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是中国瓷版画艺术集大成者、瓷艺泰斗。清朝末年,御窑流落到民间的瓷艺大师,在景德镇多年的瓷艺创作,彼此的艺术成就获得了瓷艺界的公认,彼此之间缔结友谊,研习瓷艺。
景德镇瓷艺大师“珠山八友”
艺术雅集性质的社团
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高手聚集一起,脱离了“组织”的他们,身心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释放,因有着共同的志趣,在绘画上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正所谓情投意合。
“珠山八友”是一个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而他们的组织,也跟现代的社团等很类似。
因缘际会——道义相交,志在图新
明清两朝皇家重视景德镇陶瓷生产,集中全国的人才和物力,保证了皇家官窑景德镇陶瓷的质量,景德镇陶瓷胎体精细、釉质润净、制作规整、品种多样,特别是颜色釉瓷的精细讲究,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地,促进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
但是,由于官家的统治,又扼杀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和发挥,成为了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的桎梏。景德镇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随着清朝国力的衰败,皇家御窑厂的衰落,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由此而来。
“珠山八友”在景德镇陶瓷艺坛活跃了近百年。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国破家亡,匹夫有责”的动荡时代。他们的组合既是由于国家大的环境改换,更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志趣爱好,才能走到一起。成为散而精进对后世影响颇大的团体。
“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大凡在《珠山八友雅集图》中写道:
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
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
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
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
以味不以形—成员年龄差距最大32岁
“八友”实为10人。成员有: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再加上徐仲南、田鹤仙。“珠山八友”指一个群体,而不是确数。他们也不全是江西人,其中王大凡、何许人、刘雨岑3人都是安徽人。这其中年龄最大的徐仲南生于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比年龄最小的刘雨岑年长32岁(刘雨岑生于1904年)
珠山八友套版 一套八件(八人共创),2012年华西拍卖,成交价RMB14,672,000
各逞其志—各样芳华
珠山八友虽为一个群体,但各人艺术风格迥异、特色鲜明。譬如:
王琦瓷绘人物,汲取了黄慎的写意手法,表现人物的衣纹和风姿,获得颇为奇妙的效果;
王大凡不用玻璃白打底,直接将彩料涂到瓷胎上的落地彩技法至今影响着景德镇陶瓷艺人;
邓碧珊是第一个在瓷板上描绘人物肖像的瓷画家;
王琦、汪野亭制作,粉彩人物山水瓷板 (六件),2012年12月北京保利,成交价RMB32,775,000
汪野亭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国画的泼墨法,在瓷器上绘山水,同样出现墨分五色的中国画效果,给景德镇陶瓷的山水作品注人了生机;
刘雨岑凭借自己深厚的功底,创“水点”技法,在景德镇陶瓷粉彩艺术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技术后来运用于烧制毛主席专用瓷,被誉为当代官窑。
珠山八友处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凭借自己的才华也成就了一个传奇。战乱纷仍,乱世英才。以瓷为业,述志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