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天分 学养 人品 ——田红霞的绘画人生[图文]

时间 : 03-28 投稿人 : benjamin 点击 :

“天分高、学养厚、人品正。”这是美术圈内熟悉田红霞的人们对她的一致评价。

首先是天分高。俗语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九朝古都洛阳,自古以来人才辈出,爱书善写者甚众,尤其是在绘画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文化遗存——龙门石窟的雕刻、唐三彩的彩绘、古墓群里的壁画……从小生活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洛阳,饮河洛水,观黄河景,赏牡丹花,田红霞从小就对绘画着迷,并表现出很高的天分。随着在艺术道路上的进步,她愈发表现出超凡的观察力、感悟力和表现力。大学期间,田红霞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才女,因为绘画方面卓尔不群,所以一直被同学们呼为“大侠”。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田红霞主攻人物兼花鸟,并取得相当造诣。在清华大学进修期间,她的绘画天分更进一步得到展现,得到很多教授们的高度赞赏。由于受老师影响而转攻山水,结果一举成功,短短一年时间里便创作出多幅高质量的作品,先后入选北京市美展、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展等,并被作为第 届中国画遴选作品。这份成就,没有天分,几无可能。

天分 学养 人品 ——田红霞的绘画人生 | 美术知识

其次是学养厚。清朝绘画理论家唐岱在《绘事发微》中云:“画学高深广大,变化幽微,天时、人事、地理、物态,无不备焉。……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可见文化修养对一个画家成就大小是何等重要!作为画家,田红霞是不折不扣的科班出身。七岁开始学画,高中毕业考入河南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受教于著名画家王颖生、丁中一、杨建生等教授,系统学习了传统中国画的理论和技法。大学毕业后,田红霞在洛阳第二师范学校从教十余年,其间从未停止过绘画创作,多幅作品参加省、国家级展出。

2006年,田红霞举家迁居北京。从一个古都到另一个古都,时空变迁不但没有阻挡她在艺术之路上探索的脚步,反而为她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画院、国家美术馆、潘家园、宋庄、798工厂、琉璃厂……北京每一个画家云集的地方,都留下了她深深的脚印。首都浓厚的绘画艺术氛围深深地吸引着她、感染着她,令她不能自已,最终毅然离开教师岗位,心无旁骛地投身绘画事业。

天分 学养 人品 ——田红霞的绘画人生 | 美术知识

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田红霞由国画人物、花鸟兼工西画而转为主攻国画人物,其间,有近十年的时间主攻现代人物。画人物画难,画现代人物画更难。除了要讲究题材、主题和表现方式上的广度,还要在精神意蕴的深度上进行挖掘。田红霞的绘画风格讲究师法自然,注重从中国和西方绘画意识中汲取营养,追求新意,追求工笔与写意相结合所创造出来的独特韵味。在创作中以自我的真诚和热情深入生活,妙于生活,赢得“自在”与“忘我”,从而创作出独具风范的人物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许。代表作品《憧憬》曾入选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展。画面充满了现实主义,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韵。所刻画的少女具有浓郁的时代感,充满着清纯、朝气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画面背后则是画家本人对社会、未来、人生的美好祈愿。

对新与美的追求是画家的天性。在绘画风格上,田红霞一般不重复过去。在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完成一批写实的工笔创作之后,在思想上、意识上、感受上作以调整,转变心态,从笔墨和绘画风格上转换,向写意、变形方面发展,有时也创作一些重彩变形人物画,体验不同方法在绘画中的效果。作品《秋硕》、《荷塘清音》等,以重彩人物变形为主,画面色彩丰富,但不失中国画的墨色,墨仍作为基本的表现色彩,并通过第三色彩感觉与想象力把握了墨,墨与彩互渗、互间,产生了独特的东方哲学意义和神秘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天分 学养 人品 ——田红霞的绘画人生 | 美术知识

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孜孜探索中,她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除了扎实的造型外,还要不断发现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艺术认识,寻找自己的绘画评议和艺术发展方向。同时,她认为中国画的精髓在于水墨的运用,而工笔画在水墨的表现上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所以,进入清华大学进修之后,她开始探索山水画(写意)的创作。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她扎实的造型功底、对水墨和色彩的那份富有灵性的感悟和把握能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的理解以及积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升华。有不少作品,是作者深入太行山区写生之后的力作,画面内容丰富,远山近水层次关系和谐自然,一草一木皆有灵性。此外,偶有感悟,田红霞还即兴创作一些小品画,在轻松和自由的空间感受笔墨与心灵的畅快,领略中国写意画所特有的韵味。小品《老墙情深》、《品秋》等就是随心所欲、随情所动之作,形象简洁而意境深远,突出了中国画特有的美感。

天分 学养 人品 ——田红霞的绘画人生 | 美术知识

第三是人品正。中国画一向讲究人品和画品的统一,“人品既高,气韵不得不高”。元代杨维祯在《图绘宝鉴序》曰:“画品优劣,关乎人品之高下。”清代王昱在《东庄论画》亦曰:“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在当前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下,本来应该是比较纯洁的书画界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浮躁情绪和功利主义盛行,良莠不齐的画家队伍里涌现出不少“社会活动家”、“商人”、“交际花”等,而真正能静下心来认真画画的人少之又少。“她具备大家的潜质,因为她画画心很静!”这是清华大学陈池瑜教授对田红霞的评语。而田红霞对外界丛生之乱象似乎并不敏感,更没有受到丝毫干扰。画画的时候,她一站就是一天,即便中间不吃不喝也不知道饿、不感觉累,因为她眼里、心里装的都是水墨,都是画。

田红霞认为,艺术是在不断追求新与美中得以发展的,这不仅是艺术的独特性,而且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根本任务。中国画的追求与其他画种不甚相同,更多的是要达到内涵并自然流露,它的魅力就在体现它的意蕴与深度感悟层次上。心画是中国画的至高境界,实际上是一种禅意,一种静态的体验与感悟,一种无意识的品味,一种极其微妙的追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是由于内心的那份执着、专注和宁静,田红霞的画才每每给人超凡脱俗的美。

天分 学养 人品 ——田红霞的绘画人生 | 美术知识

田红霞,字一禾,号半荷居主人,河南洛阳人,现定居北京。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11年结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现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画院副秘书长、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万葫堂和洛阳书画院特约画家。已有五十余幅作品参加国家和省级画展并有多幅获奖,部分作品被交通部、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美术馆众多单位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书画爱好者收藏。现主攻山水画创作。

相关文章

  • 雄浑厚实的汉画艺术[图文]
    雄浑厚实的汉画艺术[图文]

    长清孝堂山石祠隔梁东面画像 89×218cm 孝堂山石祠文物管理所莒县沈刘庄墓前室西面中间立柱正面画像 81×29cm 莒州博物馆如果把武氏祠的发现作为国人对汉画的关注和研究的开始,那么,迄今已经有了230年的历史。如果把南阳汉画馆的建立作为系统保存、研究汉画的开端,那么,迄今已经也有了82年。如果把1985年11月在南阳召开的“纪念南阳汉画馆建立五十周年暨鲁迅研究汉画五十周年”全国性汉画学术...

    50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线条是有生命的——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线条是有生命的——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近代—吴昌硕—紫藤图近代—吴昌硕—紫藤图美析:吴昌硕字俊卿,后更字昌硕,号仓石、苦铁、缶庐等。浙江省安吉县人。这是吴昌硕先生的代表作。画面上以其金石线条画出藤条的气势,冲击着我们的视线,形象夸张令人回味。吴先生画气不画形,写意不求形似的状貌,追求书法中线条气贯神通的审美意趣。淡墨瘦石由一枝藤条轻盈绕石,飞舞缠绕回旋上升。藤叶凌空倚势,好像龙翔凤舞。生动的笔墨赋予紫藤生机勃勃。整幅作品的线条是他...

    187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市场中谁的书画造假最多[图文]
    艺术市场中谁的书画造假最多[图文]

    在书画收藏和投资中,古代书画是门槛最高的,所以也成为造假最泛滥的一大“灾区”。 2016年春拍,国内古代书画行情明显升温,但是赝品泛滥现 象也不容忽视,需要引起藏家的警惕。在近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若论被造假最多、最滥的古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恐怕应算其中一位了。查看一 下拍卖数据,郑板桥书画的拍卖成交金额仅排在八大山人和文征明两人之后,位居第三。之所以屡被造假,既因为他是“扬州八怪”...

    97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手艺人不应忘记作品的精神性与当代性[图文]
    手艺人不应忘记作品的精神性与当代性[图文]

    不久前,一场禅文化特展“尘尽光生”在上海举行,展出了陶艺、漆器等作品。配合展览的还有一组禅文化活动。此次展览的参展者和策展人的何来香,曾就职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负责展示诠释,也长期致力于将台北故宫博物院与产业和时尚结合。她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陶作,时常强调仿真以及技巧,比较多使用现成的材料或技术,作品本身,少了制作者的温度。当代手艺人在仿制传统器型时,不应忘记作品本身的精神性...

    22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崔培鲁[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崔培鲁[图文]

    ▲崔培鲁先生深圳近照崔培鲁1944年出生于山东枣庄市。早年毕业于临沂艺校,师从著名画家王小古和皮之先,后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研修班深造,国画创作推崇郭怡孮“大花鸟”创作理念,并倡行传统生活学养感情的融汇和时代精神的表达。1992年调入深圳特区创建南山画院。1994年初二度赴港举行画展,刘海粟大师为其作品题写了“气韵生动”的赞语并收为关门弟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名人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

    58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持续升温的东南亚艺术市场[图文]
    持续升温的东南亚艺术市场[图文]

    图1 2014年-2015年刷新纪录的东南亚艺术家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孙迎雪东南亚艺术早已不算新的拍场风向,早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就把目光转向了东南亚艺术领域,设置了“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专场,随后香港苏富比也增加了相关的专场。2014年秋香港苏富比夜场有两位东南亚艺术家刷新个人成交记录,2015年春香港苏富比夜场再次有四位东南亚艺术家刷新个人纪录,这让上升节奏...

    87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逐利为上”是收藏大忌[图文]
    “逐利为上”是收藏大忌[图文]

    历代的民间私人收藏者,都是文物保护中的重要力量,所有的藏品也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因此,如果你爱上收藏,绝不能“利”字当头,应当明确私人收藏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子孙后代尽一份历史责任。如果为了经济价值和升值空间,就不能称之为收藏;如果只抱着“捡漏”的投机态度进入古玩市场,很容易受到市场本身的惩罚。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价以求为高”。与古玩市场对话,就是与知识对话。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人类所...

    140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彭德:苏笑柏艺术论[图文]
    彭德:苏笑柏艺术论[图文]

    文献-6200x300cm无家者之家苏笑柏当年离开中国之际,正值反传统最烈的时期。返回中国后,又定居在缺乏传统氛围的上海。他对中国思想与文化的了解,只能是短暂的、随机的、零碎的、直观的。在德国二十多年,他长时间离群索居,脱离了当地的主流文化。他表示自己两头不沾边:既没有深究德国文化,也没有切入中国传统。这使他虚构的艺术,如同飘浮在中德之间的海市蜃楼,如同无家者之家。正因为如此,苏笑柏的艺术具...

    56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书画名家】著名书画家杨进禄[图文]
    【书画名家】著名书画家杨进禄[图文]

    职业: 书画家出生日期: 1945 年 籍贯: 陕西合阳主要成就: 国家特级书法师、国家一级美术师简介: 他于上世纪 70 年代成名,近年达到艺术事业的巅峰,先后被任命为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国际)、国家书画院副院长等职;被评为十大“一代大师”之一、30 名“全国书·画作品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家”之一。杨进禄,国家特级书法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

    3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小林仁:越南青花小考[图文]
    小林仁:越南青花小考[图文]

    越南大和八年(1450年)青花牡丹唐草纹天球瓶 高54.9厘米 土耳其托普卡比宫馆藏中国西南毗邻的越南,以元青花瓷为范本,在陈朝(14世纪后半段),一边应用釉下彩绘的技术,一边在半瓷胎的胎土上施白色化妆土,生产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青花瓷。此后,由于明代洪武帝的海禁政策,中国瓷器对海外出口量锐减,与此同时,特别在中东、近东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中国青花瓷依然广受欢迎,并有很大的需求。越南为了生产出中国...

    30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富贵如浮云 收藏慰平生———记朱海彬先生[图文]
    富贵如浮云 收藏慰平生———记朱海彬先生[图文]

    朱海彬,当代瓷器鉴定专家、资深收藏家。近几年来,他先后向中国美术馆、北京民俗博物馆,周口市博物馆、开封大相国寺等文博单位无偿捐赠其藏品三百余件。这些藏品文物体系完备、历史跨度长,几乎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称赞说:“在市场经济下,作为收藏大家的朱海彬看到的却是藏品的社会价值,情愿将藏品捐献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他是有情怀的收藏家,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2013年5月20日,在...

    148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画家龙云鸿用重彩诠释莲韵之美[图文]
    画家龙云鸿用重彩诠释莲韵之美[图文]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韵之美在周敦颐《爱莲说》中详述矣。莲花的形象,自汉魏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被注入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在佛教里,莲花象征着极乐净土和“再生”的生命意义。莲花的形象被广泛的运用于净土环境、佛座和绞饰等方面,莲花的宗教涵意后来又转化到世俗绘画中,莲花又被视为高洁人格的象征物,并由此引伸出清雅不俗,温馨芬郁,隐逸...

    21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玉来:山水画要贴近时代的审美[图文]
    刘玉来:山水画要贴近时代的审美[图文]

    刘玉来作品自从中国山水画产生后,如何构建它的理论就逐渐形成了。人们希望山水画是个什么样子开始成为议论的重心。其中以北宋画家郭煕的说法最著名也最具代表性,基本成为了最权威的不刊之论。宋朝郭熙云:"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在他的最佳山水画标准里将好的作品归纳为四种,同时认为可居、可游最佳。也就是说一幅山水画让人产生要搬到里...

    84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民国的花鸟画家群体佼佼者:人见人爱于非闇[图文]
    民国的花鸟画家群体佼佼者:人见人爱于非闇[图文]

    在如今的拍卖市场上,藏家口味越发挑剔,要精细、漂亮、格调高、不俗气,能够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的画家几乎屈指可数。尤其是能做到艳丽与古雅兼得,这实实在在是一件难事,还好,画坛有位于非闇。在民国的花鸟画家群体中,于非闇可以说是把艺术和生活结合的最理想的一位,他在数百年后遥接了宋代院画画家们所追求的雅俗共赏、状物象形,真正做到了意与古会、与古为徒,他那生动而又严谨的造型、浓丽而又绝俗的用色,真正使人过目...

    52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清代画家余省的《种秋花图》 秋时种菊之奇[图文]
    清代画家余省的《种秋花图》 秋时种菊之奇[图文]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有“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之说。唐代王维的花卉就有四时不分同时齐放的表现。南宋陈郁认为:“写照非画物比,盖写形不难,写心惟难”。这些学说,很早就为后人辨析中国画的奥秘提供了途径。然而,在面对具体作品分析时却会遇到障碍,因为观众习惯于从常理、从一般生活经验去认识对象。清代画家余省的《种秋花图》,就有待我们赏析时从另一扇“窗户”加以察看。余省 种秋花图 165.8×9...

    125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