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张弛山水画的精神还乡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xavier 点击 :

中国美协理事、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

以网络信息传输与便捷交通工具为表征的后现代社会生活,已使现代化都市中的人类彻底远离了自然生态环境。曾作为中国古代文人逃逸现实的田园山水画,于后现代社会再次获得了另一种精神栖居的审美诉求。一方面,山水画通过描绘自然让人们得到精神心理的释放,即使是画家笔下的这种自然已和现实所见的自然相距甚远,但山水画都作为高度物质文明的后现代社会一种想象中的理想境界,被重新赋予其存在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已使当代人逐渐习惯了虚拟世界的审美体验,通过虚拟山水的再造,探索人们在当代社会心理时空的表达,无疑也成为山水画现代审美转型的重要特征。张弛的山水画正体现了她对于这种时代审美的感悟与探索。

张弛的山水画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理想境界的田园山水,另一类是探索心理时空的虚拟山水。

在理想境界的田园山水画创作中,她试图穿越当下城市生活的审美经验,再造一个没有经受现代文明污染、没有遭受工业文明改造的农耕文明时代的自然景观。《春风致和》《溪山静泊》《水边暮愁》《草庵听泉》《山乡雪霁》和《峡江云霭》等,不仅是她喜爱的常画的山水题材,而且是她表达现代人文化回归与精神还乡的一种审美方式。这些作品所呈现的自然几乎远离于我们的生活视野,是我们现实生活难以体验的一种境界。画家对于这种自然意境的再造,固然有着诗人对于季节变换、人生无常的感伤,但对于生活在城市楼宇里的人而言,可能更具有压迫、紧张和焦虑心理的释放作用。

人们在这种山水里获得的,是精神的怡然和心理的舒畅。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山水境界的审美转换是由于不同时代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诉求造成的。也就是说,她描绘的这些自然山水在审美内涵上,已脱离了古代文人为实现精神解脱去营造高蹈冷逸的山水境界,而是为当代被现代化奴役的人亲近自然创造一种精神家园的山水情境。在这些作品里,她的画面总有房舍、渔舟和田园,不论骀荡春风还是碧翠盛夏,也不论是峡江烟云还是山乡雪霁,她描绘的自然都是可居的、具有人的生活气息的山水之境。在这些作品里,她运用的笔墨技巧非常娴熟,小斧劈皴略加勾斫,再施以小青绿,使山石的表现显得刚劲而内蕴深秀,北宗山水画法于她的笔下获得了苍中见润、奇中见平的融合。

在自然山水的描绘中,还有一类是大山大水、巨岩深壑与激浪澎湃的表现。如描写瀑布在巨岩深壑形成水的奇观的《深谷飞流》《九寨飞瀑》《飞瀑奔涌》和可以谛听激流水音的《清音》《流韵》等,如表现海岸巨浪拍石、浪花如雪的《洪波涌起》《碧海连天》《雪涛》和《涛声》等,如描绘崇山峻岭、烟云奇变的《雪峰夕照》《高原云雪》《峡谷激流》等,这些山水画大多追求山与水、与云、与烟之间的动态表现,她所捕捉的自然世界在瞬间幻化的奇观妙景,都显示了大千世界某种不可被预测的神秘力量。

一方面,她描绘的这种自然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奇观妙景的欣赏性;另一方面,她也试图通过这种没有人文痕迹的纯粹大自然的描绘,给人类展示自然生态的某种不可抗拒性。而人类生存的起点,恰恰是与这种大自然的生态合而为一的,人类从自然中同样可以获得内心世界的澄明之境。这些作品在表现方法上大多以纯水墨的素色去呈现,并广泛吸取了日本水墨画的特点。无笔痕的渲染,让画家能够深入于激流、飞瀑、浪花和云烟的描绘;丰富的渐变层次、幽深的空间景观、细微的水色变化,都通过这种无笔痕的水墨与水色的运用而展现出画家的高超技艺以及对于自然的深刻领悟。

最有张弛个人艺术特征的是她探索心理时空的虚拟山水。这些山水大多从丛林幽谷的自然生态变出,由巨岩深壑的幽涧、根系发达的灌木、似水若土的湿地和虚幻飘渺的雾霭等构成的画面元素,营造了一个时空交错的非现实情境的虚拟世界。这些山水元素的组合与重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某种心理体验的探索,画面呈现了现代人很难在现实中感受到的荒蛮、神秘、谲异、虚幻和幽微的心理体验。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无疑来源于画家对于原始森林的观察与写生,但更多的还是通过想象构建的心理情境的山水,作品回应的是后现代社会人们心理世界在高科技文明的现实社会经常感受到的某种陌生与孤独。也许,这些画面描绘的是山水,但通过画面元素重组所构成的审美体验,却和人们在后现代社会的心理体验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性。

富有意味的是,张弛在进行这些心理山水的探索时,并不限于图像上的时空错置以及虚幻空间的营造。她的这种艺术个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她在笔墨语言上的新变。作为一位多年在东瀛从事水墨画创作并在日本水墨画界享有较大影响的中国画家,张弛始终走在这两个民族水墨艺术探索的中间。她的山水画,一方面汲取了东瀛水墨画的养分,这就是对于水墨氤氲之美的追求。她的作品虚幻之境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水晕墨幛”的运用,反复渲染使她的作品形成了层次丰富而统一的调性,这是中国画不太具备的一种艺术品质。另一方面,她又继承了中国画讲究笔性的艺术特征,在大面积渲染的调性中,她通过繁复密集的点子皴以增强画面的质实感,而点子的枯渴温润、层叠渐变则显现了画家散淡静雅的创作状态与品性修为。显然,大块面的点子皴和她描写根须与坡石的折带皴,不仅与多调性的渲染融为一体,而且赋予了她的画面以幽深微茫的山水意境。

作为海派名家张大昕之女,张弛从小就接受了海派山水的正脉真传。但她却能在父辈基础上,将东瀛水墨艺术和中国传统笔墨有机融为一体,实现相邻民族的文化跨越。这或许是她独特的人生经历与深刻的艺术感悟使然。当然,她的艺术个性还不止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跨越,更在于不同时代的文化跨越。她所重现的田园山水与她所探索的心理山水,都让我们在后现代生活节奏与压迫中获得了精神还乡的体味与启示。

相关文章

  • 写实油画的中国基因[图文]
    写实油画的中国基因[图文]

    图片资料图片资料图片资料中国艺术的那种气韵生动,与西画的表现力结合起来。气韵之“气”乃生命之元气,源于大地且起始于天地浑沌之间的生发之物,一种潜沉于大地且超越形迹的精神力量——生命力,正如钱穆所言,“绘画有色彩,有线条。西方人生似重色彩,中国人生则重线条。”美的真正源泉在自然,它也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自然充满着生命,我们借...

    122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一个人 一所学校 一座城市[图文]
    一个人 一所学校 一座城市[图文]

    上海美专的创始人刘海粟(左三)和张弦(左一)及傅雷(右一)拜访巴黎美术学院自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美专至今一百年,尽管在50年代初以独立名义的存在宣告结束,但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在上一世纪初,科举的废除和以人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促使写实主义成为对城市文化和人的现代形象新的表达方式。现代美术学院不仅引入了西方的艺术语言及其训练方式,尤为重要的是,规模化的学院训练产生的艺术人口...

    168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王鑫小事记:艺术家也有真性情[图文]
    王鑫小事记:艺术家也有真性情[图文]

    艺术家王鑫聊艺术,扒八卦,揭秘王鑫成长中的一些小趣事。以下这些文字摘自王鑫接受采访的聊天内容,每段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撷取一些片段,方便读者通过这些小事,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他创作背后的故事。(一)童年的记忆我对小时候的记忆非常不好,最深的记忆就是爱哭。生气哭,受委屈哭,挨打哭,哭到最后人家打都懒得打我了。就是男孩子都不理我,女生呢,我又不爱跟人家聊天,所以经常感觉很孤立,应该说一直都...

    163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朱家溍先生与故乡[图文]
    朱家溍先生与故乡[图文]

    本文作者与朱家溍(右)在萧山博物馆1996年春,朱家溍受聘为萧山博物馆顾问。自那时起,先生几乎每年亲赴故乡,无偿为博物馆馆藏的文物作鉴定。内容涉及书画、铜器、杂件、家具等等,过目鉴定的藏品近2000件。纠正了许多原先鉴定的错误,为馆藏文物的科学管理与利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朱家溍,字季黄,原籍浙江萧山新塘朱家坛村。1914年生于北京,2003年去世。生前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124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祝帅:现代设计中的书法资源[图文]
    祝帅:现代设计中的书法资源[图文]

    鲁迅先生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今天提出“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这样一个论断,大概已不会引起多大的争议。但在强劲的西风吹袭之下,书法在20世纪曾经一度成为最令中国人感到“两难”的一种文化形态。一方面,在整理国故的运动中唯独“书法”这种东西在西方的范畴中没有恰当的对应物,因而并没有像“国画”&ldquo...

    90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齐白石艺术新论[图文]
    齐白石艺术新论[图文]

    齐白石的艺术是在古今之交、中西之汇的时空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齐白石的艺术属于古代又属于现当代。齐白石首先是传统的继承者,他学习以及从事绘画职业的方式发生在清末,他的诗书画印的艺术修为模式属于传统文人画范畴,而且他的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确是在延续传统,他的人物画里有一大批儒道仙佛,花鸟画里也有一批梅兰竹菊,这些都证明齐白石首先是一位传统的承继者。但是对于传统的继承并不是齐...

    168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书法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图文]
    书法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图文]

    陆维钊书法(一)“书,心画也”,这是扬雄给书法下的定义。“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表,总之如其人而已。”这是刘熙载的书法定义。而当代一般学者认为:书法是一种墨象艺术,用抽象的点线画(线条)书写汉字,抽象印象的墨迹艺术。比较古人今人的书法定义,差距显而易见。今人仅仅把书法看成是一种艺术方式,而古人呢?把书看成是学、才、表的综合体现,看成是&...

    18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台北故宫专家:文物不是商品 是文明的载体[图文]
    台北故宫专家:文物不是商品 是文明的载体[图文]

    台北故宫专家:文物不是商品是文明的载体17日上午,台湾学者嵇若昕将在哈尔滨润福文化养老中心进行“台北故宫国宝密码”讲座,这是“润福大讲堂”的第三次讲座。嵇若昕是台大历史系文学学士、台大历史研究所中国艺术史组文学硕士、曾任著名画家张大千的私人秘书,并出任台北故宫登录保存处处长、安全管理处处长及器物处处长。长期从事故宫器物典藏、征集与研究工作,曾策划...

    193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沈津:漫谈名家所治藏书印[图文]
    沈津:漫谈名家所治藏书印[图文]

    《王福庵印谱》,西泠印社编,2010年12月版,650.00元。《陈巨来治印墨稿》,陈巨来著,2009年5月版,90.00元。《册府元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沈津,安徽合肥人,1945年生于天津。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在上海图书馆任职时,追随顾廷龙馆长研习目录版本之学。1992年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后任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室主任。现为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聘专家。著有《美国哈佛大...

    158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黄君:张旭光的意义[图文]
    黄君:张旭光的意义[图文]

    在近几年的中国书坛,张旭光是一位受到广泛关注的代表性书法家。他在担任全国书协副秘书长和创作评审负责人期间,不仅提出“新帖学”、“激活唐楷”等创作理念,而且以一种宏阔大度的书法形式,诠释着自己的理念。笔者以为,象张旭光这样,既能有理性思考,又敢于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的书家,理应成为时代关注的重点。张旭光是一位对书法艺术抱有虔诚之心,立志要在书法创作...

    156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黄永玉: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图文]
    黄永玉: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图文]

    黄永玉曾经自认为是左派,讽刺过张大千。多年之后,他对张大千的感觉是佩服:张大千像钢琴,完美、全面,而别人像小提琴、大提琴。(南方周末记者蒋彬/图)原标题:“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黄永玉九十说生说死黄永玉在万荷堂养了十来只狗,近十只猫,各自有名。一只叫“科学”的川东猎犬满院跑,另一只叫“民主”,因为好斗、爱咬同类,关进...

    113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文西:黄土地上绽放的艺术生命
    刘文西:黄土地上绽放的艺术生命

    刘文西艺术家简介:刘文西,中国美协第一届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曾任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会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美协顾问,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西安美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文联顾问,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陕西省国画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贾德江用中国画塑造陕北在中国画坛,可以说几乎无人不知刘文西。刘文西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人物,其绘画代表...

    187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一些艺术家成功是否必需更多艺术家挨饿[图文]
    一些艺术家成功是否必需更多艺术家挨饿[图文]

    一些艺术家成功是否必需更多艺术家挨饿艺术家为什么穷?好问题!但别问那个荷兰的经济学家、《艺术家为什么穷?艺术之非常经济(WhyAreArtistsPoor?TheExceptionalEconomyoftheArts)》一书的作者——汉斯·艾宾(HansAbbing)。今年年初,艾宾曾应W.A.G.E。组织之邀在纽约SoHo的ArtistsSpace发表演...

    188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徐小虎谈名画的真迹与伪作[图文]
    徐小虎谈名画的真迹与伪作[图文]

    徐小虎像李媛绘西方艺术史学的结构分析法,画家王季迁处学到的“笔墨”研究的方法,以及通过日本收藏的中国书画进行时代特征上的对应研究,徐小虎建立了一套既能描绘时代特征又能具体呈现画家个人风格的鉴定方法,她用这把时代的尺去量吴镇的作品,然后写出了这本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被遗忘的真迹》。她在这本书里的结论是颠覆性的,用她的方法,目前只找到吴镇三幅半真迹。不仅是吴镇,很多来头很大...

    72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王澍:建筑师首先要有思想要有立场[图文]
    王澍:建筑师首先要有思想要有立场[图文]

    王澍建筑作品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见到“普利茨克建筑奖”的新科状元王澍教授,朴素、淡然,是笔者对他的第一印象。他自称是个智商不高的人,而且,在旁人看来,有点古怪。他说他读书那个年代,没人去图书馆时,他就一个人泡图书馆;当大家都在课堂里拼命读书时,他就背着包,带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沈从文写过的地方,“我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找,每个地方都走过。&rdq...

    27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