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这,就是曾翔[图文]

时间 : 04-13 投稿人 : 鱼儿 点击 :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

曾翔,是书法界的话题人物,围绕着他的有鲜花和掌声,也有“丑书”“吼书”等有些许贬义的评价。但无论是褒奖亦或批评,于曾翔而言,都是不萦于怀的小事,“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的路都是不能复制、不可复制的。别人说你好,你还别觉得自己真的好,别人说你不好,你也别以为自己真不行”。他真正在意的,是从艺术中寻找内心的喜悦。

相由心生,艺亦由心生,在曾翔嬉笑怒骂皆形于色的真性情之下,他的作品没有那么严肃的面孔,而是多了些童心未泯的调皮和机巧。许多人说他是个老顽童,而他也把自己的行为和艺术创作,用“玩”来概括。“玩好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我还在路上。尽管我60岁了,但我觉得没老,还需要继续玩,玩是我的一种手段,玩好是我的追求。”这,就是曾翔。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从对联少年到当代书家

曾翔对书法最初的认知,应该就是能写大字,能帮乡亲们写写对联。1975年,曾翔从随州当兵到了北京,随身带的是一支毛笔。到了北京,曾翔有了第一本字帖,就是他在荣宝斋书摊上买的唐人《灵飞经》小楷,而选择《灵飞经》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觉得“好看秀丽,横平竖直,端端正正”。这么一写就是两年,再后来就开始临写黄自元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在部队里的几年间,黑板报成为他的展示舞台,各种废旧报刊资料则是他的“宣纸”。

直到“文革”结束后,曾翔偶然间在报纸上看到王任书法学习班的招生启事,便开始跟随王任老师开启书法之路。曾翔是个耐不住性子的学生,从颜真卿的《多宝塔》《东方画赞》开始,只要是他觉得好的,都拿来钻研,《郑文公碑》《爨宝子》等也是从这时开始喜欢并入手的。开明的王任对他这种广泛的兴趣没有加以阻拦,而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又在关键之处指出存在的问题。这种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影响了曾翔后来开放的教学。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1987年,曾翔转业到了中华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在学报编辑部做副主任。也是从这时开始,有了更多自由时间的曾翔正式投身书法创作,并受到刘炳森、沈鹏等先生的教诲。在转益多师的过程中,他将诸家风貌融而化之,这也许得益于刘炳森先生曾告诉他的两句话,即“做人要老实厚道,学艺要过河拆桥”。

从《灵飞经》到《二爨》,从金文到汉隶,从杨惟祯到金农,曾翔慢慢的一边感悟一边前行,从秀美走到古拙。“虽然那时全凭自己的认知去选择学习对象,摸索的路会长一些,但是回想起来这种摸索很有意思,相比快餐式的直接植入也有优势。”曾翔至今对那段自由自在的时光念念不忘,而这种探索式的思考和学习,也给他留下了受用终身的财富。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重要的不是“吼”

曾翔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不是他早在部队时就获过总参系统书法优秀奖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不是在开饭馆时就入选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和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也不是曾连续获得全国第七届、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一等奖。很多人说到曾翔,往往第一印象就是他那情绪张扬的吼书,曾翔也因此受到不少非议。

但种种议论关注的角度,往往大多是“曾翔在吼”“曾翔又在吼”,但为什么吼,吼的是什么,吼中作出的书法怎么样,却鲜有谈论。面对众多评论和非议,曾翔一如既往的豁达。“吼书不是我的创造,这种传统的书写或内心表达方式古已有之,张旭、怀素都留下了这种传统,如怀素的‘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艺术创作本是个体行为,但当自媒体时代到来之时,往往就成了一种公共事件,可能瞬间变成天下知。”

在曾翔的吼书中,那种书生的张扬、生命体量的绽放是由何而来呢?也就是为何会吼?曾翔举例说,当数平方大的宣纸铺在地上,拿起墩布那么大的笔,在那种场域下,其实是在盲书,只有吼才能表达此时此刻的感觉或感情,才能释放自己的情绪,只是很多人没有这种体验,所以不理解。“吼,是一种书写状态的呈现,绝不是有意去展示或作秀,是书写的一种需要或习惯。吼和不吼,重在作品本身,可能大家都看到吼了,但吼的那个字好还是不好,却少有人关注和评价,我还是希望更多给作品以本身的评价。”曾翔笑言,“我们这么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一声吼就把它吼断了?”

其实熟知曾翔的人都知道,在他的看似玩世不恭和张狂之外,有着其宁静的一面。这种宁静,就体现在他的日课小楷中。小楷,对于曾翔而言,如同读书一样早已成为他的习惯,他喜欢在应对世事烦扰时,拿起毛笔抄些经典小品文,感受内心的宁静。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激进的传统主义者

在书法创作上看似十分激进的曾翔,却是一位传统主义者,或者说是一位保守主义者。虽然他一直在求新求变,其风格也呈现出明显的当代书风,但细细去品味,就会发现他的作品根脉却是最传统的。如同其楷书创作,接纳了清代以来的楷书新传统,基于篆隶楷行的书体通变,亦基于碑与帖的互补。“创新不是无本之木,要想走的得远,一定要扎得深,这是我一贯以来坚持的核心。”所以曾翔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发现大于创造”。

“我对创新这个词不感兴趣,你要从骨子里找到自己,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心所渴求的。不能听人说王羲之好,就去人云亦云学王羲之,古代还有很多无名氏的书法、民间书法,那里边都是宝藏。整天喊着要创新,结果往往是创了半天,再回头看古人那里都早已有过了。”曾翔说,“所以当时流行书风就推崇根植传统、立足当代、张扬个性、引领时风。”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虽然流行书风这个带有一些贬义的词语,当时是以批评的方式安放在这一批书家头上的,而且流行书风的展览没做几届,但其影响却可谓深远,甚至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当代书坛的面貌,在那几届展览中涌现出来的书法家,目前已然是中国书法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作为流行书风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翔也曾被当作“丑书”家的典型接受批判。曾翔认为,何为书法艺术之真应该作为书法的“美”与“丑”之争的一个前提,“书法艺术之真要从整体的中国艺术传统文脉中去考察和领悟,好的‘丑书’是一种风格,是一种对流俗趣味超越的真艺术。”

时代在变,书法的信息传递交流载体作用,在今天已经大大弱化,早已独立成为书法艺术,书法应如何面对这个时代对其职能要求的转变?曾翔认为,现在是读图时代,也意味着对书法有新的要求应运而生、应时而生,学习书法要更多的去关注它的美感,要回到书法本体上来,而不是只关注文字的本意,这也是今天书法的一个核心,即究竟是看图还是识图,是看书法还是读文字。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风景总是那边独好

曾翔的人生经历在一次次的大跨度转折中,从一个帮乡亲们写对联的农村孩子到一位军人,从一名编辑到餐厅老板,再到今天的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研究员,这一路走来,他的艺术技艺日臻成熟,从自发的兴趣开始,在一步步摸索、一次次的兴趣转向中逐渐凝练成今天的面貌。

虽然曾翔在大家的认知中,是一名书法家,但书法于他而言,是一种爱好,是人生旅途中随走随看的一个旅伴。正如他曾说的一样,“作为毕生追求,未必能做得到。说为书法献身,也有点太沉重了。一路慢慢走、慢慢学,我觉得还是要轻松一点,不要希望它成为怎么样,走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吧”。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也许正是因为曾翔的这种心态,他的总是不满足在既有风格上止步不前,而是在不断的变化中游走于各种实验里。对于这种个人风格的转变,也有许多师友提醒过要保持个人风格,不要轻易改变,但曾翔却是“虚心接受,但死不悔改”。对此,曾翔解释说:“走在路上,总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这就需要去思考。实际上有的建议是非常对的,但人的秉性难移,而且我也没有期望所有人都能看懂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是不是我这样变就好?那也未必,人生的选择是多样的,只是我自己可能倾向于这种变。”

其实曾翔也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从这个角度思考,专精一两种又兼顾多样,是比较合适的,这也是我到了60岁之后慢慢悟到的道理”。但以后是不变还是继续变?对于曾翔来说,答案很简单,“认识到未必能做到,始终是风景那边独好,所以我最近又跑到山东威海画油画去了”。

这,就是曾翔。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这,就是曾翔 | 美术观点

曾翔作品

相关文章

  • 金猪纳福——著名画家邓顺成新春贺岁[图文]
    金猪纳福——著名画家邓顺成新春贺岁[图文]

    太行山写生【艺术简历】邓顺成(笔名:创一倍)1947年生,广西阳朔人,自幼喜爱绘画,85年于广西师范大学进修两年结业。95年又于黑龙江成人高等专业学校国画专业毕业。2005年在中国美协高级研修班结业。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李宝林导师工作室画家并为李宝林的入室弟子,李可染的再传弟子。花鸟画拜李苦禅的得意门生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王振中为师。先期画花鸟人物,后专攻山水。刻苦占研传统技法,以大自然...

    176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喜迎二十大 翰墨绘华章——著名画家周平(组图)
    喜迎二十大 翰墨绘华章——著名画家周平(组图)

    艺术简介周平,1959年生,四川成都人。1991年至1992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0年在全国首届中国画高研班学习。现任新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巴蜀画派 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研究员,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兼中国人物画秘书长,四海画院副院长。2001年11月作品《圆了的梦》和2004年11月作品《阳光下成长》《...

    118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米勒和库尔贝的乡愁[图文]
    米勒和库尔贝的乡愁[图文]

    封面用图:法国奥赛博物馆阿尔弗雷德·罗尔作品《农妇曼达·拉美特利》姜岑朱洁树艺术家往往是最敏感的。作为法国巴比松画派和现实主义绘画的先驱,米勒和库尔贝用画笔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无限眷恋,而他们所开创的绘画理念与技巧对现代绘画,乃至当代先锋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工业革命的世纪”,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生事物,以及社会各...

    22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宋画到底好在哪里[图文]
    宋画到底好在哪里[图文]

    宋 李成 寒林骑驴图轴 大都会博物馆藏宋画在哪里?保存至今的上千件宋画,散布在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地的200多个所在,即便是终身研究宋画的80岁耶鲁学者班宗华,或前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石守谦,都不曾见过现存宋画的全部。宋画好在哪里?不同的专家给人不同的指点,有的叫人如坠五里迷雾,有的让人思接千载、有所意会。国家文物局2001年主持编纂的教材《中国书画》中写道:“宋代的遗存远胜以往任何朝代……因而...

    177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曾国藩:爱写字的人不会太差[图文]
    曾国藩:爱写字的人不会太差[图文]

    曾国藩书法曾国藩书法曾国藩能成为半个圣人,不是因为天赋异禀,而是由于后天的努力。据说这个人不仅不聪明,相反倒是挺笨,无论考学还是当官,开窍都相当晚,他从十四岁起参加县试,也是榜榜落第,接连七次都名落孙山。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三岁那年,曾国藩的命运之路突然峰回路转,这一年他中了秀才,凭借自己的勤恳努力,一路青云直上。 曾国藩书法曾国藩书法曾国藩在家...

    52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李时珍存世唯一书法作品[图文]
    李时珍存世唯一书法作品[图文]

    李时珍款隶书立轴前几年在拍卖会上见过一件署“濒湖山人”的隶书立轴,下面钤盖朱文“李时珍印”,白文“东璧父”。画芯高47.5cm,阔27cm,画幅左下角钤有清代齐彦槐(1774—1841)的收藏印,朱文“彦槐审定”。当时曾与几个朋友议论过此件,共同的意见,此属于孤立品,原作者除本件外没有作品流传,缺乏参照物,且附属证据也不够充分,书写内容亦无证据显示与原作者存在关联性。但有收藏印章,书法风格也与...

    65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高兴博士:有关设计当下使命的思考[图文]
    高兴博士:有关设计当下使命的思考[图文]

    当代社会是一个以众多的设计产物不断填充而成的巨大社会容器。这个容器的形成和存在,意味着其中的组成部分不仅仅限于“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部分,而且也包含着围绕“信息”所形成的搜集、分析、交流、接收等一系列较为高级的行为和产物。尤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这个部分的内容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表现出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诸如各种虚拟技术及相应的虚拟产品的大量出现,就一方面显示了这种社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

    80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晚年马奈如何表现现代之美[图文]
    晚年马奈如何表现现代之美[图文]

    近日,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新展“马奈和现代之美”呈现了马奈晚年的一系列作品,从时髦女郎的肖像到色彩明快的水果静物,马奈透过绘画表面所展现的愉悦性,表达当时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展览的确展现了晚年马奈如何表现“现代之美”,但忽视了他作品中对于社会、政治与历史更为深刻的剖析。作为现代绘画史上的重要任务,马奈明白,如果他能够透过表面看到更为丰富的内在的话,即使是一条裙子、一束花,也能表现反叛和沉思。《草地...

    56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博博会:面向未来 中国博物馆建设热潮下的思考[图文]
    博博会:面向未来 中国博物馆建设热潮下的思考[图文]

    2018年11月24日,遗产利用与博物馆合作经验分享会在福州举行。世界最佳遗产组织主席托米斯拉夫·索拉教授,加拿大洛德文化资源总裁哈维尔·吉姆内斯、林白丽女士,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秘书长艾静芳主持。艾静芳副秘书长首先介绍了《中国博物馆发展》的项目背景,《中国博物馆发展》是中国博物馆协会与加拿大洛德文化资源公司近年来的一大重点合作项目。中国许多博物馆及专家同仁都为此...

    104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大为:驼铃声声美牧女[图文]
    刘大为:驼铃声声美牧女[图文]

    昭君自有千秋在刘大为擅长工笔,他在工笔画上所做的创新在于:大胆地把西画的造型、结构、光影和色彩运用到工笔画创作之中,以加强体积感和形式上的艺术感染力。他承继了传统工笔画的工整制作传统,更注意在工整的描写中表现自己的感情,注意画面的格调和趣味。春到帕米尔他笔下的线清晰、明确而有韵味,他更着眼于绘画语言的现代感,重视形体的饱满充实和结构的严谨,重视画面的构成意味和整体效果,他深知工笔重彩语言用之...

    4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瑞雪辞旧岁·暖阳迎新春:黄泽民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图文]
    瑞雪辞旧岁·暖阳迎新春:黄泽民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图文]

    【艺术简介】黄泽民,1956年9月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检察官文联书画协会理事,山东省漫画家协会顾问,山东省收藏家协会顾问,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滨州市检察官文联主席,滨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滨州市文化产业国际商会国画院副院长。先后毕业于烟台大学法律专业和山东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师承中国画坛颇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大师宋雨桂先生,...

    98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乌菲兹美术馆 在文艺复兴的中心等着你[图文]
    乌菲兹美术馆 在文艺复兴的中心等着你[图文]

    佛罗伦萨城市来到佛罗伦萨,才真正感觉到是在意大利,在这里很容易看到文艺复兴作品中的人物遗貌。以大教堂为中心坐标,在各个街道观赏游览了一整个下午,发现处处都有宏伟的建筑,漂亮的时装饰品,以及美丽的行人们络绎不绝。从大教堂往古桥处走,遇见了一个60岁左右的老艺人,在给予欧洲工作的一对中国情侣画双人简笔肖像,手法极其娴熟,也特别仔细认真,画完后,特别潇洒的签了自己的名字,意大利工匠技艺追求完美的精...

    113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沉香收藏虽热 切勿盲目跟风[图文]
    沉香收藏虽热 切勿盲目跟风[图文]

    沉香收藏虽热 切勿盲目跟风原标题:沉香收藏需理性切勿盲目跟风虽然沉香收藏在香文化复兴的背景之下急剧升温,但是真正本着收藏目的人群其实并不多,而是投资目的的人群占据了大半。近日,有媒体报道,就沉香市场而言,沉香投资人士已经由原来的30%上升至42%,沉香的价值因素导向致使沉香正在由天然藏品向投资品方向转变,香至尊沉香创始人孙玉辉指出,沉香投资收藏一定要理性,切勿要盲目...

    48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如何使小孩子产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图文]
    如何使小孩子产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图文]

    因为,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之一,是世界艺术的瑰宝。它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历史悠久,蕴含着东方美学的高雅墨趣,小学生非常喜爱和容易接受的艺术,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和途径。虽然小学生非常喜爱和容易接受水墨画,但如果一味让学生进行临摹,那做法就过于程式化和成人化,扼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水墨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水墨画带来的水墨情趣...

    136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美术史上的好莱坞:关于人体画的论争[图文]
    美术史上的好莱坞:关于人体画的论争[图文]

    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的人体画上课时情形大事记(1926)5月11日,上海县知事危道丰发布《严禁美专裸体画令》,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人体画”的风波。关于“人体画”的连续性争论,到了1926年则演化为一场彻头彻尾的社会事件。正如美国学者安雅兰(Julia Andrews)所描述的那样,“这一事件本身也通常被描述为是以号召自由进步的刘海粟为一方,而以定位较为模糊的代表了中国当时不接受现状变化、先...

    186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