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风景素描
“达·芬奇强调大师应涉猎全面,非常有趣。”中央美院美术史博士吴杨波认为
《达·芬奇笔记》让人们惊叹的地方,还在于他在不同领域那种严谨的实证方法与态度。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朱其认为,值得思考的是,中国学习西方绘画100年,也没有达到西方500年前的水平。“(如果按照达·芬奇衡量大师的标准看)中国最好的美术学院老师的写实油画、素描水平拿到西方一比,只不过是二流水平。”中央美院美术史博士、任教于广州美院美术史的吴杨波认为,正因为今天的题材过于细化,导致当代难出大师。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达·芬奇把医学解剖学等引入到绘画 非常难得
《达·芬奇笔记》让人们惊叹的地方,除了谈及范围之广泛、涉及领域之博大外,还有另一点,就是他在不同领域那种严谨的实证方法与态度。他甚至对人的面部不同角度的像中鼻子的类型也有统计,“侧面像中鼻子有9种类型,从正面看去,鼻子则有11种类型。”
达·芬奇对人体比例、光与影、写生等问题均引入了数学法则进行研究对比,在朱其看来,“达·芬奇当时把建筑、医学解剖学引入到绘画研究领域,这一点确实非常难得。”
吴杨波强调,“无论如何要承认,达·芬奇才是真正意义上绘画“艺术”的创始人。达·芬奇的真正价值不只在于他绘画上的创新,而在于他的手稿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和对世界的探索精神。他真正伟大之处在于他把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家的油漆匠、石匠这种低微的身份中解放了出来。他的出现,在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家的身份能够拓展到如此之高,以至于能和人文学者并驾齐驱。”
达·芬奇强调大师应该涉猎全面,这一点就非常有趣,在当时信息相对单一的社会,达·芬奇却以全面作为衡量“大师”的标准,但在当今多元化的信息爆炸社会中,绘画题材的细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乏人物或者风景等以题材类型自称的画家。如果按照达·芬奇衡量大师的标准来看,吴杨波认为,正因为今天题材的过于细化,导致当代难出大师。
达·芬奇的建筑手稿,存透视争议
现在的画家更应发展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近一个世纪以来,艺术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说教、反思、情怀,艺术承载的思想负担越来越多。在吴杨波看来,《达·芬奇笔记》这本书让我们重新回到了艺术最初的状态,“它跟自然科学、艺术最初的很多问题重新发生了联系。因此重印这本书代表了当代美术史的思考转向。在当今美术史的研究领域,我们重新喊出的口号是‘回到李格尔(维也纳艺术史学派主要代表、现代西方艺术史的奠基人之一)’,意即回到图像的制作、图像风格的演变等艺术内部的问题的思考。”
但谈及该笔记对今天艺术家的现实意义时,吴杨波表示,从这些笔记中反映出达·芬奇对画画的兴趣,现在很多年轻人画画,要画得好并不难,但是对美术的兴趣却大不如前。以前从事绘画的人是喜欢画,但现在几乎成为一个产业,有严密的流程,变得无趣。《达·芬奇笔记》对美术界最大的意义在于,重新唤起了对于画家来说的绘画乐趣。这本书中同时也反映出达·芬奇的潜台词:即作为画家的职责并非只把画面画好,而是除了画面元素,还有其他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挖掘。
但朱其则认为,现在有了电脑、照相机,已经没必要再像那个年代这样画写实画了,画家更应该发展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科学不等于艺术,没必要把一生的精力耗费在这些技巧上。“这本笔记对于今天的艺术几乎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但朱其同时又强调,通过这个笔记的面世,却有另一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学习西方绘画100年,也没有达到西方500年前的水平,包括达·芬奇对关节的研究水平,现在我们画写实的画家还没达到,这是个问题。另外,中国有种现象就是过于崇拜美术学院的老师,实际上中国最好的美术学院的老师的写实油画、素描水平拿到西方一比,只不过是二流水平。”
但有着8年美术学院学习油画经历的吴杨波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中国的油画家画不出达·芬奇这样的水平高度,不是因为中国的画家不够聪明,而是因为现在的绘画氛围、整个艺术家的创作标准,已经不是文艺复兴的标准。因此,现在的画家创作,哪怕一张最简单的人体习作,画家想得更多的不是像达·芬奇那样去画画,而是如何画出眼中充满个性的世界。“这样便导致我们无法画出达·芬奇笔下那样的作品,而同时,我相信达·芬奇也难以画出当下画家的那种作品面貌。”
透视法的成熟期在达·芬奇去世后几十年
在14世纪,作为佛罗伦萨艺术家的领袖,建筑家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首先发现了事物在绘画中遵循的数学法则——透视法,尽管希腊人通晓短缩法、景深感等,但遵循何种法则,始终无法参透。布鲁内莱斯基把解决这个远小近大的数学方法引入到了艺术圈中,使得扁平的画面得到了立体的呈现。
基于这一点,在布鲁内莱斯基去世几年后出生的达·芬奇,也对透视和视觉感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达·芬奇看来,“透视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使扁平的东西呈现立体感,使立体的东西呈现扁平感。”更补充道,“透视是绘画艺术的最佳向导和门径,缺少这一点,你在绘画方面将一事无成。”
他通过三个分支来对透视进行分类研究,“第一个分支解释不透明物体远离眼睛时体积明显变小的现象,被称为缩形透视或线性透视。第二个分支解释颜色远离眼睛时发生变化的方式。第三个分支研究作品中物体轮廓距离眼睛越远越模糊的原因。”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达·芬奇在透视法则中有着系统的文字研究,但无可否认,在其绘画作品中,却不乏透视不准确,甚至出现错误的现象。对此,吴杨波介绍,“达·芬奇有些作品的透视确实不太正确,艺术毕竟不等于技术。严谨的透视也会因为艺术家的感官而进行调整。但另一个原因则是,透视法则在绘画中的运用,真正的成熟期,其实是在达·芬奇去世后的几十年。在此之前可以认为仍是一种探索期。”
趣闻
达·芬奇与“世界第一夫人”
当时的贵妇人伊莎贝拉·德·埃斯特在获得一幅达·芬奇的素描稿之后,对达·芬奇如此写信道:
列奥纳多先生:
听说您在佛罗伦萨安顿了下来,我真心希望,我想要获得您亲手绘制的一幅作品的愿望最终能够实现。您在本城的时候,曾给我画过一幅炭笔肖像,您曾答应我,有朝一日您会用色彩来画它。可是,由于您不能来这里,此事也就不可能了,所以我恳求您信守诺言,就把我那幅肖像改成另一个人物吧,那会更合我意;如果您答应满足我的这一愿望,请记住,除报酬之外(这个由您决定),我将一直感激您,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做您希望我做的事,从今往后,我乐意随时为您效劳,希望得到您肯定的答复。
(注:这幅画主角德·埃斯特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贵妇人,为曼图亚侯爵之妻,也是当时意大利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在当时有“世界第一夫人”、“文艺复兴第一女性”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