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东五所❖图片
乾东五所❖简介
乾东五所位于内廷东路、千婴门以北,西临御花园。因其位在东六宫之北,故亦称“北五所”。乾东五所始建于明初,与内廷西路乾西五所对称,通常认为东西五所合为“天干”之数,与东西六宫合为“地支”之数相应,体现了阴阳五行思想对紫禁城总体格局的影响。清代乾隆初期将乾西五所改建为漱芳斋、重华宫、建福宫及花园,明代的格局已不复存在,而乾东五所却基本保持着明代的格局,只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进行了重修。
乾东五所由5组建筑构成,从西至东分别称头所、二所、三所、四所和五所。每所均有南北3进院落,前院南墙正中开黄琉璃瓦歇山顶门1座,门内1座木影壁 屏门。前院、中院均为“一正两厢”式的三合院格局,中院东南隅有井亭1座,后院进深较浅,只有正殿,黄琉璃瓦硬山顶。除主要建筑之外,各所还分别有一些配房,位置和数量因各所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从而使其布局整体相同中又略具变化。各所之间有矮墙相隔,彼此独立;矮墙上开设小门,又使其互相连通成一体。三所后宫墙西北隅开随墙小门1座,为乾东五所通北横街的唯一通道,平日关闭,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日进行打扫或有事时才开启。
清初,乾东五所为皇子居所,乾隆三十年(1765年)前后,自头所到五所分别改为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和古董房。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皇帝谕旨将三所、四所的装修拆挪到头所、二所,并将后两组建筑修缮见新,供皇十五子(即嘉庆皇帝)成婚后居住。乾隆四十年(1775年)皇十五子移居撷芳殿,头所、二所仍作为皇子居所,直至嘉庆年间。目前在三所内还完好地保留着慈禧太后的御笔“敬事房”匾额,正殿明间脊檩上尚有清代晚期的彩画。
相关知识科普
乾东五所
内廷
广义即为宫廷。紫禁城范围内可统称内廷或大内。狭义讲即为宫廷后部帝后生活区。
御花园
乾西五所
内廷西六宫以北五座院落的统称。乾西五所始建于明初,与东路的乾东五所相对称,由东向西分别称为头所、二所、三所、四所和五所,每所均为南北3进院,原为皇子所居。清代乾隆皇帝即位后,将乾西二所升为重华宫,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三所改为重华宫厨房,而后拆建四、五所改建建福宫及花园,从而彻底改变了乾西五所原有的规整格局。
地支
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十二支”。古代用以记时。
阴阳五行
阴阳概念是中国古人对宇宙认识的朴素概括,以此解释两种相互对立或相互消长的事象,如男为阳,女为阴;天为阳,地为阴;刚为阳,柔为阴等等。五行则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古代思想家以五种物质元素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以后,又形成五行相互促进与相互排斥的相生相克原则,形成五行的多项对应系统,如五色(红黄蓝白黑)、五味(酸甜苦辣咸)、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脏(心肾肝脾肺)、五常(仁义礼智信)等等。
漱芳斋
重华宫
建福宫
建福宫,面阔三间,卷棚歇山顶,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带周围廊。前檐廊左右与抄手游廊相接,左右廊可通至第二进院。室内明间为宝座,东西次间为休憩之处。室内装修为金漆描绘,紫禁城建筑中甚为少见,堪称精品。乾隆皇帝赞其建筑“俭朴而不至陋,环境幽雅而匪遐。”
琉璃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
歇山顶
歇山顶为中国古建筑屋顶式样之一。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亦称九脊殿。又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较单檐尊贵。
影壁
即正对大门或大门两侧相对独立的墙壁,有一字形和八字形,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形式。大门内之影壁,起遮挡外人视线的作用,使之不能对院内事物一览无遗。大门外之影壁,则有划定范围、指示道路的作用。宫殿建筑中的影壁,多用琉璃砖瓦修筑,壁心及岔角施雕饰,颇为华丽。
屏门
由4扇或更多可开启的门组成的屏壁。一般用于室内明间后金柱间,因起屏风作用,故称屏门。
井亭
井亭多为四柱盝顶式,亭顶中间有一洞口与井口垂直,井盖为空心圆柱形。亭顶和井盖均为空心是为了让阳光由此射入井中,过去人们认为井中之水经过阳光照射后才能食用。同时中空也便于用长竿淘井。
进深
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
硬山顶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屋顶分前后两坡,两端与山墙平齐,显得质朴坚固。
北横街
紫禁城北城墙与神武门以南红宫墙之间的东西向长街。
如意馆
为宫中画师作画之处。原属造办处,郎世宁、艾启蒙等西洋画家都曾供职于此。同治年间迁至乾东五所之头所,仍隶属造办处,设画工,多为苏州人。所画有卷、轴、册页、贴落等,并设玉匠、刻字匠等。现建筑完好。
寿药房
亦称四执事库药房,设于乾东五所之二所。于此收贮御用药物。
敬事房
清内务府所属管理太监事务的机构。康熙初年设立时称敬事房,雍正初年改称宫殿监,然旧名仍存。宫殿监办事处在乾清宫南庑,此乾东三所之敬事房当为另一办理日常事务之所,此处还有敬事房库房,收贮外国、各藩、各地贡物等。
四执库
亦称四执事库。专司收掌上用冠、袍、带、履、铺陈寝宫帷帐等事,设于乾东五所之四所。
古董房
专司收贮古玩器皿之事。设于乾东五所之第五所,建筑与四执库相同。现建筑完好。
装修
古建筑外檐和内檐的门窗、槅扇、隔断、天花等木构件之统称。以其所处的位置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安装在檐柱之间的装修称为“外檐装修”,安装在金柱之间的装修称为“内檐装修”。外檐装修包括槅扇、槛窗、横披、帘架、风门等,内檐装修则是室内的隔断、屏风、落地罩及博古架等。
明间
古建筑术语。指建筑各面正中四根檐柱之内的空间,其两侧称为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