...

    25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传统教学与艺术创新[图文]
    传统教学与艺术创新[图文]

    汪诚一信143×228cm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美术事业的发展,国家实行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政策,在往苏联派遣美术留学生的同时,于1955年至1957年请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来中国,在中央美院开办油画训练班——“马克西莫夫培训班”。来北京前,马克西莫夫是苏联苏里柯夫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到北京后...

    24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新青年“以画说话” 专家组以“新”取画[图文]
    新青年“以画说话” 专家组以“新”取画[图文]

    花溪白云里7月7日,“以画说话——美术新青年”209进50评选结果产生,50强尘埃落定。自美术新青年活动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美术青年的积极响应,这入围的50幅作品,先是从2681幅作品中突破重围,更是经过层层筛选,在精挑细选的209幅作品中脱颖而出。为什么是这些作品得到专家们的青睐?作为前50名,美术新青年的“新”,又体现在...

    36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靳尚谊自述经典代表作品(下)
    靳尚谊自述经典代表作品(下)

    《梳理》自述:靳尚谊创作了许多精美的人体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品格,显现了一种更单纯和宁静,画家通过洒脱的边线处理,形体转换,明暗关系,创造了和谐、宁静的现实人物,具有雕塑感和厚重感,形成了一种圣洁的崇高的美感。《双人体》自述:这是我第一次画双人体,用古典方法画。这幅作品整体处理比较好,体积感、厚重感都很到位。画人体比画着衣模特难。年轻女人体更是世界上物体中最复杂、最美、最难的造型,尤其色...

    171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艺术界"法兰西三剑客":朱德群 吴冠中 赵无极[图文]
    艺术界"法兰西三剑客":朱德群 吴冠中 赵无极[图文]

    朱德群在国内并不是耳熟能详的名字,相比于他的老师林风眠、他的同门师弟吴冠中,朱德群只能说是名声在外——他是法兰西学院艺术院200多年来第一位华人院士。他的名字最近一次出现在国内媒体,是因为3月26日傍晚,“胡润艺术榜”发布了2013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排名前100位的中国在世艺术家,其中油画家朱德群排名第二。然而,当天凌晨,朱德群在巴黎去世...

    145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徐冰阿什莫尔博物馆新展访谈[图文]
    徐冰阿什莫尔博物馆新展访谈[图文]

    2008年“读风景”系列作品之一英国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全名牛津大学艺术和考古博物馆(AshmoleanMuseum,MuseumofArtandArchaeology,UniversityofOxford)是英国最晚接受当代艺术的博物馆,在2013年之前从未举办过当代艺术展览。2013年2月28日在修葺一新的博物馆中正式开展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个展“风景读风...

    20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合肥美术馆似鸡窝:建筑东施的丑陋策略[图文]
    合肥美术馆似鸡窝:建筑东施的丑陋策略[图文]

    合肥美术馆在这个后现代传播的时代里,绝对会印证马克斯韦尔的那句名言:让人们谈论到你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东施效颦的古训看来要被重新定义了。新近落成的合肥美术馆,就在文化建筑这个公共领域里为我们上演了一场当代版本的“东施喜剧”,看看它的样子吧,这个所谓的美术馆(由合肥当代创新展示馆更名而来)自命为鸟巢,我倒认为那是对鸟巢或是鸡窝的一种不敬,也是对仿生学建筑的一种戏弄,...

    38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红酒与艺术的结合——巴克酒庄CEO陆大海访谈[图文]
    红酒与艺术的结合——巴克酒庄CEO陆大海访谈[图文]

    提香——酒神祭巴克酒庄葡萄酒品鉴会在2013北京春季艺术展上隆重举行。本次品鉴会,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收藏家、葡萄酒品鉴专家以及其他艺术爱好者前来参加。巴克酒庄通过品鉴会,使红酒与艺术完美结合,让我们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共赏佳酿,这种跨越地域、跨越形式的文化融合,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美酒与艺术的愉悦盛宴。在西方,葡萄酒作为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艺术的关...

    78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水墨“还乡团”?[图文]
    水墨“还乡团”?[图文]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参展作品《红色幽默》最近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中国新水墨展,乍看之下让人欣慰,似乎中国文化已经走向世界,并且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再看之下却不免忧虑起来,走出去的究竟还有多少是代表了中华文明的艺术?还是早已在别人的话语权下悄悄变了味?同样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在连续走高之后,中国艺术的学术地位是否在国际上得以同步提升?还是国人的自尊心在自摸之后得以暂且的满足...

    22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身在书生壮士间[图文]
    身在书生壮士间[图文]

    钱玉清戴古诗江村晚眺草书不知曾几何时,书法真正走进了我的生活。也许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对写字兴趣浓厚,不管是硬笔字、毛笔字、美术字、标语字都能有出色的表现。老师的褒奖、亲友的表扬使我把写字作为学业之外的另一种使命,同时也慢慢领悟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以至于走上社会后也从没放弃,痴心不改。书法也渐渐成为我生命意义的另一张名片,为挑战人生体验的多元化,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找到了支点。任何伟大的...

    180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吴学谦:无尽风光在晓峰[图文]
    吴学谦:无尽风光在晓峰[图文]

    王晓峰无尽江山画图中局部2012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华夏墨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上,王晓峰一幅高2.33米、长21.92米的巨大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引起了众多名家的赞许,轰动了整个展事,这幅历经数月的倾心之作,与其同展的20幅精美山水画,成为整个展览的重头戏,毫无夸张地说,这算得上王晓峰山水画的一个颠峰所在,杠鼎之作。全部展品悉数为宝龙集团收藏。意...

    25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那些被遮蔽的民国艺术家们[图文]
    那些被遮蔽的民国艺术家们[图文]

    彭友善《紫气东来》近现代国画市场上,最受瞩目的一向是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等几位大师级人物,其作品动辄百万千万的高价广为人知。不过在这些闪耀的名字后面,还有一长串艺术家长期扮演“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人们的眼界不断扩大,学者、收藏家们挖掘出许多以前被遮蔽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让人眼前一亮,成为新的收藏热点。彭友...

    137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