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于疫情闭馆,“雕塑基因——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中央美术学院雕塑教学体系构建中的多种传统”正在线上展出,线下展预计将于11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以三个板块回顾了央美“雕塑基因”的来源:法国、苏联与中国本土。同时,近年来一批新增补的作品也填补了馆藏空白,通过这一专题展览首次向公众呈现。
“雕塑基因”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陈列系列之一,该系列自2012年开始,已经举办多期,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品牌项目之一。该项目通过梳理馆藏品,“将中央美院及其前身的‘历史、精神和价值’作为馆藏表述的基本面向,以馆藏介入有中央美院‘在场’的近现代中国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的历史叙述并期待引起讨论为基本抱负。”围绕近现代美术史当中的一些问题,有序地展开策划和展示。
司徒杰 白求恩全身像 29×18×80cm 铜 1956年-1958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鉴于此,本期将选题聚焦于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时间初步划定为改革开放之前,挖掘馆藏作品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早期建设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现代雕塑作为一个20世纪才从西方引进的艺术门类,它的艺术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来自于西方。在早期开设的雕塑专业中,基本是按照西方,尤其是法国的雕塑的传统和标准在组织教学。另一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造像、塑像和民间雕刻传统,这一传统长久以来被视为工匠的手艺,并不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范畴之中。而在现代雕塑引入中国之后,雕塑艺术家们将中国古老的雕塑传统比肩西方的古希腊、罗马雕塑艺术,希望将祖国古老而优秀的雕塑传统发扬光大。在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中,始终存在着对于西方传统和本土传统如何吸收和继承的问题。
王朝闻 女头像 28×25×39cm 汉白玉 1951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是中国现代雕塑得到大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学上,雕塑专业的教员们广泛吸收,探索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雕塑教学体系;创作上,以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为代表的一大批纪念性、装饰性雕塑不断问世,矗立在各个重要的公共空间,许多都成为了时代的经典形象,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由于雕塑专业的专业特性,雕塑教学与创作实践始终结合得非常紧密,相互促进。
在创作与教学的探索中,面对着留法教师带来的法国古典写实的教学经验和艺术思想;面对“向苏联学习”的时代大潮,留苏学生和苏联专家带来的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教学模式;面对着丰富的民族雕塑传统和技艺亟待继承和发扬的现实情况,对于多种传统如何继承的思考贯穿始终。正是在多种传统的继承、选择和融合中,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中央美术学院较为完整的雕塑教学体系和基本的艺术思想。来自法国、苏联和中国本土等多种雕塑传统因素,都逐渐融入到了新的雕塑教学体系之中,成为学院教学的一部分,并通过教学而传承,也成为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代代相传的“雕塑基因”。
展览结合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教学和创作的发展,通过相关馆藏品的展示,尝试剖析多种传统在雕塑教学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对于雕塑专业的这一历史时期发展进行回顾。
法国雕塑经验
展览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法国雕塑经验——留法学习的教师和他们的传承”。
中国近代的雕塑专业主要是留学生引进的。从1934年,北平艺专创立雕塑专业到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中央美术学院及其前身雕塑专业主要负责教员王静远、王临乙、刘开渠、周轻鼎等皆是留法学习雕塑的学生。1950年之后,王临乙、滑田友、刘开渠、曾竹韶、郑可等有着法国学习经验的教师与他们培养出的学生王丙召、司徒杰、傅天仇等,汇聚在中央美术学院,在教学中延续着法国学院中的雕塑传统。
苏联教学引进
第二个板块是“苏联教学引进——留苏学生与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
新中国初期,如何使雕塑教育走向正规化,完善中国的雕塑教学与创作体系?大胆地向苏联学习办正规化高等艺术教育的系统经验,成为了迫切要求。
在学习苏联方面,一方面,大量介绍苏联艺术并举办相关展览,另一方面,在教学上,文化部“派出去”了钱绍武、董祖怡、曹春生、司徒兆光、王克庆五位留学生,这五个留学生归国后都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请进来”了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老师克林杜霍夫,举办雕塑训练班。到六十年代初,苏联的系统教学经验逐渐融入到了在雕塑系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民族雕塑传统在教学中的探索
第三个板块是“民族雕塑传统在教学中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个新的民族国家的诞生,需要建设相应民族文化去支持它。新的文艺环境,要求艺术“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这样道理才能讲通,也不会丧失民族信心。”促使以西方为原型的雕塑专业教学关照自身传统,挖掘民族基因。而雕塑家自身也有着发扬中国雕塑传统的愿望。
王临乙 “五卅运动”浮雕局部之“戴鸭舌帽男子侧面像” 29.5×15×42cm 汉白玉 1953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2006年王临乙、王合内的学生代两位先生捐赠)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十几年以来,美术馆通过补充征集,增补收藏了王临乙、滑田友、刘开渠、苏晖等先生的关键作品,使得馆藏雕塑的系统性得到加强;又通过馆藏藏品普查和馆藏精品大系的编写,对于原有雕塑类馆藏作品进行了有效排查,挖掘、梳理出一些之前并未被大家熟知的重要雕塑作品,涉及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现代雕塑、民间雕塑、古代雕塑等序列收藏。
从馆藏精品陈列已有历次选题来看,之前的馆藏精品陈列,已经梳理过中央美术学院及其前身北平艺专的一些历史,以及西画、中国画、版画等专业的早期建设,而作为这一时期教学重要组成的雕塑专业,因为之前馆藏品的缺乏,一直没有开展过专题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