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AO的三角空间,挂着一件带有中国书法意味的版画收藏作品,流畅的线条透露着充满意象的浪漫情愫。此作品正出自艺术家雅尼斯·库奈里斯,而提到他的名字,自然就要提到“贫穷艺术”这个对我们来说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的概念。
◉ 雅尼斯·库奈里斯与他的作品《无题》, 2010
伦敦Ambika P3画廊
1936年,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生于希腊雅典。20岁时,他搬到意大利罗马,就读于罗马美术学院,师从当时意大利举足轻重的艺术家托蒂·夏洛亚(Toti Scialoja)。意大利的学习经验带给了库奈里斯艺术上的广阔启发,他形容自己是希腊人,但同时也是意大利艺术家。
“贫穷艺术”不贫穷
在探索库奈里斯的艺术世界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贫穷艺术”这个与他的创作息息相关的艺术概念。
贫穷艺术(Arte povera)由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切兰(Germano Celant)在1967年提出。艺术家们选用废旧材料与日常用品这类被忽视的物品作为创作媒介,以此摆脱传统对艺术之“高雅”的束缚,进而重塑艺术边界、艺术观念以及艺术语言。
所以“贫穷”并非指向大众展示贫穷的生活,反而是利用生活中最质朴的材料来探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打破艺术的高墙,传达生活本身即是艺术的理念。
◉ Untitled, 2011
上世纪60年代,欧洲经济繁荣,工业文明发展,消费主义满足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但伴随着极大的物质丰富,精神空虚感也像是硬币的背面一样出现了。在左翼思想盛行之下,学生游行与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贫穷艺术诞生了。因其采用的构建艺术的方式,也会被看作是观念艺术的一个流派。同时期,在相似的背景之下,日本也产生了“物派”艺术,与贫穷艺术遥相呼应。不同于贫穷艺术对工业材料的偏好,物派艺术更多的使用自然材料来进行创作。
◉ 展览《Im Spazio》, 库奈里斯作品《无题》, 1967
◉ 展览《Im Spazio》, 阿里杰罗·波提《Catasta》, 1967
材料与媒介的“艺术魔法”
1960到1966年间,库奈里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绘画创作。街边的广告牌给了他灵感,创作了一系列用字母、数字等叠加印刷符号和道路指示牌为元素的作品。
◉ Untitled,1960
从CHAO收藏的这件版画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库奈里斯的这种绘画风格。黑色油墨带有印刷的质感,交叠的线条放松而自由。库奈里斯在创作中常用铁板做背景,在这件版画作品的背景中,也有三个色块,呈现出如打磨过的铁板质感。
◉ Senza Titolo, Etching and aquatint on copper plate, 2004, CHAO收藏
而他真正开始以多种材料为创作媒介,开始于1967年。煤炭、钢板、甚至铁轨等工业用料,与木头、麻布、羊毛、织布等日常材料,都成为他作品的组成部分。
◉ Untitled,1989
这些廉价而朴素的废弃物,经过库奈里斯的“艺术魔法”,转变成为一系列基于日常却又超越日常的作品。此后,库奈里斯以此方式创作至今,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贫穷艺术家”。
◉ Senza Titolo, 2015
◉Senza titolo (Campi, Pappagallo, Cotoniera), 1967
1969年,库奈里斯把对材料的探索拓展到了更广的范围,将12匹活马牵进了罗马的阿蒂科画廊 (Galleria L’ Attico)。此前,他已经将动物作为材料进行创作,但把马匹牵入画廊的行为,仍在艺术界掀起了热烈的讨论。在这里,除了动物本身,它们的嘶鸣、气味、日常活动等,也都成为被展览的一部分。他大胆的创作风格自然引来了反对的声音——认为库奈里斯的做法既低级又侮辱了艺术的神圣。当然,也有支持的声音,认为这是一场扩展艺术界限与媒介的“革命”之举。
“我说过,我爱人类。”
◉ Untitled, 1969
除了马,还有松鼠、鸟等动物,都曾在库奈里斯的艺术实践中出现过。在他之后,当代艺术界逐渐盛行以动物为媒介进行创作。我们不免想到后来把鲨鱼“腌制”在玻璃箱中的达明·赫斯特,和以动物为创作语言的中国艺术家黄永砅。
“问题并不在于用了动物还是物品,关键是艺术家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角度来创作作品。不光是我的作品,任何作品所展现的魅力都是诗”。
◉ 展览《Jannis Kounellis》, Prada基金会威尼斯, 2019
库奈里斯的作品多表达对于工业文明与人类价值的关注,作品也逐渐发展为更加壮观的混合媒介,横跨绘画、雕塑、装置、以及戏剧表演等多个领域。
进入80年代,库奈里斯的影响力变得更为广大,至今,卡塞尔文献展已多次邀请他参与,惠特尼双年展上也少不了他的作品。
◉ Untitled, 1993
2017年第十四届卡塞尔文献展展览现场
在经历了东欧剧变的90年代初,库奈里斯开始通过作品反映新形势下的不安与焦虑,探索新历史背景下的矛盾与冲突。他仍延续着自己的创作脉络,在媒介与材料上不断探索与突破。
China & china
2010年,已年逾70的库奈里斯来到中国,在北京天通苑附近租下了简陋的厂房做工作室,每天早上7点工作至晚上9点,勤恳敬业,无限的创造力隐藏在这个北京早晚高峰时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读到这里似乎有些穿越?是的,库奈里斯曾来到中国进行驻地创作,并于2011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名为《演绎中国》的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