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强,原名黄树强,1972年出生于广东江门,新会雅山居士,九十年代初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与老师保持联系,多年来得到杨之光、许钦松、范扬、王璜生、陈炳佳、邢树安等老师的点评指导。作品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美协、省市级美术协会主办、联办的美展中多次获奖,并在各种报刊发表。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助理导师(洪潮工作室助教),中国山水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门市画院院长。
偶园情思-黄仕强
黄仕强:特有的艺术好感觉
文/李人毅
一、在助人的过程中构建起丹青世界
黄仕强是怀着对艺术家的尊重,对艺术抱有一颗崇尚之心走进画坛的。
他对先于他走入丹青领域的学友和师长从羡慕到学习,希望有朝一日与之为伍,共事画业。为此凡朋友的画展上都有他的身影,而且他还把资助发展开拓书画团体,当成他的一种快乐。多少年过去了,如今他已经成为一名画作颇丰的山水画家了,但仍然初衷不改地为人奔忙着,在助人的过程中充实自己。
山村双孔桥-黄仕强
黄仕强善于学习也善于运用,且画出了自己的特点。
学画山水画,往往总会有别人的影子,黄仕强却特立独行地画着自己笔下的画,风格样式都不与人同。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这来自于画家的一种天赋般的艺术好感觉。他有着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统揽画面的能力,能够处理好张与驰、虚与实、繁与简、疏与密的关系,使作品成为画家完整叙事的一个载体。
有了艺术好感觉很重要,聪慧和执着相结合才能促进事业的加快发展,也才能创立和构建起丹青世界。
他为艺的最大特点,就是总保持着低调的姿态,谦恭的走进他向往而陌生的领域。
疏林听风-黄仕强
二、将传统技法和时尚元素为我所用
黄仕强的画中无小品,即便尺寸很小的画,构图都很完整,无论大的主题绘画《冈州行》还是小景《大林沟》,气势同样庞大,如一篇起承转合俱全的文章,引人入胜。
画家立足于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画风的点彩笔法,又有以五笔七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将西方表现主义的时尚元素融入到墨法之中,而整体构图则采用了平面构成的图式和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方法,一切都为表现主题服务,且都是统一在为河山立传的大前提下,来生发着、衍化着,自我氛围地把每幅作品都归旨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于是,一切为我用,我为河山溢彩增辉,就成为画家黄仕强作品的特色了。
林归岁月-黄仕强
三、苍茫不失秀美 浑厚中彰显灵动
艺术作品,历来都是作者的综合素质的外在表述。黄仕强看似谦和随性,总是以低姿态对人、对事。可透过其作品,可以看到一个个性鲜明的艺术创造者的内质。
其实,这种主人公意识很重要,只要你站在大画案前,画家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可随时呼风唤雨。有了这种主导精神,临池挥毫就会有一种舍我其谁般的霸气在涌动着——点染皱擦气势磅礴,浓淡干湿笔意纵横,抒情达意一泻千里!
黄仕强在艺海苦修中,善于挖掘自身的文化潜质,质朴和灵动互挽,使每幅画都具有可供人流连忘返的景观,从全局到入微之处,收与放之间拿捏很得体。
他的每幅作品,不管如何浓密厚实充盈饱满,总是留有弥足珍贵的空白,透露着、切割着,聚拢着画面的内气,起到点意化境之功效,这些使他的作品苍茫不失秀美、浑厚中彰显鲜活。
四、寄语:到生活中去 以画说画
仕强的艺术之路还很长,他的丹青之旅也是刚开始,但只要有了灵动的好感觉,作品一定会不断精进。目前所需的是对用线条方面的整体把握,不妨回到传统技法上进行有目的的修炼,缺啥补啥,再把练基本功和写生结合起来,完成好由真山水到纸上笔墨的转换过程,就会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要说谈点寄语的话,那就是:继续抓住艺术好感觉,到生活中去,以画树人。( 2012年5月1日于北京 此文为同年出版的《中国画坛·黄仕强》专辑序文)
李人毅近照
李人毅艺术简历
李人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1948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北镇。堂号为:海北草堂、阁上塬、岫安居等。
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69年入伍,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1989年调入沈阳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职画家、作家。2002年起任《美术》杂志主编助理、编委,现任《人民美术网》总编。
多年来坚持美术理论研究,参与和报道了许多全国重大美术理论研讨活动,尤其关注发展中画家和当代画坛大势,著述颇丰。
出版著作二十余部,代表作有《平型关大捷》、《国难来袭——九一八延续的记忆》、《打回老家去——原东北军111师纪实》《勿忘九一八画传》(与李东红合作)《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写意牡丹技法全解》《小榄风情》等,其中《一个男人的远村》获97’东北文学奖。
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新四军人物画展”、2009年在长沙举办“开国大典人物画展”、2011年在深圳举办“李人毅辛亥人物画展”,中国画《邓子恢》、《谭震林》、《吴竭诚》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中国画家研究》这套丛书,既是研究画家的理论文集,又是图文并茂的画集,分人物卷、花鸟卷、山水卷、综合卷、纪实卷等。在这些研究文章中,作者以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切入研究对象,既有对画家群体的考察,还有对当前画坛走势的关注,以及对全国性各类美术活动的报道等。丛书以中国画入题,涵括了油画、版画、雕塑、水粉画、水彩画,以及工艺美术和书法等,每篇文稿都配有多幅精美的图片,令人赏心悦目。
《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是本套丛书的第二卷。
由于本书形式别开生面,呈现理论研究和作品欣赏相统一的阅读模式,自《中国画家研究·花鸟卷》先行出版后,受到了读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欢迎。这套丛书将陆续出版。
本书的作者,是集作家与画家于一身的文化学者李人毅。他除了进行文学、美术的创作外,多年来致力于美术理论研讨和画家研究工作。新世纪之初,曾受聘于《美术》杂志,在此工作多年,策划、报道了许多全国性的大型美术理论研讨会,发表了许多学术观点鲜明的论文。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对当代画家进行专题研讨,尤其关注中靑年画家的成长,写出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在国内各种媒体上广为刊发与转载。
本册为山水卷,收录了三十余篇评论文章,画家排列以年庚为序。本书有对黄宾虹的专题研究论文,有对老画家孙恩同、于志学、谢欣、周韶华、梁世雄的学术解析,还有对牟成、姚伯齐、张松、朱道平、王慧智、吕德品、张辉、王福增的技法的探究和梳理,更有对刘思东、周鼎、孔凡智、杨阳、李传新等画家作品的赏评。文中不见某些冗长的赘语和套话,行文清晰明了,评价客观中肯,富有哲思境意。而对邱汉桥、许自敬、丁杰、张英才、陈玉莲、王有民、胡刚、匡伟光、陈迎平、黄仕强等人生状态和艺术成长关系的研讨,更充满了一个美术理论家对发展中画家的人文关怀。其中,也有对象王中才那样由作家转身到画家的个案研究,体现了作者研究对象的多样性。
在文中,作者还注重对画家技法的研究,从笔墨规律上归纳整理出画家实践成果,并上升到学术层面来认识,无论对画家和书画爱好者都有着启迪性意义。
《中国画家研究》的文章清新隽永,具有散文风格,使原本刻板说教的评论文章,成为了娓娓道来的,喻情传道的丹青美文。加之与艺术家风格多样的作品相得益彰的编辑整合,使读者在了解画家经历,欣赏画家作品,研讨画作技艺的同时,进行美育熏陶,不失为一套别开生面的美术理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