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言师心不在,能悟传神色彩的关键在于理念情思的参化修为,故有“胸中过人,有不能为者”之论,可见情境会悟所得实在来自于笔外功夫的识见阅历。池明便是这样一个遵从自然又超脱自然的画者。
池明本人
池明,蒙古族,1960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著名国画画家,1986年到1994年在某文工团任职演员、警卫员和放映员,1994年到1998年在鲁迅美术学院进修,学习绘画。现任内蒙古自治区青年艺术家协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党委青联委员和西部文化交流协会委员。
绘画风格
池明创作的古典人物画,从构图到用笔,再到用墨的技法,经过三十年的历练,他的绘画技法形成了自己的独到风格,使人观赏后富有震撼和联想的感受,他的绘画像音乐般的诗打动感染无数个观赏者,使人在浮躁的环境里静静地沉淀下来,他的绘画作品不知感染了多少老中青赋有品位的观赏者,他的绘画都讲究一种寄情于自然,向往生命,传达真善美的感觉。他的笔墨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气韵生动、神采飞扬、浑厚、飘逸、洒脱,瞬间把东西方艺术融为一体。
《吉祥如意》
《勇往直前》
《仕女》
从池明的每一幅画作中,几乎都能看到“没骨法”、“勾勒法”的技巧组合和成功运用。二者互为衬托,相映成趣。他常说,传统是值得我们“膜拜”的经典东西,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妙诀就在于此,我们要去学习它、传承它,把它的精髓融入到作品中,在它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他追随的就是这种精华。
《爱的港湾》
《爱的前沿》
他的笔墨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气韵生动,神采飞扬,笔墨大气、浑厚、飘溢、洒脱,把东西方艺术融为一体的构思创意,使人代入文学般的联想……笔笔到位。他用细腻的绘画语言创作出了一幅幅令人过目不忘的作品。作为一名画者,能够不受现实题材的制约,用柔中有刚之笔画出的画让人心生向往,在创新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池明主打作品《钟馗》经历了三十年的反复打磨受到了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的高度评价,深受社会各界名人名家的赏藏。他的经典画作《钟馗》2015年1月8日被专门收藏范曾、黄永玉、徐悲鸿等著名画家的书画收藏大家北京中飞书院彭飞院长收藏。
留白艺术
让爱延续,池明百幅作品是他创作的最经典的留白艺术,他把现实生活和他对艺术的结合和深刻的生活理解,穿越时空把生活变为美的东西,他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使他今天的绘画变为永恒的记忆,他的艺术灵感都从梦中来,把梦变成现实,又变成自己,变成艺术……
艺术是无限的,艺术从生活中来,梦就是他美的开始。民族、古典、现代、人体、山水、花鸟都是从梦中的灵感而来,他的留白艺术深深地打动着喜欢他作品的人们。
《今天 明天 未来》
总之,池明的画作十分有个性,功底扎实、底气十足、大胆狂放、美轮美奂,池明本人也拥有好的艺术修养,耐得寂寞,耐得质疑,坚持树立工匠精神,始终追求创新精神,将艺术和爱进行到底。
《牧归》
《风雪情》
《天边的微笑》
树立工匠精神,追求创新精神
池明穿越时空的记忆,是几十年绘画创作中选出的精品,他绘画把最美的东西留给后人,不懈地追求人世间的真善美,不断创新,从他绘画作品中真切反应出人最美的一面,他挖掘美、捕捉美、寻找着美的真谛……他的绘画艺术就在于此,穿越时空记忆的绘画就是创作美的延续。
画如其人,经过几十年的参悟,他无悔为艺术的付出。在艺术创作的同时,他认认真真做人,始终坚持工匠精神,他深知没有做人的清白,就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他说自己就像一个演员,在政治舞台上他可以收放自如,但他更看重艺术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可以放飞心情,尽情施展他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