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曼·艺术简介
郑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专业画家、扬州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赵曼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以长安画派和浙派诸家为师,综南北画派优长,兼收并蓄,致力于以中国画传统写意精神表现时代风尚及人物的内心世界。作品形式多样,题材丰富,代表作品“葵风”系列巨幅,以象征艺术手法,开创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画风。“芳草美人”系列小品表现当代女性的生活侧面,将多姿多彩的流行文化与大写意水墨艺术高度结合,实现了观赏性与文献性的双赢。赵曼的作品,人物形象甜美灵动,笔墨潇洒酣畅,色彩华美润泽,灵动中见沉着厚重,具有鲜明的笔墨语言和个人风格,在艺术创作上秉承杜绝自我重复,不断突破创新,追求善美境界的理念,创作了大量深受好评的中国画作品。此外,还著有上百篇艺术随笔及散文,文风严谨,清新颖异,多次被各大网络及报纸媒体转载及荣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殊荣。
著作:
个人文集《尘露微吟——赵曼散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中国画名家典藏——赵曼》,陕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芳草天涯赵曼人物画集》,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赵曼人物画》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荣宝斋期刊推荐艺术家——赵曼》,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流水闲云——赵曼散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个展:
2012年10月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举办“葵风-人间世赵曼中国画作品展”;
2013年12月在北京荣宝斋大厦举办“芳草天涯赵曼中国画作品展”;
赵曼作品《雨霖铃》赏析
赵曼的人物画,具有写实的外形,但却有着诗意的情怀。在她的作品中,古典女性的温文尔雅和现代女性的活泼时尚完美的融合一身,清澈的眼神灵动多情,淡淡的忧愁引人怜爱,她们洗去了我们常见的那种浮躁和张扬,流露出传统女性的温柔宁静之美。《雨霖铃》画的是一个看似正在读大学的学生,白绿相间的运动休闲款衣着简单质朴,富有藏族风情的红珊瑚项链藏在女孩沉思的表情后面,仿佛暗示着她如火如荼的激情。凝视在画面之外的眼神,是在想念着遥远的旅行吗?潇洒的水墨铺陈和题目,都仿佛秋雨一样传递出浓浓的诗意。雨霖铃,是宋词的词牌名,许多宋代词人如柳永等都用这个词牌写出过脍炙人口的著名诗词,画家用这个词牌为现代女性作品做题目,即富有诗意,又颇有新意。整幅作品构图饱满,繁密合宜,浓淡干湿处理的恰到好处。绿萝,这个几乎成为赵曼作品重要配角的点缀,画得翠色欲滴却又并不俗艳,整体色调都洋溢着春雨般的嫩绿,清新而淡雅,堪称是一件表现当代女性题材的人物画精品。
《雨霖铃》
游与艺
作者,赵曼
孔子讲的“游于艺”,经常被拿来美术界说事儿,我却觉得应该谈谈旅游和艺术的关系,不过,这里首先要澄清,古人的那种“游”,确切的讲应该是繁体字里面带有“走”字底的那个“游”字,才是“游”的本质。因为那时候的人们,的确是靠步行、骑马等落后方式出行的。而且那种游,基本上是附带在赶考、求学和异地为官的不得已的旅程上的,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纯属游玩的到处去旅行的人几乎没有。
和今天为了逃避城市出去旅游的人们不同,古人即使住在长安、汴梁这样的世界级大都市里,也不需要到千里之外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因为那时候不只是简陋的交通工具让旅程变得艰辛,更重要的是,北上草原有狄戎,南下两广为流放之地,多湿病瘟疫,此外大多数地方连年政权不稳,搞不好跑错阵营被充军当了奴隶也不一定,所以谁也没心情去外面游玩,于是几千年间,就只出了徐霞客这么一个职业旅行家。
更多的人只能守着眼皮子底下那点不越过地平线的风景聊慰平生,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古画,基本上也就遵循了这样一个规律:某朝某代开宗立派的那几位大画家创立了独特的风格之后,百余年间因为后人的陈陈相因而日渐僵化,然后新晋的大家又是在“师造化”的基础上确立了新风格,而他们的后辈又没能逃过前朝相似的没落。
这些开宗立派的人,基本上都是有机会去稍微远点的地方游山玩水的,所以他们在作画的时候,才能够笔生万象,得到自然山川的真玄机。而那些没有机会出去的,当然也不一定都画不出来好东西,可是毕竟所见有限,变出一种风格是可以的,造化神奇恐怕就谈不上了。比如元代高手倪瓒,基本也没离开过他那一带的平湖阡陌,但是他画出来一种新的味道,这种味道脱离了宋元明三代以表现山水四时晦明为宗旨的风尚,这就是倪瓒的巧妙之处。
遭受过蒙古铁骑蹂躏的痛苦记忆,让他没可能怀着北宋的范宽和郭熙那样的心情,用澎湃的激情描绘美好河山的种种细节,也不屑于以炫耀精妙的技巧来布置他的残山剩水,所以,他的画就保持着他心灰意冷的懒散心态,用枯笔扫出一个个只有横竖结构的小世界,这些小世界里像住着一个有洁癖的清教徒,干干脆脆的把所有不是枯木、竹子和石头的东西都扔出去,就连树叶子和水纹都嫌多,恨不能打扫得一尘不染。
不知道有“洁癖”的倪瓒看到王蒙的“牛毛皴”当作何想,但是王蒙的画里就流露出他到处游山玩水的痕迹,那种优越感让他忍不住想以一种不厌其烦的口吻诉说出来,于是就有了以繁密厚实著称的经典作品《青汴隐居图》。当然和黄公望比起来,王蒙跑得还是不够远。所以黄公望一激动,把他去过的最美丽的地方富春山画出来了——完全不顾当地的具体形貌,这个有几分真实又有几分臆造的长卷,是黄公望得意忘形时的作品,所以他的笔法皴法都飞扬在纸面上,彻底迷住了观众而让人忘记了欣赏景色。
黄公望没有像他的恩师赵孟頫那样陷入对唐宋真迹的迷恋,他仿佛更加迷恋自己笔下的线条,所以他也就画出了一个不像“旅游手册”那样的作品。实际上他又何尝没有陷入过对李成那宏大山水的执着中呢,但是一到了富春山这个地方,他茅塞顿开,这里启迪了他那些蠢蠢欲动的创造力,使他能够展现自己富有个性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游玩,有时候是能够启发一种新的艺术图式的,而黄公望并不是第一个。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唐代的《明皇幸蜀图》。李昭道那个时代,要画好这样一幅画,那是相当困难。山水画一直是用来装饰王宫墙壁的巨幅壁画,而要画在绢上,达到咫尺千里的效果,则需要探索一种新的绘画方式,所以这个画和后来北宋的殿堂级巅峰作品《千里江山图》在技术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当初李昭道画这个他所不熟悉的地方时,把本该是嵯峨山野的景色画成了后花园里的高大石笋,装饰意味更胜于艺术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