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岁朝图里的“年味”[图文]

时间 : 04-29 投稿人 : Duke 点击 :

岁朝图里的“年味” | 艺术理论

李士达《岁朝村庆图》

岁朝指阴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古代的文人画家多以“岁朝图”为名,描绘各地过年的风土民情。

明代画家李士达的《岁朝村庆图》(见图)描绘的是山村浓浓的年味。这件画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纸本设色,纵132.9、横64厘米。画面充满欢快喜庆、吉祥如意的热闹景象。

李士达,字通甫,号仰槐,江苏苏州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工画人物、山水。他的画常借作品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描绘文人高士的闲适、放达、逍遥自在的生活,也作佛道鬼神画,并有一定数量的风俗画。

《岁朝村庆图》作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画面线条流畅,轮廓浑圆,造型极富特色。整幅画以山水为背景,远处山岭起伏、碧水涟漪,近处溪流淙淙、板桥飞架。溪水左岸苍松翠柏挺拔参天,枝条下垂,红叶藤枝攀缘而上,预示着紫气东来。溪畔柳树呈“V”字形,似有绿芽吐出。

树木掩映之下房舍俨然,篱笆围墙。院外正在行走的两个童子,一位胸前悬挂着箩筐,内有春饼,正沿街吆喝出售。春饼是由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元旦、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本草纲目》载:“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皇帝还在元旦立春日向百官赏赐春盘春饼。大门前一童子正在敲门,两位士人在交谈等待,欲入户拜年。一老者站在院内似在等候门外的拜年人。《清嘉录》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一群孩童正在敲锣打鼓,准备出去搞杂耍诸戏表演,以烘托节日热烈气氛。廊内一文人雅士正在挥毫书画、一人扯纸、一人研墨、一人欣赏。

紧挨着一家像是小酒馆,有两人临窗而坐,饮酒叙谈,旁边有童子伺候。桌上放置一方形格盘,其中有彩色点染,像是元日享用的春盘。晋周处《风土记》载:“元旦造五辛盘”,就是将五种辛荤的蔬菜,供人们在春日食用,故又称为“春盘”。食用春盘流行于中国各地,江南等地尤盛,民间除供自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苏轼在《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中有诗句曰:“愁闻塞曲吹芦管,喜见春盘得蓼芽。”柴门前一童子从竹笼中放飞一只鸡,雄鸡展翅欲飞,昂首高唱,人们便开始了迎接新年的礼仪活动。《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后院两人正端着托盘准备上饭菜。

另一两层小楼内的一楼正面墙上悬挂钟馗像,堂内陈设几案,其上燃香、摆放清供之物。《清嘉录》说:“元旦为岁朝,比户悬神轴于堂中,陈设几案,具香蜡,以祈一岁之安。”二楼一老一少凭窗远眺,观赏热闹景象。

溪水右岸和左岸均有一孩童点燃鞭炮的画面,另一个胆小孩童捂耳躲避观看,这就是所谓的“开门爆仗”。

《清嘉录》载:“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疬,谓之开门爆仗。”大年初一早晨,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水亭之上一士人独坐,一童子正在拨弄炭炉,这就是江南一带流行的“欢喜团”,有欢喜过年之意。《清嘉录》说:“围炉中烧巨煤墼,曰欢喜团,凡岁朝元宵而止。”溪水两座板桥上都有行人来往,像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图中所画人物尽管众多,男女老少都有,但是身姿各异、神态生动,每个人物形象皆具动感,全无刻板之姿。长者头戴幞巾,身着宽袍大袖的道服,颇有高逸之感。所画山水、松柏,笔墨苍劲滋润。

明代后期的画坛流行师古之风,提倡平淡无奇,稍有一点新奇气息,即被斥为“野狐禅”“邪派”。

李士达不墨守成规,提倡创新。他提出:“山水有五美:苍也,逸也,奇也,圆也,韵也;山水有五恶:懒也,板也,刻也,生也,痴也。”身体力行,在创作实践中独创新风格。

这种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在当时吴门画家中是不多见的。可以说,《岁朝村庆图》正是李士达推崇“五美”绘画理论的具体体现,充分反映了他的绘画追求。

此画作上落款:“戊午腊月写于石湖,李士达”,下钤“李士达”白文、“通甫”白文、“石湖渔隐”白文。李士达在画上署名只写左边一大半,体现了他孤傲的性格和与众不同的风格。

该画作上有清代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一首:“东郭远西墅,山家接水村,春阴庆老幼,丰岁足鸡豚。三代遗风在,一时深意存。治民无别术,饥饱俾寒温。丙申岁朝明窗御题。”钤有鉴赏印多枚。

这首诗作于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正月初一。这天一大早,乾隆皇帝来到养心殿东暖阁的明窗下,按惯例举行元旦开笔仪式,窗前的紫檀长案上摆放的正是《岁朝村庆图》。乾隆观赏后诗兴大发,挥毫赋诗,随之将案上的“金瓯永固杯”中的屠苏酒一饮而尽。诗中乾隆既品评了这幅画,又发出治国安民的感慨。

相关文章

  • 从“一元画”到“同一天生日” 公益活动需更专业[图文]
    从“一元画”到“同一天生日” 公益活动需更专业[图文]

    尽管公益行业确实存在不完善之处,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大多数从业者正在为公益这个崇高的目标而默默努力。日前,名为“一元助TA改变命运”的慈善活动在朋友圈热传。没多久,就有网友爆料称,“一元帮助同一天生日小朋友”慈善活动疑似造假。网友贴出的照片显示,同一个受助的贫困学生,却在不同的生日界面中出现,名字也不同。目前,深圳市民政局官方微博回应,已成立调查组开始调查此事,结果将及时对外发布。公益活动在进...

    180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天使般的艺术投资人[图文]
    天使般的艺术投资人[图文]

    夏庞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油画) 雷诺阿印象派作为承前启后的画派在19世纪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发展离不开当时法国的社会背景。1870年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相对安稳的国内环境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法国普通大众的经济实力。1880年,好斗的女权主义者胡伯丁·奥克拉特在法国首次发动了女性选举权运动,女性地位得到了提高。这些因素促使巴黎成为当时欧洲的中心,中产阶...

    90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文物重器频出海:探索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图文]
    文物重器频出海:探索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图文]

    2月24日,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敦煌石窟艺术展在意大利威尼斯揭幕,纪录片《记忆迷城-敦煌和威尼斯》同期发布。2月26日,“吉金鉴古:皇室与文人的青铜器收藏”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开幕,来自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们集体亮相。两场同期举行的展览都有着极高的规格以及多样的策展形式。文物重器的频繁“出海”,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敦煌艺术“走出去”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为...

    50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气势磅礴的山水,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刘家城作品欣赏[图文]
    气势磅礴的山水,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刘家城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刘家城先生,1946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南开大学。上世纪60-70年代曾在部队从事绘画创作,在中央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学习。曾亲受张大千弟子刘君礼先生传教山水画,后在吴冠中、孙其峰、孙克纲等名师以及白庚延教授指导下主攻山水画。刘家城先生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和探索,"博采众长、唯我独有,"贯古今、融中西,情系山河、胸有民族。其山水画作品气势恢宏、意境深远、浑厚自然,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

    196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中国书画:“大师”和“匠人”[图文]
    中国书画:“大师”和“匠人”[图文]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英国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用这样一句话来感受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未知可能性。然而,我认为这句话用在当今的中国传统书画领域中也是再适合不过的了。墨彩风流-当代写意人物邀请展2月4日,天大美术馆、云华美术馆正式落户北京琉璃厂,并举办了《墨彩风流-当代写意人物邀请展》,王明明、史国良、范扬、周京新、袁武、田黎明、刘进安、李孝萱、张江舟、梁占岩、刘庆和、武艺这些大师级的...

    115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张天幕:最大限度提炼艺术的纯真[图文]
    张天幕:最大限度提炼艺术的纯真[图文]

    上世纪70年代出生而坚持画画到现在的画家多是靠着对艺术纯粹的崇尚才能成功的,时代的烙印打在他们心里自然也就落在他们的画面上,所以顺着这条脉络我们很容易了解那个年代画家的创作路程。然而当这个定论在释读张天幕作品的时候却碰壁了,理由无他:行不通。解读张天幕的作品,或者不应该用“解读”一词,观者只需打开自己的内心与之直接对话,张天幕把自己的影子、自己的思想糅杂进画面中,构成一个...

    93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吴万福作品欣赏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吴万福作品欣赏

    人物简介:吴万福,笔名静涛,男,汉族,祖籍山西洪洞县。1948 年2 月2 日出生在新疆迪化,成长在甘肃武威凉州,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中国矿业报》原特约记者,《甘肃工人报》原特聘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高级职称,国家高级美术师,国家高级书法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中书协会员、中美协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2008 年在金川公司二矿区党委工作...

    84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我觉得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伤心” [图文]
    “我觉得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伤心” [图文]

    周秀娜(左)和舒淇在《西游·降魔篇》中周星驰容貌依旧而满头花白,问他为什么没有在新作《西游·降魔篇》中出演,他自嘲:“拍老人电影是没问题啦,这个电影是年轻版本的,没有合适的角色。”无数男演员五六十岁了还使劲在电影里同女主角谈恋爱,他却任华发早生不去遮掩。2008年的《长江七号》里还能出演一个挣扎底层身心憔悴的父亲,到了今年的《西游&midd...

    44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孟云飞:造像——佛陀幻影中的审美折射[图文]
    孟云飞:造像——佛陀幻影中的审美折射[图文]

    公元265年,西晋政权建立,结束了长达80年的三国纷争,形成天下一统的大格局。但好景不长,西晋政权奢侈成风,统治黑暗,直接导致八王之乱。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南迁,又有五胡乱华的战事不断。终于在匈奴的强劲攻势下,于公元313年,洛阳倾覆,公元316年,长安陷落,西晋政权宣告结束。中原地区被匈奴所统治,战乱频仍。公元493年,一直静观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带领20万大军南下,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192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笔墨传统与时代精神————关于中国人物画实践的思考[图文]
    笔墨传统与时代精神————关于中国人物画实践的思考[图文]

    刘文清 教授,河南省项城市人,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浙江传媒书画研究院院长、浙江省美术家协会高校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钱江画院副院长、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曾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人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副秘书长等。
1999年被中国文联授予“`99中国百杰画家”,2002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30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法国博物馆的国际作为 很可能在上海开蓬皮杜[图文]
    法国博物馆的国际作为 很可能在上海开蓬皮杜[图文]

    蓬皮杜艺术中心西班牙马拉加展馆朱晓云国际作为,对于法国文化部所属的大多数公共文化机构而言,已经成为其发展战略和日常活动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2/3的公共文化机构的战略性文件或活动报告中,涉及国际交流的比重都在增加,这在博物馆和遗产保护机构方面尤其明显。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些囯立博物馆法律地位的改变(获得自治公共文化机构身份),若干新的理念与实践逐步发展起来。这些理念与实践被引入大型博...

    200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名重江南一画师  ——忆先伯父种青公[图文]
    名重江南一画师 ——忆先伯父种青公[图文]

    《藤雪楼诗画合册》(赵 润(1868—1934年)今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三店东赵塆人,字种青,一字半跛,以字行,号跛道人,别号无霜点鬓生,室名藤雪楼。有《藤雪楼诗画合册》行世。)大约十年前,一次逛书摊,到了汉口交通路古籍门市部,偶尔见到书架上陈列着几本俞剑华教授编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第1版),厚厚的16开本,黑色漆布面,烫金字,装帧较为精雅。这引起了我的好...

    48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瑞雪辞旧岁·暖阳迎新春:贾绍昌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图文]
    瑞雪辞旧岁·暖阳迎新春:贾绍昌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图文]

    【艺术简历】贾绍昌,1972年生,河北馆陶人,成功漆画家的代表性人物,凭借卓然不群,形质奇绝的漆画造诣,得漆画艺术巧匠之名绩。他又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及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漆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曾经积淀下深厚的艺术光彩,随着时代变迁,漆画得以留存的实用价值基础渐渐崩塌,这门艺术从辉煌变得沉寂起来,到了当代,国宝级的漆画艺术竟然呈失传状态,走到了千年无言...

    152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杨佴旻的色彩水墨:见证中国社会思潮之变迁[图文]
    杨佴旻的色彩水墨:见证中国社会思潮之变迁[图文]

    作者:何翠云谈到画家杨佴旻,不能不谈到传统水墨画与新水墨画之论争,多少年来,传统水墨革新,已经成为一个跨世纪的命题,从20世纪初,一些有志于艺术革新的先驱们如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渴望创新突破传统,另辟蹊径,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与主张,身体力行,并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实践与贡献,为后来者铺垫了道路。杨佴旻就是这样一个继往开来、不停探索创新的后来者。谈到杨佴旻的画,不能不谈到他在绘画艺术道路的孜孜求...

    194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黄金投资成消费文化 黄金市场成长潜力很大?[图文]
    黄金投资成消费文化 黄金市场成长潜力很大?[图文]

    世界黄金协会8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同比下降一成背景下,中国市场金条与金币需求增长达56%。这是否代表了金市的一种新趋势?实物黄金投资受青睐每当全球金融市场变得脆弱,黄金作为一种“财富贮藏”手段即会被普遍看好,也更受中国普通消费者的青睐。历史上二季度是黄金消费淡季。但今年“淡季不淡”,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国内金条和金币市场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6%,达到62.6吨。...

    11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