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略论吴昌硕篆刻风格及其印学思想[图文]

时间 : 04-29 投稿人 : 帅帅 点击 :

吴昌硕(1844-1927)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大师,融“诗、书、画、印”四绝于一炉,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杰出成就。吴昌硕自幼习印,取法广泛,“书从印入,印从书出”,不断创新、突破,终成浑厚苍茫的吴派印风。吴昌硕治印形式语言丰富,独特的篆刻艺术的空间美,值得后人借鉴效法。其印学思想亦具有鲜明而独特的理论个性。因此,把握和品味吴昌硕的印学思想,对于认识和理解他的印学历程及其内在规律,推进当代印学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略论吴昌硕篆刻风格及其印学思想 | 美术趣闻

吴昌硕

吴昌硕篆刻艺术的特点。首先是篆法独立,自成家数。篆刻艺术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书法基础之上,吴昌硕围绕石鼓文形成的大篆书法,集前人古籀书法之大成,这是他的篆刻能取得骄人成就的前提,如七十一岁时印作“半日村”,浑朴雄放、重拙大气、圆融敦厚,自成一家,可谓之前无古人。其次,他独具匠心的章法布白,也构成了他篆刻的一个特点。印章是方寸之间的艺术,要在有限的空间之内表现出一种磅礴大气。在章法安排上,他又极注意虚实、疏密的安排。比如他著名的“湖州安吉县”朱文印,系吴昌硕中年以古法入印之力作。此印大气磅礴,线条苍茫富有质感,印面田字格中篆隶书法相间,章法独特,结字安排紧逼印边,三边围栏,右侧残点虚连。有主有宾、框而不滞,古意盎然、犹如碑出。边款专刻有旁注曰“两字合文古铜器中所习见者吴苦铁记”。作诗讲究诗意的连贯,作画讲究画面每个部分的联系,治印亦然,要讲究印面内容的呼应关系。吴派印章的最大特点便是整体完美。这种整体性除了其文字风格的的协调统一之外,便是他独具匠心的巧妙布白。“半日村”线条雄浑凝重,布局疏密有致,边框的残点处理饶有缶翁气息,达到一种虚实相生,厚重与灵动相映的韵味。边款刻有“孝丰鄣吴村一名半日村甲寅秋老缶”。在虚实关系上,吴昌硕的书法线条厚重质实,但他的印章布白则虚实相生,实处重拙、虚处空灵,虚实之间的辩证关系处理得恰如其分。“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十字印,系吴昌硕中年力作,印文体势在汉篆端方的结构中,融入了圆活的笔致,增添了金文的意趣,章法虚实自然,气息浑然一体,全印典雅静穆又苍劲大气。咫尺朱白,以小见大,充分表达出唐人周朴的诗的意境。此印的边款刻有“唐周朴题安吉董岭水诗,起二句下接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此等,笔力所谓著墨在无字处每用此印辄陟遐想”共45字,落款“石公”(吴昌硕篆刻中偶有“石人子室”、“石敢当”、“石公”署款)。吴昌硕印章在章法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擅用边栏。吴昌硕印章所具有的朦胧斑驳的金石气、儒雅风流的书卷气、浑厚雄壮的阳刚气等等,在边栏中得到了极为突出的展现。这种边栏不仅仅指他的朱文印章,在他的白文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边栏的重视。白文印的边栏,似乎变化得更为丰富,更让人难以捉摸,也更让人赏心悦目。

略论吴昌硕篆刻风格及其印学思想 | 美术趣闻

释文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

略论吴昌硕篆刻风格及其印学思想 | 美术趣闻

释文 湖州安吉县

作为近代中国“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吴昌硕以立足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审美的立场,以印学生命精神和艺术的本源性为起点,将印学与诗文、书法、绘画等有机联系,其印学思想亦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

(一)与古为徒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对吴昌硕的印学思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诚如他自己所说:“予嗜古砖,绌出资,不能多得,得辄琢为砚,且镌铭焉。既而学篆,于篆嗜猎碣。”(《缶庐别存》自序)。他不同时期篆刻作品中那种寓于雄浑、厚重、稚拙、豪放的力量和风神,都得益于他崇古的审美理想。在吴昌硕看来,与古为徒并不是一味地机械式的摹古,甚至泥古不化,而是在传统中不断地化古为我,同时还应有敢于突破陈规式的自创新格“瓦甓幸饶秦汉意,乾坤道在一盘桓。”(《书削觚庐印存后》),吴昌硕对“古”的认知和体感是十分深刻的。

略论吴昌硕篆刻风格及其印学思想 | 美术趣闻

释文 天风绝尘

(二)气韵自然

吴昌硕所说的“气韵”,或“气势”,并不是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东西。吴昌硕曾在谈刻印章法时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一方印章犹如一个人体,肢体躯干必须配置得当,全身血脉精气尤应贯通无阻,否则就容易陷入畸形呆滞,甚至半身不遂。”关于吴昌硕对气韵的认识,我们还可以在他的画语和题跋中窥见一斑。如“作画时须凭一股气”(潘天寿《回忆吴昌硕先生》)、“梦痕诗人养浩气,道我笔气齐幽燕”(《沈公周书来索画梅》)等等。在创作实践上,吴昌硕正是借助这种独特的“以气人画”的绘画思想陶铸出了他气势磅礴、生机勃发的篆刻艺术面貌的。

略论吴昌硕篆刻风格及其印学思想 | 美术趣闻

释文 近墨者

(三)天人合一

吴昌硕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集大成者。诸乐三《吴昌硕的篆刻艺术》中说:“一方印章,应如一家人样,围扰一致。”吴昌硕将一方印章章法布局的自然、和谐比作一家人关系的团结、和睦,这是何等的精妙。在吴昌硕看来,章法的自然形成、和谐表现是与刀法、字法、笔法和结体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有构成篆刻艺术的诸多要素协调统一时,印章才会在自然的状态中“围扰一致”达到和谐的审美境界。吴昌硕是把审美理想直接指向了和谐的最高美学范式“天人合一”的。

略论吴昌硕篆刻风格及其印学思想 | 美术趣闻

释文 道心唯微(连款)

吴昌硕篆刻艺术成就,是他诗书画印全面修为的综合反映。他的历史贡献集中于充分运用传统资源,创造性地融通变化,构建起强烈的个性风格类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沙孟海先生在所著《印学史》中说他“由于吴俊卿的气魄大,识度卓,学问好,功夫深,终于摆脱了寻行数墨的旧藩篱,创造了高浑苍劲的新风格,把六百年来的印学推向到一个新的高峰。”对于当代印人如何加强自身学养,提升艺术品质,注重艺术创造力,具有楷模的启示意义。

相关文章

  • 案头雅物话臂搁(图)
    案头雅物话臂搁(图)

    案头雅物话臂搁江苏镇江张剑臂搁,又名搁臂、腕枕、手枕等等,是书写、绘画时垫臂肘的用具,古往今来,颇受文人青睐。笔者要介绍的这组近代群仙上寿臂搁(一对,见图),象牙质;长25.5厘米,上宽4.5厘米,下宽5.9厘米;形似从中剖开的竹节,上窄下宽,面圆拱而背凹弧,画面基本左右对称,构图和谐,线条流畅;是一件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现藏江苏镇江博物馆。该组臂搁,每只凹面内容可分为下、...

    9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黄吴怀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黄吴怀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民主,实现了民意的汇总、民智的汇集、民力的汇聚。一份份文件,从酝酿到出台,一遍遍征集意见,一遍遍修改,再到审议表决,处处体现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国两会这一重要的窗口期,人民美术网联...

    165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小石头大行情”珠宝化小籽呈现跳跃性暴涨[图文]
    “小石头大行情”珠宝化小籽呈现跳跃性暴涨[图文]

    02929  新疆和田玉籽料原石手串  规格:11颗(天然无修)  重量:36.6g  白度:顶级红皮白肉  脂份:极高  密度:极好  RMB:1800000-2800000以前人们总说小石头太小,没戏?2018年开始大逆转。给说这话的人狠狠一个耳光。为何这次籽料的大行情会出现在小石头上?不是“玉不琢不成器”的成品上、也不是手镯上、也并没有出现在所谓的艺术品上,才使大面积的吃瓜群众看不懂?大呼...

    81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艺术品电商亟待破解三大现实问题[图文]
    艺术品电商亟待破解三大现实问题[图文]

    草间弥生的《南瓜》2015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继续下滑,但超高端市场(成交价格在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拍品数量则同比上年增加超过200%。虽然市场整体略有下滑,但不可否认的是,艺术品催生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其中艺术品电商是离行业最近的一方。因为艺术品具有特殊性,本文特别指出了艺术品电商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摸索新的在线发展模式,做起闭环,建立...

    55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笔情墨趣见性情,品读当代艺术名家——汪庆誉先生[图文]
    笔情墨趣见性情,品读当代艺术名家——汪庆誉先生[图文]

    《名家简介》汪庆誉,90年代在北京诣造书业期间,幸晤中国书坛泰斗启功先生,因酷爱启功先生书法艺术和甚敬仰其人品操行风范,遂追随先生步习"启功体"书法,在先师之悉心指导下,通过自身长期的贯思、积累、变通,创立了既有浓郁启体风格又独具个性的行草,并将其行书作为书法创作形式的主体。作品较启书相媲,惟妙惟肖,貌似神合。若非亲临观其创作,实难辨其真伪。为此,被当今世人誉推为"启功书法传承第一人"。 除了...

    9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谈油画的写意精神[图文]
    浅谈油画的写意精神[图文]

    中国油画的发展是世界油画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短短40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而中国油画未来如何发展?艺术家要立足于国家文化布局整体发展所需,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社会生活,通过油画创作,把对生活表象的认识、感受,转化为精神的表达,提高精神素质和品格。深入生活、反映生活,并不等于复制生活、照抄生活,不能把艺术家的眼睛变成照相机的镜头,把客观的自然景物照搬到画布上去,而是要把生活的表象经过艺术家...

    11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彭德:苏笑柏艺术论[图文]
    彭德:苏笑柏艺术论[图文]

    文献-6200x300cm无家者之家苏笑柏当年离开中国之际,正值反传统最烈的时期。返回中国后,又定居在缺乏传统氛围的上海。他对中国思想与文化的了解,只能是短暂的、随机的、零碎的、直观的。在德国二十多年,他长时间离群索居,脱离了当地的主流文化。他表示自己两头不沾边:既没有深究德国文化,也没有切入中国传统。这使他虚构的艺术,如同飘浮在中德之间的海市蜃楼,如同无家者之家。正因为如此,苏笑柏的艺术具...

    56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李熙斌:情真唤啼鸠声住——读刘德本工笔花鸟画
    李熙斌:情真唤啼鸠声住——读刘德本工笔花鸟画

    观刘德本(笔名治宏)的工笔花鸟画,如聆听丝竹,清雅之气扑面而来。他笔下的林深枝茂,鸠啾雀唧,或恬淡到极致,或于朴拙中见奇崛,枝桠纵横并不芜杂;春日雪融,夏日绿荫,秋林萧索,暖冬暮色,大自然的季节轮回气象,正是画家精神气质的心象,也是一种艺术的真诚。刘德本从事美术较其它画家有其独特的坎坷经历。我相识他是在2005年初我由郴州市北湖区农业部门调入北湖区文联工作期间。在区文联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广泛结...

    58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古董艺博会操盘手:藏家年轻化是艺术市场的大趋势[图文]
    古董艺博会操盘手:藏家年轻化是艺术市场的大趋势[图文]

    在九成艺术博览会都以当代艺术为主打的时候,典亚艺博(Fine Art Asia)却以古董为主深耕了16年。7月25日,典亚艺博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艺博会将于10月4日至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拍卖一直是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的主流交易形式,相比而言,以古董交易为主的艺博会在关注度上逊色很多,商家举办艺博会难有持续,通常都是办一两届,就再也没有后续。典亚艺博的创始人黑国强出生于古董世家。...

    57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高端艺术品市场出现减速迹象[图文]
    高端艺术品市场出现减速迹象[图文]

    高端艺术品市场出现减速迹象作者:董锐蛟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从五月11至5月15日期间,由佳士得、苏富比和菲利普斯拍卖行掀起的拍卖高潮展现了对于现当代艺术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和无法阻挡的上升趋势。然而最近伦敦艺术市场调查机构ArtTacktic的最新调查则显示,高端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减速的迹象。在5月中拍卖周里,佳士得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占据了65%的市场份额。佳...

    46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缺乏品牌建设 艺术衍生品陷小众围城[图文]
    缺乏品牌建设 艺术衍生品陷小众围城[图文]

    近年来,在画廊、艺术机构和各类展览、峰会上,艺术衍生品随处可见,版画、丝巾、衣物、背包、杯具、餐具,似乎只要日用品印上艺术家的作品以后,就能够成为艺术衍生品。绝大多数艺术机构在衍生品开发上还固定在“签约艺术家-小众宣传-独立定价-独家销售”的思维模式中。这也让看似繁荣的艺术衍生品市场中产品的效果并不理想,且一直面临着受众少、价格高、缺创意、销售渠道狭窄、版权不清晰等诸多问题。那么艺术衍生品该如何...

    66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指尖上的艺术:橄榄核雕[图文]
    指尖上的艺术:橄榄核雕[图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核舟记》描绘的微雕艺术。在李荣的榄紫缘,类似的微雕工艺品有很多,其中的榄雕艺术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以《十八罗汉》为典型代表,十八个罗汉,须发丝丝分明,神态各异,格外传神。“这些都是民间工艺品,纯手工雕刻。在...

    171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春拍将至 硬货齐上阵[图文]
    春拍将至 硬货齐上阵[图文]

    四月已至,春拍在即。香港苏富比在上海以及北京的预展,因为大幅缩减场地而被部分参观者认为“迷你”。然而,就在业界讨论国际拍卖行是否因为全球艺术品市场回落而采取大幅缩紧的“保险”策略时,香港苏富比、香港保利和北京保利春拍中将要出现的重量级拍品浮出了水面。在瓷器以及工艺品部分,香港苏富比将举行“敬天勤民——康熙御制珍宝”专拍,呈献康熙帝御宝‘敬天勤民’檀香木异兽钮方玺,这是康熙皇帝最大型、最重要的印...

    50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穿越百年的色彩与材质研究[图文]
    穿越百年的色彩与材质研究[图文]

    原标题:波西米亚中世纪绘画色彩与材质研究 以捷克布拉格圣艾格尼丝修道院馆藏作品为例在美术史上,中世纪建筑、雕刻、绘画及工艺美术为今天的欧洲各国提供了引以为豪的丰富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或成为旅行者的胜地,或是博物馆的珍品,是我们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媒介,更成为我们审美与艺术赏鉴的对象。中世纪美术不仅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不断为当代美术创作提供灵感与启示。波西米亚——这个曾经1...

    78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宫廷画家的西洋风[图文]
    宫廷画家的西洋风[图文]

    《平定乌什战图》从清康熙到乾隆中期,在清廷画院中糅合西画技法的风格颇为盛行。扬州人张廷彦(生卒年不详)是其时宫廷西洋风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廷彦工画人物、山水,尤长界画,风格近似袁江、袁耀。张廷彦曾参与许多节令庆典大画的制作,如《万国来朝图》《清明上河图》《乾隆帝行乐图》等。《读画辑略》中对其记载为:“邗水(今扬州)人。善画楼阁,供奉内廷。”;《国朝院画录》中对张廷彦的...

    132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