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飙简介】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中直分会会长。
现任军地书画研究院院长、当代名典书画院院长、和平世界书画院院长。
现任社会职务有: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书画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日本友好协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理事;北京林业大学国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等。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评审委员会主任、发展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六届、第七届全委委员。
曾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科技日报总编辑、中国艺术报社长;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记协报纸版面编辑分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记者协会副主席。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文学奖”。获“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六次获中国新闻奖。发表大量小说、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词、散文、电影剧本、科学幻想小说等,已出版十余本著作。所著反映中学生生活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获“飞天奖”三等奖。主编了《新时期记者自选丛书》、《记者·文化·时代》丛书和《我们是太阳丛书》丛书。
被国家环保总局聘为 “中国环境使者”。
曾经举办个人主题书法展览《艺术无限科技无限·张飙题赠两院院士诗词书法展》、《献给母亲的歌·张飙书歌颂祖国诗词书法展》、《爱我中华、爱我西藏》、《辛亥革命人物赋》、《甲午120年祭》、《西藏主题书法展》、《爱国爱教护国利民·11世班禅大师文语摘句书法展》。
六幅书法作品受邀于分别搭载神舟6号、神舟7号、神舟9号、神舟10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
【词咏羊卓雍湖】
(文/李章程)张飙老师又办个人书法展了,主题是“爱国爱教·护国利民——张飙书十一世班禅大师文语摘句书法展”,地点在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书画频道美术馆。在北京第一次雾霾红色预警结束后的第一天,头顶久违的蓝天,迎着冬日的阳光,踏着健身的步道,穿过公园里的冷峻和萧肃,我又感受张老师个人书展的风采。
这次展览共有99组作品,150多张,内容均为十一世班禅大师的文语摘句。每一段文语摘句都朴实简洁、通俗易懂,以至于作品旁边都无需小卡片的说明,真可谓大道至简。透过展览,观众能真切感受到十一世班禅大师作为藏传佛教大活佛的所思所想,每一句话、每一幅联语都充满了慈悲与智慧的力量,既洋溢出对生命个体的关爱,也流露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既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诚,也饱含着对世界和平的展望,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大公园里的小安静,配合张老师的作品,带给人以静谧、以深思,更能让观众在心灵深处展开一场当下与未来的对话,一次艺术与人生的问答。这不禁让我想到,在一次关于“禅”的书画展上,全部的装饰竟只有一株小小的兰花。你可以说这株兰花是一种点缀,也可以说所有的作品都只是对兰花高洁品行的表达。这让我进一步联想到我与张老师认识的经历,也联想到张老师所办的其它的展览。
【班禅大师的话之一】
从2007年开始,张老师的个人书法展就以每一两年一次的频率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分别包括:2007年在北京、青岛、昆明、成都、西安和唐山举办的“艺术无限 科技无限▪题赠两院院士诗词书法展”;2009年在北京、石家庄和宁波举办的“献给母亲的歌:歌颂祖国诗词书法展”;2011年在拉萨举办的“爱我中华、爱我西藏”书法展;2012年在北京和台北举办的“辛亥革命人物赋”书法展;2014年在北京、威海、澳门、宁波、香港、唐山、台北举办的“甲午一百二十周年祭”书法展;2015年在北京举办的“庆祝西藏自治区五十华诞——张飙西藏主题书法展”,以及本次举办的“爱国爱教·护国利民——张飙书十一世班禅大师文语摘句书法展”。抛开展览的内容和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仅仅从这些展览的主题、所举办的时间、所走过的城市,我们就能读出很多。8年时间,7次个展,7个主题,先后走过21个城市(含不同展览在同一城市举办的次数),关键词分别聚焦在艺术、科技、诗词、祖国、中华、西藏、革命、甲午、班禅大师等重量级词汇上。从这些信息中,我回想着张老师所经历的个展之路,回想着与张老师结识的过程,也从中体味着张老师的与众不同。之所以一定要说张老师的与众不同,并不是为了凸显张老师的特别或者“另类”,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如此。从独特之处品读一个人,会更加生动、形象和立体。
【班禅大师的话之二】
我认识张飙老师,是2007年,也就是张老师第一次举办个展的当年,单位领导请他创作几幅作品赠给台湾友人,由我负责联络。电话中的张老师自称“老飙”,特别热情,听说话就好像看到了满脸洒脱的笑容,这是张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作品收到后,我就所书写的内容与他核实,并表示要把作品的含义完整、准确的整理好,以备赠送时说明,张老师耐心的给予解答,我小心翼翼地记录完成,第一次的“合作”顺利圆满。张老师后来说我是一个比较用心的年轻人,这可能是我留给他的第一印象。自此之后,我便经常收到“老飙”用短信发来的诗词。朋友圈的人应该都知道,每逢节假日和重大事件,张老师都有感而发地进行诗词创作,并以短信的方式与人分享。刚开始的时候,我每次都回复短信表示感谢,后来竟渐渐习以为常,连谢谢的回复都省了。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收到“老飙”的诗词短信,一样感受到热情如初、温度不减、文采洋溢、豪情满怀。后来,在一次活动中,我终于与张老师有了见面,但因为现场人员庞杂,未有深入交流。再后来又见了几次,情形和第一次都差不多。彼此热情地打招呼之后,他便又要去满足“粉丝们”合影的愿望了。我本以为,自己和张老师之间的交流会止于如此,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见面,都是一次可以深入对话的机缘。我对张老师更深的了解,源于2012年“辛亥革命人物赋”书法展在北京的举办。
【班禅大师的话之三】
这一次是单位与张老师合作办展,我仍然负责与张老师的联络。因此,从展出的策划、展厅的选择、展线的计算,到展览的布置、嘉宾的邀请、开幕的安排等等都有了参与。虽然我所做的多是辅助性的工作,但一来二去间,不仅多了与张老师的交流,更让我深深体会到,举办一次个人书法展,绝不是“写好几幅字挂出去让别人看看”那么简单,除了艺术家个人的艺术造诣,还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细节,是对一个人、一个团队策划能力、执行能力的检验和考验。当然,因是张老师个人的书展,他在其中自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展出举办之后,好评如潮。而张老师在个展中两个独特的习惯也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一是只请嘉宾剪彩,自己不上台;二是每天都在展览现场接待观众、陪同看展。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张飙老师的与众不同之处。
【东方巨龙】
鉴于展览效果很好,并考虑到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之于两岸的特殊意义,后来决定于2012年下半年去台北展出,仍由我跟随该项目做好联络协调和服务工作。虽然多次去过台湾,但都在“行走”,鲜有驻足停留的时候,更不可能在一个城市呆很长时间。而因为展览是在台北举办,所以我有了在台北停留一周的经历,也有更多机会感受台北,感受展览的台前幕后。展期之内,我每天按点“上下班”,陪同张老师在展览现场接待观众。其中,既有90多岁的老人,也有青少年学生;既有岛内各界知名人士,也有到纪念馆参观的一般观众,包括大陆的游客;既有手持刊登展览消息的报纸慕名而来的,也有一些在展览馆周围休闲、健身的民众。开幕的前一天,张老师“遭遇”了一群在台湾旅游的唐山老乡,“亲不亲,故乡人”,一时间,来自唐山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展览现场。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连续几天去看展览,拿着9000多字的《辛亥革命人物赋》文稿,逐字逐句与展出的书法作品一一对照,每次都看一两个小时,最后赞叹展览作品都是“巨作”,向张老师表达敬意,并指出有几处笔误。张老师向他表示感谢,现场就进行了修改。后来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台湾律师高秉涵,也去现场观看了展览,他瘦弱的身躯让我对他送老兵骨灰回大陆的壮举感到很惊讶。原央视记者柴静当年在采访高秉涵之后,写下了“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的深切感悟。从高秉涵的身上,可见一个人的精神气节是多么重要,一如张老师所书写的那些辛亥革命的英烈,其勇可嘉,其气可赞,是中华民族要永久纪念和缅怀的。一位台北的文艺青年,为了表示对张老师的敬意,精心创作了一幅张老师的漫画,画中的张老师手执大笔,活泼可爱,灵动而充满朝气,想来那位文艺青年是把自己融入漫画之中了。一位在台的德国记者,饶有兴致地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采访了张老师,称赞展览气势恢宏。一位陌生的观众,看到祭奠英烈的书法作品,悄悄跟我说,展览现场有一股杀气和一股英雄气......
【巨龙之魂】
剥开这些展览现场的见闻,对于来去匆匆的观众来说,张老师只是一位在现场接待观众的工作人员,一位不为人知的书者,有的观众甚至指着张老师问:“请问张飙老师是哪一位?”竟全然不知道,眼前所见,即是心中所想。而每次遇到这种情景,张老师也总是乐呵呵地说道:“我就是张飙,欢迎您来看展览,请多提宝贵意见。”我当时就想,普通观众看到张老师不认识,而我每天和他在一起,我就认识张老师吗?自认为爱学习又有上进心的我,从张老师那里能学到什么,有学到什么了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从2012年一直想到今天。
【龙游沧海】
通过一些不经意的小事,或许可以让我按图索骥地找到答案。在台北的一天,我们去圆山饭店看望张老师的一位朋友。饭店在一个上坡上,去时走了一条路,返回时我想走原路,张老师说我们走另一条路。我当时很好奇,张老师怎么知道有另一条路下山的路呢?走到另一侧,果然有一条路。张老师向我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很讲究对称美的,圆山饭店的建筑就体现了对称美,所以肯定有两条对称的路”。其实这个道理我也知道,但在实际中就不会那样去想。张老师又说:“中国文化讲求核心和主轴,抓住了核心的东西,其它东西就很好理解。比如写一个中国的‘中’,关键就看中间那一竖稳不稳,写稳了,整个字就很端庄、很协调。在中国的发展中,这一竖对于整个字的作用,就好比中国共产党对于整个国家的作用,是核心和关键。”在展览现场,看到各界台湾朋友前来看展,张老师多次表示,中国文化对于两岸来说,是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中国人讲“见面三分情”,如果能借助展览的机会,拉近两岸中国人的距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说希望通过书法的交流,超越两岸在历史、政治等方面的隔阂,超越海峡两岸之间的时空距离。
【无人可以阻挡】
每个人的理解力不同,对于同一件作品,同一种情感,在感受也会有所差异。当我回想张老师所办的所有展览,回想在台北的那段难忘的时光,回想张老师所说的、所做的,我不禁要感慨一句:你懂,你就会知道,其背后的用意,有多么深,有多么重。
由此,我又煞有介事地想到,艺术的目的,文艺的目的,想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要多出精品,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我无意用这样的话来对张老师进行一番表扬,那样会有刻意吹捧之嫌,但从张老师的身上,我确实感受到了一份志于“出精品”的用心,感受到了一个书法家做人做事的境界,感受到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感受到一个文化人的情怀和风范。在本次展览的一块展板上,张老师以“我手写我心”为题,向观众介绍了自己近年来举办的七次展览。“我手写我心”的主题,很简洁、很深刻。书法创作中,历来有“意在笔先”“心慕手追”“心手相印”之说。艺术的创作,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呈现。古人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这个“人”,正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和思想,一个人的品格和修为,一个人的阅历和视野。这从这些近乎于流水账的琐碎往事之间,我所读到的张老师的这个“人”,自然是与众不同的,而且有很多的不同。这很多不同的根本,并不在于艺术创作的手法,也不在于艺术造诣本身的高低,而在于对艺术目的与价值的理解,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理解。
品读张飙老师的与众不同,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一株小小的兰花,并感觉自己找到了从张老师身上学什么的答案。
【思赞致远舰官兵】
有一天,台北大雨,我们打车去展览现场,临近的一段路面很湿滑,虽然我提醒张老师要多注意脚下的布鞋,但抵达展馆后就没再关注。直到“下班”时,张老师才略带调侃又不无自嘲地说:“这大半天总算用脚把布鞋‘晾’干了”,我听后顿时觉得惭愧,当时自己竟然一无所知,张老师反而安慰我“没事没事”。返回酒店时,我们又打了一辆车,那位司机师傅从未到过大陆,但从朋友口中知道很多大陆所谓“黑暗”的一面,知道我们来自大陆之后,出言很不客气,每一个字,每一个语气都充满了挑衅,是我多次到台湾从未感受过的。刚开始我还语气平和地与师傅交流,希望能让他的看法有所改观,但师傅太过执拗,我虽然也很不爽,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沉默。抵达饭店之后,我和张老师一同向师傅说再见,本以为张老师会因为师傅的态度很生气,或者责怪我没有据理力争,没想到他却平静地对我说“你不跟他理论,是对的。”这句话,让我受到很大的鼓舞。“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一个人要追求真理,但在某些具体事情的处理上,还是要力求圆融,尤其对一些没有必要、没有结果的争吵能避免最好,那不只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智慧。试想一下,对于那位师傅来说,如果我们针锋相对,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人海茫茫,相逢便是缘,只要不是刻意的伤害,都应该胸怀大度,一笑置之。这是我后来所体会的,当时没有和张老师交流,我想他的意思应该也是这样。在台北那段时间,每次打车我都坐在前排副驾驶,总是转过头和张老师说话,以至于后来回到北京,我又一次陪张老师去参加一个活动时,张老师见我坐在前面,随口说了一句,“章程,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台北”,如同情景再现,我深有同感。
与张老师的交流,自然离不开书法创作本身。在台北的书法交流会上,在往返饭店与展馆的途中,在展览的现场,在每一次用餐的餐桌上,张老师不时会向我讲述他对书法的理解,以及他创作书法的思路和理念。在张老师看来,“笔墨当随时代”,书法家也要与时同行,与时俱进。他说当今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是值得讴歌的时代,因此他才精心设计了很多大主题的个展,讴歌国家、讴歌民族、讴歌党,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张老师说,书法要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书法作为一种表现方式,要提升内涵,就要进行“二次创作”。也即从书写的内容开始创作,诗词歌赋、精美散文都是不错的选择,唐诗宋词也很好,但如果都写前人的东西,则无法体现作为当代人的创造。因此,张老师的每一次个展,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来自于自己的文学创作(本次展览除外)。而因为是个人的展览,如果设计不好,很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张老师表示,一个人的书法展览,特别要注意变化,不能内容不同但表现形式大同小异。他在创作这些作品时,用了楷书、草书、隶书、篆书、行书、魏碑等不同的书体,每一幅字从布局到书写都煞费苦心。甚至在同一种字体的创作时,还研究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的特点和元素,并分别加以展示,以求更加多元和丰富。关于自始至终在展览现场接待观众,张老师的理解,则更是深入到了文化艺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他说,展览是给观众看的,与观众交流和分享的,自己接待观众,更能体现对观众的尊重,也更能听到观众的意见和建议。这一点,和很多艺术展览在常人难以进入的“庙堂”之内举办有很大不同。而其根本不同,在于展览的目的不同,有的展览只是给领导看的,或者是给少数人看的,其目的我们无意妄加揣测,自然也无法妄加批评,但把展览办在公共场所,办在公园,办在文化园区,办在军营,办在学校,是一定能够更加贴近观众、贴近人心的。张老师从事过22年记者工作,新闻人的敏锐嗅觉,使得他对每一次展览的主题都有精心的雕琢。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从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到两次关于西藏的展览,再到辛亥革命和甲午战争的纪念,以及本次班禅大师坐床二十周年的展览,无不体现了这一点。其用意,说来也朴实简单,就是希望观众在欣赏展览的同时,感受到更多书法以外的东西,比如人间大爱,比如民族精神,比如爱国情怀,比如英雄气概等等。这些东西,和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紧紧相连,甚至可以说,和每一个个人都是紧紧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