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单色釉瓷:开启市场的黄金时代[图文]

时间 : 04-16 投稿人 : 大白白 点击 :

单色釉瓷:开启市场的黄金时代 | 艺术常识

保利艺术博物馆“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展品

清《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十一年的一天,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家人郑天赐、宋涛,呈各色菊花式盘十二色,内每色一件。司库常保、首领太监萨木哈承览,奉旨:“著交与烧造磁器处,照此样每式烧造四十件。钦此。”此档案中所载“菊花式盘”,被视为雍正朝单色釉瓷的代表作品。传世完整的菊花式盘十二色,仅有故宫博物院珍藏一套,被奉为雍正单色釉至宝。实际上,雍正菊瓣盘远不止十二色。而风雅慕古的雍正帝,在其执政期间烧制的单色釉,不仅体现其高雅清新的审美,也成为深受市场和藏家追慕的对象。

清三代单色釉 :“瓷中闺秀”

单色釉瓷器是指仅以一种色彩装饰的瓷器,纵观我国历史中的单色釉瓷,它们或浓艳绚丽、或清淡含蓄;部分单色釉瓷器,釉下有暗刻花纹,似有似无中,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优美的图案。从宋代官窑到龙泉青瓷,青色系的单色釉十分惹人喜爱,涉及粉青、梅子青、豆青等,以釉色而寓自然。时至明清,单色釉瓷发展出更多的色彩品种,例如:月白、霁红、霁蓝、豇豆红、蟹壳青、柠檬黄、鸡油黄、瓜皮绿、湖水绿、茶叶末、孔雀蓝、茄皮紫、胭脂红等。试图把自然融入器用,一直是古代瓷器烧造的重要目的之一。

清代在明代单色釉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达到了鼎盛。明清景德镇生产的单色釉瓷器,在釉色品种、仿古与创新、器物类别和器物造型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就。尤其是盛清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取得了新的成就,浑然天成的它被誉为陶瓷界的“大家闺秀”。康熙时期,豇豆红、郎窑红是著名的单色釉品种。到了雍正朝,各种高低温颜色釉已达几十种。而清代单色釉品种的增多,也与外来技术的引入有密切关联。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光尧介绍:至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在御窑单色釉的烧制中,外来技术的应用至少占到 1/3的比重。单色釉瓷器后也成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的一大亮点。

单色釉瓷:开启市场的黄金时代 | 艺术常识

保利艺术博物馆“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展品

清康熙 白釉刻云纹马蹄尊

高7.3cm

“雍乾之际,颜色釉瓷器的烧造技术已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身为瓷器专家的盛世瑰宝艺术品投资公司董事长陈连勇表示:“雍正朝的单色釉瓷器器型更漂亮,釉色更美,乾隆朝的稍微逊色一点。同样一个柠檬黄的盘子,雍正的可能卖 100 万元,乾隆的就只能卖 50万元。”相较康熙、乾隆时期,雍正瓷的存世量更稀少,但是雍正时在釉色上多有创新,创烧了多种清新淡雅的低温釉彩,如淡黄、淡绿、湖绿、瓜皮绿等。雍正一朝的黄釉瓷声誉颇高,其中又以柠檬黄釉最为出名,此色釉的小杯和菊瓣盘,在收藏市场上都是极受追捧的品类。

艺术品经纪人梁晓新,曾于2016年在北京正观堂举办了“迤逦形色:17世纪单色釉特展”。之所以选择17世纪单色釉,他的理由在于:从历史大背景来看,在1600~1700这百年里,中国进入了一个明清王朝交替的转折和剧变时期,虽然伴随着国破家亡、山河变色的悲伤,但文化艺术与商业贸易也达到了高度繁荣。另一方面,从景德镇陶瓷史来看,民窑创作生产在17世纪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此时单色釉的制作充满了这个时代独有的艺术风格,它们富有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以及强烈的文人气息。但随着康熙二十年景德镇御窑厂重启恢复以后,瓷器的设计和生产又重新被官窑垄断。与此同时,从晚明开始,大量江南文人投身于各种社会手工业的设计和创作,从根本上提高了生活器具的艺术品位。特别是花道的盛行,极大地刺激了景德镇设计制作的花器,而它们大部分都是单色釉瓷器。

单色釉瓷:开启市场的黄金时代 | 艺术常识

保利艺术博物馆“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展品

清雍正红釉高足碗

高13.1cm、直径18.1cm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

易学难精,单色釉瓷收藏门槛高

梁晓新介绍,与其他品种相比,单色釉瓷器的鉴赏与收藏难度较高,需要更高的艺术修养与更大的耐性。一直以来,国内外专注此道,进而能形成系统规模的单色釉收藏家可谓寥若晨星。而一但形成有脉络的收藏,藏家往往会和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向社会展示这些藏品。

曾任香港收藏家组织“敏求精舍”主席的叶义收藏涉猎甚广,早在1977年,就与谭志成合作,策划推出了“明清:色釉瓷展览”,在文物界掀起收藏、研究中国“一色釉瓷器”热潮。2005年,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则联手举办了已故香港瓷器收藏大家、暂得楼主胡惠春收藏的“康雍乾单色瓷器”巡回展,为藏界所瞩目。暂得楼所藏清三代单色釉瓷均搜集于20世纪 30~70 年代,这些藏品中的一部分,后来成就了上海博物馆的暂得楼陶瓷馆。“过了大半个世纪,主人的品位和见识仍然经得起考验”,2017 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在“暂得楼藏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专场中,8件(组)单色釉精品瓷器全部成交,总成交额达 3815 万港元。其中清雍正孔雀蓝釉蒜头瓶,更取得1270万港元的成交价。

在海外,20世纪以来的著名陶瓷收藏家,以瑞士知名陶瓷收藏大家阿尔弗雷德·鲍尔(Alfred Baur)最为著名,他收藏的中国瓷器达 662件,其中又有大量单色釉瓷。此外,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和艺术史研究室主任霍尔、美国私人收藏家高登伉俪,也都是闻名的明清单色釉瓷器收藏家。

近年来,单色釉瓷器的艺术价值逐渐受到内地收藏界的关注。2018年9月,保利艺术博物馆推出“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展出的110余件(组)藏品,囊括了来自瑞士玫茵堂、北美十面灵璧山居等重要私人旧藏的单色釉瓷器。这些藏品的现任主人,不乏一些卓有远见的内地藏家,比如以黄釉瓷器收藏著称的广州新晋藏家—自得堂主冯玮瑜。早在2016 年,冯玮瑜就联合中国嘉德,举办了“皇家气象:明清御窑黄釉器特展”。据冯氏介绍:此次展览,她几乎展出了自己收藏中的所有黄釉瓷,共计33件(套),它们很多是成对的珍稀瓷器。黄釉瓷存世数量稀少,搜集尤为不易。展品自明中期至清晚期,涉及其中 13个朝代,跨度400余年。她自己经多年积累,才慢慢组成一个接近完整的序列。

单色釉瓷:开启市场的黄金时代 | 艺术常识

保利艺术博物馆“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展品

明万历 回青釉盘

直径24.3cm

2018年7月,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了“五色祥云:自得堂藏宋元明清单色釉瓷器特展”,展出了冯玮瑜所藏单色釉瓷器中的精品。冯氏认为,这些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的单色釉瓷,其实非常符合现代美学规律,与我们今天的审美观是不谋而合的。

虽说近年来出现了多场高质量的单色釉瓷主题展,但梁晓新表示:“实际上,单色釉瓷器易学难精,门槛很高。但优质的单色釉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一直稳定增长,对严肃的收藏家具有很大吸引力。”

屡创新高,清三代单色釉瓷器开启“黄金时代”?

目前清三代单色釉成为众多藏家的追逐对象,在拍卖市场上也屡屡取得不俗成绩。

2017年的香港佳士得春拍,清雍正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以 7500 万港元起拍,最后以1.4054 亿港元成交,刷新了2014 年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苍龙教子”图罐的 9420 万港元的成交价,创下中国单色釉瓷新的世界拍卖纪录。

单色釉瓷:开启市场的黄金时代 | 艺术常识

清雍正 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

高51.8cm

成交价HKD 140,540,000

香港佳士得 2017.5.31

回顾单色釉瓷多年来的拍卖纪录,其第一波市场高峰应是在 2009 年。在当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芭蕉叶纹镂空缠枝牡丹图长颈胆套瓶,以 4770 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单色釉瓷器的拍卖纪录。同年秋拍,一件清乾隆粉青釉三牺弦纹壶,成交价达到了2026 万港元,而此器在 2006 年香港秋拍中,成交价只有 874.4 万港元。

而自2012年,在香港苏富比“敦朴涵芳: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的专场拍卖以及北京保利艾弗瑞·克拉克伉俪(Mr & Mrs.Alfred Clark)旧藏的乾隆御题官窑贯耳方壶拍出3622.5万元成交价之后,则出现了香港、内地市场单色釉瓷器市场比翼双飞的状态。例如:香港苏富比 2013 年秋拍,一件估价1000万~1500万港元的清乾隆豆青釉浮雕瑞蝠双鱼百寿图如意耳瓶,以8860万港元,创下当年清代单色釉瓷拍卖价之最;2014年,北京东正春拍“皇家长物:宫廷艺术”专场中,清乾隆天蓝釉双龙耳瓶则以4025万元成交,打破了内地单色釉成交纪录。

大体说来,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与其他类别的彩瓷相比,清代单色釉瓷表现出颇受瓷器市场欢迎的态势。

单色釉瓷:开启市场的黄金时代 | 艺术常识

保利艺术博物馆“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展品

清雍正松石绿釉花口盘

高4.4cm、直径20.4cm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藏

单色釉,未来市场或可期

在各大拍卖场上,藏家和买家见惯了彩瓷的色彩斑斓,单色釉瓷则以其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为陶瓷收藏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与此同时,清三代单色釉存世量相对较少,未来升值空间相对较大。

梁晓新告诉记者:单色釉作为陈设观赏之用,属于文人雅玩之列,最忌相同之作,不会重复烧造。清代单色釉瓷器的艺术顶峰毫无疑问是在雍正窑,但是这个荣耀与成就的基础,实际上是建筑在 17 世纪的作品上。晚明至清初,江南名士积极参与到瓷器的设计与制作中,使这一时期的瓷器充满了充沛鲜活的创造性,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文人趣味,从而创作出不少特殊器型与特殊釉色的作品,它们可能会带来更大惊喜。另外,从工艺制作上来讲,单色釉瓷的烧制难度大,流传至今的佳品多为官窑烧制,很多精品还保存在大博物馆中,民间流通的相对较少。最后,单色釉瓷也符合西方现代美学中的极简主义,迎合了国际收藏市场的大方向。

相关文章

  • 黄裳的书法波澜不惊[图文]
    黄裳的书法波澜不惊[图文]

    黄裳的书法文/张瑞田9月5日,黄裳在上海瑞金医院告别人生,留给一位写作者、爱书人无尽的哀思。近几天,看得多的一本书,即舜威兄赐赠的《惊鸿集》。这本书是黄裳的书跋集,考据精审,叙述清晰,文字朴实,余音远大,与其他著作并无二致。不同的是,这本书跋集,附有黄裳的手迹,每一篇书跋,黄裳以毛笔书之。当然可以这样说,《惊鸿集》既是黄裳的书跋集,也是黄裳的书法集。可谓曲响调圆。曾有论者言,当下文人书法阙...

    97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刘玉来:不着一笔尽得风流
    刘玉来:不着一笔尽得风流

    刘玉来作品欣赏中国画自有它的方式,这是因为国画在表现形式美上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其中与西画最大的不同处,即以不画当画。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一幅画中,有些地方一笔都不画,但是却给人画了的感觉,这些不画的地方虽然是凭了观者用想象去补充,但在画面上也确实是可有可无的。通常这些空白处为天空、水面、边、角。当然天空水面也可以画云和水波浪,边角也可以着笔色。不过省略不画也不是不可以。这种现象在西画里就不能出现...

    172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持续升温的东南亚艺术市场[图文]
    持续升温的东南亚艺术市场[图文]

    图1 2014年-2015年刷新纪录的东南亚艺术家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孙迎雪东南亚艺术早已不算新的拍场风向,早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就把目光转向了东南亚艺术领域,设置了“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专场,随后香港苏富比也增加了相关的专场。2014年秋香港苏富比夜场有两位东南亚艺术家刷新个人成交记录,2015年春香港苏富比夜场再次有四位东南亚艺术家刷新个人纪录,这让上升节奏...

    87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聊设计收藏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图文]
    浅聊设计收藏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图文]

    近年来,设计类展览和展会在国内空前活跃,“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中国北京”“设计上海”“上海国际收藏级设计展”等都引起了大量设计爱好者的关注。具有收藏价值的设计市场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释放出巨大的潜力。2018年的《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就显示,在国际艺术收藏界,设计已经成为仅次于珠宝、宝石与腕表的第二大受欢迎的品类。马克·纽森于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洛克希德躺椅在西方,20...

    17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翰墨丹青:品读孙阳老师的国画艺术[图文]
    翰墨丹青:品读孙阳老师的国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介】孙阳 1962年生于北京,祖籍天津武清,现任:中国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画院国家级职业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北京市西城文联理事,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绘画作品以中国画花鸟(工笔、雪景)为主并擅长山水、书法篆刻,二十三岁年拜著名书画大家刘炳森先生为师,受教多年,经过刘炳森老师指点和长时间的实地写生之后,研究自创工笔花鸟雪景(落彩落墨)飘雪画法,其画法独具画风,真实自然的...

    38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赵冷月先生书法读后:上海人的“丑书”[图文]
    赵冷月先生书法读后:上海人的“丑书”[图文]

    一、面对赵冷月先生的书法,就如同面对着上海这座城市以及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着的人——雍容华贵而不乏细腻精巧,理性自负而又往往不守常规,注重实际而又常能随机变通。二、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但凡与生活相关的物件儿,比如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西装回力鞋甚至搪瓷的脸盆或者痰盂之类,只要是出自上海,那必然也就与“高级”两字画上了等号。改革开放之后,上海这地方的书法玩儿的也很高级——上海人创办了当时全国唯一的书法杂...

    176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评顾平《天使抗疫》组画[图文]
    评顾平《天使抗疫》组画[图文]

    庚子之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荆楚大地上肆虐,短短一月之内就已蔓延至全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发生以来,荆楚之地的医务人员忠于职守,奋勇抗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四万余名医务人员勇于担当,奋不顾身地驰援武汉与湖北,为国人坚定了必克疫情的信心与决心,筑就了“最美逆行者”的靓丽长城。《天使抗疫》组画,以《断发》《送别》《救治》《出院》为形式叙事,刻画了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一线抗疫天...

    19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起哄艺术的诞生:绘画美、艺术美与起哄美
    起哄艺术的诞生:绘画美、艺术美与起哄美

    自去年大病一场,至今没有彻底康复。尤其去年生病后,一度失忆,尽管恢复大半,但是脑子转的速度慢了很多,实际上好多理论文章还处于半成熟状态,有的章节部分在小范围披露过。即使现在整理,也是很勉强、艰难的整理,毕竟有半拉脑袋工作的不同正常。——曹喜蛙 向读者致歉 2018年春天一19世纪末,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几乎达到阶段性的巅峰,同时也开始滑向阶段性的下坡路,与中国此刻的阶段性有点相似。大规模的消...

    176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重在意境的民国田鹤仙粉彩梅花图瓷板画[图文]
    重在意境的民国田鹤仙粉彩梅花图瓷板画[图文]

    民国 田鹤仙粉彩梅花图瓷板画民国时期,江西景德镇活跃着一群绘瓷名家,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珠山八友”,当时又称“月圆会”,其成员是随着清政府覆灭景德镇御窑厂停烧后部分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板画高手。他们秉承“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的精神,对“扬州八怪”和“海上画派”画法兼纳并蓄,并汲取了西方陶瓷艺术风格和技法,“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都是他们笔下恣意渲染的素材。其中,来自浙江绍...

    166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专家称红色收藏可重点关注抗战邮票[图文]
    专家称红色收藏可重点关注抗战邮票[图文]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邮票小型张。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临近,日前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中国将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 有关专家表示,红色收藏这个版块行情升温,一是受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的影响拉动;同时,也因为市场前期不受重视,许多藏品价值没被完全挖掘,近几年来,随着其...

    3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钱钟书的书法逸笔遣兴有文人雅韵[图文]
    钱钟书的书法逸笔遣兴有文人雅韵[图文]

    钱钟书自作诗。释文:书来行细报平安,因病能闲尚属官。得醉肠犹起芒角,耽吟心未止波澜。一流顿尽惊身在,六梦初回视夜阑。为语故人善消息,残年饱饭数相看。雅昌供图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书法家并不多见,却出现了一批国学功底深厚,兼容中西、横跨古今的大学者、大文人,如王国维、章太炎、梁启超、 胡适、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漱溟……这个名单可以拉得很长很长,他们对书法都有很精深的造诣,但并不...

    177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水法流诗彩 山光发墨风——谈尚水法老师彩墨画意境之美[图文]
    水法流诗彩 山光发墨风——谈尚水法老师彩墨画意境之美[图文]

    尚水法尚水法,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术学院),受教于张仃、俞致贞、常沙娜、袁运甫、朱军山等诸多大师名家,绘画功底深厚扎实。毕业后在河南大学艺术系从事教育工作为教授、硕士生导师,导师组负责人,河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三十余年来,他为人师表,敬业尽职,为国家培育了大批艺术人才可谓桃李芬芳满天下。尚水法先生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会员,河南中国书画家协会...

    179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邵大箴:朴实而又端庄——庄乾梅的花鸟画[图文]
    邵大箴:朴实而又端庄——庄乾梅的花鸟画[图文]

    庄乾梅谪仙记68×56cm设色纸本2012年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用花鸟的纹样作为装饰性符号,美化自己的生活。我国自隋唐开始,花鸟画便发展为独立的画科。经过了宋的辉煌、元的冷清、明的复苏、清的灿烂,到当今社会,花鸟画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品。庄乾梅的花鸟画洋溢着细腻、包容的女性气息。画面饱满、舒展,用笔干脆、熟练,色墨交融,既有笔墨的趣味,又有民俗的风味,雅俗共赏,透露出朴实...

    19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香港春拍折射市场新趋势:火爆背后是理性[图文]
    香港春拍折射市场新趋势:火爆背后是理性[图文]

    南宋青釉八方瓶肖舫亿元天价再现,刚刚过去的香港春季艺术品拍卖市场,用“火爆”二字来描述一点也不为过,然而在火爆的背后,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理性。每逢拍卖季,对于业界来说,最为关注的还是在于天价艺术品的成交,从今年香港的情况来看,此前最为受到关注的南宋青釉八方瓶,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超过1.1亿港元的价格成交,另外一件清雍正帝御宝白玉九螭钮方玺的成交...

    193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西方顶级收藏家的收藏经[图文]
    西方顶级收藏家的收藏经[图文]

    西方顶级收藏家的收藏经艺术收藏家跟其他有收藏癖好的人一样,几乎都带有孩童时期的占有欲。但收藏艺术作品带来的情绪上的兴奋而高亢,超过了其他门类的收藏。艺术品是一种没有实用价值的奢侈品。在艺术品市场上交易的商品除了价格之外,还有其精神与文化层面的价值。在这里,金钱与心灵很容易混淆。许多艺术品交易商嘴里说着“文化”时,其实心里所想的却是钱财,而且,每当谈到价格、酬劳与利润时,便会面露愠色。对于真实的人...

    51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