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如期待世界杯那样期待全国美展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强强 点击 :

范美俊

世界杯与全国美展本风马牛不相及:一是体育赛事,一是美术展览;一是国际性的,一是全国性的;一是四年一届,一是五年一届。但两者又都是具有公众性的“竞技”,出场者强弱不均;裁判方有公正透明的一面,也有误判的情况出现。并且无论是世界杯还是全国美展,都有名、有利、有娱乐,围观者众多,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将两者相联系颇具趣味。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对组织者来说,是繁荣文化、检验队伍、提携新人的举措;对画家来说,是从题材、技法到画面效果的激烈比拼;对观众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和精神大餐。而对于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笔者更是期待,甚至如期待世界杯那样期待。限于篇幅,这里只说三点。

一、期待公正与透明

今年世界杯巴西对阵德国的比赛,估计很少有人能够预测到,作为夺冠热门的东道主巴西队竟然以悬殊比分败北。巴西如此大比分的落败,令某国民众认为是博彩公司在作祟。但正是由于世界杯具有公正性和透明性,因此我们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在世界杯上“作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近几届的全国美展一直热度不减。以今年天津承办的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为例,入选作品为600幅。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加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队、中直(不含港澳台),共35个送选单位,每个送选单位的平均入选作品数量仅为17.14幅,竞争可谓十分激烈。可能是全国美展实在太重要了,加之某些单位动辄数万元的奖金承诺,某些画家的职称、职务或画价都指望着它来提升,因此,代笔、拉关系、初评机构的利益平衡等黑幕也就不可避免。显然,全国美展的作品甄选,无法做到像世界杯那样从预选赛到决赛的全程直播,一些有争议的“判罚”也无法提供不同角度的“镜头”。笔者与邻省一位友人谈及哪些人的作品能入展时,他借某高校某院长的话说:“都是一帮兄弟伙,他们不上,谁上?”

二、期待爆冷的黑马

世界杯的魅力是什么?在笔者看来,除了比赛本身的精彩,就是出人意料的爆冷。假如世界杯长期都是德国、巴西等强队毫无悬念地夺冠,那将多没意思!笔者看球时,最希望看到变化、看到新秀、看到耳目一新的东西。而且,笔者每次都希望弱队赢球——假如不能赢球,但能踢得十分精彩,也是极好的。

稍微熟悉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情况的人都有体会,往届堪称“黑马”的新人、新作很少。大部分作品题材平庸,往往以劳动量和技巧性取胜,这就导致展览整体作品的精神性在不断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具有深厚传统积淀的中国画想要获得任何一点小小的突破都十分困难,另一方面是现行的省级甄选机制不利于黑马的出现。我们在看世界杯时,球赛未结束前,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便是它的魅力。全国美展如能有此等魅力,那该多好!可现实情况却令我们失望。因所有作品在各送选单位举行的省美展暨全国美展征选作品展上就已提前曝光,甚至在某些省市组织的冲刺班、看稿会上,很多“听话”的候选作品就已出现,所以到了全国美展正式开始时,大部分作品已没有了新鲜感。

在全国美展的省级初评阶段,为了保证选送作品的“正确性”,有些评委宁愿选择一些体现重大题材的正面性的作品,也不愿选择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的作品。甚至,一些老套的伪饰题材依然在延续,如农民遇上好政策丰收了,过上好日子,有了好心情,脸都笑开花了,而“卖粮难”等题材却无人去画。同样是表现社会重大事件的题材,如环境污染、食品危机、贪官落马等,因有“越位”的危险,所以无人敢画,更无人敢评。从某种意义上说,全国美展所选择的未必是最好的作品,而是最不坏的作品。因此,展厅里流行的“面具”与“马甲”时常令观众在观展过程中一脸麻木。多年前,油画《父亲》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在省里的初评时,本来画面中没有圆珠笔,但评委老师觉得“新时代的农民有点儿文化会更好,起码能记记账吧”,于是建议作者修改。最后画家以在画面中塞上一支圆珠笔作为妥协才换取了晋京待遇。类似的事情,会出现在这次的全国美展中吗?

三、期待传播更广泛世界杯之所以如此受人关注,与其广泛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

世界杯期间,媒体对它的报道可谓是铺天盖地,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其进行了解。很多时候,看直播与看录播都成为了区分真假球迷的不二法宝。同世界杯相比,全国美展的传播力度就相形见绌了。我们常能见到半夜从床上爬起来睡眼朦胧地打开电视看球的人,却很少见到半夜起来看展览或画册的人。

现在的全国美展虽以分展区的形式进行展览,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想要看到自己喜欢的画种的展览,依然是件很奢侈的事。我们要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川资路费,不会像看世界杯那样只要有电视、鸡爪和冰镇啤酒就可以轻松地获得爽快感和从容感。对于全国美展,很多人都是通过报刊、电视、微博、微信上的报道来对其了解个一鳞半爪,稍微专业些的人也许会在展览结束后买本主办方出的画册。通过画册来进行传播是全国美展的惯用手段。但在这个网络十分发达的时代,单靠着几本老套且价值不菲的纸本画册,真的就能增强传播力度吗?近几届的全国美展虽然设有官网,但是参展作品不但不全而且图片的像素很低,有些作品的图片或注释还有错误。如今时尚、便捷、低碳而且集声、画、文为一体的电子书已相当普及,主办方为何不考虑出一本电子画册放到网上供人们在线阅读或下载?毕竟,即便是大八开精印的纸质画册也无法看清一些动辄两米见方的“巨作”的细节。而电子图片只要像素够高,我们就可以通过放大的方式来对其细节进行赏玩。同时,主办方还可以将从初评到终评、从布展到开幕的视频放到网上,来帮助人们了解全国美展的更多细节。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扩大全国美展在社会上的影响,通过多种途径来方便普通人去关注全国美展。如果全国美展忽视了群众性与普及性,那何必冠以“全国”之名?

相关文章

  • 鲁迅的手迹:千古文章魏晋书法[图文]
    鲁迅的手迹:千古文章魏晋书法[图文]

    《鲁迅手稿丛编》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还在小兴安岭大森林里当知青。一个书店的朋友,代为购得一册《鲁迅手稿选集三编》,线装本,定价3元6角,文物出版社1973年出版。后来,那个时代的藏书大都陆续汰除了,而这本我仅有的线装书却一直保留着,并且总是放在床头书柜里,时常拿出来,浏览,品读,鉴赏,摩挲。前年底,忽想到自己将要退休,何不在离开编辑岗位之前,做一套自己最想做,也最喜欢的...

    32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穿Prada的“农民”蔡国强[图文]
    穿Prada的“农民”蔡国强[图文]

    蔡国强的精神气质是农民式的,其精神资源大量来自故乡。说蔡国强像农民或者干脆就是个农民,并非对他的污名化。蔡国强是最能理解中国农民、最愿为之代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去年3月,他在中国寻访了9位农民发明家,收购了他们的飞碟、飞机和潜水艇,将其搬进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开幕首展上。都说,城里人往上数三代,都可能是农民。不过,我听过的为农民做的最有力辩护来自艺术家蔡国强,他说:“80年代末我出国时...

    142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图文]
    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图文]

    吴冠中作品美与漂亮我曾在山西见过一件不大的木雕佛像,半躺着,姿态生动,结构严谨,节奏感强,设色华丽而沉着,实在美极了!我无能考证这是那一朝的作品,当然是件相当古老的文物,拿到眼前细看,满身都是虫蛀的小孔,肉麻可怕。我说这件作品美,但不漂亮。没有必要咬文嚼字来区别美与漂亮,但美与漂亮在造型艺术领域里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漂亮一般是缘于渲染得细腻、柔和、光挺,或质地材料的贵重如金银、珠宝、翡翠...

    191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向京翟倞对话:艺术家有点像荒野里的独行者[图文]
    向京翟倞对话:艺术家有点像荒野里的独行者[图文]

    真理只有一个布面油画艺术家总在挣脱被归纳,而放眼望去,我们总能在一些作品里找到一些共同点:外在的、内因的。当代艺术以来,“知识型”艺术家慢慢形成一个模糊的类型,他们形成的基础当然是阅读,八十年代曾经有个词叫“先锋”,和先锋沾边都意味着前瞻性、实验性,没人是圣贤,无法前瞻,有的实验被印证进入历史,更多的则随风飘散,但艺术家本人多是沉迷其中的执迷者。...

    26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宋天佑:武当山下的民间收藏家[图文]
    宋天佑:武当山下的民间收藏家[图文]

    用心,是收藏的最大动力宋天佑的夫人是新疆人,祖籍广东梅县,外祖父是印尼华侨,祖上数代痴迷于收藏。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宋天佑陪夫人一起回广东梅县探亲,夫人的舅舅见到新婚的小夫妻俩,高兴地拿出自己最中意的藏品,让他们“开开眼”。那时候的十堰,几乎没人有“收藏”。宋天佑请教舅舅:“我现在年轻,没钱,也没有文物方面的知识,想做收藏,怎么做?...

    136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专家:美术馆可能成为艺术品的坟墓[图文]
    专家:美术馆可能成为艺术品的坟墓[图文]

    文、图:记者林琳本期专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美术馆里所崇尚的只是精英化的艺术,它还不是真正的公共领域,不是鼓励真正辩论的地方,也不是活的艺术正在发生的地方。前不久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博物馆怀疑论——公共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史》,作者大卫·卡里尔是美国杜克大学的一位知名教授。在大卫·卡里尔看来,美术馆里所崇尚的只是精英化的...

    126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邵大箴谈胡永凯:学院情结与自由创造精神[图文]
    邵大箴谈胡永凯:学院情结与自由创造精神[图文]

    胡永凯胡永凯君是一位受过系统艺术训练,带有学院情结,但又有自由创造精神的画家。学院训练与自由创造精神本来并不相悖,但是不少在学院受过教育的人,只学到了造型的规矩和法则,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终不能独步行走,更不用说自成局面了。我说胡永凯有学院情结,主要是指他尊重造型规律与原理,珍惜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技巧,但又不为之所束缚。走出校门之后,他善于结合工作实践,深入领会艺术奥秘,寻找适合发挥自己...

    176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杨佴旻自述—关于水墨画现状的一点思考[图文]
    杨佴旻自述—关于水墨画现状的一点思考[图文]

    杨佴旻当今的水墨画现状和社会太不匹配。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实在不应该是眼下这样的水墨画。更甚至是︰很多人,似乎已经安于水墨画的现状,他们以为水墨画已经很现在了!鉴于水墨画目前的实际,我想到了“大水墨”。先生们有严格的规范,批评家有成套的理论,我不是文艺理论的研究者,我有的可能只是一点偏见。当今的水墨画现状和社会太不匹配。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80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画不能转基因[图文]
    中国画不能转基因[图文]

    并蒂呈祥陈大羽(中国美术馆藏)近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在“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重庆”的活动中直言,近年来以“新”作为中国画的价值判断,其实是一种浅见,阻碍了全面认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当前的中国画,大体呈现三种形态:一种是传统出新,一种是中西融合,两者共同特点是都没有离开具象;第三种是实验水墨,基本是...

    197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叶欣谈绘本:接近于人文传统的“第九艺术”[图文]
    叶欣谈绘本:接近于人文传统的“第九艺术”[图文]

    高雅的纯绘画并不纯粹,单靠画并不可以说话;通俗的绘本、漫画、连环画却往往进退自如,尤其近三十年来欧美关注自身,关注现世的所谓“独立连环画”,真如鲁迅所说,产生了许多米开朗琪罗式的“伟大画手”,不同只在这些画手的伟大,在于他们先就是作家。叶欣(PeterFriedli摄2003年)叶欣,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教授,或可算得上一位隐者。叶欣先生生长于...

    137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原创美术浅说[图文]
    原创美术浅说[图文]

    春牧图王倩文近十几年来,从北方到南方,从国内到国外,看了一些民族文化遗址,读了些古人和今人的书籍,特别是老庄及道家的学说,西方马斯洛、S.汉瑞提、赫伯特。里德等哲人们关于艺术创造的理念,后来,又目睹了河姆渡先民们的艺术创造和吴哥王窟非汉民族的雕刻智慧。这一些文化的理念与现实,使我的艺术思路顿开茅塞,我的思考开始从艺术的创新追溯到艺术的创造,艺术的原始状态。开始了对人的艺术创造的原动力--灵感与悟性...

    188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乃强创新中国水墨画:远看是油画近看是国画[图文]
    李乃强创新中国水墨画:远看是油画近看是国画[图文]

    李乃强创新中国水墨画:远看是油画近看是国画昨天上午9点,《李乃强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一楼大厅隆重开幕,50余幅参展作品均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画家李乃强多年来的精品力作。作品中,浓丽而又不失雅致的色彩,三维立体空间和明暗的鲜明对比,都潜移默化地融合在了中国传统笔墨的线条中。所有作品,以类似油画的表现风貌,让前来观展的市民大开眼界。江南时报记者程岚岚文秦怀珠摄江南时...

    88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赵庆:读吴味的问题主义有感[图文]
    赵庆:读吴味的问题主义有感[图文]

    图片资料在读吴味的四卷“问题主义”。我基本同意吴味的观点。他是走在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最前沿的最好的理论家。他的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大多数批评家的书主要起催眠作用。读吴味的书有挑战,枯燥的理性论述让人兴奋。理论书不好读,我在陆陆续续的读,仔仔细细的琢磨,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尽力把它读完,同时把我想到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以下都是即时想到的,我不加修饰的把它端出来,跟大家分享...

    120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白砥:当今“二王书风”缺失什么?[图文]
    白砥:当今“二王书风”缺失什么?[图文]

    王羲之《二谢帖》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当今书坛的评价体制不健全,学王书家们多有掌控书法评选的权力与平台,这一权力的获得主要是由于他们那路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好看”样式,一旦进入深一层的自我探索,往往会招致唾弃,甚至使大权旁落。辛苦奋斗多年得到的好处怎可轻易言弃?新世纪以来,“二王书风”(王羲之、王献之)逐渐代替碑学,成为书坛仿效的主流风格。...

    173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沈尹默的书法用笔论及地位论[图文]
    沈尹默的书法用笔论及地位论[图文]

    沈尹默《东坡居士书遵师诗》沈尹默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书法工正、行、草书,以行书著名。力学褚遂良,后遍习晋、唐诸家,晚年融会苏、米。他精于用笔,清圆秀润中有劲健遒逸之姿。他虽然不是书法美学家,但其有关谈书法创作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而重要的书法美学思想。在书法理论整体处于沉寂状态的20世纪中叶,沈尹默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写出并发表了一系列旨在引导人们学好书法的理论文字。这些文字后来又被人们...

    50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