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世纪老人 丹青圣手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图文]

时间 : 04-26 投稿人 : 韧韧 点击 :

世纪老人  丹青圣手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 | 美术趣闻

《大富贵》岳石尘

世纪老人  丹青圣手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 | 美术趣闻

《放鹤图》岳石尘

世纪画圣在民间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

李人毅

在迷离的岁月风尘中,有一位丹青隐者的社会价值和在美术史上的学术地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确认,他就是嘉兴籍中国画大家岳石尘。

一、从民间画师到画院专家

岳石尘字曼倩,号肯堂老人,1902年至2003年生卒于浙江嘉兴桐乡。享年102岁。他是岳飞的二十八世孙,为文史家岳珂的后裔。因家贫自幼失学,不满10岁就到乌镇学生意,9年以后回到濮院拜师学画,近学乡贤张熊,远追明代周之冕,一画就跨过了世纪。

在这超百岁的人生中,他倾心投入美术创作中,其山水、花鸟和人物皆通,尤擅花鸟,一展岳家样式,以其特有的文化风貌自立于世纪画坛。

他在绘画题材上是一位多面手,能画出60余种鸟。在他的笔下,绶带、鸳鸯,八哥、鹩哥,麻雀、喜雀,白头翁、白颈鸟、白头燕,山雀、乳鸭、猫头鹰,鹦鹉、仙鹤等无所不会;还能画出数十种不同品种的花草树木,牡丹、月季、紫藤、秋菊、冬梅、夏荷、水仙等无一不精,这在我国众多花鸟画家中是鲜见的。

说到岳石尘画鸟,画得最多也最为著名的要数麻雀。那些小小的麻雀在岳石尘的笔下似信手拈来,一只只显得情趣十足。岳石尘本人也因之被人称为“岳麻雀”、“江南麻雀王”。他曾作过4幅《百鸟图》,画中的鸟姿态各异,在花卉树石的衬托下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目前,这4幅《百鸟图》中有3幅被传入台湾,一幅留在嘉兴。

生存才能发展,这对于历代艺术大家来说,都是一个硬道理,岳石尘当然明了个中滋味,为受众作画,就要画出既要符合艺术规律,又要深得买家喜欢的作品,日积月累就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色彩明丽,构图饱满,喜庆吉祥”。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走进新社会后,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在人生艺术简历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60年应聘任苏州吴门书院专职画家。1975年退休返里,继续从事书画创作,出版有《岳石尘画选》 、《岳石尘画集》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嘉兴市文联副主席、桐乡君陶艺术院顾问。”

应该指出的是,已是花甲之年的岳石尘,应聘进入画院,这在当时和至今都是不多见的,足见在美术界他有着令人折服的实力。他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记得青年时期的岳石尘曾与仲小某之弟仲泳沂,就是在在苏州举办第一次画展,后又与夏贞叔、夏惠民、仲泳沂等成立“梅泾书画社”。而这应邀的十五年间创作期间,有很多佳作问世。并常与沈子丞、费新我、张辛稼等书画名家在一起参悟绘事,挥毫合作,留下许多佳话。在这里,他的视野拓宽了,诗书画功底更扎实了,完成了从一个民间画师到国家著名画院专家的历史性转变。

世纪老人  丹青圣手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 | 美术趣闻

《双清图》岳石尘

世纪老人  丹青圣手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 | 美术趣闻

《岁朝图》岳石尘

二、忠孝传家注入笔端 向先祖致敬

作为一名生活在基层民众之中的职业画家,所作构图严谨,笔墨简练,清新秀逸,情趣盎然。他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打下了平民的心理诉求和文化印痕,并以此影响他的一生。

牢记祖训家规,踏实做人,勤勉做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1975年,岳石尘返回故乡濮院继续致力于书画创作,成为苏州吴门画派和嘉兴鸳湖画派的传人。

在长达80余年的艺术生涯里,岳老诗书画同修,日复一日,已经进入了“人画合一”的境界。成为一名承载历史使命的文化学者。他在自画像上题诗写到:“风风雨雨路,勤勤恳恳人。丹青一世纪,淡泊得安宁。”当是他的人生写照。

他的画由于色泽较为艳丽,雅俗共赏,不仅深受广大老百姓所喜欢,更为许多书画名家所赏识。也常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贵宾,有的作品还被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国家博物馆和巴西圣保罗市的国家博物馆收藏,泰国国王以及香港的霍英东、查良镛、邵逸夫等知名人士亦藏有他的画作。

岳石尘应邀在东北、江南和北京及台湾等多地举行画展,每到一地都深受欢迎,但有一个画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那是为纪念岳飞诞辰885周年的1988年农历2月25日,岳石尘在杭州岳庙专门举办了个人画展。在70余幅作品中共画了39种花卉,以此寓意岳飞遭秦桧陷害时的年龄为39岁,表达了身为岳飞二十八代孙的作者,以画家身份对先祖岳飞的敬仰之情。这次先祖致敬的专题画展,更传递出一门忠烈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情操。

当家国有难时,岳石尘总是尽心捐助,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岳石尘拿出1万元支援灾区;2003年3月,岳石尘向桐乡市残疾人基金会捐赠1万元;他乐于扶贫济困,平时一些朋友遇到生病等实际困难时,常常得到他的接济,还有一些捐赠,尚不为人所知。

值得记录的是在2000年10月,嘉兴画院新落成时,岳石尘将自己多年来精心创作的100幅书画佳作捐赠给嘉兴画院。

世纪老人  丹青圣手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 | 美术趣闻

《雅质图》岳石尘

世纪老人  丹青圣手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 | 美术趣闻

《养生之道》岳石尘

三、浓重艳丽但能力避媚俗

岳石尘的书画作品大多数是以润格的形式流入广大书画爱好者手中,他没有耀眼的头衔,也没有显赫的地位,更没有商家炒作,靠的是人好画好的名声使然。他能向齐白石那样经常接待着慕名而来的求画者,形成了良性的供需渠道,而越到老年名气越大,求画者愈多了。这一现象,是画家用作品立命修身得来的。而他的作品笔法则自繁复而简化,借形传神,劲秀磊落,严谨中有古逸之气。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评道:“他的人物画有神,花鸟画多趣,山水画清丽。”

风格就是标识。但评价的标准却各有不同。有人认为,岳石尘作画喜用浓艳的色彩,因而缺少一种雅趣,“富贵气”较重。还被称之为“偏于甜俗的民间画风”。

对此,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说:“岳石尘的花鸟画,从总体看是属于传统画法这一类的但他在注重传统的同时又不忘发展和创新。他的画虽然用色浓重艳丽,但能力避媚俗,加上技法熟练,所画作品符合大众口味。”

还有人说:“他的用墨功夫也是十分了得。就拿他所画的墨牡丹来说,尽管未着一朱半绿,可他充分利用宣纸的特性,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和水分多少不同,把牡丹花的质地和花瓣层次表现得淋漓尽致,虽是无色却似有色,格调甚是高雅,深得行家的好评。”

上海国画院邵洛羊先生在评价岳石尘时说:“当今画坛崇尚革新,颇有忽视笔墨者。岳石尘先生不趋时流,不蕲众悦,洒墨敷彩,骨法不堕,守住了一个‘写’字,写中求新,足矫时弊。”

富贵气象和飘逸雅致他作品中业已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是岳石尘作品的学术价值所在。

世纪老人  丹青圣手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 | 美术趣闻

《长春》岳石尘

世纪老人  丹青圣手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 | 美术趣闻

岳石尘作品

四、世纪老人 民间画圣

岳石尘作品一个可贵的标识,就是践行的艺术人民性。根植在民众中,将俗与雅集于一身,成为了他作品鲜明的特色,是受到各界的一致喜欢的缘由。

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是最有生命力的艺术品。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老百姓的新房里,喜欢挂他的画,“富贵气”、“甜俗画风”,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是个贬词,对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来说,却正是他的从业之道,生存之本。富贵气,是大众对美好生活的企盼,是老百姓人生的终极追求。以百姓需求为要,就是一种接地气的学术追求了。自古以来以一句“俗雅共赏”成为了百姓喜欢的代名词,实际这就是艺术品的最高学术价值的衡量标准。

有人说写律诗和欣赏古诗是少数人圈子里的事,可偏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学术追求是“妇幼皆知”;当今电台的诗词大会成为老百姓对诗词的普及大会,令人津津乐道;百姓喜欢,才是唐诗宋词流传至今最鲜活的生命力。假若在当下的民众中搞一个测验的话,无疑岳石尘的作品最受老百姓的欢迎。是他让艺术还俗,走进老百姓生活中,才使得艺术生命之树长青;是他坚守艺术为人民之路,不为各种思潮所左右,赢得当代画坛的尊敬和认可。

世纪老人  丹青圣手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 | 美术趣闻

《竹雀图》岳石尘 (1)

世纪老人  丹青圣手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 | 美术趣闻

《竹雀图》岳石尘 (2)

乐享百年的世纪画家岳石尘,一生默守丹青苦心经营心无旁骛,以笔墨精到为要,内敛着旷世的修为;他以平常心净化着灵魂,远离功名利禄,坚守本真的襟怀无人能以胜之。这位世纪老人以德养寿、以寿扬艺、以艺标德的人生价值和艺术品相成为世纪德艺双馨的标识。

是为个人的感情叙事,还是坚守“俗雅共赏”的大众审美观,岳石尘就是一面镜子,他身上承载着诸多可供研究的学术命题。笔下继承传统,心里想着大众,平淡的人生并没有显赫的地位,却留下了一批雅有着极高学术水准的画作,给世人带来美满的祝福。他的《雅质图》《隔簾幽韻》等都是为世纪画坛留下的经典之作。既有学术高度,又受到大众喜欢,创建了两者相互融合的表现风格,是他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的重大贡献。

世纪画圣在民间,就在我们身边。

出身在岳家,承载着神圣使命的岳石尘,不负先祖厚望,以诗书画为载体,诠释了“人民神圣”的美学追求,是这位世纪老人的精神亮点。为此,他被誉之为“世纪民间画圣”而走进中国美术史,是实至名归。

世纪老人  丹青圣手 ——肯堂老人岳石尘研究之一 | 美术趣闻

岳石尘

岳石尘 ,字曼倩,晚号肯堂老人,浙江桐乡人。1902年生,为岳飞二十八世孙。17岁师从仲小某,擅人物、山水、花鸟。1937年与夏贞叔、仲咏沂等人创办"梅泾书画社",1960年应聘任苏州吴门书院专职画家,1975年退休返里,继续从事书画创作,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被收藏。出版有:《花鸟册页》、《岳石尘画选》 、《岳石尘画集》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嘉兴市文联副主席、桐乡君陶艺术院顾问。2003年10月逝世,享年102岁。

相关文章

  • 东方精神,中国气质——浅谈童心田先生与他创立的“童体行书”(组图)
    东方精神,中国气质——浅谈童心田先生与他创立的“童体行书”(组图)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华文明史始终伴随的是一部文字史。从伏羲画符到仓颉造字、从贾湖刻画到甲骨文,每一次惊天瞬间又都与河南这块神奇的土地有关。有文字就有书法艺术。从李斯到钟繇、从蔡邕到王铎、从宋体到王码………无一不是河南的骄傲。当代中国书坛繁荣昌盛,名家大家层出不穷。其中,有位从河南走出去的书法家显得极为特别,说特别是因为他的书法作品别具一格,他的行书被业内外公认是自成一派,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为“童式...

    62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世纪初意大利民间陶瓷上的手绘赏析[图文]
    20世纪初意大利民间陶瓷上的手绘赏析[图文]

    手绘低温陶瓷,20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民间工艺悠悠安生/文图:从西方的民间工艺,也可看到它受当时现代流派的影响。早一点就印象主义,或前后表现主义和超现实,民间工艺受其影响,产生的风格作品稍晚或推迟,因而年代可鉴,次序有别。时代艺术脱不开历史,民间工艺也脱不开艺术,互有渊源。此时色彩和颜料用法,表现与突出与强调,人物构局及各种造型均可追溯,地域也能抓到。此例中的男性,不仅能追溯到瓦托(A...

    138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探索加密艺术魅力 艺术家屠宏涛数字藏品全网首发[图文]
    探索加密艺术魅力 艺术家屠宏涛数字藏品全网首发[图文]

    作为当前最具代表性的青年艺术家之一,多年浸润于西方古典艺术的屠宏涛,以油画作为发端,膜拜塞尚,深受现代主义美学的影响,并向董其昌、赵孟頫等中国古代绘画中找寻灵感,构建起了自成一体的美学观和时空观,是70后川派艺术家中冉冉上升的一股力量。艺术家屠宏涛屠宏涛的创作手法结合了书法式书写与丰富的油画表现手法,用色繁复而笔触自由灵动,游走于具象再现与抽象表现之间。《或成都或东京或深圳》 2006通过从...

    80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苏轼书法在吴门的传播 祝允明临书可乱真[图文]
    苏轼书法在吴门的传播 祝允明临书可乱真[图文]

    故宫600周年之际的特展“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已于10月30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落幕,但关于苏轼的话题与研究仍在继续。苏轼身后,其书风在南宋初年及北地的金朝皆有极大的影响,追随者众多。但元代、明初则不在书坛主流。直到明代中期,苏州一地艺文复兴,以徐有贞、李应祯、沈周、吴宽等为先驱的吴门书派,意欲打破明初以来台阁体的笼罩,力图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书风新貌,于是对“尚意”的宋四家法书著力学...

    39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叶永青画鸟多年非关鸟事[图文]
    叶永青画鸟多年非关鸟事[图文]

    《孔雀》,150x200cm,布面丙烯,2015年。叶永青被认为是使用非中国画材料的文人画家,因为他的涂鸦和表现是随意的。而近几年谈及他又经常会被与一只价值25万元的鸟相连,那场拍卖曾一度引发争议。近日,叶永青在798亚洲艺术中心举办最新个展“镀金时代——叶永青的游走”,用一只有名有姓的鸟——孔雀给出了答案,为何那么久了一直在坚持画一只鸟?这只鸟背后的艺术价值究竟何在?其实这一切都“非关鸟事”,...

    191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感受深厚底蕴——著名艺术家汤子为书法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著名艺术家汤子为书法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汤子为,1942 年生,江苏靖江人。当代著名书法家;“国家高级书法师,中国国宾礼艺术家,中国书法高级传承师,中国书法非遗传人”。他的创作以草书为主,其书作用笔劲健流畅,豪放激昂。无论是提案转折,还是急缓顿挫,如呼叫狂奔,气势宏伟。其笔法之变化,如鬼斧神工,莫测高深;字里行间之布阵,更是意态万状,呼应生情,气雄韵胜。整幅之气势似大海澎湃的波涛,又如强烈雄壮的交响诗,无不神采跃发。细赏...

    153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良虎书法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良虎书法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王良虎,男,字添翼,号凯风,祖籍安徽安庆。当代著名书法家,高级书法师,书法大师王学仲教授关门弟子,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系客座教授,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亚洲文化艺术家联合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成员、草书专委会副主任,上海榜书研究院名誉院长,俄罗斯彼得大帝科学与艺术研究院院士,苏富比国际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一带一路国际论坛组委会顾问,202...

    13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论著名书法家、京麓书院院长段俊平先生书法的书卷气[图文]
    论著名书法家、京麓书院院长段俊平先生书法的书卷气[图文]

    段俊平先生不仅是书法大家,更是国学大家,先生自幼受家学熏陶,多年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学领域颇有建树,由段俊平先生创立的中国化管理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西方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出版了多部论述及文章,深受大众喜爱,几本书都是当年的畅销书,段俊平先生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辞劳苦,多年奔波,用全部积蓄及精力成立了京麓书院。京麓书院座落于北京风景秀丽的八大处,香山公园和玉泉山所在的西山风景区南麓...

    56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读柴静《看见》:的确传达了一些当下缺少的东西[图文]
    读柴静《看见》:的确传达了一些当下缺少的东西[图文]

    如果柴静不做电视,我想她会是一个不错的文字记者,因为她的新书《看见》里理念的表达几乎符合所有大学新闻系课堂上教授的写作技巧。比如,有故事、有细节、有直接引语等。柴静与《看见》最近也很火,媒体连篇累牍不说,居然还引发口水战。赞之者捧之如女神,贬之者似视之如蝼蚁。还有态度暧昧的中立者借此兜售个人观点。不过,正如鸡蛋好吃,但人们并不一定非要理会下蛋母鸡招致的每一个评价。因此,评价一本书的优劣,也不必理...

    177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博健宽厚的中国榜书     ---观中国百强艺术家孔达达榜书[图文]
    博健宽厚的中国榜书 ---观中国百强艺术家孔达达榜书[图文]

    大字,又称榜书或署书,上至六朝石刻,下至明清题额,于中国书法史中自成一体、独具韵味。深谙此中魅力的当代中国百强艺术家孔达达教授多年来钻研此道,在习古人的基础上融会出新,形成了兼具东方古韵与新时代精神的榜书风格。清人康有为曾指作榜书之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同,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豪难精。”作大字不可用小笔,而笔大必改变执笔之法,执笔法变,则运笔之法不得不变,须以肘、臂、肩部...

    198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冲突与美感——蔡健的艺术风景[图文]
    冲突与美感——蔡健的艺术风景[图文]

    作为七中的美术教师,蔡健既需要承担与其他任课老师一样繁重而琐碎的教学任务,也需要付出更多地努力和时间来提升自己内心于艺术的执著追求。在与他的对话过程中,能感知到他对艺术二字的理性思考和真诚。他的画作往往不拘一格,风格亦丰富且多样,既有理想主义的奇山异石,又有极具现实色彩的校园风情。蔡健在杭七中已教学十五载,教学相长,他与学生们之间稳稳地建立起一种淡然温情的师生关系。他亦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艺术与教...

    115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尹延元:行走在天地间的吟者[图文]
    尹延元:行走在天地间的吟者[图文]

    尹延元对中国画现状的些许思考绘画需要一种积极的力量支撑,绘画就是与自己心灵对话的过程。是一种与人类生活进步密切相关的崇高事业,它能从积极方面影响人的生活,它能帮助人把自己从兽性的桎楛和野蛮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它能教会人更懂得优雅、得体、高贵和精神升华的意义。传统中国画讲求文化内涵、哲学思想,要求画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可以说,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是中国画的灵魂,是精髓之所在--反之,"聪明自...

    170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文物重器频出海:探索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图文]
    文物重器频出海:探索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图文]

    2月24日,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敦煌石窟艺术展在意大利威尼斯揭幕,纪录片《记忆迷城-敦煌和威尼斯》同期发布。2月26日,“吉金鉴古:皇室与文人的青铜器收藏”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开幕,来自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们集体亮相。两场同期举行的展览都有着极高的规格以及多样的策展形式。文物重器的频繁“出海”,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敦煌艺术“走出去”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为...

    50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馆藏西汉王室墓玉器鉴赏[图文]
    馆藏西汉王室墓玉器鉴赏[图文]

    张海军玉,一个美好的字眼,它伴随着一个民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据考古发掘资料可知,中国人使用玉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不少人把它当做家传之宝或者定情之物,甚至认为是君子的象征。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玉器经历了诸多变化,总体上是由颇具宗教化色彩转向世俗化,具体到纹饰、器形的变化上,都是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这其中以西汉时期的玉器最为出色。在长沙市博物馆的库房里,收藏着数千件玉器,时间从战国...

    146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党旗飘飘”迎七一:刘俊京书法艺术[图文]
    “党旗飘飘”迎七一:刘俊京书法艺术[图文]

    【艺术简历】刘俊京,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养生书画研究院院长,北京东城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其作品获中国文联“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并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八届国展、九届国展。第四届正书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展,中国书法家五百强展,第十五.十八届中日自作诗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展、“冼夫人杯”...

    58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