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吴湖帆艺术作品中的文化意蕴[图文]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Frederic 点击 :

吴湖帆艺术作品中的文化意蕴 | 美术科普

吴湖帆《万松金阙》

了庐

文化意蕴是任何艺术作品中审美的具体体现,它的高下雅俗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价值。特别在传统中国画中,在论述中国画概念的时候,我认为,冠以国名的“中国画”是一种特别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东方绘画。它要求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大于绘画本身的意义。注重作品气息,故“六法”中,以“气韵生动”为第一。

就气韵而言,气是一个量数,而韵是相当于质的体现。两者都有先天的因素,但又可以用学养来提升。韵不足则不雅,气不足则不能生动。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曾经说过:“读书的目的是陶冶心灵,变化气质。”我也曾经说过“读书补气,胜似人参黄芪”。故艺术家的自我完善,学养是第一位的。前辈诸多中国画艺术家都说,画画到最后是画学养,就是这个道理。吴湖帆先生作为一个贵族出身的艺术家,除了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外,他的聪明、颖悟,在自身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对诗文和书法的学习,作为自己绘画的先决条件。吴湖帆先生作为传统型的文人画家,他一生崇尚董其昌的文人画的美学思想。他充分地认识到,董其昌在传承历代南北各派山水画家法度的时候,尤其看重从笔性中沁露出来的文化意蕴,从而系统地认识其相互的亲缘关系,找出其中传承和发展的轨迹,和与之相应的笔墨法度,故所以称为集前人之大成的艺术家与理论家。吴湖帆先生又充分地认识到,董其昌作为一个中国画史上传承和发展的中枢,他的艺术作品虽然没有强烈的形式特征为个人面貌,大象无形就是董其昌作品的艺术特征,他在画史的发展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综观其后,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石谷、吴历、恽南田到石涛、八大及后来的石溪、龚贤等画家,都自我标榜崇尚董其昌,可见,董其昌对中国画的认识和把握是十分优秀的。

董其昌作为一个贵族艺术家,自然恪守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作为一个艺术大儒,他的学养对认识中国画体现在笔性上的文化意蕴自然是十分重要的。用现代语言来解读,也就是说董其昌充分地认识到宋元各家的笔墨基因,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前人各种笔墨基因在他作品中的反映。所以,后来的艺术家,以他的作品为借鉴,从中找到与自己笔性相近的前人的笔墨基因,来与之匹配与学习,都能取得各自的成就与高度。历史证明了这一点,董其昌对中国绘画的传承与发展无疑是成功的。

吴湖帆作为一个与董其昌相似的贵族艺术家,他一生崇尚董其昌是必然的,也是积极为之努力的。在世所见的吴湖帆先生的作品中,大多以临摹和仿效为主。但作品在形似的同时,其呈现出的笔墨气息又有自己温文尔雅的贵族精神。尤其他设色的青绿作品,更显示出与众不同堂皇的富贵之气。这种与生俱来的贵族精神是别人所不能摹似的。我曾留心地注意到,山水画自王石谷起到民国期间,作品的市民化倾向日益严重,虽也多以临摹、仿效为主,但文化意蕴大多苍白平乏,没有一个能像吴湖帆先生那样具有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与之同时的大画家张大千有时在人物与青绿山水的创作中,也可见高迈的富贵气象,但一般的山水与花卉创作,亦未免市民习气,率意乏蕴,令人失望。而吴湖帆先生即使随意为之的荷花与竹子,仍不失其温文尔雅的富贵本色。陆俨少先生曾说,吴湖帆先生的作品“色胜于墨,墨胜于笔”,吴湖帆先生用笔虽不如贺天健先生有强健的扛鼎之力,但吴湖帆先生深知中国传统化阳刚为阴柔的民族文化精神,用笔稳健圆润。尤其在山水画作品中,尤以擅长使用的烟云烘染,浑然契合,这正是他扬长避短的聪明之处,也是他温文尔雅贵族精神的充分体现。

吴湖帆先生一生注重于诗文与书法,在他所收藏作品的鉴定题跋中可见其文笔及书法之功力,为同辈中所少见。和董其昌一样,这都成为吴湖帆先生艺术成就所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吴湖帆先生身处的时代,已不可能像董其昌那样,在其身后,还有几百年文人画所赖以生存的空间。所以在传承方面,就难以如愿,以致望后兴叹。从中国画史的发展来看,吴湖帆与张大千先生作为传统的中国画家,他们作品中贵族的文化意蕴与同时代齐白石、黄宾虹是不同意义上的典型代表。

从现实意义上看,我们已不能简单地去追求吴湖帆先生作品中的贵族精神,事实上也不可能学到。但是,对于吴湖帆先生对学养的自我完善,是应该予以重视学习的,以提升自己在作品中的文化意蕴。鉴于画史的教训,尤其在当下商品经济社会中,艺术家如果缺少独立的自律精神和与之相应的学养,那么作品的艺术独立和生动的文化意蕴就荡然俱失。学习吴湖帆先生对弘扬民族绘画的艺术精神,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绘画发展的自身规律和与之相应的笔墨法度,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养,中国画才有可能得以弘扬和发展。又鉴于目前国内中国画现状,如果一味地追求作品的商品性,而忽视了作为文化性大于绘画性的民族绘画的根本特点,缺乏文化意蕴,使作品成为一种市民绘画中地地道道的水墨工艺画和彩墨装饰画,那么妄想有所作为,就成为让人嗤之以鼻的一句笑话。(作者系知名画家)

相关文章

  • 高端艺术品市场出现减速迹象[图文]
    高端艺术品市场出现减速迹象[图文]

    高端艺术品市场出现减速迹象作者:董锐蛟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从五月11至5月15日期间,由佳士得、苏富比和菲利普斯拍卖行掀起的拍卖高潮展现了对于现当代艺术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和无法阻挡的上升趋势。然而最近伦敦艺术市场调查机构ArtTacktic的最新调查则显示,高端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减速的迹象。在5月中拍卖周里,佳士得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占据了65%的市场份额。佳士...

    50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贾绍昌和他的漆画艺术[图文]
    贾绍昌和他的漆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历贾绍昌(字双杨,号石峰,髹园主人),1972年生于河北馆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致公党北京市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北京致公书画院艺委会秘书长、全联民间艺术品商会当代艺术漆艺专委会主任。出版:《漆采人生--贾绍昌》,《贾绍昌作品集》,《再创辉煌集邮册》,《漆迹,绍昌漆画集》,《贾绍昌彩墨集》等...

    46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图文]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图文]

    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花园街27号(rue Fleurus 27)说起藏家和艺术家的关系,不少人会很自然的认为只是商品市场中买家与卖家的关系。对于艺术家来说,藏家购买作品,支付购买费用,能让艺术家更好的生活与创作;而对于藏家来说,艺术家的作品不仅能打开藏家的精神世界、还有保值增值的作用……这些说得都没错,但这样的“收藏”仅仅只能算“买家收藏”,与艺术中对于“藏家”的...

    155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浅聊互联网语境下的艺术观赏体验[图文]
    浅聊互联网语境下的艺术观赏体验[图文]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多少人的实地艺术观赏计划泡了汤。不过,得益于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艺术盛宴在“云端”以另一种方式被“推送”到人们面前。这种艺术观赏体验,呈现出很多不同于线下的趣味。而“互联网思维”是其中可被提炼出的一大关键词,将艺术“云端”产品带到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新阶段。尽管线上云游并不能替代线下观展,艺术珍品创作过程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蕴涵的艺术价值,只有当近距离面对...

    48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图文]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图文]

    农历九月十三,寒露。寒生露凝,故称“寒露”,在这一时节,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的变化。寒露时节,江南地区有边食蟹边赏菊的习俗,所谓“持螯赏菊”,历代文人都留下诸多诗词、名言。明清之季,持螯赏菊已成为普遍风气,如清代辛汉清有“更喜今年新种菊,商量秋日去持螯”之句。在历代书画名迹中,对于螃蟹的写真,有张牙舞爪踞残荷之景,也有双螯持穗传神之作。而对于菊花的描绘,就更不胜枚举了,既可见工致细腻的写生精...

    112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现象:中国山水画山林精神缺失[图文]
    艺术现象:中国山水画山林精神缺失[图文]

    《待细把江山图画》 纸本设色 傅抱石策划:黄颂豪撰文:杨小彦学者巫鸿提醒我们,就中国传统绘画所表现的视觉记忆来说,以“迹”为主题的绘画,可以分为“神迹”、“古迹”、“遗迹”和“胜迹”四个类型:“神迹”表现的是一种越过历史的超自然事件,“古迹”与某一历史事件有关,“遗迹”象征着新近的逝者,而“胜迹”则从属于永恒不息的现在(见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北京三联,2009)。巫鸿讨论的是古代山水绘画中...

    35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中国马画之审美[图文]
    中国马画之审美[图文]

    马于农耕,名列“六畜”,替人劳作,亦供坐骑。马性刚烈,驰骋征战。老马识途,为人引路。古人喜马,《诗经》中就有21首诗中含有“马”。马自古就是奋发威猛的象征。汉武帝得到乌孙马和大宛汗血马后,非常兴奋,挥笔写下了两首气势浩荡的《天马歌》。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追念征战四方的战马,刻写了“昭陵六骏”。“六骏”工笔线描的技法影响深远,深深影响了后世画坛。在文学作品中,宝马往往配英雄。《三国演义》中,以义勇...

    117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艺术市场中谁的书画造假最多[图文]
    艺术市场中谁的书画造假最多[图文]

    在书画收藏和投资中,古代书画是门槛最高的,所以也成为造假最泛滥的一大“灾区”。 2016年春拍,国内古代书画行情明显升温,但是赝品泛滥现 象也不容忽视,需要引起藏家的警惕。在近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若论被造假最多、最滥的古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恐怕应算其中一位了。查看一 下拍卖数据,郑板桥书画的拍卖成交金额仅排在八大山人和文征明两人之后,位居第三。之所以屡被造假,既因为他是“扬州八怪”...

    97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艺术生活化 生活艺术化[图文]
    艺术生活化 生活艺术化[图文]

    张世英作者:张世英(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艺评论》杂志顾问)艺术生活化就是艺术、文艺要深入到生活里面去,要和现实相结合。生活艺术化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到艺术水平,生活要超越现实。现代西方艺术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个是艺术重感官美,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声色之美。另外一个就是西方现代艺术常常提及的口号,叫作“为艺术而艺术”,这种提 法有优点也有缺点,缺点就是重视声色之美,重视好...

    88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王安石为何“窜改”名句“鸟鸣山更幽”?[图文]
    王安石为何“窜改”名句“鸟鸣山更幽”?[图文]

    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华诞。一千年来,围绕王安石的争议似乎从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伟人”还是招致“靖康之祸”的祸首?他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宋代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为了厘清上述问题,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特别推出“千年王安石”专题,邀请多位宋史学者从政治、文学、哲学等层面多维度展示王荆公的面貌,以飨读者。在宋代著名诗人当中,王安石喜欢窜改前人的诗句是“赫赫有名”的。钱锺书...

    173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王伟[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王伟[图文]

    【艺术简介】王伟,女,山东平度人。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会员,青岛市平度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2015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进修于首都师范大学。娴雅胜闻琴——王伟绘画艺术漫谈文/杨中良王伟喜爱中国画日久,取法纯正,多请益名师,悉心琢磨,在观察物象与造境手法上体现着中国画传统的哲学理念与审美体验。今观王伟笔下已渐显不凡,气韵娴静而清雅,自然之美跃...

    160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买翡翠不上当的秘诀[图文]
    买翡翠不上当的秘诀[图文]

    买翡翠不上当的秘诀大家在购买翡翠的时候大多会看是什么品牌的,在这里给大家讲的是关于购买翡翠的时候看品牌是个误区,市面上的翡翠都不是商家独立自主开发,翡翠原石产自缅甸 ,经过赌石、开料、设计、加工等流程,最终成品呈现在顾客面前。所以说翡翠的产品和品牌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关系。下面小编教答案及普及一下翡翠玉石的知识。【常见翡翠挂件的价值标准】比例恰当的观音佛价值大于不够比例要求的观音佛;凸肚的佛价值...

    160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杨佴旻:当代语境下的创新[图文]
    杨佴旻:当代语境下的创新[图文]

    二十多年来,杨佴旻一直致力于传统绘画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他创造出一套有别于传统绘画的全新技法。在他的彩墨画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东方与西方的共存、传统与现代的并置,而这一切都通过艺术家非凡的表现手法,自然融会于画面之中,最终相互交织、不分彼此,画面既充满着现代感,又具有着鲜明的东方特征,从而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强调技法创新重要性的同时,杨佴旻亦在呼吁当代艺术价值标准...

    35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当代著名画家杨娟作品欣赏[图文]
    当代著名画家杨娟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杨娟 (涓子),大学副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会员,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客座教授,中国女子书画会国际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女子书画会常务理事,北京荣宝斋特约画家,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生命是一首歌,奏响着尘世的冷暖悲欢、聚散离合。生活是一幅多彩的画卷,勾勒了生命的枯荣苦乐,墨染了路途的回环曲折。成长,让...

    95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守旧与分权的谋略 2017香港巴塞尔观察[图文]
    守旧与分权的谋略 2017香港巴塞尔观察[图文]

    “这两年来我并未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香港巴塞尔也没有巨大的变化。”对于人们期待中的新鲜感,该展会总监黄雅君如是说。2017年,香港巴塞尔度过了落户中国东南之隅后的第五个年头。中国与它的“蜜月期”已然度过,其自身的变化也微乎其微。但纵使香港巴塞尔不再神秘,展陈模式相对固定,它的吸引力却未降低。在3月末的一段时间内,艺术界人士或文艺青年的社交平台中都充斥着它的身影。5天8万人次的观展数字,也在提醒人们...

    164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