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这个词近年来盛行,各类事物只要“流量”达到一定的数值,便会被贴上此标签,即使那高高在上的艺术也是如此。
但与其它“网红”事物不同,作为“网红”的艺术,如果人们蜂拥前来只是为了一睹其真容,拍照合影留念,此时该艺术作品便延伸出了新的问题——艺术品的价值在于作品的精神,如果只是为了观看外在,或“打卡”,那该作品存在的价值如何,是否已失去艺术该有的本真?
近两年大火的teamLab的多媒体艺术展
这类网红艺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则是商业空间的公共艺术;一则为专业的美术馆,一则为伪艺术的“艺术”展——
商业空间的“网红”艺术,如何在商业与艺术间得平衡
商业网红艺术伴随着近几年各类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拔地而起而呈井喷状态。各商家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增大客流量,在对外营销与活动策划方面开始与艺术家进行了深度的合作,希望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力、与众不同的想象力与商体空间结合,创作出了一件件吸引眼球、有噱头的公共艺术作品,例如成都的“翻墙熊猫”。
艺术家劳伦斯·阿金特在成都IFS中创作的“翻墙熊猫”
作为成都必打卡地的“翻墙熊猫”,虽然从视觉上来看,其无论是憨萌的形象还是与整个商业空间结合的紧密性,都堪称完美。但如果单以公共艺术、或是艺术品的量尺去衡量,它或许只是算是一种娱乐与消费产品。
因为,至少目前来看,大众对其的接受与喜爱的原因,以及熊猫给大众带来的感官感受仍还只是“萌萌哒”、“有意思”等关键词。
其实,如果从该件作品的题材与艺术家本想表达的观念来看,它是有潜力成为一件不错的公共艺术品的:
原因1,题材。
熊猫除了是成都本土独有的特色文化,也是成都对外输出中的代表形象。而熊猫本身散漫、与世无争的性格,也反应出成都人悠闲的生活方式与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当艺术家,以熊猫作为表现对象,将其以翻越的姿态出现在人民面前时,会有种看似随遇而安的成都人也有颗翻越出四周皆山的四川,走向世界的雄心。
“翻墙熊猫”艺术家劳伦斯·阿金特
原因2,作品观念。
该作品的创作者艺术家劳伦斯·阿金特在创造时也对这件作品的精神意义有如下解释:
其实 “ 翻墙熊猫 ” 的真实名字叫 “ I Am Here ” (我在这儿)。熊猫从大楼顶层向下跃出,从天而降来到成都,仿佛要向来来往往的人们诉说它自己。我想透过这件艺术品让我们思考自身的存在,也对城市发展繁荣进行反思,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在商业发展的同时,关爱像熊猫一样与我们同在一个地球的珍贵生灵。
有以上两点成为艺术品的元素,但为什么最终走上的道路却是装饰、娱乐化?
首先,艺术家在与商体的合作,其根本目的还是作为商体的营销手段,商体希望能通过该艺术品增加人流,提升品牌形象,最终进而成为网红的打卡地。但网红地的首要条件也是流量,而能带来流量的,对于如今国内的来说,观赏性和噱头才是主要绝对因素。因而,在创造这类作品时,艺术家考虑更多的是与商体搭接去增强观赏性,以至于弱化了作品本身的精神性。
其次,当公共艺术其本身被淹没于商场的狂流中,被强大的主权空间所碾压时,它其本身所附有的由艺术家所提供的作品意义,被该场域所消解掉。进而,该作品只留下一件物理意义上的空壳,沦为一件装饰品。
最后,当人流走进商场空间,很多观众还是会把艺术品当作一种消费、娱乐、休闲这样功能性的装饰存在,并不太注重它的文化表达,同时在商业空间里,公共艺术经常又被空间淹没。
而“翻墙熊猫”难成艺术品的缘由也同样适用国内其他商业体中的公共艺术。因为,至少从目前来看,这类公共艺术绝大部分都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大黄鸭之父”霍夫曼在深圳万象天地所创作的“长鼻大象”
那国外是否有好的案例,能在这其中找到极佳的平衡?
宫岛达男创作于2003年,位于东京六本木商业区中,并由日本朝日电视台所管理的《CounterVoid计数器空间》应当算得上一个。
该作品由6块LED显示器构成了一个L形的街边“橱窗”,1-9的数字以不同的速度循环显现在LED大屏上。
作品如果单从视觉上来看,其并没有“翻墙熊猫”那样吸引眼球,但其“橱窗”般的外形不仅很好的该商业区,而且LED屏上不停重复的1-9的倒计时,和繁华街道往来的人们所构建出的场域感让作品独立于商业圈外,又散发出一种及时行乐的艺术美感。而当2011年日本发生311地震后,该作品又以不同的方式向往来的人传达着另外的感悟——
在311灾难后的第二日,宫岛达男向《计数空间》管理方朝日电视台提出建议,希望该作品能以熄灯的方式对灾难进行缅怀,只是在6块LED留下“311还在持续着”这几个数字……
上海“平行世界2.0非人物语”展览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网红展”的发明者美国其实在宣传时基本上没有将这类展览定位为当代艺术,只会是“互动、照相、体验馆”等场所。而相比之下,中国的某些“网红展”打着当代艺术的名号大行其道,不免让人有些惊寒。
熄灯期间的《计数空间》上面写着“311还进行着”
此后,六本木的《计数空间》便一直持续着熄灯的状态。直到2016年3月11日,为了防止因时间流逝人们对地震记忆逐渐模糊,六本木的《计数空间》在时隔5年后再次亮了灯。
2016年3月11日,再次亮灯的《计数空间》
无论是由于“311”停止的5年,还是其余时间中不停循环着1-9期间,位于商业闹市的《计数空间》一直以人们易懂的方式向往来的人们传递着流逝、珍惜、记忆等情感,尽职扮演着其公共艺术品的角色。
这也应算得上在商业与艺术间取得平衡的公共艺术佳作了吧。
而另两类“网红艺术”则来自专业的美术馆和伪艺术的“艺术”展。
将美术馆当作自拍背景,是否情有可原?
如今,文青们到美术馆打卡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尤其当遇到如成都知美术馆、上海龙美术馆、乌镇木心美术馆这样的建筑空间时,那必定会人山人海。只是,这类人大多人在进入美术馆后,更多的是将美术馆的空间与建筑作为了拍照的背景,并不太关心空间中的作品,更不要说作品本身的表达。
就如前不久某艺术圈内人以“伪艺术消费”为主题,在朋友圈说的那样——“到美术馆打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生活方式。只是打卡者们,除了关注自己的姿态、面容、服装、光线、角度…是否正眼看过一下作为背景的艺术作品本身?或试图花一秒钟去了解其寓意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