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何为敦煌文化[图文]

时间 : 04-16 投稿人 : 铮铮 点击 :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1 敦煌莫高窟

“什么是敦煌艺术?”与其给出答案,我希望我们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反思。

我们现在通常不加思考地把“敦煌艺术”同等于敦煌佛教艺术。这个概念上的跳跃可以理解,因为莫高窟中的辉煌壁画与雕塑构成了当地古代美术和视觉文化的主要遗存,不断地吸引和震慑着美术史家(图1)。但是这个概念上的跳跃有着相当严重的后果,因为它在基本的设论中取消了由敦煌佛教艺术所协同构成的一个复杂、丰富的空间性文化结构,反过来也阻碍我们去深入理解敦煌佛教艺术的环境和特殊功能。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2 唐代沙洲地区地图

我曾在纽约的亚洲协会( Asia Society)做过一个题为“什么是敦煌艺术?”的讲话提出我们需要记得敦煌是一个实际的社会地理空间,而莫高窟——一个位于敦煌南端25公里处的佛教建筑群——只构成了这个地理空间的部分(图2)。在中古时期,敦煌城内外有多处宗庙和礼仪建筑,不仅有礼拜佛陀和授习佛教的场所,也有道教、儒教、祆教以及地方宗教和祖先祭拜的地点。我们很容易理解这种多中心视觉文化的社会条件:中古时期的敦煌是一个移民城镇,居住着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的人们。敦煌的佛教艺术因此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传统,要理解它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把它和同时同地发展起来的其他文化和视觉传统联系起来,在同一个文化空间中分析和理解。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3 敦煌市与敦煌石窟所在地三危山相对位置图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4 敦煌275窟正壁佛像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5 敦煌晋墓中的砖雕和“灵座”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6 敦煌地区墓葬中发现的解注瓶

当我们今天从敦煌城前往参观建于三危山崖面上的莫高窟的时候,会穿过一片广袤的沙漠。这个区域从3世纪开始就一直被当地居民作为墓地使用(图3)。过去几十年的考古工作在这里已经发现了约1000座西晋至唐代的墓葬,更多的墓仍被沙漠掩埋。这些墓葬的断代十分重要,因为它们的时代意味着这处墓地与旁边不远的莫高窟早期洞窟平行存在。但是它们使用的视觉和物质形象则判然有别:现存的最早石窟中展示的已是环绕佛陀的整套造像和壁画(图4),而敦煌魏晋至北凉墓葬中发现的是道教的镇墓文和为死者无形灵魂设立的空帐(图5、6)。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7 石窟中包括家族死者的供养人,五代,公元10世纪

我们希望理解为什么石窟和墓葬的装饰使用了如此不同的视觉语言,而这两种视觉语言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理解作为整体的敦煌艺术极为重要,特别是由于越来越多的莫高窟石窟被作为“家窟”种家庙或家族祠堂一来修建的,其中栩栩如生的壁画把已故家族成员描绘成来世中崇拜佛祖的信徒(图7)。看来传统祖先崇拜中长期存在的两个基本成分——集合性的家族祠庙和家族成员的墓葬——仍然在此地并存和互补,为敦煌地区佛窟与墓葬的空间关系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框架。墓葬被修建在居住区域附近,为人们提供了死后的居所,而三危山上的“家窟”则在佛陀的祝福下祝福着家族的永远繁盛。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8 僧院图 P.t. 993,吐蕃时期(786—848),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理解敦煌艺术的种类、内容及地理空间之复杂性的一个方法是确定这一地理空间内的多种宗教和礼仪中心及其分布。在中古时期,这些宗教和礼仪中心也是最重要的公众活动与艺术传播的场所。虽然今日除莫高窟外这些宗教和礼仪场地甚少留存,但“藏经洞”中发现的遗书提供了有关它们以往存在状况的珍贵记录。研究者可以通过这些大多写于8-10世纪的文献记载识别出敦煌的大约20处佛教寺院(图8),城中的大型寺院在佛教活动的组织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敦煌遗书中的寺院财产账目列有相当多的雕塑与绘画作品,小型的寺庙则经常由个人赞助。大英图书馆收藏的一篇编号为S.3929的珍贵敦煌遗书赞颂敦煌画家董保德将自己在城中的居所改造成精致的佛寺,还记录了董保德和其他功德主合资兴建五龛石窟的事迹。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9 老子真容像,唐,八世纪,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敦煌遗书还告诉我们至少11座敦煌地区唐代道观的名字。其中的紫极宫建于公元739-741年间,正是唐玄宗颁布诏令在首都和各郡县建造供奉老子的道观的时期。郡府所在地的这种道观被称为紫极宫,其中设有官方下令建造的老子的“真容像”(图9)。道教在敦煌的流行持续到10世纪以后。敦煌遗书中包括至少649篇道经,另外400多篇的内容是道教的曲子、诗歌、医药、天文和各种占ト方法。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10 《沙州都督府图经》,P.2005,P.2695,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11 祆教神祇, P.4518,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敦煌遗书还包括若干件地方地理文献,其中记载了供奉黄帝、风伯、雨师等神灵的祠堂和祭坛、供奉孔子和颜回像的儒家学宫,还有城东约500米处的一座祆庙(图10)、这座祆庙每边长约35米,中有供奉祆教神衹的20个壁龛。此外,S.0367号敦煌遗书记载了一个在伊吾的祆庙,中有“素书形象无数”。敦煌当地的政府为祆教的节日“赛祆”提供了“画纸”、酒、油和其他材料。姜伯勤先生认为P.4518号敦煌遗书是一幅幸存下来的祆教绘画(图11)。画上仍保留有悬挂用的条带有可能是在祆教宗庙中举行“赛祆”活动时使用的。

这些建于不同地点的宗教建筑进而启发我们去考虑敦煌视觉文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当地不同宗教团体和地方政府一年到头组织的各类节日和礼仪活动。这些活动对于研究艺术史的人之所以重要,一个原因是它们是制作和展示图像的重要时机,同时也因为这些礼仪活动和节日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创造视觉的盛宴。例如祆教的“赛祆”就是一个充满视觉形象的狂欢节,其中的活动包括祭祀、宴饮、歌舞、幻术和化装游行等等。信徒们相信这一活动能够带来甘霖,因此一年至少要在4个不同的月份举行,有时连续4个月之久。可能由于与“大傩”的一些类似之处,“赛祆”的一些元素被吸纳人这个传统的汉族礼仪活动里。“大傩”在一年的最后一天举行,主要的意义是辟邪除鬼。戴着面具的表演者把头发染成红色,拿着盾和戟在街上大声叫喊,迎接钟馗和白泽神兽前来驱魔。后者的图像见于P.2682和P.6261号敦煌遗书上。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14 张府君邈真赞,P.2482局部,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15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死者肖像,《引路菩萨图》局部,五代,公元十世纪,大英博物馆藏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16 敦煌17窟,高僧洪辩影堂,唐,公元九世纪

盂兰盆节是为追悼亡灵而举行的,相同的动机也促进了当地肖像画的发展。通过敦煌遗书中大量的“邈真赞”(图14),我们可以知道肖像画在敦煌的流行。这些文本资料可以与现存的“邈真”像联系起来研究(图15)。从赞文中可知,死者的“真容”或“真仪”也被称为“影”、“貌”或“像”。这些肖像或可在生前预绘,但其目的是为使用于该人死后的祭莫活动。“邈真”像通常被安置在祠堂中或家宅中特辟的房间里,这个房间因此被称为“影堂”或“真堂”。莫高窟第17号窟是高僧洪辩的影堂,一直保存至今。这个小小的窟室有可能是洪辩生前坐禅的地方,在他于862年死后被改建成纪念他的礼仪空间(图16)。

我希望这个快速的介绍可以支持我前面提出的建议,即敦煌佛教艺术应该被放置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和视觉环境中,作为“敦煌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和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这里我已经把敦煌艺术定义为一种“总体艺术”。在这一讲开始的时候,我把墓葬看作一个可以在三个层次上分析的“总体空间”,包括由具体形象构成的“物质和视觉空间”,引起味觉、听觉和嗅觉感受的“知觉空间”,和涵盖了主体的活动和感受的“经验空间”。这些基本层次在对“敦煌艺术”的研究和想象中也都存在,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地域艺术,敦煌艺术所显示的更是不同宗教艺术与视觉文化间持续的互动。正是这种在空间中展开的互动,而非某个艺术传统的纯粹性和线性发展,使敦煌艺术获得了生生不息的力量,在近千年的时间中不断更新。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12 燃灯文,“正月十五窟上供养”

而道教的斋醮仪式则在每年的6个月中举行,每次持续10天。特殊的祭坛为举行斋醮而建构,用以召请各路道教神仙到来。道教和祆教的礼仪活动时间进而与佛教节日相互补充。敦煌遗书中记载了至少25种佛教节日与礼仪活动,其中3个最重要的是元月十五日的元宵节、二月八日的行像日和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这些节日和礼仪活动以其多样的视觉效果吸引了大量人群。其中元宵节时燃起的油灯照亮了整个莫高窟(图12)。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何为敦煌文化 | 美术常识

图13 敦煌壁画中的燃灯图像

P.3497号敦煌遗书包括一篇“燃灯文”,其中写道:“每岁初阳,灯轮不绝。于是灯花焰散,若空里之分星;习炬流晖,似高天之布月。”敦煌壁画中也有许多“燃灯”拜佛的图像(图13)。“行像日”的游行则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的延生。游行的队伍在黎明前整队聚集,抬着城中最宝贵的佛像走遍城内的主要寺院。在盂兰盆节到来之时,人们以香花饮食供奉七代祖先。普通民众在此时也会聆听《盂兰盆经》的授讲和目连救母的变文故事。S.2614号敦煌遗书记载了这篇变文,据其标题,我们得知这个在七月十五日上演的变文有图画作为演出的辅助。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为何这个中古时期最流行的故事从未在莫高窟中的壁画中出现?其原因也许是这些窟庙中的神圣空间并非是举行“鬼节”礼仪的合适场所。

相关文章

  • 走进黎鲁的艺术世界:一位老人的世纪追梦[图文]
    走进黎鲁的艺术世界:一位老人的世纪追梦[图文]

    欢迎五旅南下1946年黎鲁近日,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的“世纪追梦——百年中国时代图典展”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驻足。展览中的作品不但聚集了近代中国艺术史上几代大家的经典,还有遴选自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成果展、历届全国美展、上海美术大展、上海美术进京展等参展作品,在历史与艺术、光荣与梦想的交相辉映下...

    127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紫砂史上第五次飞跃 :紫砂贵族[图文]
    紫砂史上第五次飞跃 :紫砂贵族[图文]

    600年紫砂艺术史,一共诞生过五把壶王:明代供春创造了第一把紫砂壶,被誉为始祖壶王;清初时大彬革新了紫砂制作技艺,他的壶被称为工艺壶王;清代陈鸣远最先将诗词、图画刻在壶身,开创了文人壶王;新中国紫砂厂成立,开启为国制壶时代,成就最为突出的则是七老壶王;进入21世纪百年未有大变局,在国际化、多元化背景下,【紫砂贵族】问世,在设计上将三门艺术同入一壶,在工艺上让四门绝技同成一器,成为了国家级事业单位中...

    83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电脑绘画为何会大行其道?[图文]
    电脑绘画为何会大行其道?[图文]

    了解插画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手绘插画的江山已经越来越小,大半地盘被电脑绘画占去了。普通插画爱好者们,虽然不懂得纸上绘画与电脑绘画的区别,但也隐隐约约感受到了现在的网页、公众号、包括纸质杂志,各类包装盒上的图片,似乎逐渐失去了手工的痕迹,变得越来越精致了。超市便利店的货架上随机拿一瓶饮料,其包装插画精致华丽,这与以前老上海的各种化妆品包装形成了鲜明对比。倪传婧 插画作品这精致不是油画那样细腻丰富的...

    131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乾隆与雍正瓷器审美趣味为何不同[图文]
    乾隆与雍正瓷器审美趣味为何不同[图文]

    清乾隆30年(1730) 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最近网上盛传一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的比较,并分别以“淡雅隽永”和“繁缛堆砌”来概括雍乾两朝瓷器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味,更有甚者将乾隆瓷器冠以“农家乐审美”之名,并与乾隆喜好在书画古器上题字吟印一并列为罪状,一时间似乎吐槽乾隆的审美成为了一种时尚。乍眼一看,列举的雍正瓷器确实比乾隆时期淡雅很多,而且各大博物馆展出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均表现出各自强烈的视觉...

    166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岳阳楼经营权被转让 文物安全怎么保障[图文]
    岳阳楼经营权被转让 文物安全怎么保障[图文]

    近来,“岳阳楼将‘承包’给企业经营”的消息在岳阳炸开了锅。多个当地自媒体公号发文,称当地政府已与某企业签订协议,转让岳阳楼景区经营权,也就是说,岳阳楼将被“托管”。岳阳市政府网相关文件显示,去年11月当地发布公告,对岳阳市辖区内2个重点旅游景区经营权面向社会公开招商,而岳阳楼景区并不在招商景区之列。发文单位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回应称,并不清楚具体情况,“可能是谣传。”而岳阳楼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162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当阳峪窑残片:古陶瓷上首现曹操、张良[图文]
    当阳峪窑残片:古陶瓷上首现曹操、张良[图文]

    这是一枚宋代当阳峪窑瓷枕面残片,乳黄色的釉面上有褐彩“××思张良,曹操……”等字,笔画刚劲有力,金钩铁划,非一般匠人所写。中国古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文化、历史、民俗等大量信息,这枚宋代当阳峪窑瓷枕残片,窃以为至今为止在古陶瓷上首现曹操、张良这两位历史名人。宋朝之前对曹操的褒贬,基本上尊重历史事实,《三国志》作者陈寿给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价,至今得到广泛的认同。...

    30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何炎泉:漫谈尺牍书写文化[图文]
    何炎泉:漫谈尺牍书写文化[图文]

    (晋)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尺牍书疏,千里面目。”在遥远而漫长的古代,展阅一纸信笺如同与远隔千里的亲友当面交流。尺牍书法,不仅保留着文人灵动的指腕技巧,亦收藏着其曾经的交往与多变的心绪。它既是引领书画初学者入境的不二法门,亦是久浸丹青之人反复咀嚼的美馔佳肴。尺牍与书法史的关系极为密切,无论是魏晋还是后代,使用毛笔书写的书信都是构成书法史的主要成分,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三希帖”这三封信:《快雪时晴...

    99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20世纪90年代的当代艺术未曾远去[图文]
    20世纪90年代的当代艺术未曾远去[图文]

    达米恩·赫斯特作品将现在变为历史需要多久呢?新的事物总有一天会变成旧的,就像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个年代——九十年代。有越来越多具有历史视野的策展人开始将目光看向这个年代:九十年代就好像昨天刚刚经历过一样,却也像是一段非常久远的时光。2013年,纽约新美术馆展出了“纽约 1993:实验喷气机,垃圾以及无明星”,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就职那一年的艺术作品放满了展厅。去年,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梅茨分场展...

    23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董其昌缘何将黄公望看作“寄乐于画”的开创者[图文]
    董其昌缘何将黄公望看作“寄乐于画”的开创者[图文]

    明代董其昌晚年之作:《山居幽赏图》董其昌倡导“字可生画不可熟”晚明,将“黄公望热”推上顶点的是有着京官与书画家双重身份的董其昌(万历十七年,董其昌中进士,并入翰林院,后还担任过南京礼部尚书,不过因为当时朝政不稳,董其昌多次出仕又多次辞官)。这也与明晚期的社会思潮有关。当代著名学者朱良志先生说,“明代中后期禅宗思想流行,崇尚狂禅的风气在士大夫阶层蔓延开来,儒家温柔敦厚的哲学受到极大的冲击。这...

    129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与其强辩“民间书法”不如倡导“书法民间”[图文]
    与其强辩“民间书法”不如倡导“书法民间”[图文]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民间书法”一词逐渐被频繁使用,但当下,“民间书法”事实上在目前已变成一个空洞的“标签”,并且成为由书法层面转向某些特定书家的标签。真正的民间,还是要回到最初的原生态。对于“书法民间”的重视关键在于,如果对内可以剔除自身的不良因素,对外排除西方文化的干扰,能够与官方形成一种有效的良性互动,书法便可以获得足够而必要的发展动力,避免玄虚论道,回到民间,更回到人间。敦煌遗书中的唐...

    56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真假董其昌绘画作品《烟江叠嶂图》[图文]
    真假董其昌绘画作品《烟江叠嶂图》[图文]

    明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中,展出了董其昌的一幅山水手卷《烟江叠嶂图》。此画可以说是董其昌的山水画代表作之一,而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收藏着一件比较相似的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并在2016年的台北故宫董其昌大展中展出。尽管目前学术上尚未公认上博本一定真,台北故宫本一定假,但正如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所说,“此次特意将《烟江叠...

    28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创作心境:美丽与伤情[图文]
    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创作心境:美丽与伤情[图文]

    顾恺之《洛神赋图》 局部(宋摹) 故宫博物院藏刘工《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348—409)的绘画作品。原作已佚,今存有宋代摹本五卷,绢本设色,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里尔美术馆等处。全卷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据《晋书·文苑》载:“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顾氏,江南望族,士族阶层。...

    133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水墨写意人物画笔记(一)[图文]
    水墨写意人物画笔记(一)[图文]

    水墨人物罗汉图作画时,应该是情真意切、自然投入的,刻意装出来的样子往往很糟。如装作深沉老叟,或是天真稚童;装作正襟危坐,或是不修边幅;装成美西施,或是丑武大;装成醉李白,或是诡诸葛等等,画出来的画,一定十分假。一时作假,自然难免,只怕总不醒悟,一味装下去,终于不识真境。从不会画到会画,再到不会画,是几个质量完全不同的境界。手上的过程可以有备有略,心里的过程却是无法颠倒的。水墨是张大关系网,...

    24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矿业大学[图文]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矿业大学[图文]

    一、校史沿革中国矿业大学,其前身是1909年的河南焦作路矿学堂,后改称焦作工学院。1950年,在焦作工学院的基础,新中国建立了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学校迁到北京后叫“北京矿业学院”,“文革”中在四川叫“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经上级批准,学校迁到徐州,恢复了建国初期的“中国矿业学院”的校名。1988年4月,“中国矿业学院”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至此,学...

    176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古玩市场为什么鲜有自营店[图文]
    古玩市场为什么鲜有自营店[图文]

    在消费者日益追求新奇化、创意化的时代,开设自营店成为各类商业体颇为青睐的经营模式,不少购物中心都相继推出了自营百货店或是文创店。12月22日,潘家园第一家自营店“潘家园礼物”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内开业,试水自营模式。虽然自营店对于百货业和如今风生水起的博物馆文创店来说早已不再陌生,但对于古玩市场来说尚属首次。IP资源的匮乏和小众的定位成为古玩市场鲜有自营店开设的重要原因。此外,自营模式在带来产品...

    46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