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设计类展览和展会在国内空前活跃,“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中国北京”“设计上海”“上海国际收藏级设计展”等都引起了大量设计爱好者的关注。具有收藏价值的设计市场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释放出巨大的潜力。2018年的《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就显示,在国际艺术收藏界,设计已经成为仅次于珠宝、宝石与腕表的第二大受欢迎的品类。
马克·纽森于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洛克希德躺椅
在西方,20世纪30年代设计就进入了收藏家的视野。193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建筑和设计的策展部门,并举办了“国际主义风格:1922年以来的建筑”,此次展览促成了MOMA的首次大规模设计品收藏,标志着设计品进入博物馆的馆藏体系。此后,欧美不少艺术博物馆都建立了设计部以收藏设计产品,进而产生了诸多有代表性的设计类展馆,如V&A博物馆、伦敦设计博物馆、赫尔辛基设计博物馆、丹麦设计馆等。学术的引领也带动了收藏市场的活跃,欧美设计拍卖已有约40年的历史,并且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成熟的收藏体系。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等老牌拍卖行每一季拍卖都会策划与设计相关的板块,富艺斯更是在进驻香港市场之初就确定了其“当代艺术+设计类”的特色夜场路线。设计类拍品在拍场的表现也一直可圈可点,2015年,马克·纽森设计的洛克希德躺椅在伦敦富艺斯拍卖行拍出高达 243.4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2283万元)的天价,也是这件洛克希德躺椅十年来第四次创造在世设计师作品的拍卖纪录。2019年,苏富比拍卖重组为美术与奢侈品、艺术与文物两个全球部门,预示着未来艺术市场与时尚消费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
让·罗耶尔于1962 年设计的藤蔓六头壁灯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艺术品交易市场,然而在国内,设计虽然也逐渐被人们了解和关注,但将其作为收藏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现代设计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订单式的交易模式和委托性的交易服务体系并没有给设计师提供多少成长空间,早期公众对设计认识的不足,加上设计展览、博物馆的缺席,中国的设计师们一度缺乏自由表达的空间和与公众交流的渠道。比起欧美甚至日韩成熟的设计师品牌商店、网站和产品推广模式,中国设计很长一段时间内处在不被认识,甚至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的尴尬境地。直到近年来设计教育的普及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才使得人们逐渐关注到设计领域。
让·普鲁维于1931年设计的“Cité”扶手椅
或许是因为2010年杭州市出资从德国艺术品商布诺汉处购买了总价值为5500万欧元的“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列艺术品”,并交由中国美术学院收藏保管的事件引发了国人对设计类收藏的关注。从2010年开始,国内各大拍行开始相继推出针对当代设计的板块,虽然并未取得突出的成绩,但对设计收藏的消费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针对设计收藏的机构也在陆续增长,由阿尔瓦罗·西扎和卡洛斯·卡斯塔捏拉在杭州完成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主要用于收藏中国美术学院的大量藏品,其中包括上述从德国购买的包豪斯学院的原创作品等。此外,还有致力于展示20世纪至21世纪的艺术、设计、建筑和影像的香港的M+博物馆和聚焦于创意设计行业发展的深圳“设计互联”等以及一系列的设计类展会、机构和画廊。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对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日益深入,无论从一、二级市场的表现,还是从新兴机构的成长来看,设计品的收藏和消费市场都在逐步扩大,设计本身的价值也在逐步得到大众的认可。尤其是中国青年一代藏家,他们在父辈收藏明清家具的传统上对自身居住空间设计的思考和需求,对设计类收藏市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上海国际收藏级设计展”艺术总监曹丹所言,“设计发展至今,定义设计的标准也在变化,我们不再局限于观念、技术和功能,我们看到更多的设计师、艺术家把艺术和诗意融入到了创作的实践中,相信设计收藏是艺术市场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