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鹏艺术简介】
江苏江阴人,1948年生。中央美院油画进修班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画院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历任江阴书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主任,江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阴油画学会副会长。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展览并获奖。获第三届风景风情全国油画人物画展优秀奖(最高奖),第十四和十五届大路画展银奖,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展银奖,2011年中国粉画展优秀奖(最高奖)。江苏省新世纪油画大展银奖等。多件作品及论文发表在《中国油画》《美术》《世界艺术》《中国书画》《江苏画刊》《美术向导》《上海美术》《中国艺苑》等重要刊物。出版有《21世纪优秀艺术家徐剑鹏画集》《徐剑鹏油画集》。电视片“彩笔描绘家乡情-油画家徐剑鹏”2002年5月由美国科斯拉思卫星电视网播出。2011年在日本冈山市举办徐剑鹏油画展。
看徐剑鹏多年前的作品,透着一种纯朴和深厚。而细品他近年的作品,这种感受依然未改。然而令人惊喜的是,在他的新作中除了技法和情感表达上更加沉稳之外,还依稀见出了另一种灵气。很多画家作画多年,常常陷入自己设定的一些框架中,熟练之余也逐渐程式化。徐剑鹏作品中所保持的新鲜感受和激情,以及越来越鲜明的灵动之气,对于一个从事绘画多年的人来说,着实难能可贵。
这种灵动也许来自于他内心情感的变化以及艺术观念的转变。在徐剑鹏近期的创作中,风景画占据了大多数,而原来有扎实写实功底的他,逐渐有卸去外在物象过多束缚的“抽象”倾向,开始转向“写意”。这种写意性首先表现在技法层面,尤其是在对光的理解和色彩处理的变化上。他从不掩饰自己对表现光的热情,此前的人物画中能清晰看出那种笼罩在人和物上强烈的光线,而在最近的风景画中,这种光感的表现被转换了方式——他用冷色调,如紫、蓝等调出柔和的中性色,或用暖色调在一片混沌中点亮画面,营造一种温暖的气息,通过这些方法让光感从色彩自身透露出来。这种语言的转换舍去了原来为表达光感大量使用暖色造成的“火气”,从而使得画面色彩更加宁静优雅,显示出一个成熟画家应有的色彩修养。青灰雅致的色彩,也更加契合表现江南吴地小桥流水的幽静,在烟雨朦胧中的款款诗意。
然而对婉约江南的描绘,很容易陷入技法甜腻的流俗之态,徐剑鹏则应用刮、擦、抹、推各种表现手法使画面出现活泼生动的肌理效果,用多变的笔法化解了这种矛盾,在温润中扔透出了一种沉着的厚重感。他之所以能从流俗中突围,也正是基于这种不断增强的驾驭“油画”的能力。他把油画的内涵从一种材料性的意义转化为表达自己内心的语言,通过这种语言,借助客观物象,徐剑鹏真正开始了“用我手写我心”。
这一从“绘”到“写”,从“形”到“意”的转变极为重要。“写”是“泻”的古字,宣泄为“写”的古意,因而“写”这一手法便带有直言、自由抒发的意味;而“意”则强调一种内在精神,是主体对一些事物体察后的某种综合意象,因此,写意,是书写性和意象性的合一,追求心手相应,最终实现得意忘言、得意忘形的境界,这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标举的“写意精神”。
徐剑鹏原来偏重写实的手法并非不能表达感情,然而过多的拘泥于形似难免会泯灭“自我”表达,而此时的他,在形象的似与不似之间穿梭,笔触更加松动自如的“写”则给表情达意提供了很大帮助。这种手法和方法的转变,更提供了一种途径,使他把神韵、妙趣、生气的表现放在了画画的首位,在作画过程中实现了一种“物我相融”的境界。这些努力,让我们不再仅仅从他的作品题材和内容中去获取信息,而是从形式语言这一裁体本身感受到他的情绪和精神追求,让人们从他所营造的整体境界中获取审美的感受,因此,徐剑鹏艺术面貌的转变,不仅是手法和风格的转变,更是从再现到表现、从形象到心象、从绘物到写心,不断深入的本质变化。他笔下的风景也由于融入了更多自我情感,不独是外在“造化”,而兼是“心源”的表露,从境界上来看,不能不说是他艺术上的一个大跨越。
王国维曾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格”之高下,是衡量艺术的重要标准。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逸品,超越“能”、“神”、“妙”,即超越技法、单一的情感和形式,成为格调之论中的最高境界。逸之境所以难实现,在于主体情感心境与客观物象很难达成统一。
而在徐剑鹏作品中所呈现的是对中西方艺术的吸收和共融,以达到二者的平衡,最终实现这一品格上的要求。对于中国画来说,意象是艺术的灵魂,意境又是艺术所追求的境界;而对于西方的油画来说,则以色彩和笔触的强烈的形式表现力成为世界语言的重要代表。
徐剑鹏借用油画的这一表现力,将油画材质作为一种抒发主体情感的语言,又融合了东方绘画中强调主体精神的表意方式,以及中国美学中对冲淡之美的要求,最终通过对色彩,调性、笔法的控制使得整体画面气息趋于平和,不浮不躁,用一种东方人的本能体验创造出属于这个文化土壤上的意境之美,如此静谧无声,令人观之如入无人、空人之境,这些品质都使徐剑鹏的油画艺术品格由“能、妙”之品上升为了一种并不失现代感的“逸”品之貌。
应该说,徐剑鹏作品中的“灵气”,不是灵光乍现或偶然所得,而是来自岁月的积淀,是他对生命和自然愈加真切的感受。他的艺术实践也给苦心探寻中西融合之道的人们一种启示;正真的融合,不应是对技法和精神的刻意区分和简单相加,而是修养与心性成熟之后内心的自然流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境界上的统一,显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徐剑鹏便是这样,完成此次脱变,像脱了蚕蛹的蝴蝶,在艺术和心灵的世界中自由地飞翔。
作者:厦门大学博士 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