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昏侯出土文物展正在首博展出,吸引全国各地热爱历史文化的人、关注历史文化的媒体争相参观、报道。媒体多以文物发掘和墓主人的身份确认做新闻点进行报道。参观展览的人有的只关心这些国宝级文物的经济价值;有的想看看汉代皇帝的奢靡生活是什么样等。实际上展览给我们更大的启发在于,能够让人们体会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明和先进手工艺,增强了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上世纪90年代有个外国人对我说,你们国家在几千年前就制造出这么精美的玉器、青铜器,现在看来你们制造飞船进入太空,领先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前列没问题。
有的国家认为,他们才是优等民族。其实细想,千百年前,先辈们就使用筷子吃饭了,某些国家还用手抓饭吃。外国人使用的高足酒杯,实际上中国的商周时期就使用过了。只要深入地了解大量的古玩文物并且看得多了,便会认识到,中国何止只有四大发明。如果了解了自己的历史,我们也必定产生民族的优越感。
回忆30年前我在科研所工作时,认为各种金属材料、器件、化工材料都是进口的好,设备也是外国的好,感觉外国什么都好。那个时候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民族的科技成就,认为我们一直是落后的。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涉入古玩行业以后,触摸到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古玩文物,从众多的遗存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产生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崇拜。
习总书记指出,在欣赏这些域外文物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
李克强总理强调,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中央的重要讲话,说明了对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文物体现的是历史上劳动人民的创造力,体现着优秀的人文文化。但现在有很多人缺乏历史知识,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老百姓没有权力、条件,也不允许市场流通和收藏古玩,把买卖和收藏古玩视为违法。所以很少有人能够亲身感受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那时,并没有认识到收藏对提高国民的道德、信仰、价值观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收藏能够切实增强我们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大量的古玩、文物长期被封存在国有体制的库房里,得不到传播和文物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人们看不到也触摸不到。到底文明在哪里,优秀在哪里,具体体现在哪里。由于国有体制的封闭及文物政策的严控,造成了人民群众的历史知识匮乏及缺乏认知,在社会上闹出很多大笑话。例如,有的把李时珍说成是苏东坡的媳妇;有的把古人使用的铜镜说成是铜锅的锅盖;有人到处寻找大明光绪瓷器;有说中国经历唐、宋、元、明、清,除此之外再没有了等等。可见我们对历史的了解肤浅到何等程度。这些笑话不是偶然的,是当前一些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文物政策和法规所造成的,同时也是这个民族自己封锁自己历史文化的结果。它不利于民族信仰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对文物的重要作用及保护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失去了传统的文明道德理念,不讲诚信、道德缺失、崇洋媚外等现象频出。实际上文物政策放开,不但不会损害和流失文物,相反却会提升人民的文明行为和道德素养,增强保护历史文物的意识。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民间收藏活动充分证明,不但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保护了大量历史文物的事实。文化领域也需要用新发展理念进行改革和提升,促进社会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引导人们了解中华历史,记住历史,不忘历史,热爱中华,实践证明文物收藏回归于民,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爱国意识以及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者系国家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古玩艺术品价格认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